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翰得知消息立刻怒了——其实原本金国是要交换三州的,但国与国交往,总得有点彼此尊重不是吗?提前过来打一声招呼,你谭稹会死吗?
宗翰立刻向金太宗吴乞买表态反对交换,理由是:南朝不讲诚信,多次破坏盟约,招降纳叛,从张觉那里缴获的文书看,宋国还图谋颠覆我大金政圌权;二来朔州、武州、蔚州地势险要,假如我们交出去了,宋人攻来,如何守御?三来,辽国残余亡金之心不死,三州险要,乃是辽东之匙,不可丢弃。其实最后一个理由纯属胡扯——当初签订协议,收钱的时候你怎么没想到三州是“辽东之匙”?
金太宗对宗翰的说法不置可否——主要是吴乞买这人是个只干不说的家伙,如今年粮未能齐备,自己刚登位人心不稳,他觉得过早表态毫无意义。
稍后,宗翰心生一计,军粮凑不齐不是吗?让二太子宗望去向大宋讨要赵良嗣答应给的那二十万石军粮。之前这批军粮只交付了不足五万石,把剩下的军粮讨齐了,攻宋的粮食就齐全了——谭稹果然给金人送来了开启战争的把柄,他不屑一顾地回答:一朝天子一朝臣,赵良嗣答应的军粮,你找赵良嗣要去,跟我没关系。
宗望气急欺坏,去信质问:赵良嗣是以大宋臣子的身份,代替朝廷答应我的军粮。难道你不是大宋的官?你不代表朝廷?大宋欠我的军粮就该大宋给,现在你是负责的,把粮食拿出来……谭稹决定将宗望派来的使者叉出去,免得对方提的问题自己无法回答。
十一月中,宗翰奔丧完毕返回中京,立刻鼓动宗望派军进入蔚州驱逐宋军——顺带缴获了北宋朝廷发到这三州的宣抚文件。稍后,金国指使西直进攻北宋控制的武、朔二州,还攻取了北宋应州所属的飞狐、灵丘两县,并明确宣布:宋朝廷别想要云州了,咱们不还了!
腊月底,道君皇帝罢圌免王黼,罪名是“勾结内宦梁师成”,蔡京第四度复相。稍后,道君皇帝觉得谭稹做事比童贯还不靠谱,云中花费了20万银子不仅山后五州没收回来,反而丢失了飞狐、灵丘两块本来属于皇宋的国土,真是郁闷。。。。。。蔡京对此建议:撤换谭稹。
于是,蠢货童贯再度出山,为了安慰这位老功臣,道君赏赐童贯“广阳郡王”的荣誉,由此,童贯成为中国历史空前绝后的宦官王爷。
同月,被俘的天祚帝将宋制中京道君皇帝写给天祚帝的亲笔信也呈现在宗翰、宗望桌上。道君皇帝在信中承诺,一旦天祚帝归宋,并负责鼓动辽人反金,他会给天祚帝1000间房屋,300名佳人,让其享受大宋皇兄待遇,地位在燕王、越王之上。。。。。。同日宗翰还得知:大宋送给金国的”燕京代税钱”,在复州被宋国商人拒收。拒收的原因是:这批钱是“当十钱”,一个钱只有一个普通铜板重量,但含铜少含铅高质量伪劣,却要当作十个铜板使用。。。。。。按大宋商人的说法,这种钱三个当一个正常铜板还差不多。
宗翰的头嗡的一下炸了:一百二十万代税钱,按大宋商人的换算法其实也就值四万贯。。。。。欺负人也没有这样欺负的。于是,宗翰宗望联圌名上圌书,要求伐宋。
这时候童贯来了带着道君皇帝的使命,暗地逮捕郭药师。童贯带领亲信前往塘沽城,没等童贯动手,郭药师就请童贯阅兵,童贯与郭药师来到野外一块空旷地,四周静悄悄,童贯正琢磨是否下手。郭药师突然把令旗一样,只见伏兵四起,声势浩大,仿佛从地下冒出来!
童贯吓坏了,急忙夸了几句郭药师练兵得圌法,连塘沽城都不回,匆匆逃回燕京。稍后,为了制衡常胜军,童贯、蔡攸招募燕云强悍之民,编为忠胜军、就粮军,共二十多万人,但是官圌府无钱米,这二十多万人就自行流落到中原,靠抢掠为生,当地官圌府也无能为力。
郭药师虎狼之性,这样的人要么别招惹,要是招惹了就要一不做二不休。童贯没时穿那等玩弄郭药师于鼓掌的智商,既已招惹、惊动对方,却又有心无胆、应对失措,反而让郭药师离心离德。。。。。。
这时候,大宋朝自熙宁、元丰以来积存的军事储备已损耗殆尽,左藏库和各地府库空空如野。这两年中曾征收免夫钱(燕京代税钱)六千二百余万贯,导致天下大乱,民圌怨沸腾。宣和五年冬,天灾频繁,东京、熙河、河北等地陆续地圌震,京东、河北、两浙等路遭受火水灾,百姓只能吃树皮、野菜,甚至人吃人,而官圌府不去救济了还继续滥征赋税。
稍后,民变四起,盗贼横行。因官军少。己无法用武力摆平叛匪,为了“维圌稳”,道君皇帝决定屏蔽“民乱”这个词——从此大宋无“民乱”。地方官只得以招抚为主,但招抚后又无力安置,许多地方抚后又叛。。。。。。
宣和五年腊月末,道君皇帝由皇宫秘道走进李师师的私帷,听歌唱曲与李师师欢悦,金国太宗吴乞买下令攻宋。金国皇太子“愔班勃极烈(皇储)完颜呆(完颜斜也)”听到这命令,喜笑颜开的说:银可术说宋国多美女,这下我们可以去花花世界开荤了,哈哈哈!
战争初开始时,边境线上很平静,金国首先发文要求与宋朝廷举行归还云中的官方会谈,那些派住宋朝廷的使者很热情,当然,金国派往西夏的使者也很热情——去西夏的金使通知西夏:共同瓜分大宋的密约,可际启动了。
这时候,金国调往平州和云中的军队,规模达到了高峰,甚至超过了当地居民的数量。但这些军队很遵守纪律,绝不在边境挑起任何争端——但几乎所有的宋朝廷边境官员,都向朝廷发文告警,警告都是同一内容:金人欲攻大宋。
这时候,汴梁城开始飘雪,这场雪连续下了十余日,积雪埋到与城墙登高。这么厚的大雪限制了消息传递,朝廷宰执(值班宰相,称“持执政笔”)、太宰白时中接到告警,在皇宫圌内四处寻找皇帝请示,宦官回答:官家有排挡。
这句暗语的意思是说:皇帝在与其外室李师师哈皮。
白师中长叹一声,随即以执政名义让童贯彻查。消息还未送到燕京,金国的已向陕西、河北、河东宣抚司下了最后通牒。金国使者去找到童贯,递交通牒书。
牒文写道:“吾大金太祖皇帝恪守盟誓,将攻下的燕地赐于宋。而宋王赵估背信弃义了骄横荒诞,勾结金边臣张觉,叛逆作乱,杀害大臣,私下勾引燕地住民,岁交银绢也不按
期。。。。。。今奉圣谕,兴王师吊民伐罪,东西两路并进,收复原来赐于宋国之北。若赵估知罪深悔,两国可以黄河为界,这是对其挑起亭端、招降纳叛的一种惩罚!”
童贯顿时如五雷轰顶,天旋地转。他颤抖着问金国使者:“这么大事情,怎么事先不和我商量?”
金国使者狂笑回答:“咱家这是向你们开战,商量个鸟!你这厮如此智商,真不知道怎么坐上这位子的?”
接着,金国元帅府又向宋属黄河以北各州县发布檄文,檄文除申讨宋王朝赵估骨信弃义之外,又揭露他溺信虚无,伪造天命;重用宦官,挑起边童;荒圌淫无度,五毒俱全;残害百姓,咨行无道,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令各州县官员和军民择善而就,如果迎军纳款,可以立功受奖,官任原职。
大军所至,免去赵宋王朝一切苛捐杂税,百姓可安居乐业,体养生息。
恶之花终于结出恶之果,官家的轻佻与恶征,使得民圌怨如火山爆发——深受两次北伐的劳役之苦的河北陕西百姓纷纷议论:平时受官其压,屁圌民毫没办法只能忍受,这次。。。。。。嘿嘿,老天长眼啊!
宣和六年正月,金国中京、上圌京、东京、平州、辽西、长春六路猛安谋克军户,以及云中等她的降军共12万分两路跨过朱金边境一一至此,战争全面爆发。
第448章让我向前,我偏向后
金人兵分两路,一股大军有最凶悍的宗翰,率领最精锐的6万女真铁骑为西路军,旋风般地杀到太原城下……而后被太原民夫、团练挡住了。太原百姓在张孝纯太守和王凛将军的指挥下,依托坚城抗击宗翰,使宗翰寸步难行。
大宋百姓不是不擅长战斗,太原最能打仗的部队是胜捷军,这支部队已被童贯带走,而后葬送在辽国残余的乌合之众手里。而今,没有一兵一卒的太原城,仅凭太守张孝纯仓促组织起来的团练、效用、勇敢……等乌合之众,就打的宗翰顿兵城下寸步难行。
由此可见,所谓“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说法纯属胡扯,即使他们满了六万,而且各个都是最精锐的士兵,只是没有“大金国父童贯”存在,他们连大宋乌合之众都打不过。
如果那支胜捷军没有被童贯带走,战争的结局会怎样?而有了童贯存在的河北,战况又如何?
金国二太子宗望带领的是金国乌合之众,部队主要由平州、辽西等地军户和云中降军组成,而童贯带领的是大宋最精锐的部队——京营禁军,结果是:金军一路势如破竹。
正月12日金国乌合之众一部在完颜昌的指挥下,攻占燕山重要关隘古北口,当天还攻克檀州(今天的北京密云)。沿途禁军望风而逃,完颜昌遇到的抵抗极其微弱——没办法,禁军中擅长打仗而不擅献媚讨好、溜须拍马的军官都遭童贯迫圌害,或调离或贬官留在军中的都是一群鼠胆马屁精,远远见到金人的旗帜,他们只会“学习童贯好榜样”,丢下大军自已望风而逃。
东路军另一部在二太子宗望指挥下,迅速穿越辽东走廊跨越河北玉田,于正月七日攻克燕山以东的重镇。燕山直接暴露在金兵的攻击下,危在旦夕。正月八日,新上任的燕山知府蔡靖命令郭药师、张令徽率领常胜军大部,以及殿前司马圌军诸班直(皇宫守卫)、虎捷军(禁军)、左、右骁武圌军(禁军)、龙猛军(禁军)。。。。。。步骑约四万五千人,在燕京口东的潮白河畔(今日北京通州正东十公里)阻击敌人——郭药师大军刚刚出动,燕京百姓争相向金人报告大军行踪。
这一战,郭药师的常胜军,除去留守塘沽的两万精锐其余的都在场了,总兵力达到十二万,加上圌京师禁军,兵马约十六七万,而东路乌合金兵总共才6万多人,宗望带领的只是其中一支,宋军有地理优势,如果随便选个城市坚守,以逸待劳的
话。。。。实在找不出失败的理由。
但是童贯在——天大地大比不上童贯的政绩大若是金兵肆虐燕京,那么童贯的官位不保。于是,童贯连下数道命令!严责宋军必领迎战。于是郭药师只好率大军离开坚城,寻找金兵野圌战。
双方在潮白河相遇,金兵涉水过河——兵法云:半渡可击。郭药师下今张令徽率禁军当先攻击,京营统帅、马屁嘴张令徽怒了——我是谁?我好不容易拍马屁当上圌京营一把手你一个降将敢来指挥我?你让我向前,我偏要向后!
张令徽下令禁军撤退。。。。宋军大崩!
郭药师的常胜军扩张过于迅速,很多士兵之前不久还是农夫,这是他们初次上阵,被他们视为最精锐的禁军一言不发转身向后跑,他们也把刀枪一扔,转身撒丫子了,倒把正在渡河的金兵吓了一跳,怎么回事,我们还没接触上呢对方就败了?
胜利来得如此轻而易举许多金人都愣在河中央,忘了继续向前。
郭药师身边只剩下数千亲信。。。。。。原本的历史上,郭药师靠这些常胜军老底子迎战金兵,寡不敌众下战败被俘,稍后,他对左古说:“我对大宋尽力了,我对得起大宋。”于是,郭药师答应了宗望的劝降。。。。。。
而现在,历史稍稍拐了个弯——时穿总共提供了三万副武器铠甲,之后便开始拖延支付。郭药师得到时穿的武器和铠甲后,按优先顺序先装备自家亲信士卒。这次他出阵,带来了一万五千全副武装的士卒,另五千装备铠甲武器的士兵留在塘沽城中,守卫他存放在库房的一万副铠甲武器。
因为后路无忧,所以常胜军近一半装备了新武器铠甲的士兵留了下来,他们拼斗的更猛烈,所以郭药师不仅没啥被俘,反而隐隐与金人斗了个旗鼓相当。。。。。。但是,作为军阀来说,军队是郭药师存在的根本,别人都跑了,留下他一人独自战斗,等军队损伤超过郭药师心理底线,郭药师也下令撤退了。
当然,该说的话也还要说,郭药师撤离战扬时,照样说了一句:“我对大宋尽力了,我对得起大宋。”
随即,他引军圌转向塘沽。
其实,做出撤军举动时,郭药师未尝不是存着个让张令徽好看的赌气心思——那厮独自撤退,我这一仗要是艰苦打胜了,张令徽啥当没有,照样继续当官,以后上了战扬他照样把我扔在门背后。与其今后还要看张令徽的脸色,还不如让张令
徽知道:战争,不是儿戏!你阵前儿戏般把友军丢下。。。。。。你承受后果吧!
这样的人,能当将领吗?
这样的人还能当宣抚使、当大宋军队最高统帅——燕京宣抚使蔡靖听闻前线战败,马上去找童贯商量抵抗,谁知童贯听说前线战败,比蔡靖还跑得快。蔡靖找不到童贯,干脆自己也学童贯出逃,路遇金兵被俘,马上投降金兵,后官至金国古丞相——蔡靖父子词与字写的很不错(西安碑林收录其书法:折继闵神道碑)风格类苏轼,宋代词运也因此得以一脉北传,时称“苏学北行”。
燕山府沦陷,下属州县望风而降,
呈现多米诺骨牌效应,百姓更是壶桨以迎——正月七日金兵跨过边境,到了正月10日,燕山府所属全部六州二十四县,全部落到金兵手里。十几万的禁军被缴械收编缴获的甲胄五六万副,战马接近2万匹,粮草不计其数。这在当时可以装备一支10万人的大军,如今全部装备了金兵。
蔡靖随即献策称:京营禁军被全歼,东京汴梁城已没有守卫者,将军可直圌捣东京。
宗望大笑,称:“我等就是为此而来。”
14日,大雪继续在下,黄河封冻,二太子宗望率领东路军团,自冰面上越过黄河;兵锋直指中山(今河北定州)、真定(今河北河间(今河北河间)。18日金兵攻克保州(今河北保定)与安顺军(今河北徐水)——此地乃赵宋皇帝祖坟所在。
22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