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枭- 第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交谈着,一个人突然就开始摇晃,猛然倒在地上死去,京师军民大批死去,以至后面根本没力对抗来势汹汹的李自成。

陆皓山收到这些情报,神色有些复杂,然后叹息道:“大明要亡了,李先生,都是该死的张献忠,早不来晚不来,这一趟我们就赶不上了。”

作为记忆中最后一个汉人王朝,陆皓山对它还是很怀念的,他曾经富饶强盛,威震四方,养活了高达一万万人口,那“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遗训更是感动了后世无数的人。

李念点点头说:“这样也好,这样我们不仅不用背负弑君的罪名,到时也可以师出有名,而朱至澎那头大肥猪,也可以派上用场了,还是大人高见,一直留着他。”

割据四川后,陆皓山把蜀王软禁,罚没财产田地,圈养起来,并没有杀死他,一来是没和大明朝撕破脸色,二来也是保留一张底牌,现在终于派上用场了。

别管那么多亲疏,是王子凤孙就有利用价值。

当等待成为一种习惯,陆皓山并没有采取什么,只是不断收集有关京师的情报,不仅陆皓山没有行动,像满清地皇太极、在万县停留的张献忠、拥兵自生的左良玉、扫地王、一丈青等人,也没有行动,所有人都在等,等李自成攻破京师,等大明王朝灭亡的那一刻到来,那时才是真正的混战。

崇祯乱了,先是派太监监视各镇,为了挽回民心,再三下罪己诏,妄想收拾人心,眼看实在不行了,什么也不顾了,下令放弃宁远,命蓟辽总督王永吉、宁远总兵吴三桂、蓟镇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回京勤王,可是除了唐通和吴三桂领命,其他人用各种理由推诿,可是就有人肯率部勤王,崇祯又走了一步昏棋,派太监去监军,硬生生把唐通气跑,以至大难临头堂堂一国之君,手下竟没有可用之兵。

没办法,吴三桂离得太远,因为调得太晚,直到城破还在路上呢。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叫不作死就不会死。

作为臣子,看到国君陷于危难之中,多少有点傍惶和犹豫,生怕背负骂名什么的,只有陆皓山没有心理负担,一直很淡定:早就反了,哪里还管他死活。

陆皓山怀念的是富饶强盛、威震四方的大明朝,而不是这个腐朽、落后的大明朝。

阳春三月,阳光明媚,春暧花开,难得没有什俗务烦身,陆皓山也玩了一把浪漫,携着赵敏和林月萱,左揽一个,右抱一个,三人在后院一起荡起秋千来,二女玩得很尽兴,满院都能听到宛如黄莺出谷般的、银铃般的笑声。

那如花灿烂的笑容,让后院里的鲜花都要失色了,就在陆大官人心猿意马,正想抱上二个大美女来个白日宣yin时,李念绷紧着脸,没有通报就急匆匆地走进来,一看到陆皓山就径直说:

“东翁,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煤山自缢,大明,亡矣。”

ps:这种书不好写,今天炮兵拼了,早上5:30就起来写了,多支持啊

363齐聚培州

这个早就在意料之中,但是陆皓山听到,还是吃了一惊,不过很快镇定下来,先是不动声色把揽在两个纤纤细腰上的手收回来,然后一脸淡定地说:“到底怎么回事?”

“李自成率大顺军到居庸关,唐通和监军太监杜之秩率部向李自成投降,李自成兵不刃血就打开了京师的北大门,接着大顺军攻克皇城,李贼亲自弯弓搭箭,把承天门上的“奉天承运”的牌匾射下,几日后,崇祯的尸体在煤山发现,大明亡矣。”

虽说一直想早点把崇祯拉下来,可是一旦听到崇祯自缢身亡的消息,李念的情绪还是有点复杂。

古言有云,天地君亲师,君就是国君,排在天地之后,双亲之前,在忠君爱国的年代,那种感情是很难形容的。

陆皓山有点淡然,目送二女离开后,这才开口说道:“还不错,崇祯没有逃跑,而是遵从遗训死于社稷,还真有几分骨气。”

明知不会出现奇迹,在那样危险的环境下坚持不逃跑、投投降,说他不变通也好、说他愚忠也好、说他贪恋名声也好,一个皇帝敢于直面死亡,光这一点就值得人敬佩,其实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崇祯把明朝的生命再延长了十四年之久,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他的确有才华。

可惜大明积弊已深,回力无天罢了。

“大明一倒,想混水摸鱼的太多了,我们就先和张献忠玩玩,再伺机而动。”陆皓山决定不趟浑水。

既然赶晚了捞不着好处,干脆坐山观虎斗,算是向皇太极学习,本钱少就不乱拼,要把兵力用在刀刃上。

李念有些担心地说:“现在看来,那李贼是我们的心腹大患。李自成为了收拢民心,不仅约束手下将士,还给百姓分粮分田,现在大顺军所到之处,士绅百姓争相投靠,就是小孩子也会唱什么打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歌谣,那声势越来越大,以至很多百姓只知有闯王,不知有大明。”

“不纳粮?”陆皓山嘴边露出一丝冷笑:“那跟着他的人马吃什么?”

“可以追赃啊。让那些地主老财、贪官污吏把钱银吐出来,这样就有钱银了。”

陆皓山摇摇头说:“李先生,其实你也知道那是自欺欺人,追赃能解一时之困,但绝非不是长久之计,官员有限、富人也有限,几十万人马一天所需要的钱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社会上的财富就这么多,要靠创造而不是抢掠。换一句话来说,就是把富人都杀光,也不能把所有人都变成富人,也不是所有的富人都是坏人。有很多是靠勤劳和聪明致富的。”

顿了一下,陆皓山继续说:“还有一点,老百姓对他期望太高,这对他无形也是一种压力。拿下京城,那么抗满清的重任也就落在他身上,这么爱惜百姓。总不能眼看着他们被满清鞑子残害吧?李自成这些人,窝里横还行,对付那些来回如飞、凶悍的满清铁骑,有他哭的时候,算了,由他们斗吧,饭一口一口吃,先把张献忠拿下再说。”

“东翁,大明倒了,洪承畴、左良玉这些手拥重兵的人,我们是争取一下?”李念突然开口说道。

“这些人拥兵自重,眼高过顶,再说也有自己的地盘,要想他们投靠,难!”陆皓山摇摇头说:“不过试试也无妨。”

李念连忙应命。

事实上陆皓山猜得不错,李念派人去和洪承畴、左良玉等人联系,有心招纳他们,洪承畴领教过川军的厉害,虽说没有同意,但也没有恶意,好酒好肉招待信使,还透露想结盟的意思,为表诚意,把原来围着四川的军队撤走。

至于左良玉就没这么好说话了,这时他已经接管了张献忠留下湖南的地盘,实力大涨,不仅把陆皓山辱骂了一顿,说他不思皇恩、不报国君之类,还把信徒的一只耳朵割去,以示蔑视之意。

这样一来,李念也就死了心,也把左良玉给记恨上了。

崇祯十四年三月二十六日,在万县休整了三个多月张献忠再次率部前进,浩浩荡荡直扑涪州,虽说粮草并没有筹到理想的数量,明显是受到李自成攻破京师的刺激。

二人本来就不和,张献忠弃湖南、江西为的就是避李自成的锋芒,因为李自成一旦腾出手来第一个就会对付他,家无二主,国无二君,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硬着头发继续向四川进发。

张献忠的策略还没有变,攻下重庆后再步步推进,他一早做好了万全之策,一路逆江而上,用船运送可以运送大量物资之余,也可以让士兵好好休息、蓄锐,必要时候还可以乘上大船顺流而下,退出四川,当然,这个后着张献忠希望永远不要用上。

此时实施诱敌深入的人还是张锐,张锐把在摇黄十三家的作派用在张献忠身上,袭营、挖陷阱、烧粮草,反正能添乱就行,占到便宜后一触即走,张献忠人多势大也没办法,即使如此,大西军还是破梁平、陷忠州,直扑丰都,朝涪州的方向奔去。

张锐率着众部下且战且退,退到丰都后,径直取道回望江关协防。

涪州居三峡库区腹地、重庆市中部,位于长江、乌江交汇处,为渝东南门户,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为繁华之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涪州有一个重要的关隘叫望江关,张锐正是退回这里。

从地理的意义来说,山脉的意义重在阻隔,但贵在有孔道可以通行;河流的意义重在流通,但贵在有据点可以扼守。

望江关就是扼守长江的一把大锁,而这把大锁,也是给陆皓山给张献忠准备用的,用来锁命。

张锐率着部下一路赶回望江关,顺利完成任务的他,二话没说走进望江关的帅营,毫不客地说:“人呢,渴死了,给老子上好茶。”

说话间,一股屁就坐在正中的太师椅上。

劳苦功高,再说在川军中的地位特殊,张锐自然有嚣张的资本,再说镇守望江关的是一名姓陈的千户,论级级,张锐比他高多了。

“砰”的一声轻响,一盏清茶放在前面,渴得喉咙快要冒烟的张锐毫不客气地拿起茶就喝,刚放到嘴边,突然“啊”的一声,马上一拍桌子站起来,一脸大怒地说:“找死,这杯茶这么烫,想,想……。。”

说到一半,一下子说不下去了,因为他惊恐地发现,给他送茶的人竟然是自己奉为神一样的人,四川的无冕之王陆皓山。

陆皓山笑着说:“怎么,这茶有点烫?那,本官再给你换一杯?”

“别,别,别,这种小事,不敢劳烦大人大驾,不敢,不敢。”张锐脸都绿了,怎么也没想到陆皓山突然出现在这里,自己竟然还对他呼三喝四的,还真是嫌命长啊,闻言连忙问道:“大人什么时候到的?”

“哈哈,不仅大人,就是我们也到了。”一个响亮地声音响起,很快几个人笑着走了进来。

张锐眼睛睁圆了:赵功常、李定国、大山、孙熊等人鱼贯而入,一个个有些戏谑地看着自己,走在前面的孙熊还挤眉弄眼的,那意思好像是说你敢使唤大人,真是有种。

可以说四川军中的精干差不多都在这里了,除了军师李念和大将军唐强没来,如果猜得不错,这是为了和张献忠作大决战准备,李念坐镇成都,替陆皓山看着后方,唐强不用说是守着入川的门户剑门关。

有他们两人在,可以高枕无忧。

李定国拍拍有些傻眼张锐的肩膀说:“没错,都看到你回来了,大人也就是和你开个玩笑,不要怕。”

大山冲着张锐憨厚地笑了笑,而赵功常则小声在张锐耳边说:“你在万县表现得不错,大人都夸你了。”

张锐这才醒悟过来,还是有些不相信地说:“大人,你们,你们都来了啊。”

陆皓山点点头说:“没错,张献忠竟然掂记我四川,真是胆大包天,这一仗关乎到四川的命运,这一仗是关乎到四川发展,本官能不来吗?”

“大人和这么多兄弟能来,那么那张献忠就是煮熟的鸭子,想飞都飞不起来了。”张锐信心十足地说。

该松的时候松,该紧的时候紧,刚才一时兴起,和张锐来了一个小小玩笑算是调动一下气氛,现在玩笑开过了,陆皓山自顾坐在张锐刚才所坐的位置,干咳二声后说:“好了,人都齐了,我们现在开会,商量一下怎么把碟送上门的菜给吃掉。”

“是,大人。”一看到陆皓山认真,一众手下马上认真起来

“好了,都坐下,定国,把地图给我拿出来。”

“是,大人。”

………。

就在陆皓山和一众手下商量怎么对付张献忠时,正主张献忠在三个义子孙可望、刘文秀和艾能奇的陪伴上,站在一船二十多丈长的大船上,眺望着前方,孙可望指着隐隐约约现出来的建筑,一脸恭敬地说:“义父,你看,那就是培州的望江关,只要我们突破此关,大船就可以一马平川,直抵重庆。”

张献忠披着红色披风,手握镶着七色宝石的宝刀,眯着眼朝孙可望所指的方向望去,那双眯着的小眼睛里,迸射出一种阴沉、凶残、嗜杀的光芒……。

ps:第二更送到,查点资料慢了一点,我先吃个饭,休息一会,晚上还有更!

364一触即发

由湖南入四川,路途遥远且孤单,古代没有飞机火车,多是靠马或步行,要不就是乘船,而张献忠个出于战略的考虑,乘船逆流而上,水陆并进,江边的路不比官路,又高又陡,非常难走,速度大打折扣,以至张献忠走得都感到有些无聊了。

无聊的时候最好找些感兴趣的事情做,这样做可以打发时间,张献忠就喜欢指挥部下作战,老实说,张献忠很喜欢那种掌控别人性命的感觉,那种随意生杀予夺的滋味让他感觉自己就像天上的神灵那样高贵,那样无所不能。

当部队抵达涪州后,张献忠亲率三个义子携同十五万大军亲自证讨望江关,对他来说,这算是活动一下筋骨吧。

十五万军队包括三万水军和十二万步骑,浩浩荡荡、铺天盖地而来,把一个不大的望江关围得严严密密,从望江关向下看,可以说刀枪如海,旗帜如林。

现在的张献忠再不是当年刚造反时那个微不足道的西营八大王,那是一个绰号,在占据湖南和江西时就建立了政权,现在是名副其实的大西王,手下也不再是那些衣衫褴褛、面带饥色的百姓,而是一支久经沙场、衣甲鲜明、纪律严明的军队。

现实版的鸟枪换炮。

让陆皓山等人意外的是,张献忠亲率大军包围望江关的第一件事不是进攻,而是派一名使者骑马慢腾腾地走到望江关前,嚣张地说:“谁是守关的将领,出来有事商讨。”

守望江关的是新晋的千户陈忠,听到使者的叫唤,扭头看陆皓山有什么指示,陆皓山对他轻轻点点头,陈忠会意,马上大声应道:“望江关千户陈忠在此。你叫什么名字,叫本千户有何贵干?”

“本人是大西王的信使,现在奉我王之命,命你们马上开关投降,只要开关投降,我们不杀一人,若是敢说半个不字,破关后,鸡犬不留,给半个时辰你们好好考虑一下。”那信使双手抱在胸前。昂首挺胸地说。

什么样的主将就培养出什么样的手下,张献人为人薄情寡义,这个家伙说话也臭,这话说得好像他给众人一条生路似的,陆皓山听得格外刺耳,又给陈忠丢了一个眼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