“江总,你感觉怎么样?”林如清上前问道,所有人都关切地看着他。
“dt3?”江远接过配对好的主机,尝试性地在心中呼唤,眼前瞬间出现了一个面板。
没有戴智能眼镜,没有佩戴思维通信仪器,凭空出现了一个面板,跟系统面板的显示方式非常相似。
不过这只是dt3的欢迎界面:
“dt3欢迎您,请开始初始设置。搜索到用户母语为华文,是否设置系统默认语言?”
江远用手在自己眼前晃了晃,欢迎界面非常稳定,他笑道:
“果然神奇,百闻不如一见,哪怕这个东西是我们自己生产的,也让我感到惊喜。”
众人这才放心下来,拍马屁地鼓起掌来。
江远随意摆摆手,配合工作人员测试了几下,确认没有问题后无关人员就退出了房间。
江远活动一下手脚,很快完成初始设置,然后躺在躺椅上:
“来吧!让我进去看看!”
然后,他在心中命令:
“连接第二世界内网测试服务器不周山,打开临时测试场景,请求进入。”
“命令确认,用户权限检查通过,正在连接服务器。。。。。。。正在连接服务器。。。。。。连接成功。提醒,不周山支持两种控制模式:接管模式在进入第二世界后将无法控制现实世界的身体,请用户躺下保证个人安全;普通模式即正常脑控模式,请用户小心控制身体避免意外。请选择控制模式。”
scv1比脑控远远前进了一大步,他可以截断人脑信号,避免你在第二世界迈步向前时误操作,导致现实中的脚真的迈出一步踢繁咖啡的尴尬。
接管模式是非常必要的,也许你在草地上散步时可以心平气和地分心二用,不会误操作现实中的身体。
但是如果你在激烈的战斗游戏中,就很难保证不被敌人挥舞的刀刃吓得举手阻挡了。
“使用接管模式。”江远自然选择接管模式。
普通模式能感受到身体的存在,体验第二世界时更像一个更逼真的游戏,只有接管模式才能全方位的代入第二世界的真实中!
白色的天花板和身旁的众人瞬间消失,江远出现在一片草地上。
这就是我创造的第二世界?
头顶天空蔚蓝,太阳不热不冷,清风徐徐,草地柔软而湿润,似乎刚刚下过小雨。
江远蹲下摸了一把草地,湿湿的感觉,非常逼真。
哪怕在电脑和dt2里看了无数次,也没有亲身体验一次震撼!
江远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有股淡淡的青草香气。
江远轻轻跳了几下,重力感觉非常贴切,落下时膝盖承受一定的冲击微微下蹲,脚下的草地微微下陷。
站在太阳下,可以摸可以闻可以看可以听,一切都如同现实一样,完全分不出真假。
太棒了!
当然这只是简单测试罢了,仔细分辨还是能找出非常多不正常的地方。
比如跳一次感觉还正常,多跳几次就感到不对劲的地方了。
不论跳多高膝盖承受的冲击似乎都是相同的?
嗯,这应该是开发者只采集了一次跳跃体感的缘故。
草地也有不正常的地方。
江远用力拔草,看似脆弱的草茎,却无论如何用力都拔不断。
这个原因也很简单,草只是程序数据而已,开发者设置了草是不可毁坏的装饰物,所以江远只是能看到摸到闻到,却不能损坏分毫。
就像现在的游戏中,一发炮弹下去玩家惨死,爆炸震天,但是地上的报纸依然安静地躺在那里,犹如练了金刚不坏一样。
没办法,实时可交互破坏场景做起来太费劲了。
这些细节会在后面的开发工作中不断细化,太异常的地方都会慢慢消失,当然江远不会彻底模拟世界的万事万物,一是工作量太大深思集团根本完成不了,二是给第三方开发公司留下盈利的空间。
说到这里就要说第二世界的盈利点了。
第二世界提供什么?
服务器服务,以及一个提供五感和脑控的虚拟世界。
第二世界卖什么?
什么都不卖!
深思集团的主要收入是卖scv1专用高能食物。
由于进入第二世界需要消耗scv1更多能量,估计也不会少赚。
用户可以购买深思集团的云服务器,然后自建一个空间,最终连接到第二世界主服务器上。
这种空间叫子世界。
在子世界中,用户可以上传各种感受,比如吃一碗红烧牛肉面的感觉,比如高台跳水的感觉,其他用户可以进入这个子世界,免费或给上传者付费体验千奇百怪的感受。
如果你是nba球星,你还可以上传你比赛时的感觉,让球迷体验nba球星在球场上征战的超凡体验。
未来观看nba将不再是单纯的视觉和听觉享受,而是全身心的。
球迷完全替身球星站在聚光灯下,被几万人和无数摄像头注视,在场上飞奔,与肌肉碰撞,享受每次跳跃和得分,只是不能操作而已。
用户可以利用深思集团发布的‘第二世界体验编辑器’制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体验,比如滚烫的冰淇淋,诱人的臭气,味觉、听觉、嗅觉等所有感官都可以,甚至真正实现痛并快乐着的奇怪感受。
用户还可以建设更多的规则,游戏公司可以利用规则搭建游戏世界,生成怪物,制造装备,甚至改变物理法则,玩家可以在子世界结伴探险,也可以独自行动,子世界可以记录用户的数据以实现存档。
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的历史告诉江远,硬件制造商和操作系统开发商再牛都没有真正的安全,只有拉拢大量第三方开发者、建立起生态系统才是王道。
子世界就是第二世界的生态系统!
江远相信,深思集团没有精力制造一个逼真的世界,在无数独立开发者和第三方开发者可以!
江远已经可以想象第二世界子世界功能发布后的场景。
肯定有一些人利用自己强大的号召力召集无数志同道合的用户,共同完善、建立起江远都难以想象的神奇而庞大的子世界,如同开源的linux系统一样。
只要发展两三年,就再也没有后来者可以超越第二世界!
第380章 规划()
再仔细看的话其实问题更多。
除了脚下这一小片草地,周围环境加载很慢。
远处的山峰基本就是贴图,几百米外的景物都如同过时的游戏画面,而且像显卡不好的一样,时不时就要卡一下。
应该sa?
这是特么的什么鬼设计?!
假设一下,你是一个第三方开发商,你们公司的软件在indos上卖的美滋滋,现在in10和app store来了,你有什么想法?
还能有什么想法,把自己的inpe程序稍微调整一下,移植到in10上继续卖啊!
既然up和inpe程序都能在in10运行,我为什么要花力气开发一个up版本?
开发不要钱吗?
招up开发者不要钱吗?
我脑子有病吗?
好吧,假设我脑子有病,花了宝贵的两小时了解up。
然后发现,up程序的api问题多得一匹,不仅要受微软审核、不能随意弹窗,而且开发完之后还只能在in10上运行!
老版本的操作系统都不能运行up,这意味着以后我多维护一个版本。。。。。。
第三方开发商得多疯才陪微软玩这个?
还不如继续维护inpe程序呢!
既同时支持in10和之前的indos,又不受微软管辖,还能随意弹窗,且不用重新开发!
所以up软件极少,微软的app store成为一个笑话。
要不是江远后来的应用转换工具救它一命,in10的app store再等二十年也没多少软件。
第381章 SW系列工具()
江远思考了一下,继续道:
“首先,dt3的用户只能通过我们的子世界商城浏览、下载、安装子世界的客户端,以及按照某种形式排出的子世界排行榜。其次,第二世界是所有子世界的中转中心:子世界只能连接到第二世界上,不能连接到另一个子世界;也就是说玩家如果想从一个子世界进入另一个子世界,必须先回到第二世界,再进入下一个子世界。就这样吧,具体策略让他们完善下。”
林如清极度认真地听完江远的意思,先全部记下来,准备后面跟专业人员开会商讨。
江远拍拍手,期待地问道:
“下面说说软件方面的进展吧,s系列开发得如何了?s体验采集器集成到scv1中了吗?”
林如清拿出s项目的汇报总结,逐项汇报道:
“秦始皇开发工具的绝大部分功能已经集成进体验编辑器,并且添加了额外的感官编辑功能,这使开发者可以凭空制造各种感受。。。。。。”
“标准感受包升级到0。78版本,新增109种感受,可以使用s体验编辑器调用,也支持api被外部工具调用。。。。。。”
“第一批第三方开发商名单已经准备好,但是还没接触,具体名单已经发到您和李总的邮箱,等待您和李总的最终审核。。。。。。”
s系列就是第二人生办公服务系列的简称,s系列软件跟第二人生的关系,大概类似于office系列与indos的关系。
s系列包括多个组件,s办公室,s会议室,s体验编辑器,s体验录制器,s子世界开发工具等等。
s办公室和s会议室是对dt2虚拟会议室的进一步升级,第二世界的出现让远程办公成为更优秀的可选方案,员工们完全没必要在物理上处于一个办公室。
在第二世界中,你可以看见对方,可以摸到,可以听到,可以闻到,完全与现实中一样。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早起两小时,梳妆打扮,穿得一本正经却一点都不舒服,然后坐一个小时交通工具,赶到拥挤的市中心写字楼,挤在狭小的办公环境中工作?
我只需要早起半小时,吃好早饭,然后打开s会议室,‘嗖’的一声就出现在办公室,跟同事们‘一起’工作,跟现实中一模一样!
公司不需要承担沉重的办公室成本,员工不需要受罪甚至中午连个吃午饭睡个午睡的地方都没有,城市也不用在高峰期承受巨大的交通压力。
商务拜访?
一眨眼就到,在第二世界,人和人的交流将史无前例地紧密。
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林如清也体验过第二世界,哪怕是个非专业人员,他也确信第二世界必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二世界,某种程度上就是对普通人更友好、更‘可视’化的下一代互联网展示方式。
所有的信息都能完美体验,而不再像以往那样,只能看到屏幕上的平面影视信息。
你可以从篮球运动员的角度体验nba,也可以从前线记者的角度体验突发新闻,你可以随着实验员做实验,也可以跟着士兵亲赴战场体验战争的残酷。
设身处地,不再是一种幻想,而是基本操作。
由于整个产业刚刚开始发展,技术工具还不完善,未来发展方向还不明确,体验提供者的作用尤为凸显。
所谓体验提供者,就是亲身体验、经历某种目标事件的人,他们用随身的scv1录制下来,存储在dt3中,为整个产业提供最原始的体验素材。
就像摄影师,利用s体验录制器‘拍摄’最关键的第一手原始照片,当然这样还不能直接上传,需要进一步处理,就像拍好的照片需要ps一样。
后期处理人员就需要用到另外一个软件,s体验编辑器,它是体验编辑行业的ps工具。
体验编辑内容很繁杂,难以一言道尽。
比如原始体验存在大量‘杂质’需要滤掉,这就是其中一项工作。
假设你是一个体验提供者,准备录制一个呼吸清晨清新空气的体验,清晨你做好准备离开了房间,来到公园。
但是现实世界是你无法控制的。
早晨的温度很低,你的鼻尖感到阵阵凉意,呼吸的空气有点凉,手脚很冷,长期不运动在公园里走来走去也有点喘。
这些就不是美好的体验了。
后期处理人员需要剔除这些感受‘杂质’,就像ps掉美女写真中的皮肤皱纹一样。
另外,体验编辑者还需要做很多事,比如突出花草香气,滤掉雾霾和汽车尾气,成倍加强清新感受等等等等。。。。。。
经过完善处理后的体验,晶莹剔透,完美得几乎不像人间感受。
如同ps一样,ps前就是路人,ps后的漂亮得连她妈都不认识。
至于s子世界开发工具,这是一个为了用户开发子世界设计的软件,第二世界本身也是用这个工具开发、完善的,只不过非深思集团开发者拿到的是受限版本,只能开发子世界。
s系列工具将跟第二世界本身以及子世界商城一起,组成第二世界的坚实基石。
林如清一项项地汇报着各个软件的进展,总体来说进展飞快,上千万行代码已经完成,功能完善度大约达到了80%。
科技发展很多时候就是指数级的。
以前,程序员每天也就是开发几十几百行源码,还要担心出错和恶心的调试。
dtcode发布后,程序员行业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每天使用dtcode开发上万行代码的程序员越来越多,而且质量更高,千行bug率低得惊人。
程序员的工作效率被成百上千倍地提高了,无数app飞速地冒出来,app功能越来越复杂、强大,无数独立开发者也冒了出来,整个软件行业都在飞速发展。
在dtcode的辅助下,软件开发完全变成了脑力竞赛。
程序员得以把所有的精力都聚焦在对功能的思考上,不再被调试、敲键盘浪费时间,程序员之间的能力差距凸显得淋漓尽致。
dtcode内置了一个源码行数排行榜,只要用户同意,它就会把用户每天的开发总行数上传到服务器,跟全世界比较。
第一名是个匿名程序员,从2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