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弟弟孙霸被姐姐孙大虎选中,用来对付哥哥孙和。孙和被立为太子后过了不到八个月,孙权宣布立孙霸为鲁王。
  本来,皇帝之子受封为王也是很正常的,此前也一直有大臣上表封孙和的四个弟弟为王。但是,孙权把这件正常的事情搞成了不正常的,他给鲁王的待遇,与太子几乎没有区别,而且让鲁王也居住在京城,违背了封王在外的礼制。这样,鲁王就有条件与太子分庭抗礼。嫡庶有别,尊卑有序,是朝廷的生存规则,可现在被孙大虎打破了。
  她是一个疯狂的复仇者,为了淹死船上的一个仇家,便凿沉整条船,而且,船上有她的父亲、弟弟、妹妹和所有的亲人。
  二宫并立,正如天有二日,引起朝野不安。
  太子正统,宜有磐石之固,鲁王藩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谨叩头流血以闻。
  丞相陆逊上书,极力反对二宫并立的现状。第一次上书没达到效果,陆逊第二次上书;第二次上书没达到效果,陆逊第三次上书;第三次上书没达到效果,陆逊第四次上书。第四次上书没达到效果,驻守武昌的陆逊请求进京,要当面与孙权辩论,一定要孙权改错。陆逊学识渊博,孙权可不想给他当面辩论的机会。
  前任丞相顾雍的孙子顾谭,陆逊的外甥,一看舅舅的上书没见效果,也上书劝谏孙权,说“臣闻有国有家者,必明嫡庶之端,异尊卑之礼,使高下有差,阶级逾邈”。孙权很生气,说:“这不是指责我现在是无国无家者吗?”
  张纯,太子孙和手下的一名都尉,也尽言极谏,让孙权很烦。
  吾粲,太子太傅,和驻守在外的陆逊互通消息,联名上表,主张让鲁王孙霸出驻边疆。让孙权更加难以接受的是,他和陆逊为孙霸选好了出镇的地点——夏口。
  是仪,本是鲁王孙霸的老师,却也认为二宫不该并立,上书建言让鲁王出镇四方,以正上下之序,明教化之本。孙权愤怒了,认为是老师肯定受到了太子党的拉拢。
  羊衜,早年在太子孙登手下任职,现在也凑热闹上书诉苦,说他现在吃不好,睡不好,孙权要为此负全责,因为孙权让二宫并立,让他寝食不宁。孙权郁闷,你怎么不为我的英明做法而欢欣鼓舞呢!
  孙权把太子党的一道道奏表给孙大虎看,孙大虎说:“你该如何奖赏女儿呢?”
  孙权说:“为什么要奖赏你呢?”
  孙大虎把那一道道奏表扔到地上,用脚踩着,说:“要不是我让霸弟走到前台,这些叛逆的大臣,又怎么会暴露呢?”
  孙权说:“嗯,我这时才知道是谁不肯服从我。”
  二宫并立,是孙权一生中走得最臭的一步棋,人们都说是他受了孙大虎的蛊惑。可是,一个独立个性、超级强大的霸主,怎么会在国政大事上听命于女儿?孙权让两个儿子互相对峙,是有深刻用意的,他想借此试探群臣,找出陆逊这样的刺头儿。孙权猎虎太多了,骨子里喜欢猎杀,只有消灭那些不服从自己的人,才会让他觉得生活的美好。孙权关心的,不是儿子们是否和睦,而是大臣们是否服从。
  孙大虎没有能力直接代替父亲制造二宫并立,但是她有能力了解父亲的内心。她利用父亲内心的阴影,设计置王夫人于死地的局。
  一切都在孙大虎的设计里。在利用孙霸冲击了孙和的地位之后,下一步就是彻底把孙和从太子宝座上拉下来。
  机会在哪里呢?
  吴宫的角落里,有双歹毒暴戾的眼睛,窥探着太子宫的门口。这是一双怎么样的眼睛呢?老虎捕捉猎物时的眼睛,就是这样的。
  孙大虎已经习惯了这样去看世界,因为她找不到可以去爱的东西。
  有句话很励志,机遇从来就垂青有准备的人。机遇有时只是如电光一闪,等你发现时已经逝去了。因此,要成功,必须要在机遇到来前就开始行动。
  在机遇到来前就开始行动,这需要多么精准的预判能力和多么敏锐的捕捉能力啊!孙大虎是女人中的老虎,对猎物采取的行动,总有一些提前量。
  太子知道鲁王党的人在暗中盯着自己,等着他犯错,所以他一直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十几岁的少年,本来就是树叶上跳动的阳光,可是现在就像余晖一样沉闷。
  60多岁的孙权,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不复昔日的射虎孙郎,时常生病。这一次,他又病了,而且一病就是多日。
  孙权把孙和叫到病榻前,说:“你去恒王庙里祭拜伯父,向他祈福,也许他能护佑我早点康复。”
  孙权称帝以后,追封孙策为长沙恒王,并在建业建了恒王庙,让他得到专门的祭拜。孙权是从哥哥孙策手里接管的江东,被认为是从父兄手里捡了便宜,他一直对此耿耿于怀。称帝以后,他对孙策的儿子孙绍并不十分信任,把他排除在实力派之外。现在他久病不愈,就以为是亡兄在惩罚自己,于是派孙和到长沙桓王庙祈祷。
  哥哥啊,不是我对不起你,是皇权的诱惑太大了。
  身为太子,为父王祈福是当仁不让的权利和义务。
  太子的马车驶出宫,向长沙恒王庙缓缓驶去。坐在车里的太子一脸肃穆,唯恐表现出一丝半毫的懈怠,被鲁王党的人看到,又会在父王面前攻击他不够诚心。全神贯注的太子,没看到车后一段距离,有人在紧紧地跟踪。
  一听说孙和要去祭拜长沙桓王庙,孙大虎就兴奋起来,她盼望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了。
  她派人紧紧地跟着太子的车驾,一遍又一遍地叮嘱:“特别要注意太子车驾在朱雀桥边的去向。”
  长沙恒王庙建在朱雀桥南头。朱雀桥附近区域是贵族居住的地方,扬武将军张休就住在这里。吴国重臣张昭有两个儿子,长子叫张承,次子叫张休。孙权忙里偷闲做过媒人,让张承与诸葛瑾的女儿成为夫妻,又为孙和纳张承女儿为妃。可是,如果因此就认为孙权对张氏兄弟十分信任,是大错特错的。用婚姻来化解政治危机,是孙权的一贯策略,与张承结为姻亲,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消除戒备心理。
  张休早早地站在朱雀桥头,等待着太子的到来。他是太子的叔岳,按照礼节应该在此恭候太子,最起码要让太子进家喝壶茶吧。
  这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亲戚会面,孙和没有理由拒绝张休的盛情,就毫无戒备地踏进了张休家。
  孙大虎派出的探子,终于看到了期待看到的一幕。
  “父皇,您的身体好些了没有?你可知道,女儿是如何担心您啊,刚刚还为您流泪了呢!”孙大虎来到了孙权病榻前。
  她倒不全是伪装,因为世上唯一让她信任的人,唯一信任她的人,就是眼前这个躺在病床上的枯槁老人了。
  可是,这一次,她的问候只是引言,接下来她贴着孙权的耳朵,故意压低声音,表明她下面要说的话极其重要机密。
  “太子他根本就没去长沙恒王庙里去为父皇祷告,而是去太子妃叔叔家里密谋篡位。”
  孙权皱起了眉。他无须去验证孙大虎提供情报的真实性,强者更容易相信对自己有利的消息,而弱者更容易相信对自己不利的消息。和几乎所有老年多病的皇帝一样,孙权已是弱者,变得敏感多疑,总是担心太子会盼望他死得早一些,要知道,他死得有多早,太子即位就有多早。
  孙大虎的可怕,正在于善于利用人性中的弱点。
  “也许,他不做太子了,就不会盼望我早一点死了。”孙权动了废掉孙和的心思。
  可是,孙和是池鱼,王夫人才是城门。孙大虎的最终目的是把火烧到王夫人那里。
  “那个姓王的女人,听说父皇病了,她眉飞色舞,高兴得要死!”孙大虎这样说,正好验证了孙和在太子妃娘家密谋篡位的情报。人们常说,撒一个谎,就要编更多的谎言来掩盖,而更多的谎言,相互验证,成了体系,则更容易让人相信。孙权很自然地就相信了王夫人也是盼望他早一点死的。
  虽然是在重病中,但是不妨碍孙权愤怒。王夫人的辩解在孙大虎的连环谎言下毫无用处。最后,孙权给了王夫人“幽崩”的刑罚,与当初曹操给汉献帝的伏皇后的死法一样。不一样的是,伏皇后是曹操的敌人,而王夫人却曾经是孙权最宠爱的女人。
  暴室的铁门在身后重重关上的刹那,王夫人顿悟,孙权以前把其他得宠的女人都赶出京城,唯独把她留在身边,原来那不是爱,只是男人对女人的需要。孙权从来没有爱过她,爱的只是男女之情。当那一点点电光火石般的情欲消失,男人和女人之间也就只剩下风吹云散过后的一抔冷灰。比烟花更容易冷却的,是男人对女人的爱。
  接下来,孙大虎给自己安排的任务就是让父亲废掉孙和。
  “王夫人是敌人,她已经用死来赔罪。可是太子却是我们的弟弟啊!”孙小虎对姐姐说。虽然是亲姐妹,但是孙小虎却为人低调,性情温和。
  “别忘了他身上流着那个姓王的臭女人的血!”孙大虎说。王夫人死了,这本来是孙大虎的终极目标,但是现在她非但没感觉到胜利的喜悦,反而更加紧张不安。孙和还未被废,要是他最终做了皇帝,肯定会为自己的母亲报仇。
  孙和想不到,去了一趟叔岳家,喝了一杯茶,结果被父皇猜忌,母亲也因此丢了性命。这可真是世上最昂贵的一杯茶啊。
  这个刚刚失去母亲的大男孩,面对的是老年昏聩的父亲,暴戾残忍的姐姐。政治嗅觉再迟钝的大臣也看出来了,孙和的太子之位即将不保。
  许多渴望逆袭的人士,自动地加入鲁王党,以期搭上孙霸逆袭的快车。这辆快车的车主是孙霸,驾驶人却是孙大虎。
  孙大虎有个强有力的支持者,那就是她的丈夫全琮。娶了孙大虎,全琮感觉家里就像来了一只老虎,天天提心吊胆,但是他还能维系这门婚姻,除了因为孙大虎是皇帝的女儿之外,还因为孙大虎答应为他报仇。
  全琮的仇人是张承,也就是孙和的岳父。240年,全琮与魏将王凌在芍陂作战。全琮征战无数,但这是他第一次以大都督的身份出战,风光得很。魏军大军进攻,全琮正在苦思退敌良策,突然魏军莫名其妙地停了下来,全琮的两个儿子顾不上探究原因,发起进攻,王淩军队被迫撤退。
  全琮凯旋,回家后终于可以有一次在妻子面前大声说话了:“公主,我立功了!”孙大虎白他一眼:“还不是父皇看在我的面子上,给了你机会!”
  但是,全琮高兴得太早了。论功会上,张休和顾承站出来,说是他们追击魏军,才迫使魏军停止了进攻。最后,朝廷认定驻敌之功大,退敌之功小,于是张休、顾承一起提拔为杂号将军,而全绪、全端只是偏裨将领。
  全琮可忍,孙大虎不可忍。虽然她常常认为全琮的几个儿子完全是累赘,但是张休从全家手里夺走功劳,全然不把她这个公主放在眼里,这让她觉得受到了轻视。
  太子的叔岳就可以无视公主吗?孙大虎对全琮说:“看姑奶奶我把太子拉下来!”
  孙大虎已经成功地给孙和栽上了盼望父亲早死的罪名,但是他还没有被立即废掉。孙大虎分析父亲有两点担心,第一担心废孙和会遭到大臣阻挠,第二担心孙霸并非十分理想的太子候选人。
  孙大虎的可怕就在于总是能洞悉父亲的内心。她决定把局势搅乱,乱到不可开交,乱到孙权忍无可忍,非废掉太子不可。
  要搅乱局势,必须要带着一大帮人跟着起哄才行。
  “你们全家,守着公主过日子,就这样心甘情愿被太子的人欺负,你们不害羞,我还替你们害羞呢!”孙大虎把全家的人拉上了。在江东,全家算不上大户,甚至只能说是草根,但是爷们兄弟一大堆,人多势众,而且有一颗逆袭的心。全琮的次子全寄与孙霸的关系尤其亲密,甚至会整夜整夜地住在鲁王宫。
  “你们步家的人,我的母亲,本来可以做皇后的,但是因为太子的母亲竞争,才只能在死后被追封为皇后,你们不出这口气,以后去了地下,怎么与我的母亲相见?”孙大虎教训姥姥家步家的人。丞相步骘与步夫人同族,他为了家族的荣耀,就站在了孙大虎一边。
  “你是父皇最信任的大臣,是知道太子并不使父皇满意的,难道你不该站在父皇一边吗?”孙大虎把孙权最宠幸的佞臣孙弘拉了过来。
  “支持太子的人,大都是身世显赫的人,他们不会给寒门机会的。你这样的青年才俊,难道不应该为鲁王上位尽力吗?”身出寒门的青年杨竺,日日夜夜为无法跻身上层而郁闷,孙大虎让他看到了希望。
  “你是响当当的国戚,却这么甘于平庸,实在是有愧于武烈皇后!”孙大虎对吴安说。武烈皇后是孙权追封母亲吴夫人的称号,吴安是吴夫人的娘家孙子。本来,无论是孙和还是孙霸做太子,吴安都可以安安安稳稳地做皇室亲戚,但是他最终还是和孙大虎一道支持孙霸,因为支持孙和的陆逊总不拿他当一盘菜,他一定要让陆逊看到自己的分量。
  支持孙霸的还有孙峻。孙峻是孙坚弟弟孙静的曾孙,担任陪侍孙权身边的侍中。孙峻的祖父孙暠,曾经在孙策死后,发动夺权政变未遂,孙权因此一直戒备这一支族人。按说,孙峻是很难有机会在孙权身边任职的,但是却担任了一个要害职位。大家不明白猜疑心一向很重的孙权,怎么就舍得给孙峻机会呢?
  机会是孙大虎给的,她在父亲面前说几句好话,孙峻就有机会了。
  孙大虎为什么给孙峻机会呢?因为孙峻是孙大虎的情夫。
  推算起来,孙大虎与孙峻是四代血亲,而且二人是姑侄关系。但是,这不妨碍孙大虎把孙峻发展成为情夫。
  孙峻是个吃软饭的,他只有上了姑妈的床,在官场上才能有出头之日。他成了孙霸党的核心力量。能够上姑妈的床,嘴巴得甜,心眼要活,脸皮得厚,孙峻凭借这些“本事”,哄得孙权团团转,事事听他的。
  孙霸党的核心领袖表面看来是丞相步骘,其实步丞相只是一个敲边鼓的,而且他在247年五月就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