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越严酷的挑战,这一切都使得英国必须要寻找新的地区大国作为盟友,为英国“分担”一些责任!
而在亚洲,英国之所以选择东北,原因非常简单——至少在下一个十年甚至二十年内,东北作为地方当局,即便是其获得了中国的统治权,其也不可能对英国于亚洲的利益造成太多的威胁。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沉默片刻,张伯伦看着面前的首相,认真的说道。
“如果他们赢得这场战争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的一点是,未来的中国将会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甚至可能会影响到英国在亚洲的利益,但是我想,我们要看到的一点是,中俄两个国家在战后的对抗将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的主张是,也许,到时候,我们应该支持中国人对于俄国人的领土以及赔款上的要求,就像德国对法国一般。”
“你的意思是?”
眉头微微一扬,塞西尔明白了张伯伦的意思。
“仇恨会促成两个国家间的对抗,无论是俄国亦或是中国,都是极为庞大的帝国,他们之间的彼此敌视会最大限度的牵绊两国的注意力,从而令其无力再对英国的亚洲甚至欧洲利益造成影响……”
张伯伦的身体微微向前一倾,看着塞西尔首相说道。
“而且,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将清楚的知道,以他们彼此的实力,根本不可能击败对方,更不可能在彼此处于敌对时,向英国发起任何挑战,从而导致英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也正因为如此,我相信届时,他们都会乐意为击败对方而站到英国的一方,而不是去挑战英国主导的国际秩序。”
“请讲下去。”
“所以,我们可以暂时不需要考虑中国是否会对英国的亚洲利益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只需要考虑另一点,那就在什么时候,同中国人签署同盟条约,以及这个同盟条约是公开的,还是秘密的……”
“哦?”
耸耸肩膀,塞西尔沉思片刻后,点了点头。
“似乎,这么做的话,不仅仅能够解决一个问题,甚至还有可能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俄国人的注意力完全为中国所吸引的话,那么对英国而言无疑是极为有利的!好吧!”
塞西尔笑了笑,点着了一根雪茄烟。
“既然中国人需要一个通行证,那么就让我们给他们开出这张通行证吧!”
第178章 父与子(双倍月票,求月票)
“嘟……”
那铁路线上奔驰的火车,虽然拉响了汽笛声,但是其车头却不见普通列车的烟雾弥漫,这似乎是一辆“不冒烟”的火车——这是一列由最为先进的柴油机车牵引的列车。
内燃机车!
其两年前进行第一次运行试验,虽说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是其仍然未得到普遍应用,而其之所以未得到普遍应用,究其原因非常简单,第一是因为东北的车站不具备液体燃料的储送能力,至于第二嘛,则是因为南洋的油田生产依然有限,石油生产远未达到取代煤炭的地步。也正因为这两个原因,才使得这种先进的内燃机车至今仍未得到普遍应用。
不过未得到普遍应用,并不代表其仍停留于试验场上,因为其运行时不会“烟尘纷飞”,加之为表明总督府对“新技术”的重视,所以,总督专列便于第一时间采用了这种先进的,甚至带着试验性质的内燃机车。
实际上,在过去的多年间,总督府一直都是很多新技术的首先应用者,更准确的来说,是身为东北总督的唐浩然一直对新技术持以支持态度,正是得益于唐浩然的支持,东北才会呈现出一副与其它国家截然不同的发展——其首先进入“电气时代”,甚至相比于德美国等国东北走的更远、更快。
蒸汽轮机、水电站、独立电机的动力的机床、汽车,内燃机诸如此类的新锐科技在东北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遍应用,以至于在很多观察家无不是用“东北等于等于经济统制加电气化”的“极端言语”去形容这里的一切。
不过这看似极端。但是却也道出了一个事实——东北已经非但抓住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机遇。甚至隐隐的成为了这次工业革命的引导者之一。而这列看似不起眼的内燃机车正是某种象征,除去牵引列车的内燃机车外,专用列车是由十六节通体为蓝色的车厢组成,在凌晨时分驶出大连中央车站后,便一路沿着铁路往北行驶着。
虽刚进初冬,可此时东北的第一场雪却已经降了下来,由于车厢的色彩与白雪、铁桥和平原浑然一体,因此这列列车便成为雪原上最具特色的一道景观。
在列车驶过之后。便进入限辽南平原地区,此时正值初冬,不过在冬雪之下的平原上,却正是开始萌生新绿的季节——这里是东三省冬麦区的最北端,雪间的麦苗冒出的绿色,在雪中甚为显眼。在这片片的斑绿与白雪之中,蓝色的专用列车行驶其间,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路上这列采用内燃机的专用列车,不需像过去一样在站点停下来加煤加水,但是其仍会偶尔的靠上车站。或是将电报线接上列车,或是打出电话。而不似过去一般加煤加水。这也是内燃机车的便利之处,实际上,正是通过这列总督专列每年上万公里的运行,才使得铁路公司以及机车制造企业收集了大量的试验数据,以应用于新一代内燃机车的研发。
列车在驶入鞍山站后,便缓缓停了下来,在停靠一个站台之后,站台上的工作人员立即开始忙活起来,而在他们忙碌着的将电报线接入列车的时候,站台上,几名铁路公司职工在看到这辆列车的时候,便立即意识到这是大帅的专列。接下来的一切都变得极为自然,除去有工作的站台工作人员外,其它人纷纷列队站在站台上,向专列行着鞠躬礼。
而在装饰的极为豪华的车厢内,一个六岁左右的男孩,却眨动着如宝石般的眼睛打量着这座火车站,可眼前的这座火车站却让他感觉极为失望,对于第一次踏上旅途的男孩来说,这一路上,他见过了一座又一座火车站,虽说对于从未出过门的他来说,这一切感觉很新鲜,但所看到的火车站,没有一座比得上大连的中央火车站,无论是规模也好,建筑也罢,甚至有些火车站看来,更是简陋至极点,有些失望的男孩,最终,还是把视线转向车厢内。
放下手中的英文童话书,他从沙发软座上跳了下来,双脚踩在厚厚的地毯上,朝着一旁看去,只见父亲趴在亮着台灯的办公桌边,正在那里翻阅着文件,然后他很随意的坐在地毯,有些失望的看一眼父亲,似乎对这次“冒险”很不满意。
原本,对于这次出行,他充满了太多的好奇,毕竟,从小到大,他几乎从未曾离开过大连,而原本他对这次旅行充满了期待,可谁曾想激动之后,却发现这一切完全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美好。
“怎么?感觉无聊了是吗?”。
处理完手头的事务后,唐浩然看着坐在地毯上玩着玩具的儿子,面上展出些许笑颜。这是他第一次带着儿子“旅行”。
“嗯,很无聊!”
何止是很无聊,简单是无聊至极,唐奕轩现在甚至后悔起为什么自己要缠着父亲,非要与父亲一同出行的。
“嗯,我们现在是在……”
朝着车窗外看了一眼,见儿子有些失望,于是唐浩然便临时决定调整一下计划。
“鞍山,怎么样,奕轩,想不想去矿山看看!那里有很多你从未见过的机器!”
“机器!好啊,好吧,爸爸,机器在那哪?我们快点去吧!”
显然几乎每一个男孩都对机器充满着好奇心,更没有一丝抵抗力,对此唐奕轩自然不会拒绝。
在清晨时分的鞍山整座城市都笼罩于一片烟雾之中,烟雾中带着一股工业城市特有的煤烟味,坐在汽车中的唐奕轩更睁大眼睛,注视着窗外的这座城市,注视着那轰轰隆隆驶过的拉满铁矿石的小火车。
这座城市所有的一切都与大连是如此的不同。在远处。那一个个高大的烟囱更是喷吐着烟雾。那烟雾甚至遮挡了阳光,给人一种阴天的感觉。
“爸爸,这就是东北的钢城吗?”。
钢城!
这是鞍山的别名,其之所以拥有这个名字,完全是因为其钢铁产量相当于仁川与本溪的总和,而且很快,随着新高炉的投入使用,其将会把仁川远远的甩在身后。实际上,现在仁川已经完成了他最初的使命——作为工业基础的使命,其被东北的企业所取代是东北发展的必然。
当然于仁川钢铁提供优质造船钢、本溪提供枪炮用的优质低磷钢不同,鞍山因为铁矿质量的关系其更多的是生产普通钢铁,但这些普通钢铁却又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比如东北的现代建筑以及路桥建筑,都离不开普通钢铁,当然机械制造业同样也离不开大量的普通钢材。
“没错,未来,这里还将是中国的钢城!”
四年前,在唐浩然的亲自指导下。东北大学冶金学院在低品位铁矿的选矿技术与烧结矿团技术上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也正因如此。在解决了这一核心技术问题之后,鞍山钢铁才会正式立项,与仁川钢铁公司建设时其设备完全依赖进口,以及本溪钢铁的小型国产设备不同,鞍山钢铁的一号高炉,即是一座年产30万吨的大型高炉,而正在建设中的三号高炉,更是一座六十万吨相当于一号、二号高炉总和的大型高炉。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两座高炉都是由北洋冶金工业公司设计制造,绝大多数设备都是由东北的企业提供,换句话来说,经过十年的努力,现在北洋冶金不仅具备世界第一流的冶金技术,同样也可以设计制造世界第一流冶金设备。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唐浩然给予了太多的技术指导,但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突破,却远远超出世人的意料,甚至超出唐浩然的意料,毕竟在其看来,东北的钢铁工业至少需要二十年的时间,才有可能甩掉外来的“拐杖”,而现在,至多只是经验上的积累罢了,有时候路子走的太快,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但在另一方面,这种进步却总会让唐浩然的内心隐隐为之得意,因为他缔造了一个与历史上截然不同的时代。
远远的看去,整个钢铁厂被烟雾与彤云所笼罩着,那烟雾中由高炉口吐出的焰光,更是形成了一片片彤云,站在大孤山露天铁矿,注视着山下那被烟雾笼罩的钢铁城市,唐奕轩整个人不禁惊呆了。
对于他来说,这是第一次,以这样的角度望着一座城市,以至于眼前的这画面,顿时在他的脑海中刻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在孩子的想象力中,那高炉就像巨人的臂膀一样,喷吐着烟火,而那炼焦厂,就像巨人的腹腔似的……
看着身边的儿子,蹲下身来的唐浩然,用儿子的视角去看着山下的鞍山,儿子的惊讶让身为父亲的他脸上流露出一丝骄傲,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他缔造的,是他一手创建了这片土地上的一切,在另一个时空中,此时的中国正蒙受着有史以来最屈辱的一幕,而在这个时空之中,正是在他的努力下,中国正在迎来一个新的黄金时期。
“奕轩,你看这就是我们的钢城,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这座铁矿,还只是一座荒山,但是现在你看……”
手指着周围,唐浩然用得意洋洋的语气说道。
“现在这里却是一座钢铁城市,到年底,这一座城市的钢铁产量就会超过整个俄罗斯……”
不经意的,唐浩然又一次提到了俄罗斯,最近一段时间,他总是会想到这个国家,想到与其之间的战争,毕竟未来的那场战争,不仅仅关系到国运,还关系到自己能给儿子留下什么样的国家。
作为父亲,人总是自私的,甚至唐浩然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现在是何等的自私,他只是如同千百万的父亲一般,希望给儿子留下最好的,而现在他所创造的一切,正是他送给儿子的“礼物”。
“也许,十几年后,这里将会生产千万吨钢铁,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没有谁比唐浩然更清楚,对于这个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来说,一但其市场完全被激发出潜力,其非但将展现出惊人的生产力,同样也会展现出惊人的市场需求,甚至就是现在,东北所展现出来的生产力以及市场,已经足以令世人为之震惊了。
“嗯!肯定能超过外国人!”
尽管并不清楚父亲为什么会提及俄罗斯,但唐奕轩依然重重的点着头,以赞同父亲的观点,实际上,对于只有六岁的他来说,他或许并不知道,与俄罗斯的未来,但是他隐约的明白一个道理,只有超过外国人才是最好的。
在随后的一个多小时中,带着儿子的唐浩然,总是会向儿子解释着露天铁矿内的设备,而唐奕轩如任何一个男孩一样,对于那些充满机械力量的工业机器充满了好奇,甚至就连同铁矿开山放炮,也未让他感觉到恐怕,反倒变得更加兴致勃勃起来。
“爸爸,那是什么?”
“那是电铲,全世界只有我们中国拥有电铲,现在西洋各国用的蒸气铲……”
就在唐浩然像儿子解释着电铲,这一独一无二的工业机器时,一名穿着便服的侍从官却急匆匆的急步走了过来。
“大帅,外务部急电!”
从侍从官的手中接过电报,看着电报上的内容唐浩然半晌都未能说出话来,在父亲沉默着的时候,至少有那么一瞬间,唐奕轩感觉父亲的情绪似乎有些低落,虽说年少,但他却敏感的意识到,也许出了什么大事。
“爸爸,要不然,我们回去吧……”
儿子的建议让唐浩然一愣,他随手将电报还给身边的侍从官,脸上再一次挤出了笑容,摸着儿子的脑袋笑说道。
“没事,我们刚才讲到那了……”
决心继续陪着儿子的唐浩然,在道出这句话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朝着北方看了一眼,嗓间却是发出了一声长叹……
第179章 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