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丐女小地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丐女小地主-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着她放鱼篓的技术日臻成熟,几只鱼篓的收获也可观了许多,几乎每天早晚都能收获三四斤小鱼虾,偶尔还有黄鳝、泥鳅、螃蟹的额外惊喜。于是乎,在花椒芽儿老去不能用之后,福顺酒肆又跟吴小桐订购了鱼虾供应,每日都要送四五斤鲜活的鱼虾过去,算起来,比花椒芽儿卖的还多出不少。关键,只要不是冬日冰封,河里的鱼虾差不多日日都能得着,差不多也算长久而稳定的收入了。
  日子过得渐渐稳定富足起来,唯一让吴小桐纠结的就是,救回来的病号竟然真的……烧傻了!
  呃,也不能这么说,人家就是记忆模糊了,不记得自己的身份和来历,人反应慢了些,也不算真傻了。
  一晃眼,又是半个月过去。已是三月末,暮春时节。
  那人脸上的伤已经好了,一道疤却斜贯半张脸,狰狞着破坏了整张脸的美好,刺目惊心!
  他的腿还没有痊愈,却也能撑着拐杖下床活动了,熟悉了这个小院子,熟悉了老苍头和吴小桐祖孙俩之后,也随意起来,每日里拄着拐杖走出屋门,然后坐在屋檐下晒日头。默默地,一晒一天,一坐一天!
  吴小桐几次劝他避着光线些,那疤痕晒狠了,怕是更难除去。
  可他当面儿答应着,过了该晒太阳还是晒,竟是扭头就忘的!
  吴小桐生了几回气,过了自己想开了,也不好跟个脑子不好使的痴儿计较,干脆撂开手去,随他怎样!
  过得几日,吴小桐意外发现,这位皮肤底子着实不错,日日晒太阳,居然都晒不黑的。就连那一道疤痕,也没有颜色加重的趋势……难免有些悻悻,暗自发誓再不理会!
  转眼再看到那样一张脸,半边完美,半边残损,还有那双眼睛里的茫然……无助,她就又心软了!
  “哎,小亓,中午要不要吃螺蛳面?”
  ------题外话------
  痴儿啊,不是痴儿,那等身份怎么也落不到咱家小桐手里……
  
  ☆、第二十六章 螺蛳面
  
  小七?这是老丈孙子对自己的称呼。他记不清自己是谁,也想不起自己姓甚名谁,却也莫名知道,这不过是少年临时的称呼,并非他的名字,也不是他的排行!
  姑且叫之,姑且听之。
  这个少年瘦瘦小小的,说是少年,看上去更像个孩子,却已经做的一手好饭食,溪水中的螺蛳和山林野菜,竟她的手整治出来,也自成了山野淳朴的美味儿。
  “螺蛳面?好!”小亓面色淡然地应着,转而继续望着院墙外头的蓝天出神。
  吴小桐瞅了瞅他,暗暗叹了口气,开始动手和面,做面条。这里可没有挂面、鲜面条,更没有面条机,想吃面条只能手擀!
  这位烧得糊涂了,记不得自己的身世来历——已经传来确切的消息,半个月前,在吴小桐将人捡回来之前,京师已经失陷。而,随后紧接着传来的消息,则是景王府所在的睢宁也告急,景王未来得及登位,就被众人劝谏着离了睢宁,渡江南下——也就说,这位眼下也算得上无家可归了。
  吴小桐感叹着,一边动作麻利地和好了面,放好面板,拿出擀面杖开始擀面条儿。
  现代,吴小桐会做一些菜肴,更多的却是去饭馆里品尝,对于面食制作,也就会包饺子,还是买饺子皮儿来用,至于擀饺子皮儿、擀面饼、擀面条这等技术活儿,她是真心不会。现代商品丰富,这些东西都有成品售卖,她也不需要亲自动手。
  这会儿,她一手拿着擀面杖,一手抓一小撮浮面,两手交替动作如行云流水般,擀面杖翻飞之间,软绵绵的面团儿很快就擀成了一张薄而均匀的面皮儿,然后,再次均匀撒浮面,叠面,下刀切面……登登登,一阵响,面皮儿被切成一道道细而均匀的长条,抓住一缕轻轻一抖,浮面散落,一束细如丝柔如线的面条就做好了!
  面条擀好,那边锅里添水烧火,汤沸下面,一个开锅,雪白的面条云彩一样漂浮起来,拿筷子笊篱一碗碗捞起盛好,将之前炒好的青壳螺蛳盖在面上,舀了滚滚的面汤浇上,热气蒸腾中,微辣鲜香的螺蛳香味儿混合着淳厚的面香散发开来,引人食欲,令人垂涎。
  若是爱吃醋,浇一勺老醋,螺蛳鲜香和面香中再透出一股子爽利的酸味儿,唔,只是想一想,都会口水横流!
  不知何时,老苍头的作息彻底改变了,晌午都会找些活计来做,或编个竹篓,或修缮整理一下灶台,或砍木头竹子搭个饭棚,经过这些日子,原本荒凉空荡的小院几乎脱胎换骨,大变了模样。
  锅不再是三块青砖支着了,有了简陋却还算整齐的灶台;灶台上打了棚子,用木头做支柱,竹竿做横梁,竹篾席子搭了顶子,上边还用泥巴泥了……一般的风雨已经都能遮挡了去。
  吴小桐也没闲着,上山摸螺蛳,下河捉鱼的空档里,在院子几乎一小半的空地翻了,平整了,又去刘婶子那讨了些萝卜、青菜、韭菜、茭瓜之类的种子来,一样一样种了,现如今,几畦菜地在老苍头的帮衬下,也都发了芽儿,一棵棵小苗儿嫩嫩的,看着娇弱,却充满了生机。
  这会儿,老苍头正在修剪竹枝,给菜园子扎篱笆。吴小桐已经跟刘婶子说好了,看谁家孵了小鸡,托她帮着买几只回来,平日里采把野菜就喂了。倒是小鸡调皮,菜园子没篱笆,几天就被小尖嘴祸祸光了。
  “爷爷,吃饭吧。今儿做不完了,明儿再做不迟!”吴小桐轻快地招呼着,一边将老苍头编制的竹制饭桌摆到小亓跟前,把三碗螺蛳面端上,拿了一双筷子递到小亓面前,“趁热吃!”
  仿佛不沾俗尘的谪仙,就因吴小桐这一句话,彻底跌落尘埃!
  小亓接了筷子,默默地看了看碗中的螺蛳面,正要动筷子吃饭,却又听吴小桐轻快地问:“可要醋?酸酸的开胃!”
  小亓抬起眼,有些懵懂地,眨动着长长的睫毛,雾蒙蒙的眸子透出一丝茫然,盯着吴小桐看着,却并不表态。
  吴小桐笑笑,端起自己倒好醋拌好的面,送到小亓跟前,挑了一小筷子,道:“你尝一口,好吃再倒!”
  那么一双黑亮干净的眸子,遮蔽了五官相对的平淡,也让人忽视了她的破旧衣衫,只觉得可亲可信的,小亓缓缓地张开嘴,吴小桐毫不迟疑地将一筷子面条喂进他的口中。
  轻轻咀嚼着,慢慢品味,好一会儿,小亓才轻轻地唔了一声。
  吴小桐笑开了,倒了一勺醋给小亓淋在面上:“拌一下……唔,就这样,把料拌匀了,面才好吃!”
  小亓抬头看一眼吴小桐,再慢慢地开始拿着筷子拌面……心底里好像有一个微弱的声音告诉他,这样的举动不合礼仪,粗鲁!
  他的动作一顿,愣怔着想要抓住那个声音,却发现,那声音一闪而逝,遍寻不着了!
  老苍头洗了手过来,恰好看到吴小桐喂面的一幕,眉头微微一皱,随即垂了眼端碗吃面。
  这位不管之前什么身份,这会儿却是不记得前情了,反应也迟钝,跟个痴儿无二。加上京师失陷,睢宁景王渡江南下,只要这位在此的消息不透露出去,倒也没甚可怕的了。
  一边吃面,老苍头抬头睃了那默默吃面的痴儿一眼,暗暗叹了口气。世事这般,这位成了痴儿,或许反而能够保他一生平安!
  “爷爷,你吃这个!”吴小桐夹起一筷子猫爪菜放进老苍头碗里,一边歪着头笑道,“怎样?简单腌制,猫爪菜也能脆嫩好吃!”
  这时候的庄户人家腌菜,不过是拿盐腌制,没有任何调味,只是苦咸自然不好吃。吴小桐将鲜嫩的猫爪菜烫了,加了酱油醋腌制,还加了一点点精贵的糖,这猫爪菜自然就脆嫩鲜甜起来。
  “倒是脆爽!”老苍头咯吱咯吱咬着猫爪菜,哧溜一声吃一大口面条,吃的香甜。
  吴小桐看着比自己吃了什么美味还欢喜,正夹了一筷子猫爪菜送进小亓碗里,就听大门外传来刘婶子的声音:“桐小子,可在家里?”
  吴小桐下意识地抬头看了老苍头一眼,老苍头无言地搁了碗,一手扶了小亓,一手拿了他的碗筷,送进屋里去。
  “刘婶子,在家呢!”吴小桐看着那两人的身影没在门里,这才爽脆脆地答应着,快步走过去开门。
  ------题外话------
  上午发的一章不满意,睡了一觉起来改了。对不住亲们,鞠躬……
  
  ☆、第二十七章 被挑衅了
  
  开门就见刘氏挽了一只竹篮,竹篮上还盖着块蓝花粗布包袱皮儿。吴小桐疑惑着,就听到几声啾啾,弱弱的嫩嫩的脆脆的……
  她惊喜地指着竹篮道:“刘婶子,可,可是给我送鸡仔儿来了?”
  刘氏含笑点头,一边掀开包袱皮儿道:“也是巧了,你前儿刚跟我说了,今儿一早去胡家就遇上了明柱家的,她家里两只老母鸡抱窝,趁她一个不注意,居然孵了十多只鸡仔儿出来,她家里粮食有限,也没工夫去挖菜,只能卖出来……我跟她说好了,这些鸡仔儿就赊着,等鸡仔儿长大了,再结账不迟。到时候,若是钱不凑手,拿鸡蛋去还也成,两个蛋顶一个鸡仔儿!”
  刘氏一边说着一边将竹篮子交给吴小桐。吴小桐低头逗引着一只只毛团儿,一边迅速地算了一下,此处两个鸡蛋三枚大钱,也就是说,一只鸡仔儿只卖三文钱……还可以欠账,等鸡下了蛋再还……汗,还真是想不到的便宜啊!
  吴小桐实在不习惯欠账,笑着跟刘氏招呼一声,一边挎着竹篮进了院子,手脚麻利地把鸡仔儿捉出来,放在自己的背篓里,顺便数了数儿,黑的白的花的,统共十只。然后,吴小桐又飞快地盛了一碗面,加螺蛳加醋,放进竹篮里,数了三十文钱捏在手里,转回院门口。
  “刘婶子,让你久等了!”吴小桐笑着道歉,然后,将手中扣着的三十文钱交给刘氏,“刘婶子,亏你体恤小桐,可是,谁家也不宽裕,我手里还有几文钱,就先把鸡仔儿钱结了吧。这是三十文钱,婶子数一数!”
  “哎,你这孩子!”刘氏略略有些意外,却并没有不高兴,笑着接了钱数了,揣进袖袋中,一边接了自己的竹篮,探头一看竹篮里的面碗,不由笑道,“你擀多少面还给我?你可别不够吃了,赶紧拿回去……”
  吴小桐笑着推拒:“婶子这就见外了……您就拿着,我做的够吃了。我加了螺蛳,还加了几滴醋,吃着还爽口,就是不知合不合婶子的胃口!”
  “呵呵,这可是精细白面擀的面条,别说还放了卤子,就是空面条儿也香得很咧……哪有不喜欢的,既然小桐想着婶子,婶子也不客气了,回头把碗再给你送回来哈!”刘氏一边说着,一边欢喜无限地告辞就走。
  吴小桐却追上两步,低声问道:“婶子,那胡家少爷还没回来啊?”
  刘氏抬眼四下里望望,低声道:“可不是,这进山都将近二十天了……前些日子传了消息出来,说是那个什么世子迷到林子里去了,大公子说是一定要将世子找回来才出山呢……倒是,之后进山的那些官兵走了大半了,只留下三五十人。”
  吴小桐暗暗嘀咕,世子烧成了痴儿在她家里呢,那胡大公子在山里找,把山翻个个儿也找不出来啊!
  刘氏也没留意道吴小桐神情变换,又忧心感叹道,“大公子不出山,跟着进山的人也都回不得家……”
  吴小桐恍然记起,刘胖子夫妇俩的独生儿子玉良,也跟在进山采神仙草的队伍里,自己询问起这话,显然勾起刘氏的忧心来了。
  她连忙宽慰道:“婶子别担心,找人也就是在山林中搜索,倒是比采仙草容易得多,你家玉良哥哥必定会平安归来的。”
  “嗳,嗳,我也是这么盼着的。”刘氏抬手抹了抹眼角,笑着跟吴小桐招呼一声,回家去了。
  回到院子里,老苍头跟小亓已经回到了院子里,祖孙俩对视了一眼,吴小桐又下意识地看向小亓,就见那痴儿拿着筷子,不疾不徐,不紧不慢地,一小口一小口无比优雅地吃着面条……
  日子一天天过去,春光渐老。
  随着外边传来的零星消息。
  三月廿九,江苏的程木尔跟河南的祝大震两大叛军歃盟了,两股势力挟持了琅琊惠王幼子,只有六岁的亓惟承为帝,号太平,建都济州!
  攻占了京师的最大一股势力杜海臣,则仿佛被京城的繁华富贵迷了眼,竟也在四月初一在京宣布称帝,国号大宁,年号开平。广加封赏,歌舞升平,竟是一副完全不将程木尔祝大震两军看在眼中的架势。
  此消息传来,吴小桐暗暗松了口气之后,又不由生出一些感叹。
  此乃叛军最大的三顾势力,数年积累,几乎占据了江北半壁江山,攻陷京师之后,若是联合力量,乘势南下,则天下必定易主……而三股势力这般内讧起来,倒是能够让避往江南的景王有了一丝喘息机会。
  双溪镇位于江北皖西之地,隶属霍县、六安府。因位于山区,故一直未被乱兵侵扰。三股叛军互相攻伐,战场集中到了鲁豫直隶交界,远离了皖西,双溪镇也算暂时安全了将近四月中,又传来消息,景王避居金陵,拒称帝号,誓卧薪尝胆,平叛靖安。
  得到这个消息,吴小桐再回家,第一眼下意识地看向小亓。却见那位坐到了刚刚爬上架的扁豆藤下,一身灰色粗布短褐犊鼻裤,头发随意系住,甚至有些蓬乱,却仍旧容颜如玉,气度清华……
  汗了一下,吴小桐无限感叹,抛去这货的身份不提,就这份清雅淡然,穿了粗布也是风景,毁了容,也是美玉有瑕啊……
  四月十一,进山月半的采仙草队伍终于出了山。
  吴小桐得了消息,拿一份糖水安抚住家中痴儿,匆匆忙忙关了院门,跑去围观。
  镇子西端,原本安静寂寥的进山路口,已经挤挤挨挨聚了上百人,都是听闻消息过来的百姓,有些是迎接家中亲人,有些则是纯粹像吴小桐这般看热闹的。
  看这乱哄哄吵闹闹的景象,吴小桐抹了把汗,暗衬,这等隆重,是不是还要搞个迎接仪式,或者鸣炮奏乐之类?!
  胡思乱想着,吴小桐瞅见刘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