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覆汉- 第4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将军能如此宽宏,善莫大焉!”王泽轻声叹道。“也不枉郭氏如此尽力。”

    公孙珣一声干笑。

    “不过,想来正是因为知道君侯宽宏,郭缊才胆敢擅为此事……他是认定了君侯不会因为他一个人而降罪于郭氏的。”戏忠赶紧在旁插了句嘴。

    “不错!”魏越终于抓到了机会。“郭缊此人向来可恶!总是借着君侯善心而占便宜,十余年前在雁门,他便以救助流民为由讹走我家君侯数仓军资,却让我家君侯担责!如今此人居然反叛?!若被我抓到,必然当阵宰了他!”

    除了向来没有好脸色的田丰,众人不由纷纷哄笑。

    “好了。”公孙珣倒是没心思想这些,只是再度看向王泽。“王公……郭氏如此,王氏又如何?”

    “将军若信得过我,还请许我往晋阳家中一行。”王泽稍一思索,便提出了一个要求。“容我尽力而为……如何?”

    公孙珣定定看着这位代郡太守,对方却也丝毫不惧,只是坦然相对……而片刻后,公孙珣却终于是微微颔首:“王公自去,但我这里若无讯息,还是要进军如常的!”

    “这是自然,岂能因为我个人举止而蹉跎大军?”王泽拱手告辞,却是毫不拖延,转身直接从仓促扎营的中军帐旁牵过一匹马来,然后单马向南而去了。

    “这些世家大族信不过!”魏越再度忍耐不住道。“君侯,这厮必然也是不会回来了!”

    公孙珣不以为意。

    次日,大军继续南行,而这一次却不是地方官吏主动开城、开寨相迎了……很显然,不管如何,杨终身为正牌太原太守,此番又得到了郭缊和王氏的支持,那无论如何都是很有号召力的。

    当然了,真正面对带着数万战马、驽马,又有一万多辅兵襄助的两万精锐大军,也没有哪个城寨、乡邑会真正抵抗的……实际上,在化雪之后的太原郡中这一路行来,前后只有一处真正反抗的,却又是被太史慈给一箭射死了领头的,然后也赶紧开城。

    换言之,这一路于敌境中行来,却居然比之前冒雪行军于友方境内更加从容,也更加顺利。

    而如果非要说区别,只能说之前大家是友盟,开寨开城后,算是胜利会师;而从这往后,再开城开寨,却只能算是投降了……既然是投降,虽然不至于说生杀予夺,可幽州军到底获得了沿途城寨的处置权力,每到一处,都可以从容收编当地大户徒附为辅兵,占有地方库房,并要求当地世族富户提供粮草后勤。

    不过有意思的是,由于从狼孟县往南,便已经进入太原盆地贴近晋阳那一块了,也就是所谓晋中平原的北面核心所在了。这里的土地、人口、财富,一半处于官府管辖之中,剩下的一半倒十之八九是围绕着太原王氏而存在的,甚至这些地方的官吏,也多是太原王氏的子弟或者附庸担任。

    说是什么处置沿途大户,倒不如说是在沿途抄王氏的家!

    不得不说,公孙珣之前对郭缊那番话还是挺恳切的……在这个世族、豪强各取所需,壁垒分明的时代,在有些世族穷的没有裤子穿却能做大官,有些寒门家中富甲一方却只能为吏的时代,太原世族的确是一群奇葩!

    他们是世族与豪强的统合体,他们同时握有最高层的政治权力和最底层的经济权力,他们同时在意名声和财富,他们是后世门阀政治的起源……而更可怕的是,他们这种生存方式似乎还是历史方向所在。

    至于说为什么公孙珣要如此违背历史潮流般的对这些人如此警惕,哪怕这个时候的这些太原世族精英有一个算一个,其实个个公心大于私心,其实个个才德兼备?

    这个,大概就得问一问此时已经到达雁门平城的某位安利号大老板了。

    就是这位公孙大娘的恶意灌输,让这位手握重兵的卫将军从小就觉得门阀是个危害天下的大坏蛋,是威胁他私人野心的最大阻碍,这种恶意满满甚至让公孙珣到了不惜用上不得台面的诡计来整饬太原世族的地步。

    “前何故止步?”几乎是出于本能,伞盖下的公孙珣立即勒马询问。“可是杨终出晋阳迎战?”

    “君侯!”很快,前方便转来哨骑。“前方有一十二三岁垂髫少年引数骑拦路,自称祁县温氏宗子,代其父前涿郡太守温恕来面谒君侯,并有军情汇报。”

    饶是公孙珣见多识广,此时也不免有些茫然。

    实际上,何止是公孙珣,中军处周围诸多军官、吏员,也是纷纷惊疑,而等到那温姓少年被引到跟前时,众人却又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话说,这少年是真的只有十二三岁样子,而且为了赶路,他居然是坐在一名侍从怀中的!

    “小子温恢,见过卫将军!”少年被扶下马后,就在道中于无数目光中躬身行礼,丝毫不怯。“当日家父与崔公在涿县交接时,小子有幸曾在席间见过卫将军一面,相隔数年,不想卫将军神采依旧。”

    “哦,你父亲可还好?!”公孙珣一时只觉得头皮发麻,只能随口而答。

    话说,他哪里会记得崔敏之前的涿郡太守之子?而且算起来,当日这温恕离开涿郡时,眼前这小子怕还是个十来岁的童子。

    “不瞒将军,家父身体不好,不然也不至于是小子我来谒见将军了。”这唤做温恢的少年再度拱手行礼。“将军……我此行是有事情来汇报给将军的。”

    “你说。”公孙珣这才回过神来。

    “其一,杨终不自量力,擅自起兵对抗将军,有违大义,而我父虽然病卧在祁县家中,却已经下定决心要为将军守住祁县了……来时,我父已经散尽家财,购置了粮草、军械,并发徒附、奴婢为兵,已经夺取了祁县南边的小邑,就等将军大军到达彼处,直接拿下据城而守的祁县王氏了。”温恕有条不紊,从容言道,而其言语中的讯息也是让人咋舌。“其二,小子自晋阳来,亲眼看见杨终在晋阳的防务布置,愿为将军做个向导和说明。”

    田丰在旁边听得有趣,虽然此事公孙珣早有交代让他不必过问,却还是忍不住插嘴问了一下:“你父既然身体不好,为何还要散尽家财,替卫将军购置粮草军备?不该留一些与你吗?”

    温恢不认得田丰,只是拱手而言:“不瞒这位先生,家父本来确实有给我留一些资产、奴仆为备的意思,是我劝他只留温饱用度便可……”

    “为何?”公孙珣终于再度开口了。

    “因为小子觉得,董卓乱政,而数十路诸侯并起,天下其实已经算是乱世了,这个时候,我们父子二人,一个体弱,一个年幼,若拘泥于家产,反而是取祸之道。”温恢不慌不忙。“而若是真想让家人平安,却正该散尽家资襄助一个英雄才对……所以,听说将军自北面而来,我们父子就立即觉得,此番我们祁县温氏是终于可以平安了。”

    公孙珣一时大笑不止,却又摇头感慨:“太原世族,果然不可小觑!”

    言罢,其人也不多问什么,直接回头向身后负责文书的王象借了笔来,然后居然就翻身下马,并不顾天寒地冻,当众脱掉外袍,最后伏在马背上于袍子上记下了这个少年的名字——所谓太原祁县温恢是也!

    一番折腾后,公孙珣便让温恢继续上马坐在他侍从怀中,然后并马而行,一边闲聊,一边继续催动大军一路向南面晋阳城而去。

    然而,行不过数里,又有人来报,说是晋地千年名族令狐氏族长之子令狐华亲自到了前面迎候卫将军。

    公孙珣愈发感慨!

    就这样,一路接纳了不少太原名门之后,腊月二十,公孙珣终于是来到了千古雄都晋阳城外!

    “怪不得那杨终能被郭缊如此轻易说服,也怪不得连王公都说服不了族中……”娄圭立在马上,惊愕一时,他身侧则是刚刚从对面过来,然后一脸淡然的王泽王季道。“如此坚城,如此防备,谁敢轻言破之?而拖延日久,我等劳师远征,则不战自溃!”

    ———我是望城兴叹的分割线———

    “温恢字曼基,太原祁人也。父恕,尝为涿郡太守。温氏祁县世族,外名于州郡,内足於财。及董卓乱起,太祖过太原,太守杨终以晋阳天下坚城,富有兵甲,欲抗之自为。恢年十三,说父曰:‘世方乱,安以富为?当助英雄也!’其父从之,复遣其潜行过晋阳,往谒太祖。太祖见而奇之,乃脱衣书其名于襟上,以示不忘。”——《典略》。燕。裴松之注

第十六章 道德几时曾去世() 
娄圭并不是演戏,而是真的被惊到了。

    实际上何止是娄子伯,便是戏忠还有之前漫不经心的田丰,乃至于军中大小将佐,无论性格沉稳还是跳脱,此时都有些沉寂。

    最后,全军裂开阵势,公孙珣亲自打马向前,也居然一时沉默。

    话说,卫将军南征北战,履任多地,也算见过许多天下名城了。从长安到洛阳,从邯郸到邺城,从范阳到蓟县,从濮阳到广宗,这些天下闻名的大城各有千秋……她们或是雕梁画栋,或是商旅辐辏,或是精致典雅,或是磅礴大气,但是从来没有一座城像是晋阳这般奇怪。

    如果非要给这座从春秋时代便以北方雄都而闻名的名城一个特色说明的话,那只能讲,这是一座天生便有军事堡垒特色的城池。

    实际上,立在这座雄城之前,公孙珣第一反应居然是想到了卢龙塞。

    晋阳城是真的很像卢龙塞——城墙高大、城门楼巍峨壮观,而且和卢龙塞一样分成了错落有致的三层,同时还有河流穿城而过,而更可怕的是,它们周边都自带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如果非要说区别,那就是卢龙塞靠山多一些,水少一些,而晋阳城靠水多一些,靠山少一些……但是毫无疑问,晋阳城更庞大,更强悍,更震撼人心。

    “将军。”打破沉寂的是跟着公孙珣来到军前的少年温恢,他似乎还记得自己‘提供军情’的设定。“如你所见,晋阳此地,城池分为三层。其中,西城有武库、粮仓、官寺、学校、军营、工坊、高台,而且每处都有单独的小城;东城则是市场、民居居多……我记得便是贵家安利号在彼处也有一个门面,但来时已经被查封了;而东城与西城之间的中城,有汾水穿城而过,前后设立有水门,平日兼为码头,负责晋阳交通;至于城外,将军应该一望便知。”

    “不错,一望便知。”公孙珣面无表情的答道。

    当然是一望便知。

    晋阳城北,汾水从中城穿过之后,却又被人工引流,围绕着西城形成了一个满是活水的宽阔护城河;同时,城北汾水引流的三岔口处的另一侧,也就是汾水西侧还被引流形成了一个面积巨大的人工湖,严重阻碍到了军事部署与军事推进;这还不算,高大雄壮的西城那边,不仅身前有人工湖的遮蔽,其西面不过数百步的地方,居然还有两座天然的石头山!

    平心而论,这两座山,放在并州这个山窝子里,其实什么都不是,但此时位于太原盆地的平地之上,与晋阳西城遥遥相对,却显得格外险峻了。非只如此,再细细看去,这两座山不仅前方有湖泊遮蔽,山间居然还有河流拐出,这条河从湖泊后方沿着西城充当了又一层天然的护城河,并最终在中城水门那里转入汾水。

    如此地理,如此雄城,如此将城池、山水结合到极致的军事要塞,公孙珣除了面无表情外,还能如何?

    再细细看去,山上有驻军,遥遥可见郭字旗帜;而西城北面,从湖泊后到山下的隘口处更有一座严整的军营,其中杨字大旗迎风而展,俨然是太原太守杨终引主力至此;至于东城北面,汾水引出的三岔口后面,也有一座军营背墙临河列阵;而三处兵马遥相呼应之余,众人也注意到,无论是汾水还是湖泊,边缘处的冰面都有些不对劲,一看便知是被专门捣烂过了……换言之,太原这里早有准备,层层叠叠,上上下下,俨然已经完成了基本的军事部署。

    而基本的军事部署,没有什么严重错误的军事部署,配上这座雄城,其实已经算是最出色的军事部署了。

    “我军多骑兵,敌军不敢主动过隘口来骚扰,就在湖泊北面直接安营扎寨,明日攻城!”面对如此情形,公孙珣当然不会擅自试探,而其人看了半日,也只能发下这么一道军令,然后便不再多言。

    等到当日晚间,军中谋划,熟练如娄子伯也没有多余话可说……首先是兵力施展不开,隔着汾水和那个湖泊,无论是东城城下的军营,还是攻击西城城下杨终所在那个隘口,都是必须的,却也都是艰难的!

    尤其是杨终所在的那个唯一一个从地面进军的隘口,即便是能有所得,郭缊也能立即从山上扑下来,前后夹击,一个不小心便要吃大亏。

    至于说,寻得小路上山攻击郭缊,似乎是个法子,但是王泽和令狐华,却都一口咬定,那两座山后面是峭壁,只有对着城的方向能上去……实际上,当年赵简子的加成修筑晋阳城的时候,就是看中了这两座山和汾水之间的出色关系,然后才修的城!

    这就是所谓天赐之险了。

    于是乎,众人讨论来讨论去,却只能得出试探性攻击城下兵营的‘法子’来。

    至于说,这两座军营拔下后,杨终退回城内,将来又如何面对更加难咬的太原坚城本身,众人却都没有言语……这要是顿挫在如此坚城之下,久而无功,那就不是军事问题了……这种坚城,一下子攻不下来,那就真攻不下来了。

    对此公孙珣并未表态,只是点头应许了明日的攻击计划,便散了军议。

    时值冬夜,虽然天寒地冻,却也月明星稀,公孙珣心中多有所思,却是并未转回后帐歇息,而是在军议后依旧全副甲胄,径直引着白马义从中的韩浩、赵云、田豫、文则四人,还有几十名亲信卫士,一起去巡视营寨。

    而多方走动之后,其人却是驻足在营寨前取水的地方……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此处正对着那座湖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