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仙演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仙演义-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在此时,妖族已经鸣鼓进击,全军攻上,又有念珠、禅杖、金轮、宝剑等数件法宝,已朝雨师风伯击来。二巫眼看就要淹没在妖族的汪洋大海之中。危急时刻,只见一道乌光,一闪而过,乃是一把巨剪。散发出阵阵杀气,观者无不心悸。

只见此剪在雨师风伯身旁一绕,已然将那些大小妖族,不论道行高低,全都一剪两段,一命呜呼。

如此神威,连妖王也不敢轻掠其锋!正是土灵圣母,再也顾不得玄松道人告诫,土缕剪全力出手。要挽回雨师风伯一线生机。

雨师风伯得此良机,再不迟疑,不避法宝矢石,巨大的真身如不知疼痛的怪兽一般冲出包围,进了巫族大营之中。一路之上,也不知道多少攻击落到他们身上。才刚进营,便猛吐数口鲜血,已然神情委顿,面色灰败。

土灵圣母见状,也收回土缕剪。不再出手,免成众矢之的。

炎帝见妖族来势汹汹,对土灵圣母道:“如今轩辕氏有玉虚宫、西方教众仙相助,势力强盛,我方大巫连殒,实力大降。在此情形之下与其交战,徒然牺牲性命,断无胜机。不如且战且退,让他们胜过这场。”

土灵圣母说道:“陛下言之有理。只是妖巫积怨甚深。就怕到时败势一成。妖族挟怨进击,不遵约定。难以罢手!”

炎帝凛然道:“若是果真如此,我的治世之宝,也非虚设!”

于是传令下去。巫族且战且退,紧守阵脚。

只是这种千万生灵的大战,只要战事一起,战场便成一个巨大的血肉磨盘,纵使攻守再有序,也不知有多少生灵、多少妖巫强者,被这磨盘碾碎,鲜血撒入洪荒。

正是:

生灵如氓蚁,血肉似膏腴!

天地为大磨,磨得骨作泥!

攻守之间,顷刻已过百里!

此时的玉虚宫与西方教众仙,同坐轩辕氏车上,随战阵向前而动。妖族之人,得此良机,却无一个落后,全部上前杀敌去了。

众仙到底是道德之士,眼看胜负已定,倒是无由沾上血腥,染了杀孽,因此只在轩辕氏车上,观战事胜负。

不过几位大巫一死,这战事胜负,已经定了,实在也没什么好看的了。

片刻之后,轩辕氏站起身来,朝军士喝道:“百里已过,我军已然取胜。传令下去,鸣金收兵,不得恋战!”

对炎帝与轩辕氏的百里之约,众仙都很清楚,闻令微微一笑,也不多言。

顿时鸣金之声大作,数里之内,众妖皆闻!

然而战场之大,不知有多少里方圆。那八位妖王冲锋在前,早已经不知到了哪里去了。

轩辕氏怕他们听不到鸣金之声,又令军士绕战场而走,边走边敲响金锣,务要广为知闻。

却见那些妖族只是一味对巫族穷追猛打,无一个回头。

这鸣金之声,远的倒是有可能听没听到,但是近处的妖族,可是听得清清楚楚,只是也恍如未闻,依旧高呼口号,向前冲去。

整个妖族,居然没有一个听从轩辕氏号令!

若非妖族合谋,断不至此!

轩辕氏见此情形,哪里还不明白?将手掌在案上重重一击,愤然道:“英招他们如此跋扈,哪里还将我放在眼中!”

陆压道人已然醒来,见状劝慰道:“妖巫积怨已深,故生大劫。如今妖族虽然不听号令,但他们追击巫族,也是为了化解因果,了结仇怨。此乃大势使然,陛下无须生气!”

轩辕氏说道:“道长有所不知。只因上天有好生之德,故此我与炎帝陛下战前曾约:进退百里,便分胜负,不得纠缠,免增杀孽。如今百里已过,妖族却仍然追杀不休,不守誓约,是陷我于不义也!”

正说之间,突然后方煞气凝结,变化陡生。只见一团黑煞之中,一声巨吼,立起一位无头巨人,神威凛冽,斗志昂扬,不是刑天,又是哪个?

刑天虽然失了头颅,但他以乳为目,以脐为口,又寻回了斧盾,一边大骂妖族背约之举,一边向前方战场奔去,意图援助族人。

有几个小妖试图上前阻止,被他一斧砍成两段。看其状态,战力较之从前,不减反增!

众仙大惊,一时眼光都看向陆压道人,盖因刑天先前为他所杀,却不知何故死而复生。况且也只有他的斩仙飞刀,才可杀刑天。

陆压道人面露感慨,叹了口气,说道:“刑天确实已经身死,只不过还有执念未消,又因妖族背约,故此怨气凝结,寄托于执念,才能死而复生,再来参战,其实如那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只能暂时维持而已。贫道已杀他一次,若是再杀他一次,不让他了却执念,只怕从此冤孽缠身,这般因果生生世世也难消泯。”

众仙都是向道之士,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一时默然无语。

眼看刑天就要奔入战场,大战将生变故,燃灯道人对轩辕氏道:“陛下掌中宝剑,乃是功德圣器,曾斩蚩尤,不沾因果,必可杀刑天!”言下之意,乃是请轩辕氏出手。

轩辕氏断然说道:“不可!我掌中宝剑,乃是仁义之剑,不沾无辜鲜血。否则,何以称功德圣器?何以服洪荒生灵?”

说话之间,那无头的刑天,神挡杀神,妖挡杀妖,一路如入无人之境,径直奔向妖巫战事最激烈的地方,转眼间已经与巫族主力汇合。

巫族见刑天失却头颅,犹自奋战,顿时皆有慷慨之意,士气大振,战力陡升。

轩辕氏见了,不由赞叹道:“真慷慨猛士也!”众仙亦多有感慨,就连陆压道人,面对着这巫族大仇,也在心底暗暗赞叹。

这番变化方了,战场又生变化。只听一声长啸,声如九天,战场之上,陡然又现出一位大巫的真身,比刑天真身还要高大,头生双角,威风凛凛。

众仙定睛看去,顿时吃了一惊。那大巫可不正是炎帝样貌?

炎帝虽然生于人族,但是在巫族中长大,曾习巫族神通,幼年时便能胜蚩尤。第二次妖巫大战时,炎帝便以巫族神通,依次折服所有大巫,成为巫族之主,可见其巫族神通强横到何种地步!

他当时为取信巫族,此后都以巫族真身示人,不过为免惊世骇俗,都有所收敛,身躯只比普通人族略为高大。今日遇到危机,这才完全展示出来。

炎帝与一般巫族不同,不仅仅巫族真身神通修炼得炉火纯青,还内修大道,乃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修道之士。他在巫族之时,便曾由玄松道人点化,传授自然功法,百草精要。成为人族共主之后,更曾赴五庄观,听镇元圣人亲自为他讲解自然之道。其手中法宝神农耒、神农鼎、赭鞭,也都是出自于镇元圣人之手,后来成为治世之宝,功德圣器。因此说他是镇元圣人的半个弟子,也不是妄言。

这一内一外,都是无上的神通功法,在炎帝身上熔于一炉,若是完全发挥出来,只怕直追祖巫,连大罗金仙也非其敌手。

只见炎帝现了大巫真身,却并不急着参战,先拿出一宝,其上祥光瑞气掩映,七彩闪耀,正是治世之宝神农耒。他将神农耒在地上一划,洪荒之上,便出现了一条长达数万丈的大河,深不见底。大河边上,高山耸峙。

顿时万水同归,奔腾入海。他所划之处,正是妖巫交战最为激烈的地方,这一划,便将交战的妖巫,硬生生划成南北两边,轩辕氏妖族大军主力在北边,炎帝巫族大军主力在南边,中间以大河为界。

只是妖巫二族纠缠在一起,混战正酣,却哪里那么分得明白?炎帝眉头一皱,又拿出一宝,乃是一根鞭子,名为赭鞭。(未完待续,)

第168章山河阻道怨难解东海留波恨未平

但见炎帝手持赭鞭,不断朝大河边上那些溺战的妖巫强者挥去。每一挥动之间,都会将交战的妖巫分开,将妖族赶往北岸,将巫族赶往南岸。

这两件功德至宝出手,自始至终,都是未伤性命。

巫族视炎帝为主,赭鞭所到之处,都不反抗,自然是指挥如意。但妖族则远没有那么好对付,即使挨了一鞭,腾云驾雾般跌回了北岸,也立刻就施展神通,想从河面越过,逼得炎帝只得再次出手。

交战生灵,何止千万。炎帝固然神通广大,凭借功德法宝之神妙,可以划地为河,撮土为山。若是普通生灵,只怕山高水阔,就此隔绝开来,不能再战。但妖族生灵,并非**凡胎,都生具神通,要越过此河,却也不为难。因此炎帝要想凭借一己之力,以河为界,将交战的妖巫二族分开,实在不是易事。

何况此时巫族实力衰弱,连遭打击。要重创巫族,这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对此妖族都是心知肚明,哪里会轻易放过?因此炎帝才施为片刻,就见妖族首领英招、计蒙扑了上去,与其纠缠。

炎帝真身虽强,对这两位妖王的攻击,也不能无视,一时之间顾此失彼,更难腾出手来分开妖巫二族。

眼看妖族过河之卒越来越多,妖巫又要成胶着态势,炎帝不由有些恼怒起来,干脆收了赭鞭,全心对战两位妖王。这下云泥立判,英招、计蒙便有不支之态。羽翼仙正在左近,见状连忙赶来相助。土灵圣母见了。也来相助炎帝。

轩辕氏战车之上,燃灯道人见炎帝现身,以一己之力,眼看有扭转战局的态势。不由有些担忧,对轩辕氏说道:“陛下,既然神农已然现身参战,局势恐生变化。不如我等先迎上前去,也好见机行事。”

炎帝为人皇,行天道,上受太清圣人护佑,下享万民拥戴,身负无边功德。不管此战是胜是负,将来都会入火云宫,享无边清净,只要时间足够,总能证道混元。对于这样一位人族共主,众仙身为修道之士,若非万不得已,是万万不想与其结下因果的。

在场之人,也只有轩辕氏才有资格与炎帝交战而不惧因果,这正是燃灯道人言语中的未尽之意。

轩辕氏面有惭色。摇头说道:“此战我以下伐上,本为不义,今又背百里之约,虽是无奈,岂不惭愧?既然炎帝现身,我无颜相见,愿留此地,谨守百里之约。”燃灯道人听了,只好无奈作罢。

暂且不提战场之事。还说炎帝之女。女娃之灵,为王屋山玄穹道人一道符箓护住。化为精卫,因执念不消,日夜衔西山木石。以堙东海。

她虽然神志不清,但生前习得的巫族神通,慢慢回转,化为本能,于是力气也越来越大,开始的时候还只能口衔木石,渐渐地巨石、小山也能抓起,最后竟连大山巨岳也提得起来了。

如此一来,东海可就遭了大殃,日日夜夜,都不得安宁,随时都可能有巨石大山落下,就连东海龙王敖广的水晶宫殿也遭她砸坏了几处,真是不堪其扰。

虾兵蟹将报来,东海龙王敖广都是假装大方,不肯计较。其实是见洪荒之上妖巫鏖战,心中有鬼,只想隔岸光火,闷声发大财,不愿再主动生事,惹火烧身。

幸好此时洪荒之上的巨山大岳之中,多有高仙杰士、神通之辈居住,为了仙家洞府、满山灵药不至于被海水泡坏,都打起精神,牢牢看紧山头,一待精卫过来,便用神通驱逐。精卫毕竟神志不清,只有蛮力,不是这些神仙的对手。那些神仙也因为她是炎帝之女,境遇堪怜,只要赶跑她便罢,不与她认真计较。

若不是这样,只怕东海虽大,也经不得精卫日夜填埋。

这一日,精卫居然看上了王屋山这座灵山伟岳,径直往此山飞来。王屋山附近大小山头的众仙见了,顿时砸开了锅,一时鸡飞狗跳,都往清虚洞天而来,要请玄穹道人做主。

玄穹道人笑道:“诸位道友勿慌!此山乃洞天福地,灵脉汇聚之所。便是贫道之功,独自施为,都难以将此山移动,何必怕她一只小小鸟儿!”

一位小仙苦笑道:“若说整个王屋山,她自然抓不走。何况道友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为我等景仰,岂能奈何不得她一只鸟儿?但是贫道那个小山头,只怕就难不倒她。而且此鸟执念甚深,看上一处,便千方百计要抓走一个山头才作罢。道友防得住她,贫道却难防得住她。还请道友想个办法,永绝后患为好。”

玄穹道人笑道:“千日防贼,确实耗费心力,耽误清修。也罢,正好贫道要去洪荒走一遭,她此时恰恰赶上这个关节,可见也是有缘。贫道就顺便带她前去,了结了这段因果。”

就见精卫飞来,不抓别的山头,径直朝清虚洞天所在的主峰抓去。玄穹道人见了,不怒反喜,笑道:“果然与吾大有机缘!”将手朝顶峰一指,已经做了一个生根的法儿,单待精卫来抓。

等到精卫双足抓牢主峰,振翅而飞,却突然发现此峰沉重无比,毫不松动。她虽然神智不清,倒也知道量力而行,当即便欲放过此峰,去抓别的山头。

哪里知道一用力之下,才发现双足有如生根一般,长在山峰之上,拔也拔不出来了。

精卫大惊,高声鸣叫,振翅连连,奋力挣扎,一时激得罡风呼啸,呜呜作响,只是脚下却纹丝不动。

玄穹道人见了,微微一笑道:“虽然有些固执,但能不屈不挠,倒也是好事。”便驾起祥云,来到精卫跟前,说道:“小友,可还识得贫道否?”精卫只觉得这个道人似曾相识,有亲切之感,竟然安静了下来。

玄穹道人见了,笑道:“你与贫道有缘,且先随贫道下山一遭。贫道先助你了却凡俗因果,再做道理。”说罢,将碧玉葫芦祭起,把精卫收入其中,就此往洪荒而去。

大河边上,炎帝与土灵圣母正在与妖族奋战,突然一声大吼,其声如牛,一道霹雳应声落下,击在正与土灵圣母纠缠的一位大妖螣蛇头上。那螣蛇也是洪荒异种,虽不是顶尖的妖王,却足可称妖族强者,身兼百毒,飞腾变化自如,纵横八荒,无人敢惹,却被那道拇指粗的闪电劈得昏头昏脑,掉落尘埃。

只听一个声音说道:“陛下勿慌,贫道来矣!”

土灵圣母闻声大喜道:“师尊至矣!”

果然见一个道人,蚕眉凤目,骑夔牛而至,正是玄松道人,其后跟着一位,脚踏祥云,却是玄罗道人。

方才那道闪电,正是夔牛所发。

地仙门下出世的八大弟子之中,他们二位都居万寿山中,一个在千年峰玄德洞,一个在玄龟峰水云洞,相距不远,故此相约联袂而来。

玄松道人见英招、计蒙、羽翼仙与炎帝纠缠不休,喝道:“竟敢冒犯人皇,罪无可赦,着实该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