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是一个引火点,最重要的还是那一批问题面粉,我想此次英政府应该会加大力度对食品安全问题展开排查。”
李强指着明报上写的卫生署查处一吨问题面粉的头条。
张栋将一张报纸递给李国豪生气道:“我丢,这个星岛日报什么鬼,故意将之前我们卫生的问题跟这次荣记问题面粉牵扯到一起,是明摆着将我们跟荣记混为一谈。”
听到这话,李国豪也急忙接过报纸,看星岛日报的头条上赫然写着《从宫廷糕点卫生不达标,到荣记饼店的问题面粉,到底还有多少黑心商家?》。
“靠!这星岛日报到底什么意思,我们不是在电视台说过了吗,这次卫生不达标只是个特例,是有同行嫉妒我们生意好。”
李强听到李国豪的话,白了他一眼说:“人家报社就是靠噱头来卖报纸,再说了你说是有同行诬陷我们,人家可不这么想,会认为是我们故意这么说,将问题推卸出去。”
说完,李强又道:“这次荣记饼店食物中毒的事情,恐怕会进一步发酵,会让我们糕点市场短暂的萎靡,所以我提议我们公司接下来开设分店的事情暂意。待这个风头过去了在做打算。”
李国豪点点头,冲着李强说:“嗯,荣记这次闹的问题挺大的,比我们之前卫生不达标还要严重,会让更多的人对食品安全问题看重,暂时缓缓开分店的事情是对的。”
李强又道:“前几天我在新界元朗那边看中一块地皮,是汇丰银行持有,我准备跟汇丰那边商量一下,看能不能买下这块地,用作我们接下来投资的馅料食品厂跟食品工厂。”
一家公司,或者说是食品公司,必须要有自己的食品加工厂。
无论是从未来发展,还是节约成本,都是需要工厂这个流水工作线来完成的。
此次宫廷糕点开工厂的主要目的,就是用来制作馅料,跟制作便捷式密封包装糕点。
糕点说到底,也算是零食的一种。
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一种点心,跟薯片薯条一样,只不过糕点也可以当主食来吃罢了。
之前营销部的顾浅浅给了一个香江分析报告。
去年一年,香江糕点类的市场差不多有五千万港币,这还只是初步计算,不包括原料以及其他方面的费用,但就糕点售卖差不多有五千万港币。
这还是未能完全发掘市场份额的金钱数量,待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大家都有余钱购买糕点是的时候,这个市场还有再多几倍!
毕竟现在有钱人,或者小康家庭的人还不是很多,大部分都过着较为节俭的生活,平时他们想买一些糕点零嘴都是在逢年过节用来招待客人的时候。
就在李国豪跟李强张栋闲聊的时候,谢宏和冲进办公室兴奋的喊道:“好消息,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让谢经理这么激动?”李国豪难得看到谢宏和这般模样,以往他可都是尽量保持个人仪态。
谢宏和舒缓了一下情绪道:“荣记的两位老板闹掰了,可能要分家!”
“真的!”张栋惊喜道。
李国豪跟李强也都是一脸惊喜的看着谢宏和。
谢宏和点点头道:“嗯是真的!”
荣记饼店两位老板,荣炳才跟荣炳华本来就不和。
荣炳才本就不是一个有宏图大志的人,一直想着守住几家店铺就不错了,哪里有荣炳华那种想着开遍香江的大志。
贷款两百万的事情,荣炳才本就不是很乐意,可是荣炳华当时给的蓝图太过于美好,也让荣炳才答应下来。
可这次食物中毒,渣打银行那边虽说没有派人过来催债,可也给荣记发了个通知,到了还款日期必须还款。
所以两位老板就此事吵得不可开交,最终闹到他们老母亲那,在老母亲的提议下,分家了。
张栋道:“荣记饼店分家,一家店成两家,那对我们就没有多大的威胁了!”
“嗯,虽然荣记可能垮了,不过香江岛还有不少糕点同行,但就湾仔的大荣华饼家就不比荣记差多少,还可能更强!”李强道了一句。
荣记饼店,荣华饼家。
从名字上看,可能很相像,让不少人觉得是一家店。
可实际上这是两家店。
荣记饼店的掌门人姓荣,所以取名荣记。
荣华饼家的创始人叫刘培林,店名取自荣华富贵。
荣华店面,富贵在人。
也是一家开了有二十多年的老店了,最初是在新界元朗那边开的一家酒楼,渐渐的依靠独特的饼食闻名元朗,在1962年成立有限公司扩张,在第二年首创白莲蓉月饼,至此真正的将步子迈入了糕点行业。
前几年在香江岛开了第一家荣华饼家分店,同年又在湾仔开了一家大荣华酒楼。
“荣华饼家?!”
对荣华饼家,李国豪可是很清楚,这家店后世在gd也是闻名遐迩。
从香江一路开到gd,依靠他们独特的月饼,占领了不少糕点市场的生意。
ps:荣记算是结束了,但不会在写第二个相似的店铺,只是介绍一下糕点领域还是有其他同行的。
92、来自李父的告诫()
荣记毒面粉的问题,的确让英政府方面做了相应的措施,吩咐卫生署大范围的排查,并且嘱咐所有有关食品餐饮行业的酒楼,茶餐厅,糕点店,小吃店等等,全部都要报备进货渠道。
荣记这一次的毒面粉是从泰国进口来的,让香江海关方面也承担了不小的责任,因为让这一批有问题的面粉进入市场。
李记宫廷糕点有没有受到影响,肯定是有的,而且还挺大的,因为荣记饼店食物中毒,也让不少的市民顾客对食品安全的重视达到了一个高峰期。
从医院得到消息,说有一位老人病情突然加重了,送到急救室进行抢救,看样子也是凶多吉少。医院检查这位老人本来就有一些老年病,再加上突然的食物中毒,送医治病的时候又耽误了不少的时间。
要是老人因食物中毒去世,那荣记可就是真正的垮台了,不仅垮台,还会牵连到一些麻烦,可能会因此惹上官司。
。。。
李家。
“我不去!”
李德孝看了一眼李仁忠,摇摇头拒绝了这个提议。
李仁忠顿时不爽的皱眉道:“你难道想一辈子窝在茶餐厅?阿豪现在事业起来了,他入股关师兄的酒楼,你难道不去帮帮他?”
“不是我不想去帮阿豪,只是我炒菜的技术你也知道,一般的家庭小炒,或者简单的菜我会,真让我去酒楼当厨师,我除了打打下手外,还能干嘛,你的厨艺我又没有学到多少!”
李德孝有自知之明,以前跟老爷子学厨艺的时候,他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连皮毛都没学到,除了会一点家庭小炒外,基本上酒楼那些硬菜他是一点都不会。
就算炒出来了,也只是丢人现眼。
见父子俩起了争执,李慧芳劝慰道:“爸,茶餐厅的生意还可以,没必要让德孝去关师兄哪里,再说了阿豪只是投资罢了,酒楼真正的归属还是关师兄的。”
这话一出,众人皆是沉默起来。
哐当一声,大门被打开,李国豪拔出钥匙走了进来,见爷爷跟父母二人坐在那一脸凝重的样子,好奇的问:“怎么了?”
“阿豪你回来的正好,你劝劝你爸,我说了他根本不听!”李仁忠气愤的指着李德孝说了一句。
李国豪好奇的问:“爸,你又惹爷爷生气了?”
“哼,还不是你!”李德孝重重的哼了一声,偏过头也不搭理自家儿子。
倒是李慧芳在一旁将这个事情说了一遍。
“嘿,我还以为是什么事情呢,爷爷、爸你俩就别纠结了,我投资金华酒楼,也只是想在酒楼这个行业布局,更何况投资也只有二十多万,还有一半连带房子的金华酒楼股份,怎么算也不算吃亏。”
关云飞酒楼的位置不错,不过是在新界那块,房价不是很高,所以综合起来,李国豪投资二十多万,差不多能拿到酒楼一半的股份,百分之四十多。
李国豪又说:“不行爸你跟妈就别开茶餐厅了,又赚不了什么钱,还不如在家里安享晚年舒服。”
听到李国豪的话,李慧芳高兴的说:“妈知道你是想我跟你爸享福,我跟你爸开了这么多年茶餐厅,要是不做事,这一天在家里待着也闷得慌。而且最近茶餐厅的生意好了不少,比以前赚的更多了。”
“那好吧。”
李国豪也在茶餐厅做过一个多月,生意虽谈不上很好,但也能维持生活,这会儿听李慧芳说生意变好了,也以为是安慰自己罢了。
李仁忠突然从桌子上拿起一叠报纸问道:“对了阿豪,这两天我看报纸上报道你们公司卫生不达标是怎么回事?”
“是呀,这几天吓死妈妈了,你一直也没回家,打电话去你公司,你也只是说在处理。”李慧芳担心的问道。
一旁的李德孝也是一脸关切的模样。
面对家人的关心,李国豪心里一暖,便笑着说:“没什么,是荣记饼店的人捣鬼,派人在晚上偷偷将一些蟑螂跟老鼠扔进我们店里面的,事情已经解决了,并且他们自食其果,最近食物中毒的事情你们也知道了吧。”
李仁忠在听到是荣记捣鬼的时候,一脸气愤,又听到荣记的糕点让人食物中毒了,一拍桌子兴奋道:“好啊,这就是恶人有恶报!”
李慧芳也是一脸高兴的说:“荣记的人自己作孽,终于让老天爷收拾他了吧。我昨天晚上就看到丽的电视台报道荣记饼店食物中毒,听说不少人都送进医院,还有一些都进了重症病护室了。”
“食物中毒,的确对做吃的店铺有很大的打击,阿豪你要以此为戒,绝对不能犯荣记的错误,还有之前说的卫生不达标的问题,虽然是荣记的人捣鬼,但也要对这方面重视。”
李德孝难得的语重心长,又道:“做生意讲究以和为贵,人家荣记饼店为何针对你,你自己心里也清楚,正所谓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以后你尽量还是避开一些同行的街道。也幸好荣记只是派人扔了一点蟑螂跟老鼠到你的店,要是仍了老鼠药,吃死了人,那就问题大了。”
李德孝早年间在社会上游荡过,对一些阴暗面也看过不少,一些惨烈的事情也见过,所以这么多年了他做生意一直是讲究以和为贵。
就好像最开始李国豪偷偷的溜到茶餐厅做糕点,李德孝发现店内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让对方走,钱被偷了无所谓,店面有损失也无所谓。
“嗯我知道了爸,我会注意的。”
李国豪也明白李德孝的意思,前不久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的古惑仔,以及这次荣记捣鬼的事件,让李国豪清楚,这个时候想安稳做生意,很难很难。
作为一个在世重生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了。
不过幸好此时的李国豪不是没有底牌,黑道方面不理,在白道方面,李国豪倒是结识了那位新任港督的夫人沈女士。
自从那次在港督府制作糕点后,沈女士也来过宫廷糕点两次,都是来找李国豪制作百花争艳的。
现在公司常规的糕点,大部分都是市面上可以在别家见到买到的,当然在材料跟制作技术上有不少的改进,小部分是李国豪根据后世以及宫廷秘方新制作出来的。
菜谱上一些重要,或者制作困难,很难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运营的糕点,李国豪并没有拿出来。就拿宫廷十大糕点来说,李国豪他就没有在糕点店实施量产。
除了李国豪自己外,没有第二位糕点师会。
人心叵测,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道理,李国豪自然明白。
就算是关云飞跟了李仁忠好多年学厨艺,也只学到了一大部分罢了,很多秘方和技术都没有学全。
这也是为什么李仁忠一直埋怨儿子李德孝的原因。
老一辈人情愿将这个手艺带到土里,也不愿意交给外人。
有好有坏吧。
对于大部分人自然是不能理解为什么不公开出来。
只有一小部分的人清楚,有些东西不是说公开出来,教会别人就能将这个手艺跟秘方保留传下去的。
93、新年()
1972年,2月15日。
农历正月初一。
在华人中,这是春节。
一大早,李国豪就被父亲李德孝叫醒。
李德孝站在桌子前,手上拿着毛笔,书写着对联,笔走游龙,刚劲有力,看上去很是潇洒。
片刻,李德孝气定神闲放下手中的毛笔,看着自己书写的两排对联跟横批,很是满意道:“不错不错,看来自己这手毛笔字没有退步啊!”
李国豪打着哈切从厕所洗漱后走了出来。
见儿子出来,李德孝吩咐道:“阿豪去将这个贴在门上!”
“哦。”李国豪强打起精神,接过两张纸,拿起浆糊打开门出去贴春联了。
贴好春联,李国豪回到屋里,见家里只有李德孝一人,便问道:“爸,妈跟爷爷呢?”
“去前面李叔那买炸圆子了。”
“哦,那我去公司了爸。”
“嗯,晚上早点回来。”
。。。。。。
公司。
“恭喜发财老板!”
刚进门,李国豪就见到门口站着一波员工,一个个翘首以盼的看着自己。
“恭喜发财,恭喜发财,大家都发财。”李国豪拱手报喜后,也是麻溜的从怀里掏出一叠早就准备好的红包,一个个按照人头发了下去。
“谢谢老板!老板真帅!”女文员接过红包的那一刻,高兴跳了起来夸赞道。
“怎么?平时我不帅啊?”李国豪看了一眼那位女文员笑着调笑道。
“我……”
女文员脸上一红,支支吾吾的也说不出来。
倒是一旁的其他人纷纷大笑起来。
发完红包,人手一份后,李国豪走进几个经理办公室,给每个人都发了一个大红包。
“怎么?我也有份的啊。”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