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周瑞家的若有所思,又被书兰最后一句话吸引住了,连忙问道书兰什么主意。
书兰抿嘴一笑“周姐姐忘了,太太娘家的庶妹可是嫁到金陵皇商薛家去了,那可是百万皇商之家。”
“我这么会忘这事了,以前来往的贺礼还是我准备的了,每年那家的贺礼总是比咱们家回力多,在亲戚家里也算是头一份了。”周瑞家的笑道却没在意,毕竟薛家是皇商银子多是应该的,和贾府交往的另外的人家可是官功勋之家礼物平平很正常。
但随后察觉到了不对,书兰没事问她这个做什么,深思片刻,皱眉“你不会打着薛家的主意吧?”
周瑞家的觉得书兰有些异想天开,薛家有钱那是薛家的事情,管王夫人什么事情呀,别说如今薛家不是薛姨妈掌家,就算原著中是了,薛姨妈也没有过平白无故给王夫人送银子的事情。但偏偏书兰还真点头了,让周瑞家的大吃一惊,这可是亲戚家呀!打他们的主意是不是太……
第47章 官商勾结()
打薛家的主意会不会太损了;俗话说兔子还不吃窝边草了。
见周瑞家的一脸的古怪,书兰就知道她想岔了;连忙说道:“自古都是官商结合,论起来哪个大富商后面没几个朝廷上的大臣?薛家和王家结亲;原本就是为了靠着王家这棵大树在金陵做生意发大财。”
“周姐姐不知道;我一年前下金陵的事情听到了一间奇事。”书兰突然画风一转说起了其他的事情来。
可周瑞家的却不认为书兰是在敷衍自己;连忙问道:“什么奇事。”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还没等书兰念完;就被周瑞家的打断了;一脸不在意的说道:“你说这事呀;这都是哪一年的老黄历了,自从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衣锦还乡后;金陵那边就一直有这话。”
“我当然知道;我要说的自然也不是这事;都说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可真正和这府上有联系的也只有史家和王家,这还是在老太太和太太嫁进来之后才有的。周姐姐可别忘了,京城可是四王八公当道,哪里有他一个小小的皇商薛家的地方。”老一辈的开国元勋命长的可还没死了,四王八公的名头不说现在,就是在往后推二十年也依然是响当当的。
“论理,这薛家虽然是府上的世交,也只是世交而已,也就如今薛家的大爷娶了太太娘家的庶妹这才和贾史王三家关系密切了一点。他们既然肯娶庶女所求的不过就是王家在官场上对他们的庇护,说白了还不是想平平安安的多赚些银子。”书兰笑道。
这经商的哪怕就是有良心的商贩,也怕别人故意来找茬陷害什么的,因此各方的打点那是肯定少不了的。
周瑞家的的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让太太打着荣国府的名义,去……”去做什么不言而喻,大家都懂的。
书兰却摇摇头“到底是亲戚了,抬头不见低头见。我在金陵的事情听说,江南的盐商十个有九个半背后都有京城的人,不说老百姓,就是一般的官员也得罪不起。可见这官商勾结是常事,太太若只想找一条钱生钱的路子还不如拿些银子出来入薛家的生意,都是亲戚,料想薛家也不会欺骗太太的,如此一来只要每年做着收银子岂不轻松,比那庄子铺子都还要省事。”
书兰不敢说这个法子有多好,但至少在薛蟠薛宝钗的父亲没死之前,薛家的生意都赚钱的。至于日后,谁管日后呀!等着真到了薛父死的时候,说不一定自己全家都脱籍出去了,也不用再管贾府的破事了。
“这……”周瑞家的皱眉,这主意倒是不错,但自古都是‘士农工商’,薛家虽然是皇商,但还是商人。王夫人和薛家一起做生意这不是平白无故的掉自己身份吗?
书兰自然看不出来了周瑞家的心里的矛盾,笑道:“说句大不敬的话,我瞧着太太也不会生意,若自己开铺子小心被人骗。若是拿这些银子去买地,先不说收租子的麻烦事,这地也不是说买就能买得到的。”
“我也知道太太插手这样的事情有些掉身份,至少太太完全可以派一下人办这事,平时怎么进货怎么出售全走薛家的铺子,薛家有姨太太在想必也不会骗太太。说起来是有些不光彩,只是薛家的银子又都是自己做生意得来的,来得光明正大,不怕别人查。
真被人捅出来,别人也只会说几句算话,羡慕太太有这么一个好妹妹。再者,说句不要听的,薛家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商,孝敬给别人的银子也不知道有多少,也不差太太这一份的,更不要说太太还是自己拿银子入股,和薛家签下一份协议,白纸黑字谁能说什么?
而且万一薛家日后有个什么好歹,都是亲戚,太太肯定也不会袖手旁观。真出了事,太太还是得出手,这不是没什么差别吗,都要出手,要我说呀,还不如提前得些银子了。”
书兰可没说假话,只是之前王夫人这里隔得远,王家结亲时候就已经巴结了,因此书兰看到他们舔着脸去巴结的对象是——林如海和贾敏。
只是和当时贾敏怀孕了,再者贾敏和王夫人不亲,因此才没有巴结上而已,但那些贺礼什么的却是送得厚厚的。
“你说得有理。”周瑞家的若有所思的应道。
要是只说入股商户的好处,或许王夫人不会答应,她还是要脸面的,尤其是有一个家世比她好的大嫂在一旁的时候。但要说得自己提前得应得的银子,那众人都觉得理所当然了。
“周姐姐喝茶。”书兰给周瑞家的添上茶水,笑道:“太太这也不算是占薛家的便宜,大家都是互帮互助而已,这薛家要是有个什么事情,不找王家和太太帮忙解决才怪。自古都是这样的,拿银子的时候那些官员拿的快,可真有事了一个也靠不住,到时候还是得来找太太帮忙解决,这皇商的位子可有不少人都眼热着,偏偏粥少人多,日后可还有得瞧了。”
书兰瞧着薛家,即便是薛父不早逝,这薛家也一样要被薛蟠败完,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而已。
“宰相门前都还有三门穷亲戚了,都是亲戚自然是要帮的。”周瑞家的笑道,她是聪明人,不然原著中也不会将自己的女儿外嫁出去,自然是明白了书兰的意思。
让周瑞家的说,除了跑路的下人没什么油水外,书兰出的主意还真是一个轻松不会惹出什么麻烦的好主意。
不过,周瑞家的眼珠子一转,笑着问道:“我前几天听说你公公出去后,准备去南边一趟可有此事?”
书兰挑眉,这事林之孝也只是和她提了几句,具体的事情她都不知道,这周瑞家的是从哪里知道的?脸上不动声色“是有怎么一回事,你也知道我婆婆是故苏人,自从国公爷当年离开苏州去别处任职后,就再也没有回过苏州的。我只隐约的听说,公公好像想去婆婆的家乡看看。”
这话半真半假,她没说假话,只是也没说完真话。后来还有一句了,趁此机会也顺便把林家散落在各处的家财处理一下,当年贾代善做官做到那里,林家就一路上跟着贪到哪里。那个时候林老爷还不是良民声,古董字画可以藏在家里,可铺子庄子什么的就只能绕几个圈挂着别人头上了。
这种方法很不保险,一旦被发现了那就是万劫不复了,因此如今林老爷恢复自由身了,便想着将南边的家财处理一下,所有的东西都挂在自己名头上。然后那些偏远的产业,该卖的卖,该留的留,该扩张的扩张。
“我有事求你了。”周瑞家的闻言也不去分别其中的真假,她只要确定林老爷要下江南去一趟就行了。
“什么事?”书兰有些警惕的说道:“周姐姐可别恼我,你将事情先说出来,我能办得了的自然会帮你了,要是我做不到的,周姐姐也别怪我不答应你。”
“只是一件小事,我想请你公公南下回来的时候,给我捎几匹苏锦过来,这京城上好的苏锦可不好买。”周瑞家的也是个识趣,要真是为难的事情她也不会找书兰。
书兰笑了“这事容易,我也正想着苏锦蜀锦了,我家的哥儿可周姐姐你家的还小,小孩子最是要精细不过了,偏个一天一个样,衣服还没做好就穿不了了,太费布料了些。”
周瑞家的双手合十念道:“可不就是这个理嘛,太太原先赏下来的都只够做里衣了,偏偏他又人小娇贵得很,没办法我也只能到处想办法了。”
周瑞家虽然是王夫人的心腹陪房,但家里却不比林家厚。王夫人又有些爱财,多赏下人些自己穿不了的衣服,赏整匹布料却少之又少。王夫人的旧衣服自然也有好的,最多穿过四五次,但也是旧衣服,如周瑞这样的人家自然是瞧不上将王夫人的旧衣服改成小衣服给自己还在穿的,少不得要做新衣服才算体面。
“周姐姐也是一片慈母心,自从得了哥儿后,我也是恨不得将自己能得到的最好的东西留给他用,偏偏是个小淘气包,还不会说话了,就闹得人头疼,也不知道日后会变成怎么一个混世魔王。”
书兰这绝对说得是真话,小宝宝的嗓门特别大,一哭起来整个屋子都不得安宁。偏偏又是一个娇气的,半点不容易就要哭闹,书兰坐月子出来,不胖反瘦,都是小宝宝闹的,整晚整晚的睡不着觉,身子又怎么会胖了。
周瑞家的抿嘴一笑“小孩子都是这样,等着长大些后就好了。”她自然是不能顺着书兰的话往下说的,不然书兰肯定会和她拼命。大抵母亲都是这样的,我的孩子我说不好,行。别人说不好,那是万万不行的。
“但愿吧!”书兰可不信这话,孩子这种生物,那是要让人操一辈子心的。
周瑞家的站起身来笑道:“时候也不早了,我该回去了,今倒是打扰妹妹了,妹妹切莫怪罪。”
书兰嗔怪了她一眼,笑道:“周姐姐说什么呀,你拿我当人才来和我说话,我高兴都还来不及了,哪里会怪罪姐姐,我只盼着姐姐常来我这。”这样她才好八卦呀!
周瑞家的闻言笑了,显然很满意书兰这个说法。
第48章 腊月之夜()
没过多久就到了春节,书兰有幸身临其境的看到了贾府的一片奢靡之景,比起原著中描写的那场过元宵的盛宴;现在的有一种属于公爵家族的傲娇在里面,庄重有余热闹不足。
书兰掩着嘴打了一个哈欠;穿越过来习惯了早睡早起,猛然要守夜到凌晨还真有些受不了。她如今只能庆幸;林家的亲戚不多;即便是有也多在贾府当下人;不然过个年一边要伺候贾府这边;一边要去走亲访友,更吃不消了。
“林姐姐可是困了;我在这里守着好了;姐姐去里面打个盹好了。”旁边一个吃着果子的丫头见书兰不停的打哈欠体贴的说道。
书兰揉了揉脸,摇了摇头“一年也就这么一次;我去用冷水净净面;提提神。”在贾府平时偷懒没什么;但关键时刻却不能放错误,如今就连贾母都守着夜;她算哪门子人物;竟然独自一个人睡着觉,被捅出去被骂扣月钱都是小事,怕的就是被主子记恨。
推开大门,一股冷风袭来,书兰整了整身上的斗篷,好冷,这下子好了瞌睡虫一下子就没了,也不用去净脸了。
到底书兰是个怕冷的,虽然身上已经穿得够暖和了,可瞧着不断飘落下来的白雪,还是打住了出去逛一圈的想法,龟缩了起来进屋。天实在是太冷,伤不起呀!
还没等书兰解下斗篷坐下,外面就闯进来一个人,是张夫人身边的大丫头露薇,扫视了一圈后目光便放到了书兰那里“林姐姐快跟我去荣喜堂,出大事了。”
书兰的手一顿,这大过年的能出什么大事?脸上疑惑道:“出什么事?”
“好姐姐,我在路上和你说,现在快跟我去荣喜堂,老太太老爷太太们都在等着了。”露薇一脸的着急。
闻言书兰连忙反手将斗篷系紧,跟着露薇匆匆忙忙的走了出去。一路上才从露薇的口中知道了到底出了什么事,原来周姨娘竟然在今天见红了,今天可是腊月三十,她又口口声声的说王夫人害她。在古代都讲究一个新年新气象,讲究旧事不过拖到新年,这会儿周姨娘闹出这样的事情来,无疑是捅了一个马蜂窝,贾母肯定要在子时之前解决此事的。
可……这和她有什么关系?
来不及细问,就到了荣喜堂,书兰和露薇走进去就见周瑞家的跪在地上。她心里一紧,上前规规矩矩的给几位主子请安。
“起来吧!你可知叫你来所谓何事。”贾母半眯着眼睛从容不迫的问道。
书兰摇了摇头“回老太太的话,我并不知晓”末了顿了顿又说道:“中途问了太太身边的露薇妹妹,似乎好像周姨娘见红了。”真说完全不知道,那肯定是假话,不知道不会去打听呀!做下人的若是没有几分伶俐也混得高位子去。
贾母眼皮低垂了一下说道:“这原本是二房的事,把你这个大房的人扯进来本是无礼的,只是有些事情还弄明白得好,省得有人说我偏心对我有怨气。”
微抬了一下下巴,站在她身边的赖嬷嬷会意,上前一步对着书兰说道:“周姑娘见红了,大夫说了是人参吃多了,正好那人参又是二太太的陪房周瑞家的从大房拿回来的,她说她在大房拿到人参后并未立马回二太太那里,而是去了你那里可有此事?”
书兰点点头“有的。”这没什么好隐瞒的,周瑞家的那天来的时候可有不少人看见。
“那人参你可见她拿着?”
摇摇头“并无,周姐姐只是来和我说说话而已。”
“说话!”坐在一旁的女子惨白这一张脸,愤怒的说道:“是密谋害我吧!”
书兰皱眉“我不知道哪里得罪了周姑娘,周姑娘竟然会这么说我。如今我已经是二房的人了,虽与二太太有不争的主仆之情,但老太太明察,我和周姑娘往日无怨近日无仇的,我如今又不在二房了,何苦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