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佳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如意佳婿-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大爷也回头瞪了刘二叔一眼:“你就消停些罢,这笔账回去总能算的!”

    陈氏见状,知道刘大爷心里还是有成算的,才放下心来,道:“不是我说,大爷大娘就是太厚道了,这样儿的搅家精,要是换成别人家,打死都不是个事。”

    按理说,陈氏和王氏再怎么说也是平辈,就算要结亲,说这样的话也有些过了,不过看在他们方家也是受害者份上,刘家等人也没有多想,蒋氏符合道,“侄媳妇放心,这件事了,我一定好好教训她,就算教训不过来,也得死死盯着我,万不能再让她出去作恶。”

    一直没有说话,来了就当自己是个摆设的刘延宁忍不住皱眉,心里头一咯噔。

    虽然不该编排长辈,但是方伯母委实有些厉害啊。爷奶现在一心想结亲,把事情了结,便没有注意到方伯母的态度,可他实在不敢放心,倘若方伯母说的是她心中所想,这要是真订了亲,雅琴日后进了门还有好日子过?

    陈氏没有注意到刘延宁的反应,她心里还算满意,刘家的老人心里有成算,就算儿子有个不消停的岳母,往后也闹不到他们家来,只要她把儿媳妇管好就行了。

    想是这么想,陈氏面上还是没放松,仍然愁云不减,“大爷大娘也知道,我们家永顺这孩子虽然会读书,心底却太过善良,就怕被人牵着走,我以前想着给他找个机灵的,心思正的媳妇,两个人也好互补,太厉害了肯定不行,行事拎不清就更要不得了,我们家永顺没个兄弟帮衬,往后我跟他爹百年了,可就万事只得靠他自己……”

    刘大爷心里一咯噔,这是怕他大孙女太厉害,跟她娘一样拎不清?

    其他人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这件事,在进城之前,他们也仔细审问过,刘雅琴是真的事先半点不知情,要不然听到她娘做过什么的时候,小姑娘也不会惊叫出声,引来本就留了个心眼的安氏,甚至在安氏的追问下,把事情全盘托出。

    从这点就看得出来,刘雅琴比她娘知道轻重多了。

    正是因为跟刘雅琴无关,刘家人才敢想这件事,要是姑娘真像她娘一样,哪里需要等陈氏质疑,他们自己也不好意思拿出来祸害别人。

    因此听到陈氏的话,刘家人心里也不太舒服,但陈氏说得委婉,他们也理亏在先,便只能忍耐,刘大爷安抚了陈氏一通,又表态以后要是结了亲,方永顺就相当于他孙子,他们刘家的孩子,便都是方永顺的兄弟,往后自家孙女要是做了什么出格的事,他们绝不偏袒,一定帮方永顺找回公道。

    有了这一番话,陈氏更心满意足了,刘家的确比他们家厉害些,就算现在说亲的不是刘延宁的亲妹妹,只是堂妹,但有刘大爷这番话,刘延宁听了也没反对,就表示往后刘家亏待不了他儿子,不比娶刘青差多少。

    而且因为刘家理亏,以后打交道还得让着他们家。

    儿子娶了个能帮衬自家的媳妇,还不用伺候着媳妇,倒也不差。

    陈氏抿了抿唇,到底是松了口,虽然语气中还有些迟疑:“大爷大娘诚心诚意,你们家姑娘我也看过,是个好的,本来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只是……”

    见陈氏松了口,刘家众人到底也松了口气,刘大爷忙道:“侄媳妇有什么难处?说出来咱们也好一起商议解决。”

    方父听到这里,也知道孩子他娘的意思,心里一阵奇怪,忙朝人使眼色,心说孩子他娘之前不是说只看中延宁他亲妹妹吗,怎么现在连堂妹也同意了?

    陈氏没有理理会方父,方父也只能作罢,到底子女婚事都是女人决定的,改主意就改主意罢,本来他也没觉得延宁堂妹和亲妹多大差别,毕竟刘家的情况跟别人家不同。

    别说延宁自己就说过,以后就是刘大爷他们百年了,他也不会跟这些叔父分家。单看延宁是靠这些叔父们供出来的,别说不分家了,以后出息了也得把叔父们当亲爹供着孝顺者,所以他堂妹和亲妹,差肯定差了一头,但也差不了太多,更何况延宁堂妹比他亲妹大一些,还能早点嫁进来,早点让他们抱孙子,也算是弥补了一些。

    方父看得很开,陈氏却不太甘心,为难的道:“唉,说出来不怕大爷大娘笑话,我们家双手刨地,供这孩子念书不容易,东拼西凑,供他考了秀才,明年还要去省府考举人,又是一笔花费。而且我们家姑娘年岁也到了,拖了这么久,就是因为置办不出嫁妆,挨到现在也不能不说了……原先想着,青青年岁小,先定个亲,再等个两三年成亲也不差事,正好给我们些功夫,慢慢把聘礼给攒起来,真要换成你们家大姑娘,比青青大了许多,哪里敢叫人家等那么长,这不是耽误姑娘吗?”

    陈氏说得真心实意,基于对方家的愧疚,连一毛不拔的蒋氏都主动让利了,道:“这聘不聘礼的,咱们自家商量就行了,又不是下给外人看,只要两孩子往后好好过日子,比什么都强。”

    倒是刘大爷比较上道,他拧眉在心里盘算了一通,明年秋日才考乡试,那就还有一年的功夫,照着江先生说的,真要能把铺子开起来,赚得能比以前多,把方秀才赶考的盘缠也出了,应该不是难事。

    这么一琢磨,刘大爷便说了:“侄媳妇不必担心,往后结亲了,有我刘家一口饭,哪能少你们汤喝?手头要是实在紧,明年方秀才赶考的盘缠,我们家多少也能凑点……”

    刘大爷的话还没说完,正直的方永顺立刻起身,涨红了脸道:“大爷,万不能如此,延宁也要考科举,咱们谁家都不轻松,哪能叫你们出这个钱?”

    方父也连连摇手,“使不得使不得。”

    陈氏还没开口,刘大爷又笑道:“哪有什么使不得的,成了亲家,那就是一家人,总不能眼看着孩子考不了举人?我们家干活的人多,再怎么样也能抠出一些来,就这么说定了,往后方家姑娘出门子,我们能出的也出一份嫁妆,都是自家人,该帮衬的就得帮衬。”

    因为刘大爷忽然强势起来,陈氏推辞不过,便也受了,顺水推舟的定下来事,因为八字已经给过了,不用再给一次,陈氏便说改日请媒人去送信物,正式定亲。

    刘家人也善解人意,让方永顺不用顾这些,先跟刘延宁回书院,天大地大,念书最大。

    后面的事顺利得不可思议,谈完之后,方家人便热情的送了刘家人出门,刘大爷走前还交代道:“再晚就回不了村,也只能直接回去了,侄媳妇有空同我那两女婿家说一声,订亲的时候叫他们也去吃个饭。”

    陈氏应下了,热情的目送着刘家的牛车驶离视线里。

    再回了家,方父便有些过意不去的道:“孩子他娘,咱们大顺赶考的盘缠也就罢了,小柳的嫁妆哪能也叫刘大爷他们出,这不是占人家便宜吗?”

    陈氏也摇头道:“我也没料到刘家竟这般大方,我一说就松口了,看来家底比我猜的还要厚一些。”

    方父还是不太放心,“就算人家家底厚,也不欠咱们的,哪能这么占人家便宜?”

    “那他们就没占我们家便宜?那个什么雅琴跟青青比,差了可不止十万八千里,你是不知道罢,刘家卖的那什么茶叶蛋,还是青青给想出来的!”

    方父摇头,“前阵子在省府一起典屋子住,也没听他们说过这事,你怎么知道?”

    “咱们大顺跟延宁关系好,听延宁提起过,后来许是茶叶蛋卖得好,刘家怕别人对青青起坏心,就没敢往外传。”陈氏心里一阵失望,只是又想起一事,叹气道,“也是咱们家没这福气,大顺都说了,连江先生都很喜欢青青,让她跟着喊师傅,指不定那日就收徒了。你说那京城来的江先生,书院这么多人里,怎么就偏偏瞧中了延宁?还不是因为延宁有潜力,我以前还想着延宁年轻,学问再好也有不足之处,但现在看江先生都这么重视他,恐怕考举人是不成问题了——他要是明年考中了举人,那就是整个省府都难得的年轻举人,到那时他妹妹想找什么人家不好找?”

    方父的关注点有些歪,想也没想的道:“咱们大顺明年也考举人了。”

    “考不考得过还另说。”陈氏很有自知之明,“书院的夫子们都说了,咱们大顺是吃得了苦,胜在勤奋,考个功名,当个老夫子自是不在话下,但是走科举这条路,还真不好说。你也瞧见了,他秀才就考了两回,最后这回还是排在后面,差一点又落榜,明年的乡试,我也不敢太过期待。虽然咱们大顺也算是难得的青年才俊了,跟延宁还是没法比的。”

    “咱们大顺是大顺,延宁是延宁,这有甚么好比较的?”方父还是不明白,忍不住道,“你要是不满意延宁他堂妹,就不结亲也成,反正刘大爷也说了,是那姑娘她娘造的孽,没得让咱们家来承担。”

    “罢了罢了,跟你也说不明白。”陈氏气得推了他一把,扭身就走,“正好有空,我去一趟延宁他姑家。”

    方父不明就里的摇头:“怎么说着说着就恼上了?”不过他也知道,既然婚事定了,说再多话也没意思,索性自己扛着锄头出去干活了。

    **************************************************

    刘家一行人匆匆忙忙,先把刘延宁和方永顺送去了青山书院,又去找了刘青母女,说了这事。

    “跟方秀才父母说定了,过两日他们会请了媒人去咱们家下聘书,我让方秀才他娘知会了你大姑小姑,到时候他们也会回去,顺道过来捎你们娘俩一起。”

    李氏皱眉,虽然心里有数,却也不想回去看王氏趾高气昂的脸色,想也不想的道:“爹,我就不回去了,还要给延宁做饭呢。”

    蒋氏叹了口气,无奈的道:“延宁这么大人了,就一天而已,他在书院也能混口饭吃,反倒是雅琴定亲,连他大姑小姑都回去了,你不回去,岂不是让人看了笑话?”

    李氏沉默不语。

    刘青知道她娘憋着口气,估计还是为着她鸣不平,不能让王氏轻易就这么糊弄过去了,只是刘青还想着在刘大爷他们处置王氏的时候,旁敲侧击的出点主意,最好把王氏以前给她娘受的委屈,这次一并还回去,所以便劝道:“娘,还是回去一趟罢,再怎么说也是喜事。”

    刘大爷也知道李氏这回是真气着了,再不好好处理,只怕就记恨上他们这些人,别连带着延宁和青青都受了影响,以后跟他们生份了起来,便抿唇道:“就这么说定了,你们娘俩一起回去,不管怎样都是一家人,王氏的事还要一起商量着。”

    听到刘大爷这么说,李氏才终于松了口。

    刘大爷他们赶着回家,便没有多逗留,又匆匆回去了。

第105章() 
李氏不高兴归不高兴,但也有很多事要忙,刘家进城带了这么多油过来,为的就是要她们母女做手工皂。

    实在是这手工皂的制作周期有点长,要是想尽快开店的话,库存量必须上去,总不能开了店结果东西不够卖吧?

    所以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刘青是干劲十足,李氏是化悲痛为动力,母女两个齐心协力,下午就把带来的油用去了三分之一——那也有十多斤了。

    一边制作,刘青一边还试图给李氏找了些活干,让她跟自己一起投入到事业中,就不会只盯着刘家这一亩三分地了。

    “娘,咱们在这城里也不方便,城里东西卖得贵,茶油和花生油肯定要比镇上还翻个一两倍,花这么高的价钱去买来,委实有些不划算。”

    听到这话,李氏便也放下了之前的心思,接口道,“可不是,城里什么都要比咱们镇上贵,好在自家买了牛,你爷奶他们进城也勤快,不用花太多钱买菜。”

    “现在菜不菜的都是小事情,这油可不好收啊,毕竟茶油和花生油自家吃得少,大多早就拿去换钱,谁还留在家里?爷奶他们能凑这么多带过来,恐怕附近的村子都找遍了,还得去别的镇子求了。”

    李氏却有些迟疑的道:“这……再过半个到一个月,山上的茶籽也成熟了,到时候再买岂不是正好。”

    “反正这油又不会坏,以后要开铺子,多囤点准没错。”

    李氏听明白些刘青的意思了,她也知道这个女儿注意正,想要的总会想办法去做到,现在她兴致勃勃,自己这个当娘的,能帮就帮一把。

    这么一想,李氏便直接问了:“青青,你是有什么想法了?”

    既然她娘敞开了问,刘青也不拐弯抹角了,点头道:“我就想咱们自己家人手不够,爷奶他们又要忙活地里的庄稼,又要卖茶叶蛋,万一师傅介绍的那个大善人有意同咱们家一起开铺子,估摸着家里还要包山种茶树,可既然是开铺子,这胰子的事就更不能耽搁。”

    “既然现在忙得脱不开手,倒不如不用勉强,索性多花两个钱,托人去帮忙做这些。”

    “托人?”

    刘青点头,详细的说着自己的计划:“比如说娘可以托隔壁的金奶奶帮忙,就按咱们家买油的价钱算,当然金奶奶要是能便宜收回来,中间的差价她自己留着,然后咱们再每一斤油给她一两文钱的跑腿费,这样就不用爷奶他们操心了。”

    李氏却不放心,摇头道:“买油是要去乡下买油,咱们给这么几个钱,估计都不够你金奶奶的进城费,她肯定不会同意的。”

    刘青早就想到这一点,笑道:“娘,这可不一定,有句话叫做积少成多。金奶奶在城里确实不方便,但是她老家有人啊,送个信让老家的人帮忙,到时候只需要去把油带回来,这一趟两趟的,能花几个进城费?重要的是他们老家亲戚人多啊,高爷爷镇上,金奶奶娘家附近的十里八村,噢还有高婶子娘家,金奶奶还有出了门的女儿,她女儿的婆家,这样凑下来,我算算,爷奶他们就凑了四十斤油过来,按这个标准的话,金奶奶能凑出四个四十斤,那加起来就能赚个几百文啊,不过是费些精力,能赚这么多钱,您说金奶奶同意不同意?”

    李氏听得目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