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搞不清蟒老大的智力相当于几岁小孩的水平,万一它记混了就麻烦了,比如说明明叫它停止,它还以为要坚决执行前进的指令,就一头撞到了某人腿上。那人还以为谁踢他一脚,一边说着别闹,一边回踢它一脚,然后就被它气汹汹地狠咬一口,那画面肯定很凄美。
天上的乌云飘过,月色更加昏暗了,正在忙活钢板的那些人,讨论了一下,都不敢打开大灯,唯恐强烈的灯光惊扰了大鳄鱼,只能凑合着干。
沈飞暗说好机会,骑上蟒老大,指挥着它迅速逼近了大卡车,从车头和车厢的连接处向上爬,在车上那些设备的遮挡下,他顺利地爬进了车厢,让蟒老大紧贴在车厢外面接应,以免不小心搞出动静来,那么一大条蟒蛇不好在车厢里藏身。
车厢里站着一个人,面朝一侧,一手扶着一块钢板,另有四个人正在车厢旁边进行连接和固定,谁也没注意到一只变色龙爬到了车厢里。
距离沈飞最近的,是一个长方形的设备,上面的字写得很清楚:制冰机。
制冰机的电源线连接着旁边的柴油发电机。
沈飞听他们技术人员说过,每小时只能制造400公斤小冰块,所以这不是自己急需破坏的目标。
还有一个像是加大版的吸尘器,不巧的是,铭牌的位置正好处在阴影里看不清楚,沈飞感觉这应该是那个制造并输出冷气的设备。
沈飞听他们制定计划时的意思,这应该是给大鳄鱼降温时辅助冰块制冷的设备,所以不是自己重点破坏的目标。
车厢里还有三个两米多高像是水塔的设备,沈飞猜测那里面装的应该都是冰块,之所以看上去那么大,是因为兼顾了保温和抛射。
沈飞环绕着其中一个“水塔”转了一圈,没发现任何电线,估计电源在内部。上方有开关和液晶板,应该是既可以手动又可以遥控的。但“水塔”的外围很光滑,不好攀爬,想破坏操控装置不太可能,更没有办法破坏电源。
沈飞看着这些“水塔”犯了难,共有三吨小冰块,三个一样大的“水塔”,意味着每个“水塔”里可能有一吨小冰块。
他觉得如果用脑门把这些“水塔”都碰没了,那些人肯定不会用两只手捧着冰块扔水里给大鳄鱼降温,那样的速度能控制住大鳄鱼才怪,所以他这个方案是可行的。
问题是,他之前在龙非龍那里把不锈钢工作台碰没了以后,工作台上的笔记本电脑、读取脑电信号的设备、不锈钢盘、各种手术器械、卡扣什么的,都“嘁哩哐啷”的落在了水泥地上。
如果他把“水塔”碰没了,就意味着里面成吨的冰块会像大冰雹一样倾泻而下,他就是不被砸死砸伤,也要被冻成标本!
第135章 冰块呢?()
如果让蟒老大过来帮忙,事情肯定会好办得多,但事成之后很容易暴露,现场这么多湿地公园的工作人员,还有驯鳄师和他们的助手,抓条两米长的绿树蟒简直太容易了。
沈飞可不想为了给鳄鱼帮忙,就把蟒老大赔上,沈飞可是有底线的人。当然,也是为了其它四条绿树蟒别来找自己拼命。
他仔细琢磨着车上这些东西,如果把那个加大版吸尘器的手柄搭放在“水塔”上,他就可以爬上去。把“水塔”碰没了之后,他就会落到散落的冰块上,而不会被冰块压住,但依然免不了被发现的可能。
最后,他的目光定格在制冰机的电源线上。
电源线靠近制冰机的位置缠着绝缘胶布,绝缘胶布两端的电源线色泽不太一样,他感觉应该是原来的电源线有损坏,重新接了一段。
车厢上站着的那个人注意不到那个位置,沈飞立刻过去拆开了两层绝缘胶布,果然里面像是有接头,三根两端的色泽不一样的电源线,都在疑似交接处的位置缠了几层绝缘胶布。
他立刻动手拆除了绝缘胶布,捻开了三个接头,把裸露的线头揉捻成不扎人的水滴形,把这一端绑在了自己的腰上。然后目测了一下电源线从腰部到插头的长度,把插头那一端系在加大版吸尘器的喷嘴上,把连接着软管和喷嘴的手柄斜放在制冰机的四个拨动旋钮之间固定好,就走向最近的那个“水塔”,果然差了一段距离接触不到“水塔”,但这个长度刚刚好。
他只要对着“水塔”纵身一跳,就等于从起跳的位置画了一个弧形,脑门可以触碰到大约三十厘米高的位置,在整个“水塔”消失的一瞬间,他会像钟摆一样荡回来,只要及时蜷缩后爪和尾巴,荡过起跳的位置后抱住加大版吸尘器的手柄,既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被倾泻而下的成吨冰块压到下面,还能让自己躲在阴影里,电源线也不会第一时间被发现。
他的脑海里浮现着这些画面,不免有些得意,人的智慧加上变色龙的小身板,这个行动计划简直太完美了。
说干就干,他爬上了加大版吸尘器,小心翼翼的探头向四周观看,发现没人注意到这里,就向后退了几步,人立而起。深吸了一口气,开跑助力,起跳,“嘭”的一声不算太大的闷响后,荡回,缩后爪缩尾巴,荡到了最大限度后回摆时,他伸直两只前爪抱住了那个手柄,行动果然很完美。
但让他疑惑的是,为什么没有听到成吨冰块倾斜而下的声音?
他立刻看向了刚才那个“水塔”的位置,不由得一愣!
冰块呢?
与此同时,车厢上站着的那个人转过了头来,却不能确定刚才那“嘭”的一声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只是觉得好像车厢里有点别扭,就是说不出哪里别扭。
车厢外的人招呼他去另一辆车,他皱着眉头跳下车打上挡板,就去另一辆车上了。
沈飞见他百思不得其解的跳下了车,就有点要笑出来的感觉,想起了之前有个同事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一个五岔路口,突然有一天觉得不太对劲,但就是看不出来不对劲在什么地方。
直到三天后经过五岔路口时,正好中心花坛的对面有两辆车发生刮蹭,吸引了他的目光,他才突然意识到,花坛里的雕塑少了一半,剩下的都是不怎么遮挡视线的。
人们对于自己不是特别关注的东西,哪怕是天天看得到都不一定注意到变化,更不用说那人当前的关注重点在钢板上,而且本身就是来设置临时障碍的,对这车厢里的东西并不熟。
不过沈飞没想明白为什么冰块也会随着“水塔”一起消失,难道因为冰块是“水塔”的内容物,所以被作为一体对待?就像是他用脑门触碰湿地公园的大铁门,锁什么的也一起消失了。
而他在龙非龍那里单独触碰弹簧门的插销时,消失的就只是插销,他推测可能是由于插销不是主体,如果触碰弹簧门,插销也会一起消失。
现在沈飞没有闲心思考那么多为什么,他再次爬上了加大版吸尘器,小心翼翼的探头向四周观看,发现大部分人聚在十几米外指指点点的商量什么,有两个人面朝着这边。如果这时候有“水塔”突然消失了,很可能引起注意,沈飞决定等一下再说。
那些人说话的声音不算高,可能是怕嘈杂声太大惊扰到大鳄鱼,毕竟另一辆车上固定钢板的声音就有些刺耳,所以小心为妙。
但这样也导致沈飞听的不全面,好像他们议论的大意是,按照原计划去回水湾那边围困大鳄鱼时,大卡车的头朝北、大头车的头朝南,设置临时障碍的那辆车横在北边头朝西,万一大鳄鱼冲上了岸,就各自朝三个方向加足马力逃走。
现在考虑到大鳄鱼有可能冲出南大门,那就脱离掌控了,决定还是所有的车辆一起朝南大门开过去。大头车上固定的钢板在右侧,而且车头朝南,肯定会先开到南大门,立刻调转车头向西,做好堵住南大门的东半个门的准备。大卡车和设置临时障碍的那辆车上固定的钢板在左侧,先出南大门的那一辆立刻调转车头向东,做好堵住南大门西半个门的准备。等所有需要撤出的车辆都撤出了南大门之后,两辆车的车尾交汇,把南大门堵住,不让大鳄鱼冲出去。
按照原计划,巡逻小组的那辆电动汽车和越野车都停在回水湾南面,一旦大鳄鱼为了躲避倾斜而下的冰块,想从香蒲和芦苇之间较大的两个空隙里游出去,就要猛按喇叭,使它们受惊后习惯性地立刻沉底,等于没有摆脱被冰浸的命运。现在考虑到这辆电动汽车的车速较慢,提速也没有那么迅捷,虽然大鳄鱼不可能一下子从南面扑上岸,但为了安全起见,先行退出南大门。
如果真到了需要撤出南大门的地步,为了不引起拥挤出意外,车速较快的越野车朝西边开阔的地方开,就等于留在这公园里面,实时观察接下来的情况。
然后他们又商定了一些细节,比如说大卡车先到位后,其它车到位的过程可以分散大鳄鱼的注意力,大卡车上的技术人员在确定暂时安全的情况下,到车厢里调试抛射冰块的角度,其他车只要一到位,就要立刻抛射,以免夜长梦多。
最后老驯鳄师特别强调,大鳄鱼上岸冲击的方位肯定是三辆车上固定的钢板,在对驾驶室里的人产生威胁之前,千万不要自乱阵脚,一旦哪辆车先开走了,事情就麻烦了。只要按照现在的计划行动,有惊也无险。
沈飞暗自冷笑,他们的行动计划好像也挺完美的,可惜只是好像,因为本龙在这里,注定他们的行动不可能完美。
第136章 怨灵的传说()
忽然有人指着回水湾那边说:“好像水面在波动!”
所有人都紧张起来,都立刻看了过去。
水面确实在波动,但也只是波动了几下而已,渐渐的归于平静,看来大鳄鱼既没打算上岸,也没打算离开。
他们一个个的大眼瞪小眼,很快就达成了共识,反正该商讨的也都商讨完了,不过是在补充细节而已,那就没必要在车外面待着担惊受怕的,钢板也快固定完了,都上车准备出发吧。
他们都忙不迭的各自上车,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大卡车车厢中间的“水塔”消失不见了。
沈飞庆幸这辆车相当于停在最后面,现在可以随便让其它东西消失了,没人看得见。只不过时间得抓紧,得赶在他们出发前下车。
既然用脑门碰一下“水塔”,可以让里面的冰块一起消失,他不会被砸到也不会被冰到,那就没必要借着电源线来回荡秋千了。
他要解开系在腰上的电源线,却一不小心把活扣变成了死扣,这变色龙的爪子是真的不好使。
解了几下没解开,他索性用脑门一碰,让电源线消失了。
他立刻跑到了一个“水塔”前,直接用脑门把这个“水塔”碰没了。
然后跑到另一个“水塔”前,又一脑门碰没了。
就在这时,听到那老驯鳄师下达了出发的指令,大卡车开始发动了。
沈飞顾不得搞其它设备了,急忙爬到了前挡板上,蟒老大还尽职尽责的贴伏在外面等着接应他。他刚刚抱住蟒老大的脖子,大卡车就起步了,车身一晃,险些把他们晃下去。
还好这个空间狭窄,蟒老大只要把身体蜷曲着支撑起来,就能保持稳稳的姿态。
大卡车掉过了头,朝着回水湾开去,沈飞只能暂时放弃下车的打算。
因为蟒老大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跳下去有危险,万一后半截身子被车轮压到可就麻烦了。而且现在其它车上的人都在盯着这辆车往前开,两米长的蟒老大一下去,必然引人注目,不如到了目的地再见机行事。
对于老司机来说,车上少了三吨多的东西,剩下的东西等于是偏在车厢一边的,即便是当前的精神有点紧张,也多多少少有点感觉,司机下意识的看向车窗外的反光镜。
这一看就觉察到了不对劲,因为那些“水塔”至少要比钢板高出半米,现在却连影子都看不见。
设置临时障碍的那辆车跟在他们后面,那个原本在车上扶着钢板的也意识到了不对劲,原本车厢上这么空吗?
他下意识的挺直了腰往路上和两边看了看,也没什么东西掉下来,怎么总觉得车厢上应该有好几件东西呢?
大头车停的位置和他们的车原本就不是一条直线,大卡车掉头转向的时候,没有钢板的那一侧和车尾在大头车上的老驯鳄师等人注视下转了半个圈。那些冰块可是老驯鳄师最为在意的东西,一下子就发现东西没了,急忙打开副驾驶的车窗喊叫着,并让司机加快速度跑过去拦住大卡车。
总距离只有130米左右,对于行驶起来的汽车来说,即便时速慢到20公里,也不过一分钟就到了。还好那司机发现了问题,出于谨慎,先没有靠近回水湾,偏了一个角度,在距离回水湾大约40米的开阔地带,想停下车让同伴下去看一眼。
还没等他停车说话,大头车就和他们并行了,怕惊着大鳄鱼,司机不敢按喇叭,老驯鳄师让司机后面座上的人摇下窗户喊话,问他们那些装冰块的大家伙都哪里去了?
大卡车上的司机一听,验证了自己刚才的疑惑,急忙停下车,没敢熄火,让靠着另一侧门的同伴下去看一眼。
老驯鳄师也赶紧下了车,扒着车挡板向里看,两个人都傻眼了,三个“水塔”都没了,只留下了固定它们的底座式支架。
他们急忙向刚才停车的地方看去,什么都没有。
其实他们原本也没指望向那里看能发现什么,如果真的滚到地上,那么大的家伙,怎么可能没听到声音?而且也不可能三个都滚下去。
其它两辆车也凑了过来,都下意识的停在远离回水湾的一侧,也都没敢熄火,万一大鳄鱼冲上来,跑起来方便。
科长下车扒着车挡板向里看了之后,见了鬼似的往周围扫视了一圈,说起了古代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
那时候这里还不是湿地,到处都是山石和黄土,炎炎夏日,战士们不是被渴死,就是被晒死,死后他们的怨灵开凿出了地下水,才使这里变成了湿地,怨灵们一路开凿着蜿蜒的河流进了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