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地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小地主- 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郑淖约已然动情,俏脸生晕,透出霞光,柔唇微启,似有若无的轻喘,泛着似诱惑又似娇羞的颤抖,韩瑞的动作也没有停下,帮她把外袍褪去,曲线玲珑的娇美身子,只剩下几片透明似的诃子裹住,薄薄的丝绸之下,**傲然挺立。

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韩瑞不由伸手摸去,软润柔滑,如脂如绵之中,又充满了热力与弹性,触感妙不可言,使得他久久不肯松手离开。

抚揉之间,郑淖约慢慢觉得身体渐渐火热,纤手软绵无力的搭在韩瑞肩上,柔软的纤腰轻轻扭动,俏脸一层艳丽的彩霞,眸光流溢,似要滴出水来。

勉强忍耐心中的炽烈**,郑淖约闭目,呢喃呓语道:“我只是想向夫君表明,嫁予夫君之后,人家就是韩家的人了,不再是郑家娇贵的娘子,而是夫君的妻子。”

韩瑞错愕,轻轻抬头,微抚她的秀美雪腮,认真说道:“淖约,我也要告诉你,我从来不在乎郑家的权势地位,娶你为妻,只是喜欢你的人而已。”

眼眸充溢感动之意,星眸微闭,高耸的**起伏,郑淖约不堪娇羞,纤手扯开韩瑞腰带的锦带,颤声道:“夫君,夜了,妾身伺候你休息。”

真是可爱,韩瑞微笑,见到郑淖约纤手颤抖,摸索半响,才解了外袍,这样的效率,什么时候才能吞到美味的小白兔,还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三两下把衣服脱了,丢到旁边,拦腰抱住郑淖约肌若凝脂、香滑柔软的身子。

匆匆来到榻上,伸手轻拉,雪白的纱帐蓦然跌落,几声呻吟之后,却是一床春色。

一夜之后,夫妻两人更加恩爱了,天气愈冷,时常有雪花飘飞,不是外出观景的时机,不过待在宅院之中,陪着娇妻美妾,烤着旺盛炭火,观看雪花片处,飞舞飘扬的情景,若是看久了,觉得单调,可以听曲,小饮对酌,再调戏下几个美女,也是人间美事。

天气冷了,上门拜访,设宴邀请的事情,也渐渐稀少,没有了这些烦琐事情的打扰,韩瑞的日子自然是过得清闲自在,颇有归隐山林的感觉,然而毕竟是名声在外,没人会忽视他的存在。

逍遥的日子也没有过得几天,钱丰就兴冲冲的从国子监跑回来了。

这个时候,韩瑞待在书房,屏气凝神的练习书法,其实也想沉醉在温柔乡中,把豪情壮志消磨去了,可惜郑淖约出身书香门第,本身也是不大不小的才女,也未等韩瑞开口,或许韩晦的悄然提醒,就已经参照郑仁基的习惯,给韩瑞制订了个日程表,规定清楚,应该什么时候读书,什么时候习字……等等。

对于这个举动,听了消息之后,韩晦肯定高声赞同,连连赞扬郑淖约不愧是荥阳郑氏之女,知书达礼,贤惠淑德,相夫教子之类的言辞滔滔不绝,天花乱坠,郑淖约自然是欢喜之极,在她的娇声软语之中,韩瑞也不好拒绝,应该说是抹不开才华横溢、勤快好学的名声,乖乖听从安排行事。

不过心里自然不会反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韩瑞还是明白透彻的,而且近段时间以来,书法学问不断长进,也让韩瑞颇有几分成就感,又或许是养成了习惯,毕竟古代娱乐消遣的活动较少,声色犬马的事情,又不合他的性子,出去应酬,觥筹交错的热闹喧嚣,怎及在家逍遥自在清闲,不读书写字,怎么打发时间?

说到底韩瑞还是保留了前世的宅男习性,不怎么喜欢走动,然而有些事情,却不会以他的意志为转移,该发生的,还是避免不了。

比如现在,钱丰闯了进来,开口说道:“二十一郎,扬州的贡生都差不多来齐了,准备办个酒宴,大家聚会畅谈,交流学问,想请你参加,托我问你,是否赏脸?”

可以拒绝,问题在于,这样做的后果,不是韩瑞乐意见到的,古往今来,能够视名声如浮云的人,寥寥无几,反正韩瑞不是其中之一,所以没有其他选择,自然是含笑答应。

“在何处聚会?”韩瑞问道。

“待定。”钱丰笑道:“不过只要你肯参加,就算是露天举行,冒着漫天飞雪,恐怕大家都不会缺席。”

韩瑞笑了下,没有在意,钱丰却是知道,自己并没有撒谎,在扬州的时候,韩瑞的名声就已经非常响亮了,可是与如今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云泥,根本没有可比性,上能通达天子,下可结交朝廷权贵,这样的影响力,怎能不让贡生们趋之若鹜。

按理来说,韩瑞的宅院,地方宽敞,应该适合举行聚会,然而有意无意,两人却是直接忽略了,毕竟名为同乡,但是相识之人,怕是没有多少,贡生人数众多,称之为龙蛇混杂也不为过,若非关系亲密之人,还是不要请到家里来了,免得出了麻烦,也不好解决。

想到可能会出现的情况,钱丰告诫说道:“二十一郎,虽然大家是同乡,不过你也要多长几个心眼,有些事情,帮衬不了的,宁愿给人在背后非议几句,也千万不要胡乱答应。”

“三哥,我明白的。”韩瑞叹气道:“能帮就帮,投卷行书之类的,我倒是可以帮忙传递,至于其他,那就要凭自己本事了。”

“这话是正理。”钱丰赞同。

聊了片刻,钱丰立即匆匆忙忙走了,由于提前来到京城,而且又在国子监中就读,在贡生眼中,自然也成了威望之士,自然成为筹办聚会的组织者,联络韩瑞之后,还要忙碌其他事情,一时半会,怕是难以清闲下来。

片刻,一身雪白裘衣,如同雪莲花般清润的郑淖约盈盈走来,奇怪道:“夫君,三哥怎么走了,也不留他下来用膳。”

“不必管他。”韩瑞掷笔,清水净手之后,拥着郑淖约,歉声道:“淖约,接下来几日,怕是不能在家陪你了。”

第二百四十四章科举人情

第二百四十四章科举人情

钱丰觉得自己真是白痴,白浪费了时间与精力,筹办这个聚会,到头来居然只是场笑话,这也倒罢了,却是气愤不过萧晔与周玮的嘴脸,可以料想,现在他们肯定得意之极。

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恶气,钱丰继续破口大骂道:“趋炎附势,斯文扫地,没有半点读书人的骨气。”

旁边,自然在所难免,韩瑞也有些生气了,不过却没有钱丰那么愤然,随手把行卷扔了,和声劝解道:“三哥,何必为了这些人大动肝火,不值得。”

“二十一郎,我没有生气。”钱丰苦笑道:“而且觉得对不住你啊,这帮小人……”

“好了,三哥,你注意到没有,过来聚会的多是生徒,没有几个乡贡。”韩瑞说道,生徒是官学保送的名额,乡贡却是通过州试,得到赴京的资格,能够就读官学的,多数是富家子弟,然而自学成才,参加州试成为乡贡的,多是贫寒士子。

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别,钱丰考虑片刻,也恍然大悟,继续苦笑道:“二十一郎,其实富家子弟之中,也有傲骨傲气的,只是他们没来而已。”

“或许吧。”韩瑞笑道,心里怀疑,若是钱丰仍然留在扬州官学,如果身存骨气,能不能得到名额还是个问题,就算学正颜师友正直无私,底下的教授也会弄虚作假,风气如此,怕也是无可奈何。

“混蛋。”钱丰也想通了,心中愤愤不平。

“再饮一杯,消下气,也该回去了。”韩瑞笑道,往好的方向寻思,起码不用应酬了,也算是意外之得吧。

在韩瑞的劝说下,钱丰勉强喝了口酒,也不愿意待在这里了,自然拂袖而去,好好的聚会,突然散了,反正酒资提前付了,伙计自然也不会多管闲事,恭送他们出了酒楼,立即回去收拾餐桌,有好几坛美酒没有开启,自然要搬回库房……

或许,经营酒楼的,最愿意遇上他们这样的客人吧,钱丰闷闷不乐,韩瑞却是看得开,上了马车,吩咐仆从去国子监,便饶有兴趣的打量起西市的景观。

与东市一样,西市也是封闭式的建筑,集市的四周,环筑有厚墙,俨然就是整个长安城中一座小的城中城,都是临街设店,甚至一些小的曲巷中,也有开设的店铺,然而,东市,由于靠近皇宫,周围多达官显贵住宅,所以市中四方珍奇积集,上等奢侈品很多。

相对,西市就平民化些,大铺小店林立,或许占了距离的便宜,丝绸之路的往来胡商,多数是集聚在西市,至少韩瑞粗略的观望,这里的胡人商客,的确要比东市多些,特别是酒肆、金银器店铺之类,多是胡商经营。

也难怪西市有金市之称,一路过去,半条街的店铺,都是经营金银器皿,在阳光的照映下,闪耀灿烂的光泽,自然,这只是原因之一,金市之名,主要是因为这里占地广阔,各行各业的商铺多达万家,每日交易的金银堆积如山,才因而得名。

什么名字之类,韩瑞也没有在意,津津有味的观看西市的热闹场面,忽然见到侧边停了辆马车,虞世南在仆从的搀扶下,踩着小凳子下车,眨了下眼睛,发现自己没有看错,韩瑞连忙呼停。

马车缓缓停下,一个摇晃,钱丰惊醒,迷糊道:“二十一郎,这么快就到国子监了?”

“是虞公。”韩瑞提醒,下了马车,连忙行礼呼叫。

走了几步,好像要去哪里,听到叫唤,虞世南回身,发现是韩瑞,脸上多了抹温和笑容,奇怪问道:“你不在家里,来此地做什?”

“与扬州几个同乡小聚了片刻,准备回去了,不料却遇到虞公。”韩瑞笑道,扯了下钱丰的衣袖,让他莫要胡乱说话。

“虞公近来安好?”钱丰恭敬行礼,自然不提刚才的事情,气愤是气愤,但是太丢脸了,他都不好意思到处宣扬,免得给自己抹羞。

好,虞世南友善回答,对于韩瑞的回答,也不觉得奇怪,毕竟赴京赶考的生贡,也差不多抵达了,这可以从投到他门上的行卷数量得出答案。

关系熟络,韩瑞问候了声,就直接说道:“虞公,这是准备前往何处,若是要事在身,我们也不多加打扰了。”

“也没什么要事,几个友人设宴,老夫应邀而来,估计与你此行的目的差不多吧。”虞世南说道,微微苦笑,颇有几分无奈,每年这个时候,这些人情应酬,总是避免不了的。

呵呵,韩瑞笑了,也没有多言,拉着钱丰,开口告辞。

“且慢。”虞世南叫住他们,沉吟了下,微笑道:“你们有空,就陪老夫同往吧。”

钱丰乐意非常,连忙答应,目光带着期盼,韩瑞察觉出来,自然不会拒绝,跟随虞世南走进一家装修布置比较富丽清雅的酒楼,在伙计的引领下,来到一幢精致的阁楼之中,几个老者携着几个青年迎了上来。

“伯施兄,可是让我们好等,总算盼到你来了……”仅凭这种抱怨语气、姿态,就可以判断出来,他们与虞世南的关系的确不错,所以韩瑞非常识趣,拉着钱丰靠边站,聆听几个发白苍苍的老者寒暄。

几个老者热情洋溢的招呼虞世南,分席列坐,叫唤伙计摆好了美味酒菜,也没有引见介绍的意思,好像把在场的青年都忽略了。

一人举杯笑道:“伯施兄,这可是河东济州运来的新酒,听闻是新法酿造,清澈似水,入口似火,饮之醇香,令人回味无穷,非常适宜在寒冷季节品尝……”

听了几句,韩瑞立即觉得似曾相识,低头观看杯盏,心中立时了解,河江济州,好像是程咬金的家乡,忍到现在才出手,还真是外粗内细,谨慎之极。

一口下肚,几分火辣上涌,不过随之而来的却是暖洋洋的热气畅流,在这种寒冷的气候,的确是种不可多得的享受。

不过到了虞世南这般年纪,对于口舌之欲,也没有以前那样讲究,小饮了几杯,身体暖和之后,也放下了杯子,与几个朋友畅聊起来,无非是天南地北,朝政得失,针砭时弊,唯独没有提到科举之事。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韩瑞与钱丰十分淡然,不过旁边的几个青年却是坐不住了,几次三番,跃跃欲试,想要开口表现,却给几个老者厉目而视,瞪了回来,自然不敢造次,乖乖坐好,留心静听。

宴席进半,却见虞家一个仆从,小心翼翼走来,到了虞世南旁边,也没有回避的意思,直接禀报道:“阿郎,乔郎中到了,请罪求见。”

“请罪不必了,让他进来吧。”虞世南说道,态度从容,几个老者相视笑了下,忽然举杯齐敬,感激之意,尽中不言之中。

就在韩瑞思虑,那个乔郎中是何人物之时,一个相貌儒雅的中年男子快步而进,微长及胸的柔密青须飘然,风度翩翩,带着几分诚惶诚恐的语气,躬身拜道:“老师,乔岩来迟了,望请恕罪。”

“是吏部考功司郎中。”钱丰吃惊,飞快在韩瑞耳边小声说了句,心情很是振奋。

也难怪他会这样,科举考试,向来是由吏部主持,尽管主考委任不定,但是评批考卷,却是由吏部考功司负责,说过了,唐代科举没有糊名制度,乔岩是考功官郎中,其中的意义,不言而喻了。

“不用多礼,过来见过几位前辈。”虞世南说道,心中多少有些无奈,幸好几个青年的行卷也仔细阅读过了,也算是英才,就是没有自己今日之举,得中明经应该不成问题。

几千年来,真正做到铁面无私的人,却是没有几个,韩瑞没有什么抵触情绪,在乔岩拜见几个老者之时,就扯着钱丰起来,表示迎接之意,旁边几个青年的反应却是慢了拍,见到他们的动作,才恍然起身。

这个情形尽收眼底,自然给乔岩比较良好的印象,听到韩瑞自我介绍,立即错愕,一脸的惊讶道:“以韩公子之名,何须参加科举……呃,是我糊涂了。”

虞世南与韩瑞交好,颇有忘年之交的情谊,在京城之中也不是什么秘密,同来赴宴,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近些日子来,接触的文人生贡,皆是为科举人情而来,习惯成自然,自然往这方面联想,反应过来,乔岩有些不好意思。

自嘲了下,乔岩笑道:“不过,若是韩公子参加科举,我倒是可以担保,进士第一,状头之名,肯定十拿十稳,不出丝毫差错。”

尽管明白乔岩只是说笑,但是众人却没有怀疑此事的可能,以韩瑞现在的名声,若是没有得中状头,恐怕大家都要质疑科举的公平性,然而话又说回来,参加科举是为了做官,以韩瑞条件,天子肯定会直接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