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枭-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余庆笑了笑,知道陆皓山的性格,也不多说,在上位坐下后,挥手让众人都坐下,赵敏也破格入席,不过只落了一个尾席。

“大人,菜稀酒簿,请你千万不要客气,来,请起筷吧。”茶马交易的事进展顺利,赵余庆的心情很不错,那脸上一直洋溢着微笑。

“赵老族长,你说不用客气,陆某就真不客气了,有一事想请赵老族长应允,还请赵老族长千万不要推辞。”

此话一出,满座皆惊,三名族中长老眼中有玩味之色,坐在末席的赵敏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之色,耳边涌起几朵红晕,两手不自觉拉着衣角,都不知说些什么,只好低着头,心情一下像七上八下的,飞快的瞄了一旁的陆皓山一眼,又低下头,心里暗暗说:这个坏家伙,不会是选择这个时候说吧,这,这多丢人啊。

陆皓山和赵敏走得越来越近,赵氏一族的人是有目共睹的,其实也是众人的所乐于看到的,赵余庆暗中还为两人见面创造机会,在他们眼中,陆皓山的前途不可限量,赵氏虽说人脉广,家底厚,但底蕴不足,族中连进士都没一个,虽说会做生意,但是地位不高,赵敏就是嫁入豪门大宅,最多只能做个偏房,赵余庆肯定不甘心,正好“朝中有人,手段通天”的陆皓山出现在他面前,简直就是撞了大运。

再说自家女儿生性高傲,普通人根本看不上,那些纨绔子弟她也从不假以颜色,难得她对那位年纪轻轻的县令大人也流露出好感,赵余庆相信,以陆皓山的能力,就是没有靠山,以赵氏一族的财力,也能替他铺路,助他更上一层楼,到时妻凭夫贵,又反哺赵氏一族,赵氏一族中兴也不是奢想。

可是这话说得太直白了,赵余庆的脸色有些尴尬,不过还是硬着头皮说:“不知大人有所求何事?”

这也太不不懂事了,赵余庆心里直打鼓:就是看中自家女儿,大可请媒婆前来说合,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这就是礼数,可是贸贸然提出,显得对赵氏一族不够尊重,要是同意,显得自家女儿不矜贵,一口拒绝,又怕会把陆皓山给气跑呢,苦闷啊,赵余庆打算等这次茶马交易后,再看清楚一点才决定的,没想到陆皓山在就。。。。。。

就在赵氏一族的人在胡思乱想之际,陆皓山笑着说:“陆某看赵家村内眷养了不少信鸽,从赵老族长把陆某的行程计算得这么清楚可以看得出,赵氏一族应有一套以信鸽为传信工作的情报系统,现在政局不稳,暴民四起,还有白莲教出没,想赵老族长可以把情报分享一下,有什么风吹草动,也可以早作防备,对了,这次茶马交易,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少,陆某放心不下江油县衙的公务,有什么事,可以借赵老族长的情报系统来传信息吗?”

“啊,你说的是这事?”赵余庆大吃一惊,眼睛瞪得老大。

ps:墙内开花墙外香,虽说本书成绩欠佳,不过炮兵忙着人生大事,今天有些突发情况,晚了点,但二更还是能保证的,请见谅。

112商议行程

赵余庆以为陆皓山要提亲,心里可以说天人交战,在同意和婉拒间左右为难,已经想好了怎么婉拒但又要给他留下希望的话,满脑子都是怎么应付不同的状况,可没想到陆皓山竟然提出这么一个问题,一时间脑袋有点反应不过来。

“别的问题,没有啊。”陆皓山被赵余庆那么一说,一时也楞了一下,很快体谅地说:“若是赵老族长有不便之处,那此事就当陆某没说过。”

“哦,没,没什么”赵余庆在庆幸之余,心头又有一些失落,人就是这样,有人掂记着,又患得患失,可是一旦被人无视,又感到莫名的失落,好在他见惯大风大浪,很快就反应过来,连忙笑着说:“方便,方便,这只是举手之劳,赵家村还有得仰仗大人多加照顾呢。”

匪过如梳,兵过如剃,被贼匪盯上没好日子过,可是让那些穷疯的士兵看上,那日子就不得消停,现在政局动荡不安,那些地主富商除了蓄养家丁、护院保护,也会下意识讨好县衙,以至有事的时候第一时间救援,这也是陆皓山上次募捐这么顺利的原因,听说有地方,那些官差故意拖延,等贼匪抢完后才出现,到时从贼匪抢回的东西成为赃物没收,要想拿回,那是做梦。

陆皓山高兴地说:“那太好了,赵老族长,不知能不能帮县衙培养一下这方面的人才,若是再能提供一些信鸽。那就最好不过。”

“大人都开了口,这等小事,赵氏一族乐意效劳”赵余庆笑着说:“不过,无论是要培养人才还是要信鸽,你最好找我家敏儿,这些都是她捣弄出来的。”

赵敏?

看到陆皓山一脸好奇看着自己,赵敏有些不好意思,微微一笑,主动解答道:“当时学习九章算术,想测试下鸟儿一柱香的时间能飞得多远。是鸟快还是马快。其它鸟难养,就用鸽子来测试,一来二去,发现信鸽用来传递信息不错。就养了不少信鸽。没想到。这点小玩意还能入大人的法眼。”

原来是这样,没想到,这个赵敏还真是多才多艺。养鸽子测试速度,给她弄出一套情报系统,不过很多东西都是这样,只要有兴趣,专注做某一件事的时候,往往会在这个领域取得较大的成就或重要的发现,如果说贪婪是人不断向前的源动力,那么兴趣就是人奋发向前的助燃剂。

乱世出英雄,巾帼不让须眉,像那个羌族的云儿武艺了得,箭术更是百步穿杨,眼前这个赵敏宛如大家闺秀,可就是这个娇滴滴的女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擅长九章算术,能养信鸽,都不是简单啊,这是大明的环境促成的吗?

也好,找个机会娶回家,能暧床还会打理家务、生意等,那可是传说中的贤内助。

陆皓山一脸正色地说:“赵小姐,这已经很厉害了,用飞鸽传信,速度快,所需的人力物力少,应该大力推行。”

“大人,此言差矣”赵敏有些可惜地说:“信鸽毕竟是畜生,没人那么可靠,半途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或许贪玩误事、或许被人诱捕,或许觅食时被人射杀等等,再说信鸽很容易能辩认出来,一旦被射杀,那么所携带的信物或情报就被对方得知,可以说飞鸽传书作日常用途,像朝廷对重要情报的传递,还是靠驿站和驿卒。”

“赵小姐的意思是,用信鸽传递信息有二个弊端,一是怕情报不能按时到达,二是怕中途被人截获,对吧?”

“对。”

“如果多派几只信鸽传递,增加成功率,至于怕情报被人截获,这个更容易解决,用密码加密书写,对方就是截获,也看不明白说些什么,对他们来说,只要破解不了密码,对他们只是废物纸一张,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泄密了。”

赵敏吃惊地说:“密码书写,这是什么来的?”

“这个简单,其实从秦国开始,一些兵部的情报已经用密码书写了,原理很简单,通过一定的规律把序列把原来的意思打乱,没有按规律翻译过来,根本就看不明白。”

看到赵敏还有些不明白,陆皓山不厌其烦劳地讲解密码的应用,例如用数字、特定符号、音色等来编写等,说到兴致之处,还拿笔来举例,而一旁的赵敏听得如痴如醉,不断地点头,有时还提出自己疑惑的地方,于是乎,一场宴席好像成了两个人的世界,把赵余庆和几个元老晾在一边大眼瞪小眼,想打断又碍于陆皓山的地位。

看到女儿成花痴状,赵余庆也只能感叹一句女大不中留。

眼看菜都快要凉了,正事还没谈,二人感觉像在谈情说爱一样,赵余庆别提多尴尬了,几个元老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都不知说些什么好,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空档,连忙干咳两声,打断二人的说话,这才笑着对陆皓山说:“大人,请用筷吧,菜都快凉了。”

陆皓山这才注意到自己好像有点喧宾夺主,不过在心仪的美女面前,很多男子都喜欢显示自己的能力,陆大官人也不例外,没想到冷落几个老家伙,这里还是别人家呢,于是有些抱歉地说:“好,赵老族长,诸位,请用筷吧。”

看到陆皓山拿起筷子开动,众人这才开始吃起来,席间众人很有默契不谈合作的事,酒过三巡,味过五番,赵余庆终于把话题引回在茶马交易上:“大人,经过二个月的筹备,现在一切准备就绪,只要挑一个黄道吉日,我们就可以起程了。”

陆皓山点点头说:“不容易啊,没想到这茶马交易比陆某想像中困难多了。”

一旁的长老赵能以为陆皓山质疑赵氏一族的办事能力,连忙说道:“大人,其实茶叶并不难收集,虽说陕西地区多地方暴乱,一防暴民土匪二防巡检官吏,但这些以赵氏一族的能力还不难做到,主要是前期的准备工作要做很多,把茶叶收集起来,先要压成茶砖,方便运送,然后是运送的马匹,我们这批茶叶见不得光,有时需要走小路,这样一来马车就用不上,只能用马匹来驮,一匹普通马匹的负重为三百斤,可是这次是长途跋涉,为了机动性更强、速度更快,每匹马负重二百斤,就算不用后备,六万斤茶叶也需要三百匹马,先别说筹这么多马殊为不易,就是找合适、可靠的马夫也不容易。”

顿了一下,赵能继续说道:“为了加速前进,辎重、粮草带得越少越好,这样一来,我们在从江油到西蕃的路上要建立若干个补给点,一达到目的地,粮草马上得到补给,有可能还要补充马匹,光是这个布局就花了不少时间,除了这些,我们还要打好关系、收集情报,派人在西番寻找有实力的买家,这么多事能在二个月内完成,这已经了不起了。”

没想到这里面门道这么多,陆皓山听到也呆了,这赵氏一族不错啊,还没有出发,就已经做了这么多准备工作,正所谓有备无患,不像其它的商人,都是见一步走一步,顺风顺水还好,一旦有什么突发事件马上就措手不及,想得比自己还要周到,看来自己那是找对合作的人了。

“赵长老不要激动”陆皓山连忙说道:“赵氏一族的办事能力,陆某当然信得过,现在不过是在感叹罢了。”

“不敢,大人体谅就好。”看到县令大人认错,赵能也不敢托大,连忙解释道。

陆皓山有心岔开话题,有些奇怪地说:“茶砖?我们收的不是陕川茶吗?不是普洱才有茶砖的吗?”

一个名为赵三醒的长老笑着说:“大人可能对这方面不甚了解,很多人以为只有普洱适合压成茶砖,其实茶叶都可压成茶砖的,只是看有没有这个需要罢了,自唐代起,为了方便运输,就把茶叶压成茶砖,现在市面上有花茶砖、黑茶砖和普洱茶砖,大人请看,这是我们自行压制的花茶砖。”

赵三醒说完,转成拿了一块砖头状、用纸包着的茶砖轻轻推在陆皓山面前。

陆皓山掂了一下就知这茶砖大约在二斤左右,轻轻打开外面包装的那层纸,发现里面还包了二层纸,一层油纸和一层白纸,包得很仔细,陆皓山只是稍加思索,就明白为什么为什么包三层纸:里面的白纸以示干净、中间的油纸防止下雨淋湿和受潮,外面那层纸则是标记,看得出当中费了不少心思,而那三层纸一打开,马上就闻到一股新鲜郁郁的茶香。

这就是在西番人梦寐以求的茶叶,对他们来说,宁可不吃肉,也不能不喝茶,这是这个习惯哺育了无限的商机。

“长老说得好,陆某自愧不如”陆皓山也不转弯了,扭头开门见山地赵余庆说:“赵老族长,既然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商议一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出发,还有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和注意什么。”

ps:这章晚了,明天恢复正常更新,哈哈,炮兵准备告别单身,祝贺我吧

113巡视军营

一说到正题,赵余庆一脸严肃地说:“大人,我们将会从绵州出发,绕道通过成都,然后进入康定,再取道拉萨,要是在拉萨找到好买家,就在拉萨交易掉,若是找不到好买家,继续西行,到达江孜,转向亚东,最后会在亚东把茶叶处理掉,此次光是随驮货的马匹都有三百匹,茶货达到六万斤,加上马夫、护卫等,队伍非常庞大,赵某想询问一下大人,我们是结队前行,还是把人分散,分成几个队列,这样不惹人注目呢?”

赵余庆估计过,这次所用的马匹大约五百多匹,除了驮货之外,还需要运送一定量的粮草补给,再说像亲卫、陆皓山等人,自然不会走路的,这样一来所需马匹差不多要翻一番,马夫加护卫,怎么也得三百人,这样一来,相对普通的商队,规模大了几倍,想不引人注目都不行,目标过大,要是正当手续还行,偏偏自己这一行是准备走私茶的。

饶是赵老爷子见过不少大风大浪,可是还是被弄得小心脏七上八下的,不是没贩过这么多的茶货,问题是没走过这么大数量的私茶,现在的年青人,胆子还真大。

陆皓山皱着眉头说:“为什么从绵州出发,不是从江油出发吗?”

“大人,茶叶收好后,需要压成茶砖,我们现在都是用水力压制,工作作坊多设在水边,这次收到茶叶后,直接顺着涪江而下,抵达绵州,在绵州进行压制,这样的好处有二个,一是就近水路,运输成本小,从绵州出发。我们缩短一段距离,二是我们有相熟的压制茶砖的工作坊在绵州,这样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原来是这样,没想到赵余庆考虑这么仔细,稍稍考虑了一下,陆皓山断然道:“我们还是结队而行吧,这样路上多少有个照应。”

茶引只有一份,自己只有一个人,分身乏术,再说人分散了。路上碰上劫匪也难应付,不如兵合一处,有力往一个地方使,再说陆皓山除了有以假乱真的茶引,还有秘密武器。

赵余庆点点头说:“赵某也是这样打算,既然我们的看法相同,那就这样定了吧。”

确定了运送的方式,赵余庆松了一口气,一边拿起一个茶碗喝茶。一边不着痕迹给一旁的长老赵能打了一个眼色,赵能马上会意,向陆皓山行了一个礼说:“大人,此行交易。路途遥远,艰险重重,不知你麾下新练的纠察队,可堪重用?而长途跋涉。那些只有十多岁的少年郎,能不能吃得消。”

陆皓山不急着回应他的问题,反而问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