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子桑gl》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子桑gl-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就先谢过国师了。”
  
  半个月后,正月十五元阳佳节。
  据悉,在中原有几处地区,出现了富贾组建的祭拜前朝大延子桑之举;皇帝柏道成得知之后甚为恼怒,下旨将有关人员全部抓获,并杀无赦。日后,柏帝更意欲到江南承运城即子桑祖庙大作毁坏之举,前朝海固王公孙政出手制止,并率江南一带起义。
  大宁兵马遂退守江南之外,无法撼动海固军分毫;柏帝于京中得知,又听闻民间多人相传祭天有变一言,气得卧床不起。
  京城连府。
  “大哥,你看现下情势越闹越厉害,咱们是不是该——”
  “差不多了。”连复收敛着脸色:“改日,叫聿儿来这边一趟。不可再拖,先生说聿儿呆得越久便越危险、那么多年了,一定要胜利才好。”
  “大哥放心,老天爷会保佑我们的!”
  “嗯。”
  我相信,太子爷也会保佑着我们、保佑着聿儿。

  ☆、第14章 前延孤

  安统十七年,二月初八。
  距离今年元阳节所发生的屠杀,也过去了大半个月时间。无论是京城,还是其他地方的小民百姓,一众提心吊胆,生怕那皇帝拿自己开刀。江南那边,海固王依旧是守着自己的军民和大宁对立,丝毫不退让。
  这日,连聿本打算在家中和柏倾冉打个火锅,去去寒气;不想自己的哥哥连信却匆匆忙忙地过来说父亲有急事。连聿有些奇怪,不过还是吩咐蓝儿去准备好食材,待晚上回来便可以和公主一起用晚膳。
  连聿常服未换,只是披了一件衾衣便随了连信出门。
  连府。
  连信带着连聿进了家门,进门之后还小心翼翼地张望了一下身后有没有人跟着;连聿留意到兄长这番举动,心中的疑惑更深。
  “哥,阿爹叫我来到底是因为什么事?”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只是阿爹说了,这件事很重要,而且要我小心路上会不会有其他人跟着,务必要确保这件事不会泄露出去。”
  连聿狐疑地皱紧了眉头,见连信不像是说谎的样子,便朝府里正堂走去。
  初入正堂,连聿便瞅见连复和连二两个人穿了一身黑衣黑裤,背对站立在堂前;而那原本供奉在正堂之中的一副字画,此刻却变成了几个黑木牌位。
  “阿爹,聿儿来了——”连聿方走上前,只见那进入视线的几个牌位、上座列着的是‘大延顺和皇帝’,下座列的是‘大延太子统’‘大延明王扬’。见此,心中大惊:
  “阿爹!何以在家中祭拜前朝皇族?这…这可是犯了死罪啊!”连聿不由得被连复的这个举动吓了一跳。近来,祭拜大延的事情闹得满城风雨,各家各户对子桑都闭口不提。眼下父亲怎么就自己祭拜了起来!
  连信也是吓了一惊,却未敢问话,只是在身后默默站着。
  连复回过身来,看向连聿;见这孩子脸上一副焦急,微微一笑:“死罪?只不过是祭拜死去的人,却是犯了不可原谅的罪孽吗?”
  “不是…只是,近来皇上很忌讳…”连聿轻声回着。
  “他当然忌讳、他这个当皇帝的,十几年来哪一天不在算计着前朝!”连复的目光顿时变得冷冽起来,望着虚无狠狠地说着:“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帝位,本来就是他使了手段才抢到了这一切!”
  连聿直直愣了神,不知连复意思。
  “大哥,不要动气。”连二忙上前来劝着。
  连复点点头,脸色沉重地叹了一口气。看回身后一脸茫然的连聿,再想及现今这天下的形势,十七年压抑在心底里的屈苦似乎得到了解脱一般。
  “阿爹,唤聿儿来…所为何事?”
  连复笑了。
  “聿儿,有些事情,阿爹瞒了你们好多年。现在,也是时候告诉你了。”连复缓缓地走开了几步,复又回到连聿身侧:“之前,你说你在长公主府里的书房看了不少前朝史书。不知道你看了之后,对明扬之变有何想法?”
  连聿始料未及。
  “聿儿觉得,那场政变疑点很多。只是没有过多的记载可以让聿儿去想。”实际上,连聿曾觉得柏道成的出现有些耐人寻味。只不过他已是皇帝,更是自己岳丈、可以说什么呢。
  难道真要说,觉得柏道成的清君侧、更加像是谋朝篡位?
  连复欣慰地点点头,“没错。那么,你知道这些事情的另一面吗?”
  连聿顿了顿,又摇了摇头。
  “前朝太子,子桑统。他是一个很有抱负、也很有才干的储君太子。他一心希望着可以当一个好皇帝,把大延更好地传承下去。可是老天无情、朝中的权臣柏氏,早早揽下了朝廷之中的多处权力,使他这个太子、如同架线玩偶一般。”
  “明扬之变、其实他早早得知。他知道,自己的兄长子桑扬想抢皇位,也知道柏家柏道成也有这个意思。但是太子无权,没有办法对付柏家。于是在那一年的元阳节,他选择了亲眼看着自己的王朝覆灭、只为了日后有一天可以重振子桑。”
  连复停了下来。
  连聿听了,对当中真假并没有追究、却仍是觉得不解:“阿爹…太子为什么要选择把江山拱手于人?而且…政变之后,子桑家的人,不是都被杀了吗?…”
  连复默。
  “太子至死,也只有右相之女韶筝、这一个太子妃。太子妃体弱,此前曾两次为太子怀上孩子,却都出了意外小产。第三次怀上孩子时,正好是政变前一年。太子妃知道那时已经是多事之秋,所以在元阳节前,生下孩子就立刻送出宫外。太子也是希望孩子平安,对外说太子妃尚未临盆。”
  连信听及此处,心中却是久久不能平静。
  “这么说,前朝还有一个孩子生存在这世上?”连聿听懂了这个故事。转念一想,却有觉得有些不对劲:“阿爹,你又怎么知道这些事的?”
  难道是胡说瞎造的?
  连复看回连聿,抿着嘴,眼中似有泪花闪烁:“太子此前,手下有一对亲信兄弟、分别叫连之民和连之凡。元阳节前,这两个亲信奉命将那皇孙带出宫外生活。以防万一,其中一个还亲手毁了自己的脸,只为了不被柏家的人认出。”
  连聿只觉得这世界似乎在一瞬间都静止了一般。
  十七年前,皇朝遗孤。连家亲信、刀伤毁脸。
  连聿看着连复脸上早已纵横了多年的多条刀疤,嘴里想说话,却又迟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出来。这个故事,什么意思?真的,是意有所指吗?
  “十七年了。”连复红着眼睛,只是一味地强忍泪水:“他们这一躲,已经躲了十七年。孩子,你告诉我,现在那狗皇帝对死了的人都处处为难,那一个活下来的皇孙,应不应该去反了他!”
  “我…我不知道…”连聿脑子里一下子变得乱了起来,看着连复这般说辞,心里却涌起了一阵不安。“阿爹…为什么,为什么要说这个故事给聿儿听…”
  “聿儿,这不是故事,这是真的,”连复拉着她,“你就是十七年前太子妃所诞下的那个孩子,你是前朝太子的嫡亲血脉,你不是我连之民的孩子,你不姓连,你姓子桑,你本名是子桑聿!”
  聿连连后退了几步,摇着头,眼里皆是不可置信。
  “怎么会…怎么会……”
  我怎么会是前朝血脉,我怎么会是子桑遗孤!这是假的,这一定是假的!如果我真的是子桑遗孤,现今我身为驸马,认那柏家做父,又算个什么!
  连复见她这个样子,知她这一时间定是接受不了。
  “聿儿,”连二守在一旁,向聿递过去一份明黄锦帛:“这是十七年前,太子委托我兄弟二人照顾皇孙的一则书信。里面,还印着大延子桑的玉玺。”
  聿迟疑着接过,两手却有些颤抖。定了定心,方将其打开:
  “大延顺和四十八年,正月。皇儿初生、女儿身。却未能留于身侧、据回,柏氏会在元阳起事,只恐拖累皇儿性命。亲信民、凡携皇儿出城,一为健全,二为光复;自知此举定累此儿一生劳苦,却无可奈何。今,为皇儿取名聿,赠以自身玉佩,望,身体强健,方能一统天下以重振大延。”
  锦帛之下,是太子子桑统的私人朱印,以及方正的玺赢大延朝子桑氏皇帝诏’。
  聿紧紧地握着包裹在锦帛之中的一枚龙形玉佩,看着锦帛上因岁月年久而显得有些脱了墨迹的字句,心里已经几番风雨。
  抬眼去看回照顾了自己十几年的父亲和叔叔,此刻突然想到,那二人单字,连起来不就是‘复延’的意思吗。如此说来,这一切,都是真的?我、不是普通百姓,而是一个一生下来就背负着王朝荣辱的皇家人?
  而且,还对着一个杀了自己全家的人,出言称作父皇…
  聿有些失神,久久说不出话。
  连信站在一边,看着这一切,虽不似聿那般痛苦、但也足够震惊。从小,只是知道她不是亲生的,以及是一个扮男相的妹妹、罢了。却不知,她是一个生下来就需要扮作男儿身的女儿家,只有这样,才可以勇敢活着。
  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日后,为人君。
  “皇孙殿下——”
  连复和连二皆是一同向着聿跪拜在地,一声尊称更让聿退了半个身子向后。
  “臣、奉了太子之命,此生,一保殿下周全;二保殿下夺回帝位。殿下,现今柏道成坐在皇城之中,还对前朝之人滥杀无辜;臣恳请殿下,随着臣等离开皇城,到江南承运城,以祖庙为据,反柏家!”
  聿嘴角只扯着一道苦笑。
  “今天这一切,真的不是说笑吗。”
  连复抬起头来直视她:“臣,为何要以此事说笑?十七年前,殿下的父皇和皇祖父被那姓柏的害死殿中,母后也为了掩饰您的离开而*去世;殿下,是否真的觉得这些杀身大仇不应该报?若他柏家,是个贤明帝王,臣也认了;只是,他姓柏的狼子野心就是狼子野心,殿下若是不报此仇,太子九泉之下,不得瞑目——”
  聿的眼里,似乎真的看到了当年情景。
  幼儿出生,连夜哭泣、两名侍卫抱着襁褓中的孩子逃出皇城;佳节盛宴,君臣和乐,一杯酒后东窗事发、太子毒发,脸颊带泪;寂静深夜,撑着虚弱的身子拿过烛台,朝着殿房燃起了仇恨的火,为了孩子,葬身火海之中。
  聿不禁流了眼泪、不为谁,只为了那朝夕相处多时的柏倾冉。
  成亲,已经差不多一年。
  一年来,本以为和她会此生携手共进,平静而安谧;但是,老天爷似乎一定要给我二人一个考验,一个牵扯到家仇国恨的考验!
  冉儿,你为我妻,却是我杀父仇人之女…
  若我身上,的的确确流淌着前朝子桑氏的血液,那么这一生,我便注定了不能和你们大宁柏氏共存。你我明明交好,是否,会有兵戎相见的一天。
  “殿下——”连复还想再劝,聿却伸出手来,示意不要再说。
  “阿爹、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喊你。你养了我十七年,我信你;你说我是前朝太子的遗孤,我也信你。我会跟你们去江南、只是,给我一些时间…”聿说着,不禁低下了头,似乎每说出一句话,就心如刀割一般。
  连复点头。
  聿将那玉佩和锦帛一并收于衣袍中,再看回堂中灵位。
  只是徐步上前,拿过桌上的细长檀香沾着烛台燃了、再双手捏紧,向着正堂之上的三个灵位端正拜了三拜。
  若我为子桑,此生定夺帝位、以慰当年祖上之死。
  檀香一并没入桌上香炉之中,那顺着微风冉冉升起的几缕轻烟,一丝一缕地掠过座上的几个神主牌位,似是碰触到牌位上的金漆文字,换来几重会心的温暖一般。
  ………
  公主府。
  连信驾着马车,将聿送回府邸。到达公主府时,清白的天色早已经入夜,周围皆是一派昏暗之景。下车时,连信看到她的脸色一阵阴郁,心中踌躇了很久才喏喏地开口:“聿…不对,殿下…”
  “莫要再唤我殿下了。”
  聿有些不快,“十几年前,哥哥如何待我我是知道的。我不希望,那一层身份的存在而让你疏远了我,对于聿而言,连信永远是我的兄长。”
  千百年来,有多少人,就是为了权力和势力蒙蔽了自己的心;高高在上的人,永远处于高高在上的状态、可是活在底层的百姓,却永远被压制在底层。
  只是,不都是人吗?就算天子,也只是一个凡人啊。
  聿眼神真挚地看他,看到了他的笑容。
  “好。对于连信而言,你也永远是哥哥保护的人。快些进去吧、别让人看到了。”
  “嗯。”
  寥寥几句,终究还是没有多说什么。兴许,那一层隔阂是无论如何都会存在的。
  聿轻叹了一口气,看着府中远处那道亮着的光芒,心中一阵刺痛。罢了、还是不要再多想此事,先暂且放下、先暂且放下……
  不紧不慢地走到了偏厅,远远地便闻到一股香味。
  “我回来了。”聿缓步而入。只见那偏厅之中桌上,放着一柄火锅炉具,炉子里的水已经烧开,并着里面的肉和调料,飘着一阵引诱肚子的香气;炉子周围,摆了不少鱼肉菜蔬,盆盆碗碗一眼望去似有二十个之多。
  “你回来了~”“驸马爷好~”
  坐在火锅周围的,是柏倾冉和蓝儿。这二人脸上还沾着一些煤炭的乌黑痕迹,想必是忙活了一个下午才把这一顿给舞弄好的。
  聿心里不禁有些感动,走到柏倾冉身边坐了下来。
  “你们主仆二人,倒是都成了花脸猫一般了。”聿笑着接过碗筷、见她二人技术不妙,自己却是驾轻就熟地将食材放入锅里热水之中,沾着酱料涮着吃。吃过了,才开口去问她二人来:“你们可都吃饱了?”
  主仆二人还在咬着碗里的肉,闻得这一句话都是一阵沉默。
  “才没有,刚开始吃呢。”柏倾冉笑着。
  “公主方才吃了不少呢,还抢了我的一些!驸马爷,你可得做主啊!”蓝儿毫不客气地在聿面前戳了柏倾冉的小报告,柏倾冉不禁恼得羞红:
  “你这丫头!乱说话!”
  “公主才乱说话,蓝儿说的可是真心话~”
  “还说!信不信本宫明天让你去打扫茅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