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重生之瓷来运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耽美]重生之瓷来运转-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
    胡光明听完也觉得那种担心有点好笑,傅徵天不知道,宁向朗可是常常跟苏家那小子琢磨哪个女孩子漂亮啊!哪会往那方面走。
    章敏也放心了:“那就好,你一混小子倒是没什么,你天哥可是家里的独苗苗,又生在傅家那样的大家族,由不得那么胡来。”
    宁向朗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的,赶明儿我就给天哥介绍几个女孩子。”
    另一边,傅徵天正在处理当天的文件,中间休息的时候他端起水喝了一口,突然感觉那份温热让他有点回味。
    就像是昨晚匆匆一碰的……
    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傅徵天端着杯子的手微微一顿。
    即使他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事,但不代表他对这方面一无所知。在第一次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生理上的变化时,他就默不作声地给自己补充了全面的生理知识,比如感情征兆、欲望成因、如何解决生理困扰……等等。
    这些知识足以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正在发生偏差。
    他并不讨厌这个偏差,但理智告诉他这偏差是不能发生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傅徵天变得很忙碌,忙到连宁向朗都找不着人。宁向朗起初有些摸不着头脑,后来听说傅母开始变着法儿张罗着给傅徵天“相亲”,也就明白过来。
    敢情是有了老婆就不要朋友了!
    不管怎么样,傅徵天肯迈出这一步都是件好事,宁向朗打心里替傅徵天高兴。
    开学后宁向朗的生活就精彩多了,苏胖子跟他同一届,毕业季事儿多,两个人都是“中心人物”,一出现就被抓了壮丁,组织这个组织那个,忙得脚不沾地。
    偏偏“奴役”他们的老家伙们还振振有词:“反正你们都直接保送了,不用担心学习上的问题,为学校服务一下有什么关系!”
    宁向朗和苏胖子都深感无奈。
    这群老头儿真是越活越回去了,到底还要不要脸啊!
    两边都过得很充实,反倒是身体已经恢复过来的傅麟有点不习惯了。饭桌上傅麟问傅徵天:“怎么最近都没见到小朗了?”
    傅徵天顿了顿,说:“他快毕业了,忙。”
    傅麟说:“哦,小朗确实快毕业了。不过他不是早就拿到保送资格了吗?怎么还那么忙?”
    傅徵天搁下筷子,抬起头看着傅麟的眼睛回答:“能者多劳,你懂的。他那学校哪个老头儿不是雁过拔毛的家伙?他们肯定不会放过小朗这么个出色的劳动力,保准是把能推给他做的事都推给他。”
    傅徵天态度自然,语气也轻松,傅麟一时有些理不清头绪。他不是傻瓜,两个那么黏糊的家伙一下子变得连面都不见了,肯定有点儿问题。可从傅徵天这边看来一切如常,问起宁向朗的事他也对答如流,丝毫没有异常。
    傅麟蓦然发现自己对这个儿子的了解实在太少了,少到根本没办法判断出任何东西。
    傅母跟傅麟对视一眼,开口说道:“过两天你爸爸生日,你爸爸病刚好,就不办大了,找自家人吃顿饭就好。到时候你把小朗他们叫过来吧,我也很久没跟小朗妈妈好好说话了。”
    傅徵天点点头。
    回到书房后傅徵天看着手机怔愣许久,最后莫名地笑了笑。
    父母小心翼翼的试探,他当然察觉了。原来他表现得那么明显,明显到他们都能看出来的地步。
    他们显然是想在他“醒悟”之前把他拉回正道。
    傅徵天拉开窗帘,看着远处烂漫的春光,远处的山林绽开了一树树新绿,啾啾的鸟鸣声时远时近,吵得人心头烦躁。
    他知道自己正在关上一扇门,那扇门关闭以后他要忍受的也许就是无边的黑暗。
    但是他没有办法打开它。
    ——他必须亲手关上它。
    从小到大父亲希望他做到的事,他都会做到。
    无论是让父亲的期望落空还是导致两家发生矛盾,都不是他想看到的结果。
    胡家湾和第一机械厂正处于上升期,傅家也刚在西北扎稳根基,他们都要很多要做的事,这个时期最不应该让别的东西绊住自己的脚步。
    他可以做到。
    傅徵天静立良久,拿起手机拨通了宁向朗的电话。
    短暂的提示音之后,宁向的声音从电话那一端响了起来:“天哥?”
    宁向朗光是喊了这么一声,就让傅徵天的决心溃不成军。
    他已经很多天没有听见宁向朗的声音了。
    ——这是十年来的头一回。
    傅徵天感觉有无数虫蚁在啃噬着自己的心脏,不是特别疼,但很难受。
    傅徵天闭上眼,在脑海里回想着宁向朗的模样,从小小的个儿到半大少年,宁向朗的每一步成长他都没有错过,照现在这样一直走下去,往后的日子里他们应该也不会在彼此生命里缺席。
    但是他和宁向朗只能是朋友。
    至少目前是这样。
    傅徵天稳住心神,用最正常的语气说:“后天我爸爸生日,你叫宁叔他们一起过来吃饭吧。”
    宁向朗说:“我还当是什么事,没问题,本来我们就这么打算来着。”
    傅徵天说:“那好,到时候见。”
    这是要结束通话了。
    宁向朗以为傅徵天正忙,也没多想,“嗯”地一声挂断电话。
    耳边变得一片寂静,傅徵天静静望了窗外许久,抬手拉上了窗帘。
    满室幽暗。
    不知过了多久,书房的门蓦然被人从外面拧开了。
    傅母走进来打开灯。
    见傅徵天安静地倚着墙站在床边,傅母忍不住问道:“怎么不开灯?”
    傅徵天淡淡地笑了:“在想事情,这样比较容易集中精神。”他绕到傅母背后将手搭在傅母肩膀上把她往外推,语气不乏愉快的调侃,“妈你打断我的思路,我得重新来一遍,你快去睡吧,我还得再好好想想。”
    傅徵天少有的轻松和亲近让傅母一怔。
    她杵着不动了,打定主意盘根问底:“你到底在想什么事情?”
    傅徵天唇角微微上扬,露出个高深莫测的笑容:“没什么,只是想告诉某些人一个道理——做错事总要付出代价。”
    躲着舔伤口这种傻事他从来都不会干,心里不痛快的时候,最应该做的当然是让别人更加不痛快!
    比如他“堂伯”傅敬城。
    傅母很快就知道傅徵天不是在说假话。
    傅徵天在傅麟生日之后就回首都本家住了一段时间,等他离开首都的时候他“堂伯”傅敬城的产业统统崩盘。
    傅敬城本人气得犯病了,一夜之间就躺进医院静休去了。
    见傅敬城的遭遇这么凄惨,傅麒对傅敬城一支特别“友善”,力排众议把傅勉推了上去,大方地让傅勉去“接手”傅敬城的产业——主要是让他去收拾烂摊子。
    这一连串的“意外”发生后有人不服气了,把愤怒的矛头笔直笔直地指向突然跑回首都的傅徵天,直接找上门问傅老爷子要公道。
    面对那么不识趣的家伙,傅老爷子当然发话了:“这只是帮他们长长记性。”
    意思是他虽然老了,但还没有变成老糊涂,别把他当瞎子糊弄——不收拾你是心胸宽广,真敢蹬鼻子上脸,收拾你根本不带喘气!
    出了一口恶气,傅徵天带着愉快的心情回到西北——算算时间,这时候胡家湾办起来的瓷艺赛大概也正式拉开序幕。
    傅徵天从飞机上俯视着刚刚回青的西北大地。
    这片目前并不算富饶的土地将是他和宁向朗的舞台。
    他们会从这里腾飞。
    ——他们的目光现在最应该摆在这上面。
42第四十二章 :不自然
    宁向朗真正察觉不对劲;是在首都的消息传来之后。
    不是宁向朗自作多情,至少在过去的几年里面傅徵天做的大部分事情都会告诉自己,甚至拉自己参与。
    像这次这样从别人口里听到消息的情况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
    再回头一看,傅徵天的疏远似乎早有征兆,这段时间逐渐减少的联系就是最好的证据。
    面对李玉白的调侃,宁向朗有点沉默。
    宁向朗了解傅徵天,正如傅徵天了解他。
    回想起来,傅徵天开始转变的时间点正好跟他们不小心亲到对方的那晚对上号了,傅徵天已经成年;他的身体也已经开始进入发育阶段;早就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相处。
    这样一来他们之间就变得有点尴尬,想要继续往来下去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进一步,真的像其他人猜测的那样走到一块;要么退一步,退回正常朋友的相处模式。
    傅徵天这段时间的疏离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傅徵天希望他们能当一般的朋友。
    宁向朗莫名地有点失落。
    但这种感觉稍纵即逝,连他自己都没真正体会清楚。
    理智迅速占回上风。
    他比谁都清楚傅徵天为什么这么选。傅徵天从一开始就说了,只要能让他父亲满意,他什么事情都愿意做,包括当初接受傅勉这个比他还大两岁的“侄儿”——让一个陌生的、比自己更爱哭闹的小孩来分享自己父母的爱,对于一个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的小孩子来说绝对不容易。
    相比之下,控制自己的感情、控制自己的欲望,根本就不算什么事儿。
    傅麟对宁向朗非常好,既然让傅徵天走“正道”是傅麟的期望,宁向朗也不会成为亲手破坏它的人。
    宁向朗很快就将那天夜里那轻绵柔软的亲吻从脑海中抹去,投入到瓷艺赛的筹办之中。
    宁向朗被朱老委以重任,去邀请师叔们来当评委。
    这也是朱老第一次给宁向朗提起同辈之外的同门中人。
    朱老的师父是个只活在传说中的人物,他的作品很多都被摆放在议事大会堂和作为国礼赠予重要外宾,在外面可以说是有价无市,稀罕得不得了!
    朱老入门晚,偏偏又学得快,没多久就后来居上赶上了大部分同门师兄弟(姐妹),成为了最受重视他们师父的得意门生。也就是因为这“后来居上”的势头,朱老一直深受同门嫉恨,跟门里一部分人根本合不来。
    朱老提出让宁向朗去找“师叔”,宁向朗知道这肯定不是简单人物,想要多问两句却被朱老一个眼神挡了回来。
    那眼神的意思显然是“该你知道的肯定会让你知道”、“不该你知道的你问也没用”。
    宁向朗识趣地闭嘴了。
    朱老让哑叔给宁向朗领路,于是宁向朗跟哑叔一起出发,来到临近华西边界的一座山城。
    说是山城一点都不夸张,整座城从山脚到山顶,还跨了个大大山谷。那山的地非常扎实,几乎是由岩石组成的,房子也建得大刀阔斧,看起来古朴而粗犷。而在房子与房子之间的空隙长着一洼又一洼的翠竹,它们都像是从石头里面钻出来一样,竹身苍翠坚实,竹枝竹叶也丝毫不像南方毛竹那么柔韧。
    这是西北大山挤出来的竹子,一般都是散生,不能跟南方一样成群成群地长,但恰好就成为了山城中最好的点缀。
    宁向朗走过那么多地方,对于这种人和自然共同创造的奇迹美景还是没有任何抵抗力。
    他开始喜欢上这个任务了。
    哑叔不能陪宁向朗说话,大步走在前面给宁向朗领路,很快就走到了宁向朗师叔的家。
    这位师叔叫冯秋英,比朱老小了三十岁,今年刚满五十。他精神非常好,宁向朗到达的时候他正跟其他人闲聊,笑声爽朗大方。
    一个人的笑最能分辨他品性,宁向朗一听就知道这位师叔是个爽快人!
    哑叔显然认识冯秋英,他刚准备上前打招呼,冯秋英就喜上眉梢:“哑子,你来了?”
    哑叔点点头,朝冯秋英比划了几下,将宁向朗推上前。
    宁向朗乖乖问好:“冯师叔。”
    冯秋英说:“你就是师兄的得意弟子吧?你跟师兄当年可真像,当初师兄也是进门不久就被师父看重,结果气跑了好几个入门早的师兄。”他哈哈一笑,“现在你的战绩是多少?有没有赶上你师父?”
    宁向朗:“……”
    这有什么好比的啊喂!
    冯秋英拍拍他的肩膀,说道:“看到你没受多大影响我就放心了,不遭人妒是庸才,他们嫉妒你是因为你够出色。有些人总喜欢把自己的无能归咎于别人的偏心,你可别太放在心上。”
    哑叔在一边发笑。
    宁向朗这家伙会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才怪,这人要么把别人吃得死死的,要么把别人碾压得心服口服,这么多年来也只有张著一个人剑走偏锋——被朱老发现后已经将他赶出师门。
    宁向朗在长辈面前向来很乖,尾巴夹好,笑容收拢,摆出了十分受教的模样。
    冯秋英虽然奇怪脾气古怪的师兄居然收了这么个乖弟子,却还是很喜欢这个后生。他对宁向朗说:“来了就先进来坐坐吧,正好我有几个老朋友来了,正在讨论点东西,你和哑子也来听听。”
    冯秋英在这座山城生活得很舒坦,这边正连接着华西和华中的边境,半小时的车程就能越过省界,看到一片茂密的竹林,延延绵绵长了一整片山头,资源非常丰富。
    在这边呆久了,冯秋英的技艺也渐渐有了侧重,他正带领着这座山城的人挖掘竹子的最大利用空间。
    竹子全身都是宝,竹身、竹叶、竹根、竹笋几乎都能吃能用,冯秋英很爱它。怎么最大化地利用这边的竹子资源是冯秋英这些年来一直在琢磨的事情,从直接吃用到大众化的手工制品,冯秋英都能耍上几手。
    而他最有名的就是留青竹雕。
    留青竹雕是竹雕的一个分支,竹子外层有一层青皮,去掉青皮就能看到致密的竹肌。这层青皮的全留、多留、少留、不留,可以勾画出颇具层次感的精美竹雕,这就是所谓的“留青”。
    年份一久,留青竹雕就会变成莹润的琥珀色,同时还泛着漂亮的象牙光泽,非常雅致。
    冯秋英选材新颖、画风成熟,作品很受追捧,技艺已经走到了巅峰。偏偏他外流的作品很少,所以只要他出一件,价格就炒高一大截!
    作为现代艺术品能卖出他这样的价格,足以让很多外行人叹为观止。
    宁向朗以为冯秋英的朋友是来跟冯秋英探讨竹雕手艺的,没想到坐下一听才知道是从华中那边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