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生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帝生涯- 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昃驮诠腥沃埃杂幸慌玫慕忝貌潘蛱昵椤�

绿桔,花雕,素洁就是这类领头人物。绿桔不定期公器私用的找冯立要了武岚楼的个人资料。当然,都是可以公开的一些内容。比如,老家在哪里,家中几口人,亲戚有多少,本人有什么功勋等等。钟秀儿回到长安,进宫述职,给叶明净安胎请脉,检查完孕妇身体后,绿桔就一脸神秘的将她拉去偏室谈心了。

面对着宫中姐妹们的激动和热情,钟秀儿平静令人吃惊。脸上没有任何新嫁娘的甜蜜和羞涩,只是很平淡地说:“我并非不愿嫁人,才拖延至今。只是不甘心困于后宅而已。如今夫君家小皆在老家,无需**持家务,前头夫人育有嫡子,子嗣之上不必强求。我行医之事他也不反对。既然如此,便嫁了。”说完后轻呼了一口气,好似卸下了什么重担一般:“现如今家中也不至于再因我未嫁而丢脸了。”

绿桔三人面面相觑,钟秀儿刚进宫时,虽说对医术爱好狂热了些,其为人却和一般的小姑娘并无不同。也是娇俏活泼,伶牙俐齿。可随着时间流逝,十几年下来,性子竟是越来越清冷。新婚燕尔,在她脸上也看不出什么喜色,不由令人担忧。花雕关切地问:“那他对你好不好?”

钟秀儿认真地想了想,回答:“不坏。”

绿桔一直在观察着她的神情,见此情景,急的跺脚:“什么叫不坏?到底好不好?”

钟秀儿忽的笑了:“绿桔,他对我不坏就可以了。”随后解释,“自己对自己好便好。我以为你早就明白这道理了?不然,你怎么都不理睬卫七?”

绿桔气急败坏:“你少转移话题。我是宫中女官,一辈子都离不开这里的,你和我能一样吗?你都成亲了!”

“都是一样的。”钟秀儿感叹,“我与你不同的是,我只有嫁了人,家人才能放心。”

素洁终于听出了问题在哪里,诧异之极:“秀儿,你对武将军不心仪吗?”

钟秀儿淡淡摇头:“我作不到女子该做的持家,他终有一天会失望。又何必作茧自缚?”

花雕没听明白,素洁和绿桔却都明白了她话里的意思。

男子娶妻,为的是主持中馈,绵延子嗣。而武岚楼是朝廷官员。不光家中宅院要打理,还有亲友同僚之间的人情往来等社交应酬。这些都是需要女主人去交际的。俗话说,男主外,女主内。武岚楼需要的是一位“主内”的妻子,钟秀儿无法履行作为“妻子”的大部分义务。这在将来势必成为家庭重要矛盾地。所以,她才如此清冷。现在冷静些,总好过将来伤心,失望。

于是乎,好好的高兴事被弄的气氛僵硬。晚上的时候,绿桔给叶明净洗澡,顺口说起,就着这个话题感慨起来:“…她这脾气也太倔了。”

叶明净摸摸自己的肚子,“那就生个孩子。子不嫌母丑。朕可以特批,让她把孩子带进宫来。她去她的太医院,孩子就给素洁,花雕她们带。梧桐宫里地方大,孩子多些也热闹绿桔用木勺舀了热水替她冲洗头发,琢磨了一会儿:”这倒是。有个自己的孩子,老了也有依靠。陛下说的可是真的,不开玩笑叶明净笑:”朕不开玩笑。她也不小了吧。这么着,朕多留武岚楼三个月,你叫她赶紧着,调养好身体,抓紧时机。“绿桔很高兴,舀了一瓢水后似是想到了什么,手一抖,木勺中的热水溅出几滴,叶明净回头:”怎么了?“绿桔欲言又止,几息之后才低声道:”陛下可是不看好秀儿和武将军?“基本上来说,女帝陛下预见的国之大事,没几件是超出估计范围的。绿桔见她只是为钟秀儿生孩子打算,丝毫不操心那对夫妻的感情问题,心下浮起不好的预感。

叶明净沉默片刻:”怎么说呢?这个问题现在来的早了些。千年之后会很多……“她试图用不太现代的语言解释,”朕给你说个故事吧。传说神灵最初创造了一男一女两个人类,让他们在一座最美丽,最无忧无虑的花园里生活…“她讲述了伊甸园中亚当,夏娃偷吃智慧果的故事:”…秀儿便和这类情形有些相似。已经尝过了自由,自尊的滋味,哪怕那座花园再奢侈华美,衣食无忧,对她来说也是囚禁的牢笼。她,回不去了…

绿桔一阵沉默,用布巾裹着叶明净的长发轻轻擦拭。半干后,拿一根玉簪绾了个懒妆髻,松松的半坠在脑后。随后脱掉叶明净的丝质浴袍,替她擦洗身体,擦了好一会儿,才低声细语:”武将军或许可以包容她…“叶明净舒服的眯上眼睛,笑道:”傻丫头,指望男人不如指望自己。真碰上能包容她的,那是她的运气。碰不上,也不必丧气。她如今房子,医生的资历都有了,安稳过日子就是。“绿桔不吱声,手下麻利的服侍。心里打定主意,一定要劝钟秀儿快些生个孩子。最好多生几个,宫里一应孩子的用具都是齐全的,还怕带不好么?

时近三月,今年的科考就要开始。然而,朝堂之上,其主要的关注力全然不在这上面。叶明净抛出一道政令”河北,西北两地税务调整法令“。

政令不长,简单的说来也就是要改革这两地的税务制度。具体的内容,在补充副本里。厚厚一叠。其中最主要的有”废除人头税,改为田地税。官员、士绅、有爵位者免税土地按品级限制,牧场与加工作坊收取商业交易税“等等。

此事好似一个巨大的冲击浪,打的朝堂人仰马翻。虽然只是河北,西北两地实施。但只要是个人都能看出,这项政令推广全国各地是迟早事。河北,西北不过是先打个头战。

关于税法改革,叶明净在和内阁,翰林院反复讨论后,采取了相对保守的做法。精心选择了河北,西北作为先期开垦的试验田。西北那一片大多是新兴牧场,本就需要新的税务制度。而河北则是因着战乱大部分田地被抛荒,人口流失严重。废除人头税更容易吸引那些家中人口众多,田地却没有的贫民。毕竟在家乡他们还要交税,到了河北却是不用。便于吸引劳力。过了一两年,等这两处的经济民生发展到有些规模后再行推广全国,会走的更稳妥。

这两地原先的官员一部分在战乱中丧生,一部分则背负了前期战败的责任,被先后罢官。叶明净毫无阻力的于去年时节,将其全部换上自己精心挑选的人选。一封封的奏折传递,朱批回复。来往间,她密切关注着两地的新税制度推行。

随着推行渐渐上了轨道,叶明净的肚子也越来越大。

算着时间临近生产,有些事也就只能先缓一缓。那一头,萧容成的先生却是挑选好了。启蒙习字而已,每日时辰不多,叶明净给他请了翰林院一位编修。每日在上书房学习一个时辰。叶初叶的先生还是杜悯,授课地点也是上书房。两人各上各的课,互不干扰。

不过一旦先生授课完毕,每天练字的时候这两人倒是约伙着在一块儿。

按说原本不必如此麻烦。可叶明净存了私心,想着给儿子最好的待遇。叶初阳的年纪太小,一对一的教学无疑更有针对性。杜悯习惯于在玩乐时教导叶初阳,叶初阳也只吃这一套。他的定性不如萧容成,萧容成可以规规矩矩坐着听先生讲一个时辰的课。叶初阳却不行,他的注意力最多只能保持三十分钟。

杜悯没有刻意要求叶初阳改变,这般一来,叶初阳的习字进度,就远远落在了萧容成的后面。

叶明净在两人检查课业的时候很快发现了。对此,她没说什么,只是找了时间单独询问叶初阳:”早早,你喜欢杜大人教你吗?“叶初阳笑嘻嘻的点头:”喜欢。杜大人很有趣。“得到了答案,叶明净便不再多言。只每日里检查叶初阳的课业。要说叶初阳的功课,还真是少的可怜,一天两张大字,五天背一段三四十字的书,便没了。萧容成则不一样,每天十张大字,大段的典籍通背。萧宝成每晚都会检查他的功课。有时觉着字不满意,还勒令他重写。

叶初阳向叶明净抱怨:”萧大哥好可怕,容成每天都没有玩的时间。“叶明净听了这话,深深看了叶初阳一眼,叹气:”早早,臣子这般勉力,你以后可怎么办呀?“关于叶初阳的课业问题,已经有很多人给她压力了。懿安太后表示担忧,懿敬太后直言”教孩子不能溺爱“。连姚善予都半吞半吐的问过她”是不是让杜大人给早早多教些课业“。

叶明净沉思许久,定下了一个时间,正式让叶初阳给杜悯行拜师礼。

正式拜师礼一下,杜悯皇子老师的身份就算是被官方坐实,认可了。这让他吃了一惊。他没想到,女帝陛下竟会在这种时候正式给大皇子拜师。在叶初阳如今的学业几乎遭致所有人的腹诽下,女帝来这么一出,不得不让人考虑其中的深意。

要么,是陛下相信他,认为他能将大皇子教好。要么,就是陛下有意将大皇子培养成一个闲散王爷。在叶明净快要生下第二个孩子的时刻,这个拜师礼显得越发微妙了起来。

Eaku》Fd8c

杜悯含蓄的推辞:”陛下,臣学识浅显,不敢为皇子老师。“叶明净盯着他垂着的后脑勺看了好一会儿。真是笑话!杜悯是状元郎,他学识浅显,广平四年的进士岂不全成了草包?”杜卿,何为师者?“她慢吞吞的问出一句。

杜悯一怔,立刻背书,说出标准答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叶明净微微一笑:”传道,授业,解惑,卿以为三者孰轻孰重?孰先孰后?“杜悯身体一颤,轻声答曰:”三者皆重,交错穿插,无先无后”是吗?“叶明净目光微凝,乌黑的眼睛泛出晶莹之色:”杜卿,朕以为。三者虽是交错穿插,无先无后。然孰轻孰重却是有的。授业,解惑,皆是为了传道而已,而传道者,朕向来以为,言教勿如身教。道,靠是是经年岁月,点点滴滴之中领悟出来。“她放缓了语速,声音微轻:”惜之,你是在向早早‘传道’,朕说的可对?“杜悯抬起头, 一双琉璃色的瞳孔晦深如海,与叶明净四目相接,只一瞬间又低下头去。静默无言。

聪明人就是想的多。叶明净心下摇头。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叶初阳现在才三周岁,学习什么的大可不必着急。重要的是培养素质。一个优秀的帝位继承人,重要的不是他的学识,而是能力。学问可以学,以叶初阳的智商来看,只要不被撞了脑袋,按照循序渐进的进度,到得他成年,学问必不会差。然而,一个好皇帝,不是学问好就行的。他需要拥有的素质太多了。

首先,心理素质得过硬。别顶不住压力,对手还没怎么的,自己得先崩溃了。其次,要学会领导艺术。上位者,不是一味的端着,高高在上就行。得让手下心悦诚服,这里头的学问很大。第三,要会从独特的角度思考,眼光比臣下长远。这般,才能统领全局,游刃有余。

其后还有很多,总之,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很难。素质培养是先决要素,文化知识反要排在后面。叶明净真正看高杜悯的地方也就在这里。他没有急功近利的表现自己,而是真正做到了一个教育家应该具备的素质:育书先育人。

当然,这不是说萧宝成的老师就不好。这个时代的惯例是:从书中学会做人的道理。不能说其不对,儒家思想本就是一种信仰和道德规范。师者传道,传的就是这个。

然而叶初阳不同。叶初阳是皇长子,不出意外,很有可能是未来的皇帝。他的需要的“道”,注定和臣子不一样。再者,叶初阳的性格和萧容成也不同,因材施教,杜悯做的很好。

叶明净借着“拜师”,便是在告诉他,她知道并支持他的想法。他大可安心。

“朕会给大皇子再请一位武学老师。”她对着杜悯交代,“早早每日的时间安排,还需你们配合着商量一下。”

杜悯拱手行礼,语调沉稳:“臣遵旨。”

叶初阳的武学师父自然就是计都,对此,他完全没有意见,反而兴致高昂。对于他这种精力旺盛的孩子,能有新鲜事物消耗体力,是再有趣不过的事。知道师父是计都,也没有任何不满。他虽然年纪小,却也知道。计都的功夫宫中第一,高来高去,侍卫里没人能打的过他。

叶明净还让姚善予顺便问了一下萧容成,要不要一块儿学武。计都的意思,一只羊,两只羊都是放,有个伴儿,也能增加叶初阳的练武动力。

萧容成很想学,做梦都想。可惜大哥萧宝成不同意。认为自己弟弟一则年幼,二则每日读书耗去的时间太多,等年纪大些学骑马,射箭,也是一样锻炼身体。他们兄妹私下交谈的时候,萧宝成对叶明净管教孩子的方法表示出了否定:“玉不琢,不成器。”

陛下太纵容大殿下了…

于是,萧容成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叶初阳和他过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渐行渐远。

第267章 生产

炎热的夏季对孕妇最是难熬,叶明净每每站在蓬莱仙阁水榭上吹风时,都恨不得能跳进湖里凉快凉快。

可惜对于一个严密看湖中的国宝级孕妇来说,这种奢望只能在做梦时实现。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她的预产期在七月末。坐月子的时节便是金秋八月,桂花飘香。比之炎夏要凉快不少。

盛夏酷暑,食欲不盛,叶明净这一胎的肚子没有怀叶初阳的时候大。精气神也没有那时候好。钟秀儿替她检查时,却一再肯定,胎儿和母体都很健康。

“母亲,别担心。”叶明净私下里安慰惴惴不安的懿安太后,“孩子出来长也是一样,只要底子健康就好。”

真正对她身体日夜担忧的,也就懿安太后、计都、绿桔这几个亲近之人。计都最近更是每天都替她用真气按摩身体,时间一长,年幼的叶初阳很敏感的发现了这两人之间过于亲密的氛围。

不知道是出自天性还是本能,他第一次没有将心中的疑惑诉之于口,没有向任何人询问,就这么压在了心底。

叶初阳经常会出神的想些自己的小心事,叶明净和杜悯都认为这是好事。孩子,总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叶初阳是她最亲近的人,叶明净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隐私要瞒着孩子,她可以很坦然的将私生活展现在他面前。事实既然存在就无需回避,叶初阳是一张白纸,他得身上没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