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九洲风云录-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哪倦拐蛏暇陀凶偶父鑫庑沾笞澹劣谀切┪庑招∽逶蚴怯惺觥N世次嗜ィ疵挥幸桓龇狭鞔思赴倌甑募易濉�
    按照我的理解,吴门既然隐藏于世,那么肯定是那种不出名的类型。于是我用五两银子雇佣了那个告诉我相关事情的马车夫一家家找过去,那些小族被我过滤了一遍;然后轮到了那些吴姓大族,同样被排除掉了,没有一个人认识我比划的那个吴门手势。
    最后无奈之下,我只能回到了自己暂时居住的“慈云阁”,也是这个木牍镇上唯一的一家客栈。
    “公子,明天我们还找吗?”马车夫老赵在我进“慈云阁”的时候问道。
    闻言,我微微思考了一下,然后道:“明天还找。另外,若是有空的话,老赵你帮我再到处问问,看看还有没有遗漏的地方。对了还有乡下,或许这个吴门搬到了乡下也说不定。若是有什么线索,我重重有赏。”
    “好勒,公子,只要一有消息老赵我马上给您来报信。”说完,老赵就赶着他那显得很是老旧的马车离开了,脸上满是兴奋的神色。
    说实话,我并不认为吴门会搬到乡下,因为根据吴参将所言,吴门乃是一个十分注重身份的家族,在骨子里还怀念着当年家族的那份荣耀。
    就算是当年吴参将离开之前,吴门中的一切都是按照书香世家的标准进行的,如此当然不可能搬到那会掉身价的乡下了。
    所以,我认为最大的可能就是当年出现了吴参将这第二个“叛徒”之后,加上战争的开始,有了危机意识的吴门搬到了其他的地方,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搬到了当初最为安定的“两湖郡”。
    “两江郡”位于“神洲大陆”的中心部位,中原之地最开始就是代指两江地区,因为“长江”和“澜沧江”共同孕育了古华夏人,甚至可以说是“神洲大陆”人类的起源之地。
    “两江郡”因为两条大江的灌溉,物产十分丰富。不仅如此,其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一直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根据我了解到的一些关于“炎黄帝国”的资料,当初“炎黄帝国”正是从当时的朝廷手中夺得了“两江郡”,才具有了和当时的朝廷抗争的资本。
    至于“两湖郡”,则是“炎黄帝国”发家的老巢。“两湖郡”东南靠海,境内湖泊成群,最著名的当然要数“太湖”以及“洞庭湖”这两大湖泊了,它们也是“两湖郡”名称的由来,就像“两江郡”的名称来自通过其境内的“长江”以及“澜沧江”一样。
    作为江南水乡,“两湖郡”乃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乃是“炎黄帝国”最大的粮食以及兵源供应基地。在战火如荼的年代,“两湖郡”相对来说十分地平静,除了少数的几次山匪为患,根本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若是我的话,肯定选择这个宁静的地方隐居。
    当然我宁愿这种猜测错误,毕竟真地要是这样的话,我还真很难有机会完成这个任务了。虽说对“神魔眼”我是十分地眼馋,可是在已经取得了复印本的情况下,我当然会全心全意地完成吴参将的嘱托。
    这是我的做人原则,特别是在看到吴参将战死、尸沉海底之后,我就越发地希望能够自己为其做些什么——
    来到木牍镇的第一天就在疲累中过去了,第二天也很快地在睡眠之后到来了。
    老赵在昨天约定的时间准时出现了,并没有带来任何的好消息。于是我们两人只能踏上前往乡下的道路。
    木牍镇治下有六个村庄,而在姑苏城治下则是有着百多个村庄。走完六个村庄只需要一天的时间,但是踏遍整个姑苏,却是需要近一个月时间,而且并不一定能够将姑苏所有的百姓居住点走全。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百姓都居住在当年“炎黄帝国”划定的村庄之内的,很多人居住在山里或者河边。这些人靠山、靠水吃饭,当然不可能每天来来去去将大量的时间花在赶路上。
    于是一个个不在官府的地图上的百姓聚居地依山依水而建。据老赵讲这些百姓自己建立起来的村庄中的百姓每一个都在另外一个正式的村子中有着户籍,相当于现实世界中那些走出了农村居住在别的房产中的农村户口人士。
    而官府之所以默认这种情况的存在是因为这种特殊的情况可以最大程度上满足税收的征收,毕竟百姓若是没有钱缴税,对百姓对官府来说都是大麻烦。官府默认这种情况的存在,不但是为了进入自己口袋的银两,更是为了头顶上的那顶乌纱帽。
    根据老赵的说法,木牍镇,不应该是整个姑苏城的官员,就是靠着税收大发特发的。另外,老赵还说虽然姑苏城乃是镇上的一些官员同样地贪污不止,可是这种相对很是宽松的环境给了百姓发扬创造智慧的条件,这里的百姓的生活比起其它地方来说还是很富足的。当然,也就是相对而言罢了。
    听着老赵大谈木牍镇乃至于姑苏城的一些官场事情,我无言地笑了笑。贪污这种东西,不管是到什么地方都是存在的。百姓绝对是最善良的人群,只要给他们一口饭吃就可以支撑下去,甚至还因为贪官的这种“政治开明”而感谢他们。这也算是一种畸形了。
    一路上听着老赵叙述姑苏方方面面的事情,我一边进行内功修炼。离开张家村之前,师父给我检查过身体,并且对我讲一昧地依靠外力来帮助提升内力固然是不行的,但是只要处理得当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毕竟将外力完全地化为己有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一般,人们都是将那些大补之物按照人体五行的理论炼制成容易为人吸收融合的丹药。只不过江湖上目前所流传的大部分所谓的能够提高功力的丹药都是那种临时性的类型,用过之后就效果就很快消失。
    不过“银蛟”这种生物却不是这样。这种吸纳天地之精华而孕育而成的灵物本身就是十分容易为人所吸收,这也就是为什么我的银色真气消耗光之后我的真气总量仍然不会减少的原因。
    当然,按照我的那两种方法吸收“银蛟”体内的天地精华实在是有点浪费。“银蛟”生长在火山温泉区域,可是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纯阴性生物。吸收了银色真气,固然可以让我的真气威力大增,可是同样地使得我的真气偏阴性,根本就不适合我所修炼的“战狂心法”。
    特别是我的身体因为长时间被银色真气所浸润,呈现一种阴性。所谓“孤阴不生”,短时间内我的身体以及真气不会出现情况,可是时间一长却是影响很大,至少想要成为一流高手就没有机会了。
    师父这个神医给了两个解决方法,一个就是用他所具有的“长生真气”进行调和,这个方法很简单,不过对我的修为增长并没有太大的好处。
    另一个则是通过不断地修练出战狂真气,中和那种隐藏起来的“阴性”,然后不断地将体内的真气消耗光,如此不断等到中和也就是阴阳调和的那一天,估计对我的修为帮助很大。
    师父大致地给出了一个期限,那就是半年之内必须做到这一点,否则只能依靠外力来解决了。
    其实我这位狡猾的师父还有一个方案没有说出来,那就是他在我离开之后用“银蛟”和自己珍藏的赤龙蛇内丹炼制的被其称为“双龙丹”的丹药。这种阴阳调和的丹药不但可以极大地增强内力,若是在一个高手的帮助下就算是打通任脉和督脉也不是不可能。
    我当然不知道这一点,为了消除那种隐患,每天不断地修炼真气,然后又将所有的真气消耗光。同时我也按照师父正式传给我的一门截脉手法进行修炼,按照师父的说法,若是将这“截脉手”练至至高境界,只要截断敌人身上的某一段经脉,就可以让对方全身瘫痪。
    在传我这门手法之前,师父严肃着脸警告我,这门手法是让我用来自保的,不是用来攻敌的。又说,这门手法最初的时候是用来救人用的,希望我不要让祖师爷蒙羞云云。
    当时,我表面上诺诺,暗地里却是有点不以为然。心想,在这“截脉手”成为一门武功之前,或许它是用来救人的。可是既然成为了武功,那么就不仅仅是用来自保的了。就像刀剑,被创造出来的根本目的就是杀戮和破坏,自保仅仅是阻止别人杀戮的一种无奈手段罢了。
    得到“截脉手”之后,我欢喜不已,自己总算是学到了一门高深的功夫。现在的我或许连某些人体脉络都记不住,可是就像当初我努力地记忆身上的穴道一样,总有一天都可以将这门“截脉手”修炼到极高深的境界。
    另外,我也尝试着创造出适合于自己的“截脉手”。俗话说,一种米养百样人,若是完全照搬师父传给我的“截脉手”,我固然可以成为一流高手,可是绝对无法成为宗师级的人物,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适合于师父的“截脉手”并不一定完全适合我。
    就像现在,因为这门功夫对内功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我只能寻找其他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修炼。一种方法就是依靠“飞花手”这门暗器手法,以钢针替代我的手指,那样的话我可以同时截住敌人身上的几处经脉,以增强其威力。
    另一种则是依靠手中的长刀施展出“截脉手”。相对来说,这对我的要求更加高,毕竟如何恰如其分地控制手中钢刀的力道就是一个大问题,而且从根本上来说刀用来做截脉这种细腻的工作,显得很不合适。
    若是我的刀尖可以截断对方的经脉的话,当然更可以破坏对方的身体,也就不用这么麻烦了。看来,我需要时间来创出自己的“截脉刀”呢。
    在我心中构想着如何才能够将“截脉手”和我的“狂战刀法”结合起来的时候,老赵的声音将我惊醒了。
    “公子,已经到柳家村了。”
    柳家村,也就是木牍镇治下最后一个没有搜索过的村庄,希望能够在这里找到一点线索吧。
    
     
   
(4)强盗来了


    
    章节出错,重新上传,不便之处敬请原谅。
    ※※※※※※※※※※※※※※
    “公子,小的已经问过这里的村长了,柳家村所有的人都姓柳,根本没有外姓之人。另外,周围的那些百姓居住点,同样都是从他们柳家村出去的……”
    老赵没有再继续说下去,不过意思却是很明显了,那就是我所找的吴姓家族,根本不可能存在于这个柳家村,意即这一次我的木牍镇之行大半失败了。
    不得已之下,我只能回到镇上,然后再沿着官道前往姑苏城,希望能够从官府那里找到一些线索。
    在接触了主管户口的官员之后,我发现这里的官员确实如老赵所言般十分好相处。只要奉上银两,而又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全部会满足你的要求。
    就像现在,一大叠的户籍簿摆放在我的面前,边上站立的是那个满脸堆笑的姑苏城掌管户籍的主簿。他看向我的眼睛中满是金光,笑着道:
    “火眼公子,这是我们姑苏城所有的户籍,是去年刚刚统计完成的。若是无法在这里面找到公子想找的人的话,那么本官只能说这个人早就迁出了姑苏城。”
    看着一大叠的户籍簿,我有点发难,难道让我一个人查完这么多的书册?恐怕需要花上几天几夜的时间呢。
    什么?有困难?不怕!边上不是有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父母官吗?就在我刚刚露出难色的下一刻,我们的主簿大人就开口了。
    “火眼公子,若是您嫌一个人查看太慢,本官可以帮您找一些人手。当然,您也是知道的,雇佣人手也是需要银两的,所以……”
    得,反正我现在不缺钱,马上甩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
    那个主簿一双肥手拈花一般捏住银票,微微一瞟,然后脸上的笑容更加地灿烂。动作麻利地将银票收进袖内,向外喊道:“来人——”
    一个穿着制服应该就是主簿手下的男子屁颠屁颠地跑了进来,同样满脸笑容向主簿以及我行了一个礼,然后道:“大人,您叫我?”
    “嗯。”主簿笑着道:“这位火眼公子要找失散的家人,你找几个人来帮助火眼公子查找一下。”
    在那个人行礼正要离开的时候,主簿把他叫住了,扔给他一个十两的大元宝道:“这是公子的赏赐,下去分给大家。若是找到公子的家人,公子还会有重赏。是吧,火眼公子?”
    我笑了,没有半点作假的意味。这里的官员实在太逗了,能够像主簿这样厚脸皮收钱的人还真是少见,甚至最后还自作主张地替我作出了承诺,到了最后才征询我的同意。
    而那个主簿的手下同样是如此。那锭大元宝到了他的手中之后就不见了踪影,估计等会儿给那些手下发放工钱的时候,只剩下五两甚至更少的数目了。
    虽然是如此地贪婪,可是像他们做得这么光明正大,还真是少见的。这一次算是让我大大长了一番见识,加上百十两的银子对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所以也就顺势点头了。事实上单单为了他们给我精神上的愉悦这一点,我就应该给点赏钱不是?
    人多好办事。那个收了十两银子的手下带进了十个书生模样的年轻男子,那一大叠的户籍簿一分,每个人面前也就是三四本罢了。不过就算是如此,仍然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当完成所有的搜寻工作的时候,已经是当天的晚上十点左右了。
    期间,我闲着无聊,就在那里不断地用那位主簿给我找来的一根木头修炼“截脉手”的运用。我这样做并不是有着什么目的在内,可是那位主簿大人在看到我将原本一块好好的坚硬木头弄得千疮百孔之后,那张笑脸再也无法完美地保持下去。
    发现到那位主簿大人脸上不断地冒出虚汗以及后来借口离开官衙的行为,我微微摇头,继续自己的修炼,直到自己的所有真气消耗完毕,然后再进行内功的修炼,如此循环不止……
    当快要完成查找工作的时候,这位主簿大人又不知道从哪里钻了出来。重新堆着灿烂的笑容,似模似样地向我汇报了结果——没有任何的线索。
    “公子,实在抱歉,恐怕您的家人在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