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斗铠- 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么大的事。你怎么都不跟我说一声!”

王九泪流满面,显得很委屈:“镇督大人,我说了啊!第二天一早,安顿好欧阳姑娘之后,我马上就回来找您了,跟您说欧阳姑娘已安置好了,就在西街边上小巷宅院里,还说大人您有空的时候,小的带您过去看看她——结果,大人您摆手说声知道了。看您很累好像又有要事的样子,我也不敢多打扰您。”

“有吗?”

孟聚皱着眉头想了一阵,好像还真有这么回事。

那天拂晓时,王九是神秘兮兮地跑来跟自己说了些什么——呃,好像确实是说安排了一个人住哪里。但那时自己被洛京的大事震撼得昏了头,又跟易小刀、肖恒商议了一个通宵,那时自己困倦都快睡着了,哪还有心思听王九的琐碎事?记得自己打着呵欠说知道了就走了——这么说来,难道是自己的错?

看着孟聚脸色变幻,王九小心翼翼地说:“镇督,您看,这事怎么办呢?要不我去跟欧阳姑娘,把真相跟她说了吧?告诉她,这事都是小的胡作非为,并不关大人的事,欧阳姑娘有什么责难,小的一应都承担下来好了,您看这样如何?”

孟聚喝道:“这本来就是你乱来——说得好像你很无辜在帮我顶罪一样!”

“是是,那小的现在就过去,跟欧阳姑娘把事情说清楚了。。。”

“哼!”孟聚哼了一声。其实他也知道。这种事拖着不如早断,趁早了结了对大家都好。但不知怎的,想到欧阳青青那晚梨花带泪的俏脸,他竟隐隐有些不忍。

看到王九就要出去,鬼使神差地,孟聚喊住了他:“小九,等一下!”

王九在门口停住了脚步:“镇督?”

“呃,这件事,我们还是从长计议吧。。。”

孟聚转过脸,避开了王九的目光。他一本正经地说:“你这么大半夜过去突然说这个事,欧阳姑娘会很伤心的。这么深更半夜的,万一她伤心之下做出什么傻事,那就不好了。我们还是得先想个周全的法子才好。。。这件事,先缓一下吧。”

王九低着头,不敢让眼中的笑意让孟聚看到。

“小的遵命。那欧阳姑娘那边。。。。”

“你先不要跟她说什么吧,跟平常一般待她吧。如何处置,到时我想好了再说吧——记住,下次可不许这样乱做主张了!”

“大人放心,小的再也不敢自作主张了!”

“光说不行,得让你长长记性——你去搜捕科那边找宁南督察,就说我说的,让他给你赏十记板子。”

王九的脸一下垮了下来:“镇督饶命,十个板子太多了。小的只剩半条命了,大人您宽容一下,五个板子。。。不不,要不八个板子行吗?”

“哼,就是得让你长点记性,一记都不能少!滚吧!”

王九哭丧着脸出去了,但刚出门,他脸上马上抑制住地露出笑意来:这赚得可是大了!

只要孟镇督收了欧阳青青,那她就是镇督身边的第一个女人,哪怕是小妾也好。

以后,当欧阳青青知道这件事里。自己从中撮合的功劳,还为此吃了镇督的责罚,那她肯定会对自己心怀感谢的。有这么一个人在镇督枕边吹风,自己的地位自然会稳如泰山。

王九甚至想到了,孟镇督年纪轻轻就镇守一方,将来迟早要开府立业的,那时候,只要欧阳青青帮着说几句好话,自己说不定还能当上孟老爷的内府管事呢!

想到这个美好的前程,王九心里美滋滋的——至于作为代价的十记大板,他压根没放心上。宁南镇督精通人情世故,平时见了王九都是称兄道弟的,“九先生”喊得亲热无比,王九就不信他真敢下狠手揍自己。

王九出去以后,江蕾蕾进来禀报,说军情处的许督察已在会客室那边等着了。

孟聚点头:“请许督察进来吧。”

许龙进来,先对孟聚微微躬身:“大人晚安。”

“许督察,不好意思,刚刚应酬完赤城的米镇督,又处理了一些家务,让你久等了。”

“不敢当,大人下衙之后还要处置军务,真是辛苦了。”

两人客套两句,孟聚进入了正题:“许督察,今天军情处收到了什么消息?”

最近正是多事之秋,因为失去了朝廷驿报和总署通报这些重要的情报来源,东平陵卫变成了两眼一抹黑,只能靠自己自力更生了。

孟聚非常重视军情工作,积极向北疆各镇和周边省郡派遣探子,收买各地边军的士卒获取情报,于是各方的消息源源不断涌来,情报量大增。

现在,许龙拿出的就是经过甄别和分析的重要消息了。他把一叠文件恭敬地摊在孟聚的书桌上:“镇督,今天有价值的消息不多,有这么几条。

朔州商人带来传言,说慕容家在京畿大肆清洗,对不少世家动手了。拓跋家族在京畿的成员几乎全数遇害。只有祁王一家逃脱;长孙家被灭门,高家被灭门,赫连群家族被灭门,贺拔家因为投降得及时,幸免于难。。。

东陵卫总署直属战队战败,白总镇也失手了,被慕容家的军队捕获,但总署还是有一部分兵马拥戴着祁王突出了重围。。。”

说到这消息时,许龙心中忐忑:孟镇督是白总镇的亲信,但听说他又与慕容家关系不错。如今洛京风云变幻,谁都不知道孟镇督到底是站在哪边的。

也因为孟聚的态度含糊,所以,在提到洛京的消息时,许龙用词很是谨慎,不偏不倚,还要不时偷眼看看孟聚的表情,随时调整自己说话的语气。

现在,孟聚的脸上就看不出什么表情。他很平静地说:“除了白总镇,还有总署其他各位长官的消息吗?总署的突围兵马撤向何方?”

“抱歉,镇督大人。没有详细消息传回,我们还不得而知。”

孟聚叹了口气:“真是场浩劫啊!当时改官制时,好多弟兄都申请调回了洛京,现在怕是凶多吉少了。我们这些找不到门路调回去的,留在北疆却是恰好躲过了这场劫难,真是时也命也啊!”

许龙附和道:“镇督说得很是,但这阵子,我们北疆好像也不怎么太平了。这里有几条消息,不是很确切,需要我们进一步查证的:怀朔风传,突厥六部中的阿史那莫苏抵达怀朔,与六镇都督府进行秘密商议。。。”

“突厥部?”

看到孟聚迷惘的神情,许龙提醒他:“镇督,突厥部是现在草原上最强的几个部族之一。他们本来是柔然部的附庸,但那次南侵时,镇督您神勇无敌,重创柔然部族,让他们元气大伤。在撤退途中,柔然部内乱分裂,突厥部趁机反水崛起,现在势力已不可低估了。”

“哦,我知道了。”孟聚自嘲地笑道:“草原十三魔,我总记不清他们的字号。那群野蛮人,我估计他们在家里估计是用四条腿爬的,我哪记得那么多!许龙,那个阿史那莫言跑去怀朔那边干什么?跟拓跋雄相亲吗?”

“这个,我们的探子没能查出来。密室会谈,这种事,很难查探的。”

“还有什么消息吗?”

“还有一件事。六镇都督府向各镇边军下达战备军令,怀朔、武川、沃野、高远、赤城各镇的边军都在大规模调动中,厉兵秣马——”

孟聚听得眉头紧蹙,这么重要的消息,许龙却用无关重要的口吻放在最后说,孟聚真的想揍他一顿。

许龙倒也识趣,见到孟聚脸色不善,他连忙解释:“镇督不必担心,这事应该跟我们无关。拓跋雄整军备武,该是为了应付胡人的秋狩——呃,镇督您来北疆才一年,不清楚我们这边的习俗。

每逢秋季,草深马肥,胡人总是习惯进来打草谷抢劫一番,这也是边军例行战备的时候了。平常往年的这个时候,我们东平总要跟胡人打上几仗的。”

“是这样的吗?”孟聚将信将疑。虽然许龙保证这只是例行的备胡行动,但孟聚总觉得有点蹊跷。往年是这样,并不等于今年也会这样。如今多事之秋,洛京那边已经翻了天,难道拓跋雄还会老老实实待在北疆吹北风吗?

“虽说往年都是这样,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这样吧,既然边军要备胡,我们也不要袖手旁观。传令吧,就说为了防御胡人入秋侵扰,东陵卫所辖兵马一律进入警戒状态,所有军官和士兵都取消休假和探亲——我们也要备胡!”

“这家伙还真是个胆小鬼!”

许龙心下诽谤,脸上却是丝毫不露:“镇督英明!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以下字数免费:猪在这里借地方打个小广告吧,上海中山公园龙之梦广场的7楼红中庭新开张了一家做创意日本料理和拉面的店,名叫“上川拉面※创意饮食”,那是猪一个很要好的铁哥们开的,此人好吃懒做,尤好美食,所开饭店也有他一贯的美食标准,请大家放心品尝吧,说不定还能在店里遇见假装吃拉面喝清酒其实在偷窥清凉美女的猪。

另外那哥们要猪重点提一下——上川店里的调料;配料都是从日本空运过来的,拉面的汤底也是用了18种材料真正熬制到雪白的骨汤。

当然,猪也给大家争取了特别优惠,读者们到店里,只要报出老猪的字号,立即就能享受九折VIP超级白金待遇——呃,平常顾客一般打八折。)
二百一十危机

二百一十危机

太昌九年九月,入秋。

今年。北疆的秋天来得特别冷,凛冽的朔风掠过草海,犹如波涛滚涌,野草茂盛,牛羊膘肥,矫健的骑士跃马驰骋于草海之上,龙腾虎跃。

入秋之前,六镇都督府已经发布了备胡令。但随着时日一天天过去,越来越多人发现,今年北疆的形势来得不同寻常,此次的备胡警戒,与以往大不相同。秋高气肃,草原上吹来的朔风,也隐隐带来了钢铁和血腥的气息。

东平陵卫军情处向孟聚报告,在怀朔、沃野和高远等地,都有大规模的边军部队调动和集结。但边军的兵马并非调往边塞防线,而是统统向内地收缩。

这是近三十年来,北疆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调动了,边军兵马以旅为单位大批调动,从怀朔、高远和沃野等再次向武川集结而来,行动来得十分张扬。大道上烟尘蔽日,兵马行进络绎不绝。

边军每出现一个旅,东陵卫军情处的紧张气氛便浓郁一分。军情处督察许龙先前还觉得孟聚大惊小怪,现在却不得不佩服孟镇督的先见之明了。现在,他每天都急着往孟聚那边跑,气喘吁吁,惊慌失措:“镇督大人,来自沃野的四个旅抵达了武川省郡!”

“镇督大人,来自怀朔的六旅兵马抵达了武川省郡!”

“镇督大人,来自高远的七个边军旅抵达了武川境内,正继续向省郡行动!”

“镇督大人,赤城的五旅边军也开始集结!”

东平陵卫内部本来还有人向孟聚建议,既然上次的偷袭能得手,这次不防再来一次。但看到边军的兵马源源不断地开来,到九月下旬,军情处统计各方面的报告,从各地来援的兵马会同武川境内的本部兵马,在武川境内集结的边军已经达到了三十一个旅的惊人数字了。

这时候,所有人都吓得噤若寒蝉,没人敢再提主动出击的事了。

双方兵力的差距实在太大。孟聚手上有三个残缺不全的斗铠师,虽然他缴获了不少斗铠,但合格的铠斗士却不是一时半会能培训出来的,论起组织度和士气来更不能与边军对比。他手上能拉得出去的兵力,撑死了也就八个斗铠旅,即使加上肖恒的兵力也不过九个旅。而边军一次就出动了三十多个斗铠旅,这摆明是要以堂堂之师来正面强撼孟聚,不再给他逐个击破的机会。

边军在武川大举集结。意图不问自明:上次拓跋雄准备对孟聚动手,也是把武川当做前进基地的。消息传来,靖安人心惶惶。

刘真听到消息,跑过来跟孟聚嚷嚷道:“孟老大,咱们快跑路吧!银子捞足了,人家边军这次是来真的了,你还不跑,你在这等死吗?”

对于刘真这种孱货,孟聚只需一句话“滚”加一个大脚踹就能把他给打发了。但另外一些人,他们就不是那么好打发的了。

九月二十二日,靖安商业协会领头的几个大商家和当地的士绅联袂来拜访孟聚。过来的时候,商业协会的头领们都携带了不菲的重礼,说得也很客气,说是听闻孟镇督与拓跋元帅有些不和,拓跋元帅最近在怀朔集结重兵,磨刀霍霍意在东平。

商业协会的乐会长——也是靖安最大皮毛商业协会的掌柜——乐掌柜对孟聚说:“孟镇督啊,现在外面谣传纷纷,都说拓跋元帅在武川集结了大军,要攻打我们东平。我们都很担心啊。。。”

孟聚很自作聪明地说:“乐会长和诸位掌柜不必担心,关于此事,我已做了万全的准备。东平陵卫兵精粮足。兵力强悍,足以护卫靖安的安全,大家完全不必担心。”

这时候,孟聚发现,商人们的神色变得很是古怪。过了一阵,还是那位乐会长很诚恳地说:“孟镇督,您平时扶危济难,照顾孤寡,靖安桑梓受益不浅,很承您的情。这次边军意图对您不利,大家都很为您担心。

古人有云,君子随机应变,又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眼下拓跋元帅气焰滔天,气势正雄,您与其硬拼,殊为不智啊!以小人浅见,大人您若是暂避一下他们的锋锐,未必不是出路呢。

为回报孟大人平日的恩惠,小人和诸位老板愿意襄助军资,以助镇督大人和麾下的壮士们出行。”

孟聚收下了礼物,客客气气地与商人们聊了一阵,答应他们会慎重考虑这个建议的,然后赶紧把他们恭送出大门——再慢一步,孟聚都控制不住想杀人了。

富商们说得冠冕堂皇,但推敲其真实用意,无非一句话:“孟镇督,您就别硬撑了,拿了钱离开靖安走人吧!”

富商士绅们为自己身家性命着想,最怕的就是孟聚坚守靖安了。那时。靖安城将成为数千斗铠冲撞的血腥战场,边军这种素来以不守军纪而闻名的军队更是糟糕,大兵所过,寸草不生。他们宁可凑上一笔钱,让孟镇督爱去哪就去哪吧,只求他不要留在靖安祸害大家就好。

打不过,暂时避一下也是无妨的——抱有这种想法的并不止商人们。这两天里,署里廉清处督察欧阳辉、搜捕处督察宁南和军情处许龙等人都单独找孟聚谈了,他们或委婉或者直接地提醒孟聚,现在直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