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是一个聪明的姑娘,之前和皇上交锋的时候她就敏锐的察觉到了皇上将她和薛家的老底都调查的一清二楚了,自然薛蟠打死人的事情肯定瞒不住皇上。可在知道这事之后,皇上依然肯以‘才人’的位分接她入宫,即便是薛宝钗性子一向沉稳,可想到那个猜测心也不经一阵小鹿乱跳。
或许皇上对自己还有那么一点情分,既然皇上知道了这事可却没啥其他的表示,那这是不是就代表这薛蟠打死人的事情在皇上眼里只是一件小事了?若真是那样的话,薛宝钗就想将这事从暗处放在明处来,免得日后这事是自己身边的一个把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别人捅出去,与其希望别人心软手软还不如自己抢先一步将这事给捅出去了。
不过这事不急,得看好一个时机,不然小心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薛宝钗之前已经受够自己无能为力只能借助别人之力,而受制于人的事情了,若不是哥哥那事被姨妈拿捏着把柄,自己又何必如此投鼠忌器了。
没入宫之前薛宝钗只听着王夫人吹嘘贾元春有多得宠,乃是皇后之下的第一人。可入宫后薛宝钗才发现,贾元春根本就不得宠,她见皇上的次数还没自己这个才人多了,当然你可以说这是皇上现在还对薛宝钗热乎着,可她进宫几个月了皇上其他嫔妃那里也去过,偏偏就是没有去贾元春那里也没有翻她的牌子要她侍寝,这就说明问题了。
丫的,又被姨妈给骗了!
薛宝钗一想到这事,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个,在消息不灵通这方面薛宝钗吃了大亏过。这个时候薛宝钗还不是那个靠着一点小恩小惠得到贾府满府称赞的宝姑娘,而且皇宫里不比其他地方,入宫后她也曾想过收买人心,可最后却不了了之了。
因为她怀孕了!!!
当太医诊断出有孕的时,不说薛宝钗自己就是太医也有些不敢相信,身为一名太医对于皇宫里的龌龊之事心知肚明,只是大家都信奉明哲保身的人生格言,没有说而已。
皇上的后宫里面的嫔妃迟迟没有好消息传出,除了各自的算计外,皇宫外面的人也再里面插了一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继承人很重要,只要皇上的后宫一直这样,那么他的那些不甘心皇位就这样被他轻易得到的兄弟就有了一个勉强的造反借口。
而皇上要是有了一个健康的小皇子,逢管那小皇子有多大,只要是个健康的带把的,就能让皇上的皇位巩固指数蹭蹭的往上冒。因此那些有野心的王爷不动手才怪了,尤其是那些以前母妃在后宫里势力大的。
子嗣的问题不只是悬在女人头上的一把剑,对于男人也是,就是皇上也为此有些亚历山大,从某方面讲这也是皇上挺满意薛宝钗的原因之一,看着就易生养。不像某些女人瘦的皮包骨头了,真怕一阵大风吹来将她吹走。
皇上再接到小太监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报喜声后,整个人都愣住了,当场连早朝也不上了,管他有事没事直接宣布退朝,然后一边迅速赶去揽月轩,一边又吩咐人去将太医院所有的太医都叫到揽月轩去。
在确定薛宝钗是真怀孕,不是太医的‘误诊’后,皇上欣喜若狂,薛宝钗也喜极而涕,皇上当场就要升薛宝钗的位分,可却被薛宝钗拦住了。
薛宝钗即便是再心思重再聪明她也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而已,眼瞧着皇上大喜就想趁机说说薛蟠的事,早些将这事解决了,她也早些安心,免得一天到晚的担心贾府和王家拿捏着这件事要挟自己家。
可刚刚一开口薛宝钗就敏锐的发现皇上的表情淡了些,心中一紧暗骂自己太心急了,可话已经说出口了,薛宝钗也不可能立马转另外一个话题,只能小心翼翼的说了这事,末了“皇上,妾并非包庇妾的哥哥,只是这事事后冷静下来仔细想想疑点实在是颇多,妾不求皇上轻易的饶恕妾的哥哥,只求将这事查个明白。”
这也是到了京城她选秀的资格没有了,事情的真相被书兰戳穿后他们一家到城郊去避难时她想到的。
首先,她要参加选秀的时候早些时候就已经和王家贾府打过招呼,王夫人要有心不让她入宫有时间来筹划。
其次,那金陵知府结案的理由实在是太荒唐了,哪有假借鬼神的说辞来结案的,要是当官得都像他一样,那天下岂不是早就打乱了。
那段时间她翻了一些史书,发现若是按照正常人的思维来说的话,就算是薛蟠打死了的要替他脱罪,完全可以让跟着薛蟠一起去打人的某个签了死契的小厮顶替呀!而不是用这样鬼扯的理由,而且鬼神什么的很容易让人想到巫蛊上,这可是历朝历代都视如蛇蝎的东西,律法明文禁止的,违者严重的能被株连九族了。
再其次,那冯渊死得也太奇怪了,抬回家后第二天才死了,这其中有没有猫腻之处谁知道了。毕竟冯渊死后他又没有继承人,那家财可就归冯家族里了,钱财让人易动心呀!
最后一点,就是贾府的书信是在王家的书信之后到的,当时没有察觉,可如今想来王家可离金陵的距离远得多,竟然会比王家晚到,这其中肯定发生了他们不知道的事情。
加上之前薛宝钗脑补的一列想法,自然得出了一个这样的结论来拿就是:不管冯渊到底是这么死的,可给薛蟠头上扣上杀死人的罪名的人,一定是王夫人,而且她就是故意。再这么一想,所有的事情都被薛宝钗阴谋论了。
“当时你怎么不说了?”皇上好奇的问道,以他所了解的情况来看,薛蟠被判打死人这事真有些冤,当然这并不是说他没有罪,而是杀人的罪名让他背就有些冤了。
冯渊是被薛蟠打伤了这没错,这是薛蟠干的这是薛蟠的罪名。之后冯渊被送回家后的事情皇上虽然没有查到,可这事过后冯渊一房的家财全部充了冯家族里,冯家的下人也一朝全散了很难在找到了,不过那‘一心要问冯渊讨回公道’的冯家老管家在案子稀里糊涂的结了后也没上京告御状,而是在乡下过起了地主一般的生活。
这种种的迹象都表明,冯渊死这事其中有猫腻之处。薛宝钗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女子能想到这么多,其实已经很是聪慧了。
薛宝钗眼神黯然的说道:“当时满大街的都再说哥哥打死人的事情,妾和母亲见识短听着就心惊胆寒,慌得很。再说妾的父亲早亡家里就哥哥一个男人,要是哥哥没了,那我们母子两还不任由人拿捏,当时只想着能救出哥哥就好,哪怕家财没了也在所不惜。另外我们家和贾府王家又是亲戚,平时几家人走的也勤,那里能想到那么多。”
这绝对是真话,当时的薛宝钗一心想着薛蟠的性命,想着如何让薛蟠保住性命,那里会想到王夫人会在其中做文章呀!
“妾知道妾的哥哥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虽大恶没有可小恶总是有的,我也不求皇上如何,只求皇上能留他一条性命在母亲面前尽孝,让母亲晚年不至于无人依就好。”
这也是薛宝钗的真心话,薛蟠这人大事是绝对不能交给他办的,因此做官什么的不要想了,如今她不在家也不知道薛姨妈能不能狠下心来将薛蟠教育到底。若是教育不成以他那性子,薛宝钗也只求薛蟠日后不要丢了性命就是。
悲伤的气氛在屋子里弥漫开来,可还没散开就被外面的通传声给叫没了,皇后领着一大群后宫嫔妃接到消息来看薛宝钗了。
想到其中的某人,薛宝钗眼睛一转,像是为了活跃气氛故意随口一说一般和皇上打起赌来,赌的就是贾元春会不会‘大义灭亲’!
显然身为女人更加了解女人的薛宝钗胜了!胜利的奖品就是皇上会为薛宝钗解决薛蟠这事,让她不要担忧了好好养胎。
从某种程度上讲薛蟠这事还真是小事,别说这事里面有猫腻,就是没有猫腻,为了薛宝钗能够好好的养胎,皇上也会将这事给抹去的,如今这般倒是给了皇上一个好的灵感。
贾元春自以为得计,可却没瞧见皇后眼里的那抹嘲讽。有些事情一旦牵扯到朝廷了,那就算是她这个皇后也得将苦往自个的心里咽,对于皇上来说薛宝钗肚子里的孩子可不单单可能是皇长子能够稳定江山社稷那么简单,那还代表着皇上男性的尊严。
即便是这个世界没有孩子怪女人,怪女人不争气都是女人的错,可一旦你有n多姨娘通房和侍妾却没有一个怀孕,那即便是别人嘴上不说,心里却还是会嘲笑你没‘种’的。这对于一个男人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一般的男人都受不了,更不要说那个男人是万人之上的皇帝。
加上皇上如今又宠着薛才人,薛才人自己也是个识趣的,以皇后的眼光来看这或许又是第二个德太妃的节奏,也希望到了最后的时候她真的能如德太妃一样,守着自己的儿子安守本分。
第137章 人性自私()
人总是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贾元春大义灭亲的事情,虽然背后有薛宝钗的算计,可若不是她心里起了那个意思,薛宝钗也没办法进行下去。
人人都以为薛宝钗的受害者,因为怀孕得宠被自己的表姐嫉妒,竟然让她做出大义灭亲的事情来。虽然这些只是普通人的看法,但这个世界上普通人才是占巨大多数的,因此在贾元春在深宫里没法见上一面的情况下,贾府给贾元春背了黑锅。
原本因为贾元春封妃门庭若市的贾府一下子就门可罗雀了,就连贾政这个在工部万年打酱油的也被牵扯了进去,被人嘲笑。
不仅贾政这次贾赦也被贾元春连累了,若不是因为长久以来在内务府表现不错,加上贾府还没完蛋,贾府大房二房不和的事情尽人皆知,不然贾赦恐怕也要倒霉了。即便是如此这几天贾赦也听了不少的闲言碎语,还接受了不少异样的眼神。
贾赦那是一肚子的火没处发,他在内务府当着的官虽然小可值钱在于是有实权的,再加上他又得太上皇看重,自己本身也有爵位,因此一直在内务府混的不错。在家里张夫人也是一直顺着他的,即便是贾母偏爱贾政,但除了入住荣禧堂的事情外就没给他难堪过,这次遭遇了这样的事情,贾赦简直要气爆。
偏偏他还没一个可以发泄的渠道,找罪魁祸首贾元春算账他没那本事和资格,找贾政和王夫人的麻烦贾母这边肯定会骂死她,虽然她老人家这几天脸色也黑得可以。
好在幕僚何先生得知这情况后,立马来找了贾赦,一脸喜气的说道:“老爷大喜呀!”
贾赦不明就以,脸色臭臭的没好气的说道:“我都快被人兑挤出内务府了,还大喜?!”若不是这个幕僚是张家给他找的,以往看着还有些本事,恐怕贾赦早就将他轰出去了。
何先生对贾赦的态度视而不见,这年头发工资的是大爷,反而笑道:“宫里的娘娘出了这么一个昏招,连带着二老爷和二太太也在老太太那里没脸,如何不是大喜?”自从章先生前几年离开后,他就跟着贾赦对于贾府的那些破事知之甚详。
说起来何先生在贾赦身边的性质和贾政的那些清客差不多都是拍马屁之辈,唯一不同的是何先生还算有两把刷子,不像那些清客那样只知道拍马屁,其他的半点本事都没有。
“老太太,哼!”贾赦在内务府混了那么多年早就不是当年那个软弱无能的宅男了,虽然大性子没有改,但他也不对贾母抱有什么希望了,与其期望贾母还不如想办法升官发财了。
“小的知道老爷在内务府收了些异样的眼神,老爷觉得自己被宫里面的娘娘给连累了,可老爷您换一个思路去想,这宫里面的娘娘因为嫉妒薛才人连自己的父亲舅舅表哥都出卖了,那您这个大伯算什么呀!”何先生眼神发亮的说道:“虽说二老爷一直住在荣禧堂外面的人对此是有微词,可到底那是老太太亲口说的,别人也只会说老爷您愚孝。外面那些不知道情况的人还不知道怎么说您了,如今出了这样的事情,反而是一件好事了,所谓女生像父,女儿都是那样的人,这做父亲的还是好人吗?”
贾赦闻言眼前一亮,他听懂了何先生的意思,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贾元春如此心狠手辣那么作为父母的贾政和王夫人会是好货色吗?这个问题很是值得大家思考。
可兴奋完了后,贾赦又苦恼起来“这消息可万万不能是由咱们先放出去。”不然被别人查到了那他就完了,可不由他们放出去,谁又会帮忙替他们顶着得罪娘娘的风险放这些风声出去了?
何先生笑道:“这事当然!老爷现在还有人比咱们更加记恨二房了。”
贾赦心思斗转,试探的说道:“你是说王子腾!?”
何先生但笑不语。
“可,王子腾是个明白人,即便是他心里再怎么恨二房,也不会做出那样的事情来的。”贾赦摇摇头说道,要说他们四大家族最有出息的就是王子腾了,同样最明白事理的也是他,也正是因为这样如今王子腾已经被贾元春连累暂时停了职,这个时候他不会轻举妄动的,更不要说做出很贾元春一样的事情来。
何先生笑了“王大人或许会顾忌亲戚之情不说什么,可其他人了?老爷您忘了如今王大人身下唯一的女儿正是相看人家的时候,这个时候出了这样的事情,王姑娘还能找到好人家吗?王太太和王姑娘岂会不怨?”
王夫人或许明理或许夫唱妇随不会做出什么事来,可王姑娘了,小姑娘心高气傲的做出些泄愤的事情来完全合情合理,谁让女子这辈子最大改变命运的时候就是嫁人了,要是所嫁非人那可就是一辈子受苦的节奏了。
何先生的计谋说穿了也没什么了不起,额,应该说这主意连计谋都谈不上,不过是抓住了人性的弱点而已。
人呀!很多时候最关心的还是自己,没有利益牵扯的时候无事,一旦有利益牵扯了,呵呵,第一个想到的肯定会是自己,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正如何先生所说的那样,王太太简直是被这事给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