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注定是要跻身于昭昭史册,如高祖、世祖,乃至于秦皇、项王时的那些人物一般为人铭记的,你们这群不知好歹的小子,用什么官位得失来为他们鸣不平,他们本人要是听到了,恐怕只会发笑!”
司马孚这才彻底明白了自己兄长的意思:“兄长是说,开国功臣自有评判,而若燕公真能一统天下,往后等咱们去做官时无论如何都是没法跟现在比的,也没必要比?”
“正是这个道理!”司马懿闻言放下手中热巾,忽然一声叹气。“其实这便是为兄我为何一定要尽快毕业,求入义从的缘故了。说到底,我此番其实便是想努力求一个开国功臣的履历,哪怕只是稍微参与一二也是好的,否则将来哪里能跟那些经历过战事的功臣们去争这首相之位呢?”
“兄长想做首相?”司马孚愕然回头。
“我不能做吗?”司马懿反过来盯住自己亲弟,昂然以对。“将来我们这一代人的相国,必然出自大学之中,而学中同龄之人我最优异,若能再得一功臣履历,如何不能为一任首相?”
“王粲……”
“王粲就是个书生,性格轻浮,不知何为严重,跟蔡伯喈、孔文举一般的人物,再如何与燕公家中亲近,再如何有文才,也注定做不得相国!”
“诸葛亮……”
“诸葛亮这人虽然得燕公与太后青睐,可十之八九却只是因为他那副好皮囊和当日雪中读书的际遇。”司马懿愈发不屑一顾。“其人虽喜读书,成绩却总不能到前列;虽有大志向,兴趣却总是驳杂;更重要的一点是,他是琅琊人,长在泰山,又自幼失怙,没有足够的家族关系来支撑,不像我们司马氏有诸多同乡大吏可以引为援护,譬如新任并州牧常公、中护军韩公,那都是当年族伯荐到燕公身前的……而且你莫忘了,我还比他大两岁,你莫要小瞧这两岁,有这两岁我说不得便能有个开国功臣的履历,他和你就说不得没有……如此,又如何能与我相比呢?要我说,他将来最多也就能有个左相之位,作我的辅佐而已!”
“那……大兄?”
“若非大兄,我还不会起这个心思呢!”听到此言,司马懿一时气急败坏。“若论亲近与机缘,大兄与燕公之间那叫什么?外面人都说大兄简直是燕公半子!可他却迂腐至极,白白错过燕公两位女公子,与什么甄氏女结亲倒也罢了,毕竟这种事情没得选,可此番天子出奔,燕公建制,他居然写信给父亲,长篇大论,说什么汉室之德与燕公之恩让人纠结……依我看,他的相位迟早要被他纠结掉!也正是如此,我才要奋力而为,求一任首相,省的将来司马氏就此衰败!”
二兄骂大兄,司马孚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就这样吧!”司马懿也觉得无趣,便起身要走。“天色还早,我还要归藏书楼读书,你少和那些人计较……须知道,咱们司马氏和燕公关系匪浅,虽无元从,却算是嫡系,大略前途都还是稳的,何必与那些根基都不知在何处的人计较什么口舌?天下英雄,哪里是你们能议论的?”
司马孚唯唯诺诺。
不过,司马懿走到门前,却又忽然回头,神色严肃,宛如狼顾:“有件事情差点忘了与你说……议论相国倒也罢了,反正大家都在论,有一件事情打死都不能掺和!”
司马孚陡然一惊:“请二兄直言。”
“世子之事!”司马懿回身凛然相告。“世子必然是定公子的,这点无疑……而燕公此番未立世子,无外乎三点可能,一个是他心中有立储的新制度,不想提早立储;一个是他欲以此来提醒平州的右将军,劝对方早些放弃平州军政……这个可能最大;但也有一种可能,便是燕公察觉到关西、河北之争,不免有些厌恶,所以趁着自己年富春秋,故意捧一捧平公子,以此来诱出河北、关西心智不坚者,趁势清理一波人!为万一计,此时决不可与两位公子走的太近,以免陷入大祸之中!”
司马孚想起今日斗殴之事,却是极为信服的点了点头。
司马懿见状终于无话可说,便扔下挨了打的弟弟,昂然出门继续归藏书楼读书备考去了。然而,其人走出门去,从小巷转入大学小门,又从小门转入藏书楼下的静馆前,却又一时目瞪口呆。
原来,之前还满满腾腾的藏书楼静馆,此时居然只剩一个日常可见的诸葛亮依旧端坐在他的那个位置读书,其余诸人竟然全都消失不见。
司马懿见到自己素来瞧不起的小白脸诸葛亮依旧端坐读书,自然不愿输了气度,于是便也强忍好奇坐下身来继续读自己的书,反正天大的事情同学们总要回来的,届时自然知道……然而,等了足足一刻钟,也不见到半个人回来,反而陆续有人从门前飞奔往校门方向而去,其人到底是愈发焦急,只能强行忍耐!
而又等了足足一刻钟,依然无人归来不说,竟然有人不顾规矩在静馆门前一边飞奔一边扬声议论,似乎是在说什么要开战之类的话,听到此论,司马懿到底是惊慌一时,然后彻底忍耐不住,直接扔下书本出门去问这几个同学。
“要开战了!”门外这几个同学不等司马懿开口便直接相告。“魏公直接布告天下,再度要求曹孟德亲自护送天子归长安,而若此次不能成行,他必然于今年年内亲自往南阳去迎,勿谓言之不预也!更要紧的是,三省六部四台也齐发公文,要求春耕后各州郡即刻点验什伍壮丁,清点军械物资,校门前已近沸腾之势……”
今年才十八岁的司马懿听到此处,只觉得血涌于上,哪里还管什么气度?其人直接飞奔赶上,与这几个同学一起向校门外布告栏处跑去……于是乎,只是片刻,静馆内便依旧只有诸葛亮一人继续看他的《地理初阶》了!
—————我是初级阶段的分割线—————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
PS:感谢魔王完梦、slyshen、列兵扑火飞蛾的打赏,
顺便继续推书献祭《曹操的主厨》
第二十七章 秦嬴谩作东游计()
“非三十万大军,否则不足以御河北!”
战争的可能性就摆在那里,当邺城那边一群年轻学子因为正式显露的战争讯号而震动的同时,建安六年,春耕刚刚结束的南阳新野城中,一众新晋达官新贵自然也已经在天子‘阶前’正式讨论起了‘讨贼’方略。
列席之人,乃有鲁恭王之后,被天子尊为皇伯的荆州牧,安南将军、襄阳侯刘表;中山靖王之后,被天子尊为皇叔的豫州牧,左将军、下邳侯刘备;新任司空,奋武将军、陈侯曹操;太尉录尚书事杨彪;南阳太守、温侯加虎威将军吕布;吴郡太守、乌程侯加破虏将军孙策;以及随行至此的张、京泽、邓芝、荀等人。
而此时开篇便是三十万大军之人,自然就是曹司空了。
“得要三十万大军才能击败河北吗?”不止是其余诸侯大臣登时噤声,少年天子也一时震动。
“回禀至尊,非此意也。”曹操回过头来,对着上首的天子正色而言。“臣所言者,御也,非伐。这一战,不管是以攻代守也好,还是据地死守也罢,本质上乃是要在泰山、黄河、南阳一线挡在河北的攻势……而想要挫败河北此番攻势,非三十万大军不可!至于将来稍整旗鼓,意图进取,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恐怕非六十万无以北向。”
其余诸侯大臣依旧沉默,而天子到底聪明,立即就想到了历史上的典故:“司空所言甚是,当年王翦伐楚,秦已近横扫之势,犹然非六十万不可,而今日河北之盛大,近天下二一之数,无论御伐攻守,都必然是数以十万计方可。不过,为什么朕听人讲,卫将……河北燕逆曾言,凡一战过十万众,即无用也,这又是何意?”
曹操面色严肃,微微颔首:“回禀至尊,王翦与……燕逆其实都没错,王翦之论与臣仿佛,讲的乃是绵延千里的战事大局;而燕逆所言,乃是说局部战场,一次过十万众,则后勤便供应补上,兵马也施展不开的意思。譬如臣言三十万大军以守,其实就是说要有十万核心精锐,以备野战;还要十万勤恳之辈能在前方各地据城而连为千里纵深防线,以防河北突骑插入迂回;还要有十万之众,为民夫调用粮草之余,兼做总预备兵马,随时补入军中!”
其余诸侯大臣继续沉默,而天子连连颔首之余也继续正色相询:“那曹司空在北面自己能起多少兵马?”
“兖豫人口众多,陈国、颍川、梁国、陈留、济阴、山阳、任城、东平,外加半个鲁国、半个东郡、半个南阳、半个沛国,又是本土作战,若说不能起十万众,恐怕诸位诸侯也不信。”曹操对着天子拱手认真以对。“但是,正如臣刚才所言的那般,这十来万众里面,若说能野战者,不过三万;能守城者,也不过两三万;其余俱是民夫之流……而且,臣所领之地地域狭长,历来与河北对峙,生产稍懈,兵甲、战马、粮草,都撑不起大战!”
天子即刻醒悟,便立即看向了自己的皇叔、皇伯,以及那寿春侯、温侯等人:“此即朕此番召各位至此之本意……诸位能出多少兵马、粮草,以助曹司空?”
前面二人依旧沉默,但后面两位却是极为光棍。
“臣虽为南阳太守,却只三县之地,兵不过千余,正合为陛下戍卫!”吕布拱手而言。
对此,天子也只能讪讪颔首。
“臣虽只两郡之地。”孙策也昂然朝天子行礼道。“亦有承父志报国之心,更兼司空大人为我亚父、岳父,为人臣也好,为人子也罢,此时焉能稍却?两郡兵马,抛去基本的治安职责,防御山越职责,策愿尽力出两万之众,皆备兵甲,亲提向北,听命大人,为国讨贼!唯独江左之地过于偏远,还请天子下诏,让沿途供给粮草。”
“卿真忠臣也!”天子大喜过望,却又再度面露期待,看向那两位汉室宗亲诸侯。
然而,看了半晌,这新野县寺大堂中却依旧是鸦雀无声,两位刘姓大诸侯一直沉默,偏偏其余人也都不好开口……想想也是,这两位汉室宗亲一个握有整个淮河流域,一个握有整个荆襄之地,兵力、实力固然摆在那里,但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你让他们跟孙策一样倾巢而出,未免可笑。
但是,如今这个局面下,从政治角度,军事角度来说,哪里是能继续坐而不理的?
“臣……臣年少,愿听皇兄一言。”出乎意料,身为曹操的义弟,中原双璧之一,联盟的实际促成者,刘备居然将鞠蹴给了刘表。
刘表犹豫许久,但向来自诩汉室南伯的他此时面对着这般局面,却也不能不说话了,其人稍作踌躇,然后终于站起身来:“臣以为,卫将军称公之论,并非十分违制,且事出有因,若能稍作调解……”
“刘荆州!”不等天子面色难堪,曹操便忍不住扶着腰带厉声打断对方。“咱们这些人聚集于南阳,共立于天子阶下,不是要议论我们是不是该与他和,也不是要议论是否起兵征伐河北,而是说其人称公建制后,依然心不能足,居然还要我们送还天子,否则其人便要亲自引兵马来南阳迎奉!这是什么意思?你难道真把天子当罪人,要送还长安不成吗?”
刘表在天子与其余诸侯审慎的目光中一时语塞。
“刘皇伯,我们现在议论的不过是如何防守而已!”继承了其父名爵,又对刘表颇有愤怨的孙策也忍不住为其岳父帮腔嘲讽。“足下须搞清楚一件事,现在是人家要打过来了,不是我们要打过去!真要是输了,谁还能支撑下去?”
刘景升自然不用在意孙策,却依旧显得有些为难,隔了许久,其人方才在满堂期待中再度开口,却是直对天子而言:“其实至尊何妨往襄阳一行,以避锋芒?”
这下子,不要说曹孙这对翁婿一时失笑了,就连刘协都彻底忍耐不住,立即从‘御座’上起身扬声以对:“皇伯此何言也?宛城乃汉之南都,世祖之帝乡所在,流落宛城已经是子孙不孝,不能立足旧都了,何谈再弃南阳?!朕以皇伯敬足下,足下莫非反而不认自己是汉室子孙吗?!”
这话说的太重了,根本不是刘表能支撑的,其人当即俯身以对:“请至尊息怒,臣非不愿尽忠效力,实在是荆州如今局势堪忧,难以与他处相比……当年南阳大败,江夏失而复得,臣于南阳便多失威信,以至于荆北大族渐渐不愿为战事,荆南诸郡又多生异心……臣这么说吧,若是燕逆真的引兵到了南阳,臣为宗室,便是无一兵一卒,也会带着三个犬子,持兵戈来宛城以为至尊效死的,但是如今这个局势,臣真的是有心而无力!最多也就是派出两万之众,协防南阳而已!”
“荆襄六郡,俱为大郡,如何只能出两万兵?还只愿意协防门前的南阳?!足下为皇伯,居然连孙破虏都不如吗?”杨彪都听不下去了。“最少也得五万兵,兼助十万众的后勤粮草吧?不是说荆州历年皆是岁谷独登吗?”
刘表一声叹气,却终于一言不再发。
众人实在无奈,虽然不忿,却更怕他干脆转向,所以居然不敢逼迫过甚。毕竟,若是真把这位汉室‘南伯’给逼得转了向,那大汉可就是真的‘药丸’了!连带着几位诸侯,也要跟着完!
就这样,这次御前会议不欢而散,而会后曹操回到都亭稍歇,却又陡然听闻刘备遣人来邀,请他出城一会,往水观夕阳之景。对此早就有所准备的曹孟德倒是毫不犹豫,即刻只带了曹仁和几名侍卫便匆匆打马出城,往见刘备去了。
兄弟二人于城外相见,也并无多少多余言语,反而是纵马驰骋,顺着水一路疾驰南下,半日方止于朝阳城南十余里外的水东岸,然后复又齐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