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枭- 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胜利只是早晚的事,而全歼大西军也是时间的问题。”陆皓山背着手站在城墙上,一脸自信地说。

赵功常看着下面不断游走的川骑,有些好奇地说:“大人,这种战术很新颖,不知叫什么战术呢?”

“什么战术?”陆皓山犹如一下,最后笑着说:“就叫三字战术吧。”

“三字战术?哪三字?”

“退、扰还有追。”

李功常一脸不解地说:“大人说得实在太深奥,还请大人不吝指教。”

ps:有愧啊,不用打赏了,明天,试着再爆发一下吧

368全面溃退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退我退”陆皓山淡淡地说。

这是后世某位伟人总结出极为宝贵的游击经验,而这位伟人通过游击战术最终获得了最后的抗战胜利,陆皓山在设计战术时就借鉴这个宝贵的“三字战术”。

赵功常品味着陆皓山所说的三字战术,眼睛越来越亮,最后点点头说:“高,大人,你这三字战术可以说要了张献忠的老命,远有新式火铳,近有手榴弹,远近兼备,再说我们轻甲上阵,采用的又是上好的战马,他们看得到打不着,只能被我们挨打,嗯,其实和元代成吉思汗纵横天下的战术也有几分相似之处。”

成吉思汗也是一个伟大的战术家,他的骑兵,轻甲硬弓,可以做到一触即走,且逃且回身放箭,以至很多敌人去追他们,越追人越少,而蒙古铁铁骑打着打着,不知不觉就征服亚欧大陆。

“成吉思汗?”陆皓山嘴嚼一下这个让后人无比敬仰的名字,拍了拍赵功常的肩膀说:“嗯,或许有一天,我们也能做第二个成吉思汗。”

“小的誓死追随大人。”赵功常闻言心中一个激灵,单膝跪下,一脸郑重地向陆皓山宣誓道。

陆皓山双手扶赵功常说:“好了,起来吧,本官不兴这一套,只要真心诚意的本官从不亏待。”

只要能给足够的利益和似锦的前程,陆皓山从不怕没人给自己效力。如果一切只靠空头支票,那么到头来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自古以来。不知多少海盟山誓都变成过眼云烟,当然,如果自己给不了手下利益和希望,自己也会激流勇退。

赵功常突然压低声音说:“大人,以前还有顾忌,可是现在大明已经灭亡,崇祯帝都在煤山自缢了。大人又何必用本官自居呢,以大人现在的势力,就是坐上龙椅也不为过了。”

一个空头的总督。自家大人到现在还用着,不自称“本将”“本帅”,总是以“本官”自居,以赵功常的想法。陆皓山早应自立为王了。

陆皓山嘴边露出一抹玩味的笑容:“以现在的情形。封王和不封王什么区别?枪打出头鸟,低调才是王道,对了,伏兵都安置好了吗?”

“都安置好了,大人,你就放心吧,张献忠那老小子竟敢打我四川的主意,保证他来得走不得。”赵功常自信满满地说。

在大局己定的情况下。陆皓山和手下在城墙上谈笑风生,指点江山。可是在城墙上交战的大西军就没这种闲心了,他们先是为不能肉搏、没有公平的竞技机会感到愤怒,然后为能否取胜感到迷茫,最后变得恐惧了。

川军是轻装上阵,所骑的是清一色的良马,这些来自蕃外的良马,身材高大、奔跑速度快兼耐力足,在战场上游刃有余,而川军又拥新式火铳和手榴弹两种秘密武器,放远了用火铳打,近了用手榴弹炸,还能边跑边回身放枪,追又追不上,一退马上又像狗皮膏药一样粘上来,怎么甩都甩不掉,而自己的伤亡越来越大。

从早上战斗到下午,大西将士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

周大川是大西军里里的一名队长,手下有一百名如狼似虎的手下,他的这个小队从攻关开始就一直参与战斗,可是越战越是心惊,越战身边的兄弟越少,早上还是满编的一百人,现在身边仅有十多号人,其中还有几个是伤兵。

当川军扔下一轮手榴弹后再次成功拉大两军的安全距离后,周大川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实际上除了叹气也不知干什么,这些川军不仅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彼此间的配合也非常好,有受伤的将士就会有人掩护他进望江关接受治疗,而大西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离开。

并不是大西军有人道主义精神,而是望江关上还驻着重兵,大西兵一旦靠近,火铳和火炮伺候,不要命就跟上去。

川军的伤兵有人料理,而自己人的呢?周大川不由有些幽怨地回头看看大西的帅营所在,想看看都这个时候了还在擂鼓让麾下将士去送死的大西王张献忠,不看由自可,一看周大川眼都瞪大了,好像不相信自己的眼晴,用手擦了擦眼晴再看仔细一点,然后一脸悲愤地说:“大王呢,不好,大王跑了,大王跑了。”

这一声惊呼犹如一石卷起千层浪,一众大西将士纷纷回头看帅营,寻找他们主帅的身影,可是哪里还有主帅的身影,刚才张献忠亲自打鼓的地方,只剩下一个赤着上身的鼓手在打鼓,而披着红色披风、张献忠的专属亲卫也不见踪影,很明显,看到势头不对,张献忠让手下继续战斗,而自己就是带着亲兵逃命。

一瞬间,在场的大西将士都有一种被出卖的感觉,心中的信仰被推倒,身上最后一丝勇气也随着张献的消失最后变得烟消云散:

“不好,大王跑了。”

“我们被卖了。”

“这些川军太可怕了,我们早晚都得让他们打死。”

“跑啊,主帅都不在了,我们凭啥要再卖命?”

兵败如山倒,本来场面一直被压制,内心处于崩溃的边缘,张献忠的临阵逃脱就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大西军的将士崩溃了,一个个丢下手里的兵器,调转身子或马头,哭喊着离开。

“别跑,别跑,我们还没有输,大王回去搬援兵了,站住”此时孙可望身中二枪,全身都是血,可是好战的他一直没有退,看到手下临阵逃脱,他马上制止,为了立威,还连杀了几个临阵逃脱的人。

这时他的亲兵也拨出武器,大声禁止士兵溃逃,不时大声重复孙可望所说张献忠回去搬援兵的话,虽说这些话他们自己也不相信。

“砰”一声,一颗子弹破空而来,正好击中孙可望的脖子,孙可望感到喉咙一痛,很快双手捂着脖子摔到在地上,还没来得及闪避,从后面溃败的一名大西骑兵的战马一脚踏在他的胸口,那胸口用肉眼可以看到的速度陷下去,隐约间还听到骨折之声,只见他猛地吐了一口血,然后身一歪,带着不甘心、不置信的目光永远地倒了下去。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以至他的心腹亲卫想也没来得及做动作。

孙可望一死,稍稍维持的局面再次失控,大西兵一哄而散,有二个亲卫本想执行孙可望的遗志稳住阵脚,可是很快就被暴怒的大西将士杀死,其它亲卫看到败局己定,叹息一气,转身就加入了逃亡的队伍。

十五万大西精锐围攻望江关,最后以失败收场,在攻城时损失近半,剩下的几万人让李定国和孙熊骑兵出城用三字战术硬生生磨掉了大半,剩下约二二万人在张献忠临阵脱逃后一哄而散。

一个个只恨自家老娘少生了两条腿。

看到大西军要逃,李定国马上大声说:“兄弟们,追,把他们全部干掉。”

“敢犯我四川,兄弟们,杀。”孙熊也大声吆喝道。

“冲啊”

“杀,把张献忠的脑袋砍下来。”

“建功立业就在今朝,兄弟们,杀啊。”

于是,战场上出现一个奇特的场面,几千人追着几万人跑,前面逃跑的相互践踏,有的为了开路直接拿自己人下手,而后面的川军好像狩猎一般,骑着马,手里拿着新式火铳不断瞄准射杀,击发声中,不断有人倒地。

倒地的都是逃跑的大西将士。

一旦逃跑,那么就将后背暴露给对手,大西军的骑兵不多,大多数都是步兵,这没办法,湖南和江西又不产马,而战乱时马匹又特别昂贵,想组建大规模的骑兵是奢望;不像陆皓山,近水楼台,每年用茶叶换得大量的好马补充,有新式火统和手榴弹,大西军早晚都得磨死,不过一旦逃跑,死得更快。

有人骑马、有人跑步、也有人飞快地跑到江边的大船上,企图坐船离开,船上的急着开船逃跑,而后面的不断涌来,死活要上船,凡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川军多良马,就是有马也难逃得掉,何况没马的呢?于是,又出现自己人砍杀自己人画面。

为了让船可以出行,一些士兵拿刀砍杀企图强行上船的人,一些人抓着船舷不肯放,也被自己人残忍地用刀把手砍掉。

鲜血染红了大地,也把江水染得一片通红。

“所有人听着,先追杀骑兵,剩下的慢慢再收拾他们。”李定国一枪放倒跑在前面的一名骑兵,大声对手下喊道。

如梦初醒的川骑暂时放过跑步前进或想乘船逃跑的大西将士,纷纷策马追赶骑马逃跑的大西骑兵,这些才是张献忠的精锐。

追杀间,孙熊跟了上来,大声地说李定国说:“哥,那些兔崽子想乘船跑了,要不你追,我去送他们一程?”

李定国一边策马一边大声说:“不用,他们跑不了,有人在等着他们,对了,让兄弟们射人不射马,那些马逃不掉的,牵回去浪费不了。”

“得了,这还用说?”孙熊一边说,一边策马离开,因为他发现有一队大西的骑兵从岔路上走了,连忙率部跟上。

ps:晚上还有更

朋友来了,被灌了几杯

突然来了几个同乡好友,

一时被灌多了几杯,

头有点晕晕的,

现在才开始写,

以炮兵的龟速应该赶不及了,

大伙明天早上再看这章吧,

对不起,

多希望我的手速能达到三千。。。。。。。二分之一也不错啊。

369长索锁江

现场变成了一场屠杀,或者说是狩猎的盛宴,天时地利人和,川军全部占据,不断收割四处溃逃大西军的性命。

“别杀我,我投降。”逃亡中,有人实在承受不了那种如山的压力、也克服不了对死亡的恐惧,大叫着下马,把手里的武器扔在地上,跪在地上,双手高举头顶,大声叫道。”

“我投降”

“不要杀我,我也降了。”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一看到有人投降,马上有人跟风,一时间地上跪了一片,看到大西军投降,李定国马上大声说:“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

一众将士得到命令,一边追杀那些还在逃的大西军,一边大声地把这个命令大声宣扬,这样一来,走投中无路的大西军一下子黑压压跪了一地,就是一些跑远骑兵也纷纷下马投降。

川军马快、火枪犀利,又熟悉地形,跑掉的机率不大,还有一点,这么大的失利,估计张献忠肯定心情不好,他心情一不好,就会找借口杀人,就是逃得掉也怕回营后被虐杀,还不如投降算了。

跪下投降的人自然有人看管、接收,李定国马不停蹄,率部追了上百里,把逃窜的大西军屠了十之七八,直到天快黑了这才率部回望江关。

在回去的路上,孙熊有些不解地说:“哥,那些大西军死了就死了。干嘛留着浪费粮食,一刀宰了多痛快。”

李定国呵呵一笑,然后摇摇头说:“杀了可惜。留着怎么也有作用。”

“这是大人的命令?”

“嗯,是的”李定国简单直接地回答。

孙熊撇撇嘴说:“我们四川,要多少人没有?要这些家伙干什么,就怕是养虎为患。”

“这你就不懂了吧”李定国有些骄傲地说:“这些人是俘虏,我们怎么处置他们都行,你看这一个个身强力壮的,做苦力最合适了。大人说过,一个地区的繁荣昌盛,首先就要工业发展、经济繁荣。而工业发展、经济繁荣的前提就是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给他们吃一点东西不用工钱就能让他们干活,像开荒山、种粮食、修路补桥等,去哪找这样的好事?”

顿了一下。李定国冷笑地说:“再不济。到时把他们编入军队当炮灰,要不卖给川中的豪门大族做家奴什么的,怎样做也不会吃亏。”

“还是大哥想得周到,不对,是大人想得周到。”孙熊一脸敬佩地说。

李定国摆摆手说:“好了,说这些没用,快,帮忙收押俘虏。这下正好,让他们打扫战场。这样就不用我们出手了,这么多东西要清理,断手断脚什么的散了一地,想想都觉得恶心。”

“可不是,远远闻到那股味儿都想吐的感觉。”

两人一边回一边收拢部队、押解俘虏,面带着胜利的笑容,从部下反馈回来的信息看,张献忠是坐船逃的,由于他逃得快,就是想追都追不上,不过也有好消息,参与攻城的十多万大西军被歼被俘的占十之**,逃跑也就一二成。

这是一极为漂亮战斗,估计就是传出去也没多少人相信。

“真是可恶,竟然让张献忠这条大鱼跑掉,要是把他抓了,那可就省功夫了。”孙熊有些不甘的地说。

李定国的内心反而有些放松,拍拍他的肩膀说:“不错了,我们找到孙可望的尸首,这也是大功一件,至于张献忠,不用怕,大山和张锐等着他们呢。”

这样的结果,对李定国来说无疑是最好的了,人非草木,岂能无情,虽说和张献忠有了一个了断,但是心底还有一点情份没法割舍,毕竟最初那几年,张献忠也是真心侍李定国好,不仅言传身教,还给他很多锻炼的机会,如果真的对上,李定国也不能肯定自己会毫不犹豫对他出手,现在张献忠逃脱,由其它兄弟去面对,这样就不用那么尴尬。

“那也是,大山和张锐这两个家伙都是抽冷刀子的高手,碰上他们,够他们喝一壶的。”

世事有正反两个方面,有人欢喜有人愁,就在李定国和孙熊说得眉飞色舞的时候,张献忠正一脸落寞地站在船头,刘文秀和受了伤的艾能奇跟在他身后,两边站满警戒的心腹亲卫,虽说张献忠的脸阴沉得可以滴水,可是没人敢上前劝他。

正在气头上,谁敢上前就是谁倒霉。

“大,大王”这时一个船工战战兢兢地走近张献忠,小心翼翼地说:“天快黑了,江水急暗礁多,夜航只怕,只怕……。”

船工说不下去了,事实大伙都听得明白他是什么意思,长江水流急、暗礁多,白天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