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枭- 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重要的是,古人做生意都货真价实。没有后世那么多假货。

“啊,这房子真是漂亮。”走到西华门时,李定国突然指一座黄瓦红墙的房子吃惊地说。

陆皓山抬头一看,果然,眼前出现一座非常华丽、精致的房子,不对,应说是宫殿才附合,黄瓦青砖红墙,登上靠近宫殿的酒楼向里面望去,只见处处殿阁楼台。乐亭、表柱、三桥、石狮等皇家建筑,令人感到肃杀之气,墙里墙外,可以说天壤之别,墙里犹如人间仙境,享尽荣华富贵,墙外多是衣衫褴褛、面有饥色的百姓,陆皓山想起了诗圣杜甫的一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朱是红的一种。朱门是指权贵人家的大门,但是,这里的朱门就是“朱姓”皇子的门。

“这就是蜀王府,不错。果然雄伟。”陆皓山有些感叹地说。

1378年,明太祖朱元璋册封7岁的儿子朱椿为“蜀王”,镇守明朝西南地区,1381年派景川侯曹震等人赴成都主持营建宏伟华丽的蜀王府。历经9年筑成,这座蜀王府规模雄伟,是明代藩王府中最富丽的一座。北起东西御河,南到红照壁,东至东华门,西达西华门,周长2500多米,面积38公顷多,整幢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的建筑主要有承运门、承运殿、端礼殿、昭明殿等,显得极为气派。

李定国和孙熊都看得有些看呆了,唐强点点头说:“没错,这就是蜀王府,皇上对蜀王一向优待有加,赏赐封地众多,而四川特产丰富,成都城外大部分肥沃的土地十之七八归蜀王所有,据称蜀王府富可敌国。”

再富有什么用,还不是最便宜了别人?

陆皓山嘴边露出一丝不易察颜觉的笑容,对他来说,这位不能轻易外出的蜀王,其实就是一条圈养的“肥猪”,时机一到就拿他开宰,他现在就是赚得再多,也是替自己赚的,如果自己没来,按历史的轨迹,那是便宜张献忠,可是自己来了,嘿嘿,难了。

不过陆皓山很快就犯难了:听说皇宫里有很多嫔妃、美女,据说那公主长得也很不错,毕竟一代代美女基因传下来,又能差到哪里去,就怕到时吃不消。。。。。。

“大人,大人,你没事吧?”唐强看到陆皓山好像突然痴了一样,连忙好奇地问道。

陆皓山这才知道自己走了神,干咳二声,笑着说没事,然后就带人继续逛荡繁华的成都城。。。。。。。

。。。。。。。。

“嗬”

“嗬!嗬!嗬!”

“用力,出手要快,下盘要稳。”

“快点,快点,想混吃混喝的早点给我滚蛋。”

对千户所附近的军户来说,这些叫喊声从新任千户上任以来已经司空见惯,新上任的千户长对军纪抓得很严,训练更是重中之重,不过近来听到那些士兵训练的劲头越来越足,一个个吼声连天,好像把吃奶的气力都用上了。

从成都回到广元,已经是十一月十四,陆皓山一下马,顾不上休息,马上到校场查看手下将士的训练情况,一到校场,只见在寒风中,在雪末纷飞、呵气成烟的日子里,士兵还是坚持训练,有的在举石锁、在的在练长枪、有的在打军体拳,一个个汗流浃背,身体散发的热量与冷空气相遇,一个个好像的“蒸笼”一般,几百人一起就显得更为壮观。

还不错,才半个多月,这精神面貌可以说焕然一新,精、气、神都出来了,最起码,态度端正了。

好的士兵有很多因素,最基本的就是有健壮的体格、良好的军事素养和无条件服从命令的自觉,陆皓山一直朝这个方向建设军队。

“大人,你回来啦。”

“千户大人”

“大人”

看到陆皓山突然出现校场,一众将士纷纷恭恭敬敬地向陆皓山行礼,陆皓山很是友善地点头回应。

这时军师李念收到了陆皓山回来消息,穿着一件大棉袄急急赶来行官司:“学生见过东翁。”

半个多月不见,李念又瘦了一圈,估计这些日子他没少操劳,陆皓山连忙扶起他说:“李先生不必多礼,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不敢,这些是学生的责任。”

有一个好的军师,的确可以省很多事,李念不仅富有才华,为了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还非常努力,事事躬身体行,陆皓山对他非常放心。

二人一边走一边聊,陆皓山看看校场上辛苦训练的将士,高兴地问道:“李先生,你用什么办法,让这些家伙这么卖力训练的?”

李念有些惭愧地说:“回大人的话,此事学生不敢居功,现在千户所套用正是原纠察队的那一套,用名次、职位还有不同档次的饭菜让他们努力,这几天他们的训练劲头十足,就是花销大了一点。”

走到一张石桌前,陆皓山示意李念坐下,这才笑着说:“要想马儿跑,这草可不能少,花销大不要紧,只要花得值就行了,李先生,最近进展得怎么样,一切还顺利吧?”

“有林家的配合,再说大人也在那些百户长面前演了一出好戏,可以说进展得非常顺利,现在已经把我们的人打散在十个百户所,文冲千户的兵力,已经全部掌握在手中,不过那些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实在不堪重用的,留也没用,学生把人分成二档,可造和不可造,可造之材就留在军营继续训练,而那些不可用的,就拨给那些百户长,以协助他们维持治安,也为千户所开源之用。”

顿了一下,李念继续说:“那些百户长,让他们交出手中的兵权,让他们从事治安、检查等工作,以免他们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手底下也要有兵才行,正好把那些不中的兵供他们指挥,也算是物尽其用,而学生以江油县衙那一套绩效作来参考,设立一套积分制度,到时利益凭积分分配,从这几天实践来看,效果还不错。”

陆皓山好奇地说:“这些百户就没有意见?”

“没有”李念竖起三根手指说:“主要是三点”

“愿闻其详。”

“一是东翁是千户,而他们是百户,而他们还有把柄在东翁手里,不敢造次、二是林家的全力配合,让他们投鼠忌器,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文冲千户所油水最多的,就是大人坐镇这个卫所,陆路把守入川的门户,又吃住嘉陵江,不夸张地说,估计其它九个百户所加起来还没有文冲这个卫所多,大人把利益整合,等于把手中利益和他们均沾,他们得到的只会多不会少,哪有不同意之理?”

原来是这样,难怪当日他们答应得这么爽快,陆皓山思索了一下,点点头说:“只要他们听话,多给他们一点好处也没关系,李先生,把他们监督好,不要让他们闹事。”

“是,学生领命。”李念恭恭敬敬地说。

陆皓山突然皱着眉头问道:“李先生说这卫所士兵素质参差不齐,这些百户所本来就有吃空饷的,再清理一批老弱病残,那岂不是兵员告急?现在文冲千户所有多少人?”

“是啊,东翁说得对,现在的兵员不足九百人。”

“什么?不足九百人?”

李念苦笑地点点头说:“这还是加上我们带来的人呢,千户所足额是1120人,清点后实得923人,其余是吃空饷,这个比例已经很低的了,可惜不少是老弱病残,把这些清理掉,只有五百左右,就是加上大人300多私兵也不足九百人,不仅人员稀缺乏,装备也有待更换,要是想训练成骑兵,这马匹也一个大问题。”

陆皓山苦笑了一下,这差事还真不让省心啊,刚刚解决了旧问题,新问题马上就浮出水面了。

243校场训话

兵源不用很愁,现在灾害不断,流民成灾,很多人都愿意到军营混一口饱饭吃,家里可以少一张吃饭的嘴,流民也可以有一个活下去的希望,毕竟比饿死强,最重要的,还是钱粮,有钱粮才能招兵买马。

“李先生,那些帐你查了没有?文冲千户所的收入怎么样?”

陆皓山最看重就是收入了,盛世收藏乱世黄金,黄金就是钱,在这乱世,最重要的就是钱粮。

经过这半个多月对文冲千户所运作的熟悉,李念算是对这里的帐目有了一定的了解,闻言胸有成竹地说:“大人,已经盘算清楚了,把各个卫所的利润加起来,大约一年可以有大约十万两的进帐。”

“十万两?这么少?”陆皓皱着眉头说。

别看十万两很多,僧多粥就少了,那些出勤的士兵需要犒赏,军官需要分红,上司也需要打点孝敬,一来二去就所剩不多了,再说还有一千多号人马要养,人吃马嚼可不是小数目,十万两,就算陆皓山是千户长,能拿到三万两已经不错了,就是三万两,也干不了什么大事,柴米油盐样样都得花钱,这可不是江油,一个命令可以得到很多供养呢。

李念小心地说:“大人,以前那些百户长互相拆台,所以堵了不少财路,也有些灰色收入他们不入帐的,这次把他们整合,相信还可以有一个不小的增长。”

“本官不急”陆皓山一脸傲然地说:“只要守住这个金饭碗,就不怕没饭吃,再说还有茶马古道,以后这里我要拿大头。”

人无横财不富,小打小闹很难发家,陆皓山想好,是时候做大的了,到时想方法把茶马交易这块肥肉来个独食。广元是入川的门户,江油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紫天关是茶马交易一道极为重要关卡,外有沙儿可万户长普布接应,内有四川都指挥使撑腰,陆皓山绝对有信心把这门生意做大做强。

依山吃山,依水吃水,打造骑兵所需要马和经费,陆皓山准备就这样筹集。

李念早就知陆皓山的打道,闻言笑着说:“东翁一定会如愿得偿的。”

“现在当务之急。就是整合和招募新兵,一定要尽快把建制整合起来。”陆皓山想了一下,马上吩咐道。

经自己这样的游说,韩文登为了争都督之位,肯定会向朝廷请命,现在内外交困的大明,巴不得有人主动出来镇压呢,多半会成行,那样一来。自己就有机会锻练军队、赚军功,当然,前提自己手上也得有一支能征善战的精兵。

“学生领命,不知将军还有什么吩咐?”李念恭恭敬敬地说。

“开会。三天后,所有合格的将士,都到这校场开会,本官要给他们开一个动员大会。私卫队的将士就不用参加了。”陆皓山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

“是,东翁。”

巡视完了训练。陆皓山也不多待,带着从成都买来的礼物,去看赵敏和林月萱,小离更胜新婚,说上几句贴心的话,恩爱一番这些自然不用细表,反正都知什么一回事,过了年,陆皓山就把林月萱娶进陆家,现在两女早就以组妹相称,赵敏负责情报系统和打理家务,而熟知军务的林月份萱也成了陆皓山的贤内手,帮忙打理文冲千户所的军务。

都不是花瓶。

。。。。。。。

十一月十七日,天气有些寒冷,呵气成冷,天空又飘起了小雪,百姓们都躲着家中,披着棉被烤着炭火,这大冷天也没啥活干,而不少百姓希望这雪下得更大一些,瑞雪兆丰年,最近几年老天爷不开眼,靠天吃饭的老百姓日子一天比一天清苦,要是这雪下得大一些,说不准来年有一个好收成。

有一些人却大冷天也要在屋外呆着,不仅要呆着,一个个还站得笔直,纹丝不动,任由风吹在脸上、雪落在身上,硬是一动不动,远远看去就像一堆木头人一样,没人说话,也没有人动,因为,他们是军人。

这些都是文冲千户所名下的百户所经过筛选出来的精兵,今日他们奉命赶到千户所听新任千户训话,虽说千户长没少见,因为新任千户上任后没少到各百户所巡查,但听千户长训话,对一众士兵来说还是第一次。

风再冷、雪再大也得忍着,千户长最见不得有人不服从命令,对那些混吃等喝过日子的人,新任千户长是他们的恶梦,但对这些凭真本事当兵的人来说,陆皓山到来是一件好事,最直接的是,只要好好训练,就能吃得好住得好,原来稀粥加窝窝头直接变成了米饭和肉。

前提是自己训练拿到甲等。

这年头,能喝一碗野菜粥都很幸福了,还能吃上肉,奢侈啊,这是过年也不一定有这待遇,这不,那些没通过测试只能跟着原百户打秋风的兄弟,一个个眼睛都红了,虽说在外面打秋风,但是李军师说了,外面的浮财,军营里的兄弟也有一份,而这一份,比跑出去干活的人还要多,能不满意吗?

严是严一点,但是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这就没有怨言了。

半人足足站了将近半个时辰,身体都快冻僵了,陆皓山这才在其私卫的陪伴下,慢慢登上点将台。

陆皓山看着站得笔直的众将士,满意地点点头,向负责整理队伍的老五常飞点点头,常飞回意,大喝一声,然后让一众将士在原地休息,也就是活动一下身体,免得僵硬,也跺跺脚暧和一下。

“不错,在场的兄弟估计有人心中暗骂本将,这么冷的天把兄弟们扔在这里受冻,其实这只是对你们的一个考验,你们做得很好,没令本官失望,好了,那些大道理就不说了,就来一点实际的吧”

一听到来实际的,在场的将士一下子来了精神,一个个眼睛瞪得大大的,耳朵伸得长长的,生怕听漏了一个字。

“开门见山吧,快过年了,陆某就给兄弟升官加饷吧。”陆皓山大手一挥,大方地说。

话音一落,校场上一片寂静,并没有陆山想像中那种欢呼雀跃的情境,半响,一个总旗怯生生地说:“大。。。大人,我们是军户,是没有饷的。”

军户是明初就确定,有俘虏、有贫农还有一些罪官,地位极低,不能轻易脱籍,一旦为军户,世世代代都是军户,平日屯田,战争时又要拿武器去拼命,一辈子做“朱家”不要钱的长工、奴隶,连后代也没有例外,哪里有什么军饷,平时就是少孝敬一下上官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是啊,大人,我,我等低微,不配拿军饷”

“按照律法,我们是没有军饷的”

一众将士好像的触动内心深处的伤痛,现场的气氛一下子有些沉闷起来,不少人心想,这千户长由文职转武官,不会连这些常识都不知道吧?

陆皓山哈哈一笑,示意众人静下,然后一脸肯定地说:“本官既然说加饷,自然不是信口开河,而是经过深思熟虑,这月饷与本官的私卫队一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