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覆汉- 第6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兄弟二人于城外相见,也并无多少多余言语,反而是纵马驰骋,顺着水一路疾驰南下,半日方止于朝阳城南十余里外的水东岸,然后复又齐齐驻马于水之畔,观夕阳西下。

    “三十万大军,真可御燕公吗?”不知道过了多久,眼见着夕阳已经接近了水对岸的地平线,刘备方才在堤上缓缓而言。

    “不御又如何呢?”曹孟德昂然而对。“我知道玄德的心思,三十万众实乃倾中原之力,一旦战败,淮河以北,乃至于长江以北皆不能保,届时整个中原无外乎便是要让北面蚕食鲸吞,为人鱼肉罢了!”

    刘备面无表情。

    “我也能懂刘景升的心思,其实以荆州之富庶,真要倾力而为的话,他也是能出三万战兵,三万辅兵,然后再加十五万众两年所用粮草,十万众之甲胄军械的,但是这么一来,荆襄几乎要被掏空……”言至此处,曹操不由发笑。“而偏偏此战若胜,与他并无太大关系,最大得力者乃是我曹操;若败,一时也与他无切身相关,因为北面若胜,说不得先要吞并无险可守的中原,水系纵横之荆襄还是要在后头的,届时说不定他便和陶谦一般垂垂老朽了……试问如此局势,凭什么要人家将自己家底尽数砸在中原战场之上?”

    “非只如此。”刘备头也不回,继续望水而言。“据我所知,这些年,燕公对待各路诸侯多有不同……譬如于孟德兄那里,便是尽力压制名分,且屡屡有摩擦之时,别人不是州牧就是定南将军定东将军,乃至于如今我身上的左将军都是他所赐,而孟德兄却依旧只是一个袁绍所表的奋武将军……”

    “这我早知道。”曹操哂笑而对。“再如玄德你那里,则是宛如家人一般嘘寒问暖,借着如今已成太后的那位,赏赐、私信往来不断;还有刘焉刘君郎处,向来是以威凌之,凡有使者到益州,动辄如斥三岁小儿;至于刘景升,则与交州士威彦相同,每次必然以礼相待,然后必然要劝降,还许诺将来结果……不过玄德,你要是说这便能让刘景升心服,未免可笑,须知,去年这位大汉南伯还在襄阳城外以天子礼祭祀天地呢!”

    “非是此意,只是说他未免为之动摇罢了。”刘备摇头以对。“就好像我,父母皆丧,又无兄弟姐妹,几乎伶仃一人,所以凡受婶娘之问询,总是心中感恩的,而且我以为,日久天长,河北那边对我的关心,也不是什么虚伪应付……”

    “你总不是想说你也反悔不想打了吧?”曹操居然不以为意,反而在马上失笑。“怪不得今日在御前竟然无一言。”

    “非也,恰恰相反。”刘备昂首望落日而言。“正是为此,我才渐渐明白自己的心意……因为此时此刻,我已经避无可避,再也不能自欺欺人了!一开始,我骗自己说,替我兄做一个后备之人;而后,我再说自己要对淮南百姓有为任一方之责;再往后,我说麾下文武欲成大事,则我迫不得已,不能相负;但等到听说我兄称公建制之时,我方才醒悟,自己别人他人,都是借口!我就是有取而代之的野心,我就是放不下自幼在家门前桑树下起的那份野心!我刘玄德就是个心怀妒忌的负义小人!不就是若背誓言,当血尽而亡吗?那便血尽而亡好了!我难道怕一死吗?”

    曹操微微侧身抬头,盯着刘备的侧脸看了许久,却是忽然在马上伏鞍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而刘备依旧端坐于马上望西不动。

    许久之后,曹孟德方才止住笑意:“都是被公孙文琪这厮给带偏了,往前十年,大丈夫野心滋滋,本无不可对人言,偏偏他要说什么为生民计,坏民生为罪什么的,搞得天下人都虚伪起来了……”

    “这种变化不对吗?”刘备打断对方,依旧目不斜视。“就不能自认自己个野心勃勃之辈吗?何必强辩?今日见孟德兄,战意如此盎然,难道不是同样有所觉悟吗?”

    “玄德。”曹操叹了口气。“咱们不一样……你和北面的关系到底更进一步,你是他的兄弟,所以躲无可躲,只能承认自己的野心滋滋,但我不一样,我只是他友人罢了,友人之间还不需要将自己逼到那一步……你可知道,他发布告,说什么‘勿谓言之不预也’的时候,曾让使者同时与我送来一封书?”

    “哦?”

    “打开信来,却只有一句话,”曹操语气忽然有些怪异。“你道是什么?”

    “……”

    “他说,他如今是国公了,可以用一些非常之礼了,所以请我替他以太牢之礼祭祀桥公!”曹操语气依旧怪异。

    而刘备望着落日,却是微微一怔,俨然是想到了什么:“我曾闻桥公往事,知道他当年同时看重燕公与孟德兄,但却犹重孟德兄,时人多以桥公难得眼误,而燕公此举,俨然是嘲讽激将之策!”

    “是激将之策,却正激我心!”曹操终于勃然变色。“公孙文琪早就知道桥公与我有殷殷之盼!说不得还早就知道,桥公身前曾与我有约,待我功成名就,必以太牢飨之……可他却如此辱我,我焉能不战?!不然呢?难道要我倒戈卸甲,降服于他,然后做一个侍从,在桥公墓前侧立,坐视他夺我祭祀之约吗?!”

    “说到底,还是孟德兄未尝服于燕公罢了!”刘备终于微微失笑。“自古人心在不平,不平则鸣,这个激将之策,真是一击而致命!看来我兄也想毕其功于一役……”

    “他历来如此!”曹操冷笑以对。“夺大势取先机,加以明谋,逼得对方一战而决,然后以他那为天下冠的锋刃一刀毙之……却不知,这也正是他的破绽!两刃相交,他是宝刀,我是残刃,然宝刀可杀人,残刃亦可向前毙人命!正是要在这种大战之中,寻得三分胜机,然后决一雌雄!”

    刘备微微敛容。

    “你我二人皆已示决意,玄德难道就只有这点言语吗?”曹操继续喝问。

    “战场在何处?”刘备昂然勒马临夕阳反问。

    “我意北上陈留,临官渡以对河北。”曹操干脆以对。

    “既如此,则我能出十二万众!”刘备面不改色言道。“粮草兵甲也会尽全力而为……徐州水军万余北上以兑青州水军自不多言,除此之外,吾还会让周公瑾带上一万辅兵协助防守徐州北面,然后再拜鲁子敬为大都督,刘子扬为副都督,挟两淮十万之重,合三万战兵,三万辅兵,四万民夫北上,听命于孟德兄!”

    “你不来?”

    “不去……一来还是不想违背誓言;二来,我若北上,则战兵合力之时谁为主次?鲁子敬大事精明,小事雍容大度,正合为你调度。”

    “善!”曹操终于长呼了一口气。“我就知道玄德不负我……不过,益德那里你是怎么说的?他能来吗?”

    “怎么可能?”刘备终于叹气。“朱符上月降服于我,来时,我已经委任了益德为豫章太守,子布为丹阳太守……我且安坐汝南为你调度后勤,若事败,我自然随他们去江南!”

    “若事败,你保有江南两郡又如何?”曹操不屑一顾。

    “且观之吧!”刘备微微一顿,到底还是没有解释。“除此之外,此战事关重大,我有一策,或可使刘表倾力出兵!”

    “何策?”曹操闻言非但不喜,反而警惕。

    “将南阳给他!”刘备坦然而对。“南阳本属荆州,又在刘景升身前,若得南阳之利,兼握天子与身前遮蔽,其人必然愿意出兵……届时,三十万之众,绝非虚妄之语!”

    曹操一声冷笑。

    “尚未说完,南阳富庶,人口亦重,不能让孟德兄如此白白拱手相让,所以我愿将沛南与你!”刘备复又言道,却也不免黯然。“一旦说定,便可交割。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天子任我为扬州牧,豫州牧便让与足下,这样的话,此战若能胜,则汝南也能名正言顺交与孟德兄……何如?”

    曹操欲言又止。

    “如此嘉否?”刘备重新再问。

    “嘉固然嘉……”曹操一时失笑。“若非玄德在前,我几乎想要跳在马上喊万岁了!但玄德如此豪气,轻易送出如此大郡,只为弥合联盟分歧,让我放心倾力一战,倒让我如当年会盟之时一般,心中对年一时生了畏惧之意!”

    “且畏河北燕公吧!”刘备幽幽言道,却终于第一次转过了身来。“你都说了,此战若败,则最少淮河不保。说不得江北都不保……区区豫州一个半郡,又有什么舍不得的呢?”

    言罢,其人兀自引众打马而走,而夕阳西下,渐渐昏暗,曹孟德孤身一人立在水堤上,心中稍作计算之后,却是终于忍不住跃于马上,在曹仁等人的目瞪口呆中拔剑指北,口呼万岁!

    我是喜欢为自己欢呼的分割线

    “今幸得左将军、安南将军、破虏将军、虎威将军重,复受天子之命,得治马步水军七十万众,当与君会猎于白马故地……至于桥公之祭祀,吾方为之,君若欲为,请自来睢水。”《回燕公索天子函》。曹操。建安六年四月

第二十八章 秦嬴谩作东游记(续)() 
建安六年,天下骤然风起云涌。

    春耕刚一结束,刚刚登位的燕公公孙珣就公开下达最后通牒,邺下政令齐发,河北、关西一起进入战备程序,俨然风雨欲来。相对应的,中原各路诸侯也毫不客气,即刻在天子的名义之下汇聚于南阳,同样作出了要团结一致,奋力一战的姿态。

    而考虑到双方都不再是乱世一开始时的那种‘漂浮’状态,恰恰相反,双方此时都有深厚的统治基础与战略纵深,外加可能汇集的双方兵力之巨大,所以这个过程注定是漫长而审慎的……

    按照判断,一开始双方会在汇集兵力的过程中在多地产生摩擦,发生小规模战斗,然后会有动员得力的一方先发出少数精锐部队试图抢夺边界上的战略要冲,然后引发增援和对面的动员升级,继而产生遭遇战和攻城战……这个时候应该就算是正式开战了。

    然而,要等到全军数以十万计的总兵力汇集在一起,形成全面对峙,并爆发大兵团遭遇、对峙,继而寻机决战,那恐怕没有大半年时间是不行的,至于大规模兵团对峙会持续多久,那就更不好讲了,但说不得就是三年五载!

    举例而言,当日秦皇大势已成,即将一统天下,伐楚之时,犹然先败后胜,花了足足三年的时间才彻底覆灭对方;汉高时期,楚汉战争更是在僵持了足足四年后,才靠着韩信的河北大迂回之策定局于垓下;唯一例外的似乎是光武帝,他与更始帝隔河决裂以后,更始政权本身即刻腐化堕落,各地纷纷反叛,双方才没有爆发大决战,但即便是光武,称帝出河北以后犹然花了六年时间才扫平那些小军阀,然后又与成了气候的陇、蜀势力拉锯五年,才得以正式一统。

    前例在此,后人,哪怕是公孙阵营中最乐观的人,面对这场‘即将’爆发的战争时,也做好了旷日持久的拉锯准备,这不是对公孙珣没有信心,恰恰相反,这是对他有信心的表现。

    毕竟,都到这份上了,还指望着速战速决,未免可笑。

    总之,一时间人心激荡,即便是再狂热的激进分子在初期的震动后也变得谨慎起来,立场再复杂的守旧派,也变得犹疑和隐隐期待起来……实际上,面对着如此局势,春末时节,就连年已近九旬、退休在家的汉室老臣赵歧于他的《三辅决录》中,都记下了这么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苍天已死,旱天未立,岁在丙子,天下大吉!

    苍天是春天的意思,昊天是夏天的意思,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春天已经结束了,夏天还没到,这一年是丙子年,真希望天下事能够顺顺当当的。

    只能说,此言还真让人无话可说,什么毛病都挑不出来。

    “春日已经过去了啊!”

    蜀地,广汉郡绵竹城北的山野中,一人负弓立于马上,望着身前被仆役聚集的一堆猎物,不免一时感慨摇头,而此人却正是益州牧刘焉长子刘范。“连兔子都已经肥硕成这个样子了……子翼,说起来你已经来蜀地半年了吧,如今我父已经明言不会参与中原联盟了,还按照你的建议往长安送去礼物致意,你为何还不回去呢?难道你家燕公竟然将你忘了吗?”

    “非也。”与几名年轻士一起坐在一旁竹林荫凉下的蒋干闻言一时嗤笑。“伯道(刘范字)此言未免可笑……其实,当日我家燕公降服汉中往长安之时,便让信使告知在下,再尽力为张府君母事一为便可,届时无论成败,就都可以返程了。至于后来遇到天子出奔,南阳来使一事,在下着实未曾想到。”

    “那你……到底为何不去呢?”刘范眼见着除了兔子就是兔子,也没个熊虎之类的东西展示自己武勇,心下到底百无聊赖,便示意属下剥兔子皮烤肉,然后也就下马来到竹林中了。

    “因为鄙人觉得,既为人使,便当不辱使命。而依鄙人来看,此事还是能成的,唯独要再等一等而已。”蒋子翼继续笑道。“只是万万没想到,这才等了一个春天,天下便出了这么多事……但依然不碍着鄙人之使命!”

    刚刚坐到一块石头上的刘范闻言不免蹙眉:“子翼,咱们这次是私人相会出猎,也就不必说那些场面话了……你想想,张鲁既然降服,其母便是蜀中少数能够钳制汉中的手段,我父怎么可能轻易放回?反而是你,外面要起大战,指不定便要兵祸连结十几载,正是你这种辩才无双之士归乡施展才能之时,怎么能在蜀中空耗青春呢?”

    蒋干欲言又止。

    “当然了。”刘范继续言道,却又忍不住失笑。“若你能久在蜀中,我也乐意让你陪着我咨询政事、打猎游玩,甚至可以与你官职待遇……毕竟嘛,要我一个自小在中原腹地文华之所长大之人跟那些口音都听不懂的蜀人打交道,未免难熬,且蜀中也着实没有几个人能有子翼你这般才华的……只是子翼你落在北面的,可不只是什么前途,还有一位娇妻呢!听人言,你新婚妻子王氏为了守你,居然主动搬到了汉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