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枭- 第2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洪范?陆皓山突然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可是一时想不起来,李定国看到,走到耳边小声地说:“大人,这陈洪范就是借虏平寇的三大使者之一。”

哦,想起了,陆皓山恍然大悟,盯着陈洪范一脸戏谑道:“陈总兵还真是劳碌的命啊,去完北京没多久又来陕西?你们没人了吗?哦,对了,左御使和马少卿还没有放回来呢,哈哈哈。。。。。。”

借虏平寇是弘光政权一个消极、荒唐的策略,马士英、史可法、黄得功、刘良左等人拥立福王朱由崧为皇,南明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弱,它控制了全国最富庶的地区,拥有数量可观的军队,仅武昌左良玉的部下就达二十万以上,再加上高杰、刘泽清、黄得功、刘良左、郑芝龙以及两广、江浙、云贵等地的驻兵,军队数量达百万之巨,绝对是一个庞然大物。

可惜南明官员被满清吓破了胆,不仅不思进取,拿回丢去的大明江山,还把希望放在满清身上,想利用他们和大顺决斗,想利用满清平剿之不完的贼寇,听到李自成被满清打败后,南明的官员还击掌欢呼,把满清当成他们的恩人。

这不,一听说满清打了胜仗,这些无耻的君臣还弹冠相庆,就在清军和大顺军还在交战时,弘光帝朱由崧就派使团去“通好讲和”,兵部右待郎兼右佥都御史左懋第、太仆寺少卿马绍愉、总兵陈洪范为代表携白银十万两、黄金一千两、缎绢一万匹作为满清出兵的礼物,满怀希望去求和,希望和满清划江而治,可是听说江南富庶后,多尔衮一口拒绝。

多尔衮是一个务实的人,礼物留下来,条件不答应。

事情本来就告一段落了,可是与左、马生隙的陈洪范暗中写信给多尔衮,说只要他扣押左懋第和马绍愉,他就成为满清的内应,替他拉拢南明的将领,多尔衮闻言马上捎人抓回原来已经离开的左懋第和马绍愉。

当然,这事是陈洪范和多尔衮的暗中交易,外人不知道,不过陆皓山在前世恰好看过明史专家顾城的研究,得知这件事,所以故意提出来取笑他。

不得不说,南明真的没人,眼前这个陈洪范,对南明来说经对是一个貌合心离的人,他这可是第二次担当使者,就是这么怪。

听到陆皓山的戏谑,陈洪范老脸一红,不过他脸皮很厚,闻言淡淡地说:“私扣使者,那是蛮荑小族才做出这种蠢事,本官相信陆总督不会是这样的人。”+

479故伎重演

陆皓山冷笑地说:“前朝已亡,又何来圣旨?”

前面没有出一丝力,看到自己打败满清,胜利在望时,马上跳出来想摘果子,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陆皓山早就放弃了那个**无能的明朝,现在自然不会再给它机会,估计这陈洪范也看出这点,所以他不敢光明正大跑来交涉,而是选择偷偷混进来。

“总督大人此言差矣”陈洪范娓娓而谈道:“现在总督大人还是用先皇所赐的封号,从这可以看出大人的心还是向着大明,这可是忠臣的名节,天下百姓哪个不说陆总督忠义?新皇是朱家皇室嫡系血脉,明朝没有亡,只是暂时迁都而己,陆总督,你还是大明的臣子,自然是有资格听这些旨的。”

说罢,陈洪范继续说:“陆总督在请君书中说愿奉新皇,此事天下皆知,总督大人不会忘了吧?”

陆皓山一脸正色地说:“陈总兵真是口才了得,没错,陆某用的的确是前朝的封号,不过这并不代表什么,如果本官乐意,称王也就是一朝半刻之事,反正这天下那些王是一抓一大把,不在乎再加一个;此外,我在请君书中提过愿奉新君为王不假,不过那是有前提的,不可断章取义,没有满足我要求之前无效,要求很简单,一是惩罚通敌的汉jian,二是让我统管天下兵马,三是提供粮饷,若不然,就是你口吐莲花也于事无补。”

还想和自己玩文字游戏呢,陆皓山嘴里冷笑道。

陈洪范笑着说:“皇上既然派陈某给陆总督送圣旨,自然是有所交待,陆总督不听圣旨,又怎知皇上的心意呢?”

“哦,本官今天穿的是铠甲,不方便下跪。”陆皓山有些冷漠地说:“再说陆某的条件一天不满足。一天都不会承认。”

“无妨,皇上吩咐过,陆总督站着听旨即可。”陈洪范连忙说道。

还真是不脸啊,和满清打得不可开交时,特别是被困时,这个弘光帝从来露过面,使用拖字诀来糊弄自己,现在可好,打了胜利没几天,这圣旨就好了。想想把情报从陕西传到扬州,来回需要些日子吧,那细作把情报传回去,商议讨论完还要派人送来,这是什么样的效率?

南明要是有这样的效率,还至于这样?

就在陆皓山冷笑间,那陈洪范也不顾陆皓山是否同意,摊开圣旨就开始读了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四川总督陆皓山,忠君爱国,卓有才华,在国难关头能挺身而出。拯国家于危难之际,救万民于水火之间,其心可嘉,其行可表。现。。。。。。”

那陈洪范洋洋洒洒读了一大篇,陆皓山算是听懂了:粮饷好办,弘光帝已下旨调到粮饷给川军。现在正在调集当中,很快就会把第一批送来;惩罚汉jian的事也查清楚了,和满清勾结的是二位总兵和一名千总,陆皓山所列出的那些将军犯了监察不力的罪名,现已对他们罚俸禄和贬职处理;而陆皓山要求册封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职位,弘光帝也同意了,不过这个官职非同寻常,需要到金殿亲自册封才是面正言顺,请陆皓山尽快前去受封。

后面是一堆没有营养的封赏,如封公爵、赏金赐银赠华服一类,这些陆皓山一点也没有兴趣。

真会打太极啊,粮草还在运送中,查汉jian他找替罪羊,而兵马大元帅答应是答应,可是要回南明的朝廷册封,陆皓山很是怀疑,自己要是敢去南明受封,不是被杀就是被软禁要挟,绝对不会让自己得到好处。

总之一句话,就是和你玩文字游戏。

好家伙,竟然忽悠到自己头上来了。

“陆大人,接旨吧。”一口声读了这么多字,就是陈洪范也有些累了,念完后,还不忘提醒陆皓山接旨。

“接什么?”陆皓山一脸气定神闲地说:“本官说了,那三件事不办妥,一切都没得商量。”

陈洪范没想到这样都打动不了陆皓山,看到那些卫兵要想把自己赶走,不由大声说道:“陆总督,这么多人看着,你竟然目无王法,你就不怕天下人耻笑吗?”

为了达到目的,陈洪范祭出名节这一招,故意微服出行,就是要选择一个公共的场合,这样陆皓山就是抵赖。

“耻笑?”陆皓山有些嘲讽地说:“陆某岂会让这些名利所受困,再说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天下事就让天下去评理,就不劳陈总兵费心了。”

“可是。。。。”

“没什么可是,你回去不好交待的话,就把我的原话带给他们就是,滚。”陆皓就是送客都懒得说了。

陈洪范还想说些什么,可是得到命令的老鬼马上押着他们往外走,慌乱中,陈洪范手中圣旨掉到地上,等这几个人走后,张锐马上把圣旨捡起呈送给陆皓山,陆皓山看了一下,然后像垃圾一样扔到一旁。

这玩意,信的的话就显得很神圣,可是一旦没人追捧,这些和废绢没什么差别。

终于走了,陆皓山不由擦了擦手,继续开动员大会。

“兄弟们好。”陆皓山在点将台上大声地喊道。

一众将士齐声吼道:“大人好。”

“前几天打仗打得爽不爽?”

“爽!”

“还要不要继续痛打落水狗,收复我们的大好河山?”

“要!”

“要不要升官发财,封妻荫子?”

“要!”

看到情绪调得差不多了,陆皓山这才开始调兵遣将,兵分四路,陆皓山率一路取西安,唐强带着刚投靠的宋世杰进军凤阳,普布和郝峰为一路向潼关进发,李定国和张锐直扑襄阳。

主要是左良玉的手伸得太长了,陆皓山得让他长长记性。

一声令下,四路大军开始快速向各自目标开拨,陆皓山率领一万五千人浩浩荡荡向西安进发,西安是陕西的省会,古称长安,是一座历史名城,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绕长安(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地理位置重要,交通便利,历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陆皓山准备把西安建成一个后勤补给基地,于是亲自带兵攻打。

这次随陆皓山出征的,还有一个特别来宾,就是被严密看管的南明南昌卫总兵陈洪范,也就是偷偷跑来宣读圣旨的使者,陆皓山出兵前派人把他抓了回来,然后把他带到西安城前。

当陈洪范被允许下车后,发现自己已经到了西安,川兵已经把这里重重包围。

“陆总督,即使是两国交战也不斩来使,我们都是为皇上效力的,还需要软禁陈某、同根相煎吗?”一看到陆皓山,陈洪范马上跑过来诉苦、抗议。

坐马车由汉中到四川至少要三到五天,陆皓山麾下的全是骑兵,速度很快,三天就到,有些养尊处优的陈洪范感到自己屁股都快要颠到开花了,一连三天都在马车上过,陈洪范都快疯了。

“软禁谈不上,这次邀请陈总兵来,不过是想请陈总兵看一出好戏罢了。”

“好戏?什么戏?”陈洪范有些好奇地问道。

陆皓山指着那座在阳光下显得雄伟、壮丽、固若金汤的西安府说:“陈总兵,你说这座城池需要多久攻得下?”

“难说,看将士的数量、素质、武器还有准备工作等有关,这个难以有统一的答案。”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面对着这位名动天下的四川总督,陈洪范很识趣地回应道。

“假若是你们南明的军队呢?”陆皓山突然发问题道。

陈洪范本身就武将出身,对这些很清楚,估计了一会,摇摇头说:“这西安是一座大城,城高墙厚,可不好下手,若是不计代价,大约一个星期吧。”

“一个星期?”陆皓山闻言摇摇头说:“这太久了,换作我川军,嗯,一个时辰足矣。”

陈洪范差点没晕倒,眼前这个四川总督还真能吹,自己说一个星期已经明显是夸大,西安古名长安,不算建城史,就是建都史都有上千年,城高墙厚,易守难攻,以四川的军力,一个月能攻破都很不错了,自己的牛皮吹得够大的了,没想到眼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陆皓山也没有再次辩解,只是笑了笑,然后拍拍陈洪范的肩膀说:“陈总兵,那本官就让你看看热闹,你可瞧好罗。”

说话间,陆皓山笑得就像一个狼外婆,若是李定国和普布在这里,肯定会发现,这位总督大人的所作所为,和当日在蕃地给蕃布那个演习的手法何其似,嗯,就是笑容也极其相似。

说罢,陆皓山自言自语地说:“嗯,那大家伙终于派上用场,是时候让它露个面了,来人,火炮伺侍,还有,把加农炮给我推出来。”

一声令下,一门门大炮被拉了上来,一一排在西安城门外侧,先是一门门改良版的大将军炮,好家伙,一下子就摆放了三十门之多,摆完大将军炮,接着又有将士合力把一庞然大物吃力地推近,这庞然大物上盖着红布,不过看轮廓上看,很容易猜得出是一蹲大炮。

如果猜得没错,这就是这位四川总督口中所说加农炮。

ps:求票票。。。。。。。

480半个时辰

那盖着加农炮的红布一掀开,一旁的陈洪范马上脸色大变。

外行的看热闹,内行的看门道,陈洪范的职位是总兵,本身也爱好火器,对火器颇有研究,很快就看出现了陆皓山口中所说加农炮的不凡:

大将军长大约二尺多,口径约三寸,就是四川改良版也是增加一些尺寸,虽说些威力奇大,但也不是值得惊讶,因为人陈洪范见识过威力更强大的红夷大炮,红夷大炮长约一丈,重二吨,那炮口的口径三寸半,看起来像一个庞物大物了,可是眼前所谓的加农炮,看重量大约一吨左右,炮管不足一丈,重量和长度都比红夷大炮略短,可是炮口却达到惊人的600毫米,也就是一尺八寸。

那炮口足足是大将军炮的六倍之巨。

看着那巨大、森然炮口,陈洪范吃惊得张大嘴巴半天没说话,这个炮口这么粗,估计就是把一位身材瘦削的士兵塞进炮管都能塞得进了。

还没有开炮,就是看着都让人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这,这是加农炮,这也太。。。太大了。”看到这巨型火炮,陈洪范就是说话也不利索了。

试想一下,这门巨炮轰上一炮,那威力得多大,这种火炮已经颠覆了陈洪范对火炮的理解,铸造这么大的火炮,不仅是对铸造技术需要极苛刻的要求,对其铸造的材质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为要承受那巨大的爆发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稍稍掌握不好就会炸膛、开裂、沙眼等问题。

就像烧瓷器,越是大件器具越是难烧,有时就是大上一寸那困难就得加倍,这个道理放在铸造火炮上也是同样适用。

虽说知道四川在火器方面遥遥领先,但是没想到竟然到达这样的高度。

陈洪范昔日不理解为什么四川竟然舍得把新式火铳卖给清军和大顺,没少在私底下说四川疯了。现在看来,人家那是有倚仗。

听到陈洪范的话,陆皓山有些不太自然地擦擦鼻子,这算是一个小小的败笔,本来设计得很好,四川既能制造出能快速装填的铁皮子弹,稍加改装就能制出铁皮炮弹,理念是先进的,设计是科学的,唯一美中不足的明朝的火药还是普通的黑火药。威力有限,虽说陆皓山改良过,可是效果还是不太理想,为了突显其巨大的威力和震撼力,只好一味加大加粗。

若是有后世的高爆炸药,那就不用这么费劲了,威力也会更大。

“大人,火炮已经就位。”钱百通跑过恭恭敬敬禀报道。

陆皓山一脸淡然地说:“装弹”

城里的守将是谁、有多少人把守陆皓山懒得问,满清叫得上名号的高级将领差不多死光。剩下的多是庸才,陆皓山要做的就是立威,拿西安立威。

有一句叫闻名不如见面,只有让陈洪范见识到川军的厉害。亲眼见识到川军的犀利,给他灵魂上的颤抖,他才会打心底里驯服。

陆皓山有今天的地位,不需要任何人的认同。现在存心立威,并不是想在陈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