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枭- 第1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有不到一个月就成亲,还是别传出什么笑话了。

看到赵敏的急匆匆地地走了,陆皓山苦笑一下:活该,话也不好好说,这下就是“豆腐”也吃不上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不沾泥的手下潜地龙得到刘金柱的协助和“庇护”,势力越发壮大、牛头山的纠察队在唐强等人训练下,也在一天天成长,不管刮风下雨、寒霜飘雪,天天都训练不缀,就是陆皓山亲自训导的那六个少年,知道这是改变他们人生的一个机会,一个个学习非常刻苦,进步显著。

不知不觉到了十一月,年关将近,街上卖起了各种年货,露出不少年味了,百姓得到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江油百姓的父母官、青天大老爷陆县令的病情有了好转,已经可以处理一些简单的公务,这对江油的百姓是一件好事,再加上县令大人的大喜之时将近,可以说双喜临门,这不,那赵家村早就张灯结彩,洋溢着一股喜庆的气氛。

陆皓山宣称伤势转好,其实也是迫于无奈的选择,主要是年关将近,需要配合上级做考核,该表示的表示,该孝敬的也不能少了,再说快要结婚了,作为官场新丁,也要有积极的姿态,在十一月初二这天,陆皓山去了平武一趟,主要是汇报工作、送上孝敬、还有给上司和同僚送上喜帖。

结婚是人生大事,要是这都不邀请,那就显得有孤傲、不合群了。

二日出发,只是盘桓了二天,四号陆皓山打道回府了,一来要回去准备,二来巡抚、知府等人也没空理会陆皓山这种小角色,年关近了,他们同样也有很多事要处理,向朝廷的奏折、打点朝中的大臣、向自己的老师或靠山考敬,再说上次白莲教的事余波未定,情报显示不沾泥的人已渗透进来,有陕西大乱的前车之鉴,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这样正好,陆皓山也没兴趣和这些人打官腔、勾心斗角,停了二日就打道回府了。

一回到县衙,刘金柱、张云辉等人自然前来嘘寒问暖,询问会面的有关情况。

陆皓山笑着说:“还好,我们江油的税赋是最先征收完成,一文钱都没有拖欠,再说这一年中,也没出什么大乱子,知府大人说了,今年评一个优是没问题的。”

龙安府辖下有四个县,平县、江油、石泉、彰明四县,彰明有“白莲教”作乱、平武和石泉县因为强征税赋引起百姓暴力抗税,最后要到卫所借兵平乱,只有陆皓山治下的江油县没出问题,这样一来,就是想评得差也难了,再说不沾泥的人在其它县弄了不少动静,刚一次“放过”江油。

比较之下,高下立现,再说陆皓山在孝敬方面也做足,想给差评都不行了。

“太好了,大人作为官场新丁,第一年就获得优等,对大人的仕途可以说非常有利。”张云辉在一旁恭喜道。

曹虎也笑着说:“大人前途似锦,还望以后以后能多关照一下小人。”

陆皓山笑着说:“这些都是县衙上下一起努力的结果,本官不会忘记诸位的。”

“江油这尊小庙,肯定留不住大人这尊大能,以后还望大人多多提携。”户房司吏周大源讨好地说。

众人又说了一大堆热情洋溢的话,无非是讨好陆皓山,然后高升后提携一下众人等,陆皓山自然是满口应允。

一番场面话过后,周大源小声地提示道:“大人,有件事还想请你定夺。”

“哦,什么事?”

周大源小声地说:“大人,就是县衙的那些店铺,按大人的设想,除每个月补偿外,到了年末还有一次分红,而这笔分红还不少,现在是年末,县衙一众上下天天眼巴巴盯着这笔分红,不少人经常问什么时候发,所以。。。。。。。”

“分吧,也不用搞什么特殊,留下一笔作应急资金,其余的就按事前约好的分,人人有份,永不落空,当然,表现得好多拿点。”陆皓山很干脆地说。

“是,大人。”不仅周大源,就是在场的官员闻言,一个个也眉开眼笑。

江油在陆皓山的领导下,发展得越来越好,自己的生意嘛,县衙上下都会特别照顾,也没人敢和它竞争,那钱银犹如猪笼入水,这样一来,衙门上下都可以过一个肥年。

好不容易等一众官员都退下后,刘金柱这才小声地说:“山哥,你要的人已经到了。”

158李家叔侄

“谁到了?”陆皓山突然吃惊地问道。

刘金柱笑嘻嘻地说:“山哥,当然是你那远房的侄子李定国了,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他的叔父李念。”

什么?他们到了?陆皓山一时意面露喜色,连忙问道:“他们什么时候到的?”

“就是前天啊”刘金柱有些可惜地说:“你前脚刚去平武见上官,他们后脚就到了,是赵家村的赵军护他们回来的,好家伙,那叫叫李定国的小子真能吃,山哥不在,我就代你请他们吃饭,算是先来一个小洗尘,反正我们兄弟,你的亲戚就是我刘金柱的亲戚,那小子一个人的饭量能顶三个大肚皮汉子的饭量,把我都吓着了。”

名将嘛,武艺好估计吃得也多一点,陆皓山笑了笑,只要来了就好,能吃不是问题,那么多兵马都供养了,还供养不起一个能吃的李定国吗?闻言笑着说:“估计是没吃过好东西吧,你也知道,陕西现在都遭灾成怎么样了,对了,他们现在在哪?”

“你说过不能随便动你的东西,没有经得你同意,不敢让他们住进县衙,就让他们换在县衙隔壁的一座小院子里。”

陆皓山一脸急切地说:“快,带我去见他们。”

“好,山哥,这边走。”

刘金柱虽然对陆皓山这样心急感到奇怪,从平武回来,连衣服都不换就要见那臭小子,不过还是很爽快地应了。

也不知什么样的关系,值得让赵家人的远赴千里,从一个反贼手里找回这个十岁的孩子,那赵军送来时,刘金柱还和他聊了一会,听说花费了过千两,还是吃惊不己:在这荒年。人命贱如草芥,要是在陕西,听说三五两就能买一个黄花大闺女,要是能出十两,就能买一个眉清目秀、水灵灵的美人儿了,一千两,能买一百个了。

还真是值钱。

李定国叔侄住的院子就在县衙的隔壁,不到一刻钟就到了,奇怪的是,大门中开。刘金柱刚想大叫李定国叔侄出来迎接陆皓山时,陆皓山突然拉住他,示意他不要出声:前面的小院子里,有一个少年正在练枪。

只见一个身高约六尺的少年,光着上身,手里拿着一根铁制的长枪,不停地刺着前面立起一根木头,每刺一枪就大喝一声,只见那枪尖一次次地刺中那根粗大的木头。一次次抽出来再刺出,那枪尖每次都深深地没入那根木头,看得出力量很大,没人命令也没人监督。那少年却很自觉的一次次地挥枪,每一次都无比的专注、用心,那刺出的一瞬间,上身露了一绺绺结实的肌肉。有二分后世健美先生的风采。

现在虽说是寒冬腊月,天上还飘着小雪,可是他却热得光着膀子。热量碰上冷空气,全身冒出白色蒸气,看起来非常的壮观。

“山哥,这个孩子就是李定国,怎么样,看不出来吧,他可是仅仅只有十岁,刚开始我见到他的时候还不敢相信呢。”

其实不用刘金柱说,陆皓山也猜出来,不由暗自赞许道:名将果然是名将,如果换作同龄的孩子,估计还有泥沙做游戏,蹦蹦跳跳,一刻也闲不住,可是眼前这个李定国却专心致致地的在练功,没有练那些花巧的东西,只是一步步地把基础的打实。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也叫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

“喝!”就在陆皓山暗自赞赏的时候,那李定国突然大吼一声,那支铁枪闪电般刺了,“澎“的一声,那根被他刺目千疮百孔的木头硬生生被他刺断。

“好!”陆皓山忍不住大声赞叹。

李定国闻言猛地收枪,扭头一看,看到陆皓山和刘金柱,刘金柱他是认识的,这二天就是他给自己吃的、穿的和住的,对他有几分亲切,连忙恭恭敬敬地行礼道:“刘叔好。”

寒一个,刘金柱这家伙,二天不见就忽悠一个未来的名将叫他叔了,牛啊。

刘金柱笑呵呵地说:“定国乖,这是山哥,也是你的亲戚,来,叫山叔。”

“我的亲戚?谁啊?”十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闻言一下子陷入了沉思。

事实上,他的确想不起有这号亲戚。

“你这孩子,亲戚还有假吗?告诉你,你山叔可是这里的县令,七品大官,不知多少人想和他认戚都认不到呢。”刘金柱连忙训斥道。

在他心目中,陆皓山就是李定国的亲戚,要不然,谁有那么多闲钱去认这门亲,要知道,一个县令一年的俸禄仅仅四十两左右,为了找回李定国这侄子,花费了上千两,还欠了一个人情,这孩子都比白银还要矜贵了。

“山叔。”李定国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礼,眼里有了崇拜之色。

县官大老爷啊,自己在老家的时候,就是一个里正都觉得是很大的了,眼前这个竟然一个县令,这可很了不起,民对官,心里始终怀着一份尊敬和向往。

陆皓山拍拍他的肩膀说:“嗯,不错,继续练,好好练。”

“有贵客前来,还请移步到大厅说话,李某腿脚不便,有失远迎了。”三人正在聊天时,耳边突然响起一把破锣一样的声音,陆皓山和刘金柱扭头望去,只见一个穿着粗衣破布、留着一把长须中年男子正倚在门边,眼睛直直盯着陆皓山,虽说那话说得客气,不过语气中带有一丝冷淡。

没多少诚意。

“这个瘸子,山哥你千里把他们接来,不用做反贼,又这样优厚待他,竟然这样说话,你是七品大官,他就一泥脚子,连迎接都省了,以为年纪大一点就真把自己当一回事了?”刘金柱对那个叫李念的瘸子很不满,低着对陆皓山说。

花了上千两银子呢,就换来这话。

陆皓山示意刘金柱不要出声,然后笑着说:“贵客算不上,打扰了。”

说完,便和刘金柱一起朝李念走去,没想到刚走几步,那李念淡淡地说:“这位刘捕头,刘某只请县令大人一个人,劳你在这里稍候片刻。”

什么?连屋都不让自己进?刘金柱一下子眼睛都大了:这个死瘸子,自己给他吃、给他穿、给他找房子住,还请华大夫帮他看脚,没想到过河拆桥,现在连门都不让自己进。

真是白眼狼。

这个李念到底是什么人物?要是普通人,看到一个县令一个捕头,早就变得唯唯诺诺了,而他看到自己,并没有害怕、失措的神色,脸上还带着几分冷淡,这大门都不关,这是在等自己上门吗?

有点意思。

陆皓山拍拍刘金柱的肩膀说:“金柱,你在这里等一下,我去会会这位叔父大人。”

159洞若观火

李念把陆皓山请到室内坐下后,没有嘘寒问暖,也没有刻意讨好,连茶水都没一杯,就是一脸好奇地看着陆皓山,好像想看穿陆皓山的五脏六腑一样,陆皓山也不说话,任由他看着。

“李先生,陆某有什么惊奇的地方,看清了吗?”过了半响,陆皓山还是率先打破了沉默。

不知为什么,陆皓山感到眼前的李念不像一个普通人,除了有一些孤傲、冷僻,但是整个人看起来很正常,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李念观察陆皓山的时候,陆皓山也在盯着他,虽说李念有点黑瘦、腿脚还不灵变,两人的地位相距也很大,但是他的双眼精光四射,面对陆皓山特地营造的气场没有丝毫的慌乱,那种发自心底的自信很容易看得出来。

自信得,让人感到这个人有些神秘。

“粗野之人,县令大人请多见谅。”李念笑着说:“小人在看,我们李氏什么时候出了像县令大人这么光耀门楣的亲戚。”

果然是怀疑上了,陆皓山为了让赵氏一族全力帮自己把李定国抢回来,就借口他是自己的亲戚。

总不能说自己有两世为人的经难,一早提前得知那个小家伙是个人才,就说是自己远房的亲戚,现在终于问起了。

陆皓山笑呵呵地说:“李先生不是怀疑陆某贪图你们什么吧?”

“县令大人是一县之尊,我们叔侄身无一物,也没有能让大人看得上眼的东西,只是感到奇怪,是什么样的关系让县令大人花费了那么多的代价去救我们叔侄二人。”

“我与定国的父亲有过一面之缘,相互引为知己,现在定国出事,做叔叔的。自然不能看着他们出事。”陆皓山诡辩道。

李念毫不犹豫地说:“县令大人,我大哥为人忠实老实,就是一个本分的种田人,不夸张地说,他这辈子都在榆林,别说出陕西,就是县城也没有出过几次,再说李某打听过,大人的祖籍在山东,两地可是相隔千里。再说我大哥为人木纳,很少和陌生人说话的,所以说相识有点牵强了。”

顿了一下,李念继续说:“李氏家族族谱,我全部记得,也与大人没有半点关系,可是大人对我们这么好,花费了巨大的代价把我们叔侄救回到这里,实在令人费解。”

假话站不住脚。也经受不住考验,那李念一下子就把陆皓山所说的全部否决了。

陆皓山笑着说:“或许有你不知道的关系呢。”

“大人,你就不要再消遣小人了,我们陆李两家的确没有什么交集。不信大人可以举例,我们现在对质。”

陆皓山一下子哑好无言了,本以为二人有了容身之所、安置之地,到时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想到李定国还有一个这么精明的叔父,有些不好意思擦擦鼻子说:“李先生还真是快人快语,其实相识就是缘分。我们何必深究呢。”

“没错,相识是一种缘分,可是大人在千里之遥的地方也能认识我们,素未谋面,就花了那么大的代价把我们叔侄二人从山西带到四川,这也太奇怪了吧。”李念毫不犹豫地说。

被李念这么一质问,陆皓山一下子哑口无言,不知说些什么了。

这个赵军,让他把李定国带回来就行了,小孩子单纯、好骗,没想到还多带了一个什么叔父,人看来有点落魄、可怜,没想到这位不仅眼光毒辣,说话了这么尖锐。

李念看到陆皓山不说话,他嘴边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笑容,继续说:“县令大人既然不说,那就李某来说吧。”

陆皓山对他做了一个“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