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汉帝昏庸乱长序,褰硕算计谋何进
话说天下群贼作乱,朝中十常侍把弄朝纲。
中平五年末,汉天子刘宏终究是纵欲过度,身体每况愈下。张让等人依旧在他身侧献媚,每天游戏、饮酒作了,就这样九色香薰,他的身体便垮了下来。
在汉灵帝的后宫中,皇后何氏本是屠夫的女儿,因美貌入宫成了贵人。恰逢灵帝临幸,巧得皇子刘辩。因嫡长子,灵帝大喜,遂册封为太子。
自此,母随子贵,何氏被册封为皇后,母仪天下。
奈何女人总有人老珠黄那一刻,皇帝怎会总在一个女人身上留意呢?后来,王美人的入宫,便将汉灵帝从何皇后的身边抢走了。
不久后,王美人便生下了皇子协。
这女人天生善嫉,而何皇后出身贫贱,更是嫉妒心极为强烈。
又因为有了皇子协,何皇后一来害怕王美人有一天在皇帝耳边吹风把太子辩的太子位搞没了;二来便是嫉妒王美人从自己身边将天子抢走,所以便设计鸠杀了王美人。
王美人死后,皇子协被汉灵帝的母亲董太后shouyang了。
这董太后本不是皇宫里的主人,也是母凭子贵,才成为了皇太后。原来,汉桓帝膝下无子,驾崩后,百官迎立了解渎亭侯刘苌之子刘宏。
登基之后,刘宏摇身一变成为了天子,一国至尊,便将自己的生母董氏从解渎接入了皇宫,尊为皇太后。
王美人死得早,皇子协便一直在董太后身前长大。
所以,董太后十分疼爱皇子协。
老太后一直都在劝说汉灵帝,让他废掉太子辩,改立皇子协为太子。
汉灵帝念及太子辩并无大错,一直没有同意。
眼看汉灵帝的身体每况愈下,老太后就开始着急了。
十常侍常常进出老太后的慈宁宫,尤其是小黄门褰硕。褰硕本是董太后带来的奴才,所以深得太后的赏识,后来被太后推荐给灵帝,便到前面当了小黄门。
现在的褰硕可不是一般的小黄门,可是西园八部兵马的大统领——上军校尉。这家伙现在可是统领兵马数万的实权派,据说,就连大将军何进都要敬他三分。
这里说到了何进,咖啡便在这里插上几句。
何进便是何皇后的哥哥,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业,是一个十分标准的屠夫。他身上有着所有屠夫都有的共性:粗鲁、蛮横、冲动、优柔寡断
在他的身后可有不少支持者,说白了就是太子派。这些太子派都是朝中大臣,既包括如曹操、袁绍、鲍鸿等西园校尉,也包括如王允、杨彪、黄宛等朝中权贵。
褰硕还在董太后宫中与太后商议如何劝说天子改立皇子协的时候,何进已经在皇后的怡宁宫里与何皇后商议如何打击皇子协的那些支持者。
何皇后叮嘱何进说道:“陛下近来颇显疼爱皇子协,你一定要小心盯防这那些大臣。一旦天子提出废立太子之事,必须使众大臣一起进谏才行。”
“这个没有问题的。现在朝臣中那些老夫子都是坚决遵从那个孔孟之道的,而那些新生代的将领如曹操、袁绍等人都在我的麾下,这些人都是会反对废立太子之事的。只是宫中这些太监可就不好搞了!”何进谈及十常侍,浑身的不自在。
“宫中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本宫自有分成!”
原来,这些太监也分为两派。以张让、赵忠二人为首的,拥护太子辩,所以时常在皇后身侧买好。
这也是皇后不让何进关乎这件事的意图。
且说天子为此事十分矛盾。
那皇子协虽然年幼,却十分聪颖,行为举止颇显皇族威仪。
当然了,这与他一直生长在皇太后身边不无关系。
相反,十一岁的太子辩的身上就看不到这些亮点。
按道理来说,太子辩五岁被立为太子,宫中地位尊崇之至,身上应该早具王者霸气,最起码也要有高位者的刁蛮习气呀!没有,这个太子辩身上完全没有这些!
这也是天子汉灵帝不喜欢他的一个主要原因。
太子辩太过懦弱了!
也许是何皇后太过强势的缘故吧!
按下太子辩先不说,单说小黄门褰硕对天子改嫡的事情十分上心。
因为,他现在的地位远远不如张让、赵忠。
所以,他便将这个赌注押在了皇子协身上。
一旦皇子协登上大典,他便是开国元勋。
然而要动摇太子辩的地位,还不得不考虑太子辩身后的势力。
他作为西园军马的上军校尉,自然知道大将军何进的能量,那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自己麾下的那些将领都没有把自己放在眼中,而是紧紧依附在何进身侧。
如何让他们依附自己,他可谓是费尽脑筋,煞费苦心!
人都是有劣根的,尤其是身上有缺陷的人!
他,被阉割的人,骨子里便有一种期望权势的意识。他向往张让、赵忠等人的权势,向往左右天子的那种成就。
所以,他不惜一切代价的说服天子和太后,改立皇子协为太子。
他看透了何进的粗鲁,看透了张让、赵忠等人的乖张。所以,他总是借助太后,为自己制造与天子独处的机会。
病入膏肓之后,汉灵帝身前出现最多的便是这位上军校尉。
褰硕屏退左右,单独留在汉灵帝榻前,向天子出谋划策:“陛下,眼下万事俱备,唯独有一件事陛下马上去做!”
“褰爱卿,到底何事呀?!”汉灵帝斜倚着龙榻,氘着气问道。
“若是想要废掉太子,必须除掉大将军何进。如今,何进手中掌控着京城数万戎卫士兵,便是臣麾下的西园兵马,怕是那些将领都唯他是从!”褰硕说道。
汉灵帝两眼一翻,面色黯然。
褰硕赶紧说道:“陛下,臣早有一计,定然将他除掉。一定帮陛下解除此患!”
“好吧!你下去找太后商议吧!”天子似乎已经接近灯枯之时,便挥手让他下去。
辞别天子,褰硕径往慈宁宫。
他向太后简单诉说了一遍经过。
董太后支持他呀!这便一拍既定,两人商议一番,决定将何进召入宫中,使黄门兵将他杖杀于宫中。
什么叫黄门兵?
原来,在西园兵马中有五百名由太监组成的军队。这些太监都是褰硕的亲信,全部在黄门当值,所以被称为黄门兵。
褰硕假以天子召见为名,召何进入宫。
何进不以为计,带着三五个随从,便急匆匆进宫而来。
倒也是此时不当何进毙命之时。
他刚刚行走到紫京城外,正好碰上司马潘隐。
潘隐看天色已晚,心中十分纳闷。
这何进急匆匆的朝着皇宫赶去,这是为何?问问看。
“大将军意欲何往?”他拦住何进,问道。
“天子召命,岂能不去?”何进挺着大肚子,回答道。
这么晚了,天子召见你?你不觉得奇怪?也是,你这头脑简单的家伙自然想不到,人家在宫里面摆下了鸿门宴!我可是偷听的一清二楚呀!
他急忙阻止何进,接着便将在宫中说的事情向何进讲述到:“大将军,此行怕是凶多吉少呀!老夫刚刚从宫中出来,途中听到那黄门兵讲,他们似乎有什么行动,而且都做好了准备!恰在此时,大将军入宫,依老夫所见,怕是他们要对大将军动手了!毕竟陛下身体每况愈下,已经等不了太长时间了!”
“啊!?”闻听此言,何进大惊,急忙打道回府。
回到府中,他便召集百官,商议对策,欲诛尽宦官。
他话音未落,便听到席间有人拍案而起,大声说道:“从冲帝和质帝的时候,宦官的势力便已经形成;而现在朝廷中他们的势力更是极为深远,岂能够一举尽把他们诛杀干净的?若是不小心泄露了消息,就会像窦大将军那样引发灭族之祸呀!还请大将军谨慎而行!”
抬头观看,见是议郎曹操。
何进大怒,厉声斥责道:“黄齿小儿,岂能定夺国家大事?”
一旁大鸿胪郑泰劝慰道:“孟德此言也无偏差。大将军何故责难呢?我等只需小心谨慎便是。”
众人终归没有想出好办法,正在犹豫之中。
忽然司马潘隐匆匆赶来,见到何进便大声喊道:“大将军,大将军,大事不好了!天子驾崩了!”
什么?天子驾崩了!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震惊了在座的所有人。
然而后面一个消息更是惊人!
“大将军,宫中使者随后便到。褰硕与十常侍商议,密不发丧,矫诏大将军入宫,以绝后患,然后拥立皇子协登上大典!”潘隐急切的说道。
“岂有此理!”何进怒声骂道。
何进话音刚落,宫中使者便到,召何进入宫,以定后事。
曹操再次出头,向何进献计:“大将军,为今之计,还是先拥立太子登基就典,然后再想法图谋阉贼!”
听到曹操这次的建议,何进方才改变了对曹操的态度。
却不知,何进该如何面对这场争斗。
第102章 何进无断留祸害,常侍献媚再得宠
第102章何进无断留祸害,常侍献媚再得宠
汉灵帝驾崩,中绢欲谋杀何进。
何进恰与众臣共议大事,故此得以幸免。
曹操向他建议先拥立太子辩登基,然后在谋诛杀中绢之事。
何进便朝着众人问道:“你哪个敢与我一同入朝,拥立新君,诛杀逆贼?”
一大汉从众人之中挺身而出,抚剑挺胸,高声说道:“某愿借五千名精兵,随大将军入宫,斩杀守关黄门,拥立新君,尽诛中绢阉臣,肃清朝廷,以安天下!”
何进抬头观看,见是司徒袁逢之子,袁隗的侄子,司隶校尉袁绍袁本初是也!
此子可谓一时英雄,黄巾之时,引家兵千人,随皇甫嵩南征北战,以战功得以此职。
见他愿往,何进大喜,遂点起五千名御林军归袁绍统领。
袁绍周身上下披挂整齐,护送何进、何苗荀攸、郑泰等三十员朝廷大员入宫。
何进引众人相继入内,来到灵帝的灵枢前,拥立太子辩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百官高呼万岁,行礼完毕。
袁绍引御林军入内,直指后宫,追杀褰硕。
褰硕大急,慌忙逃入御花园,躲在花荫之下。奈何他是当时拥立皇子协最为明显的人,十常侍中的其他人相互合计一下,决定把他献出去,以保全大家。
十常侍之一的郭胜径直绕到他身后,挥剑斩杀了。
正所谓树倒弥狲散,大难临头各自飞。
郭胜等人将褰硕的首级献给了何进。
袁绍尽收褰硕麾下的禁军。
见到何进,袁绍劝说何进:“大将军,十常侍相互结党,不如今日趁此将之一网打尽!”郭胜在一旁听得真切,趁他们不注意,悄然跑去,找了张让、赵忠等人,将此事告知。
张让、赵忠慌忙带着他们,去见刚刚成为太后的何皇后。
“太后娘娘救命呀!太后娘娘救命呀!”
“你等这是为何?”何太后见他们哭的跟个什么似的,赶紧问道。
这张让便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道:“都怪这个褰硕呀!非要设计什么圈套,想要谋害大将军!他是上军校尉,手中有兵呀!我们怎么知道他要做这种事情呀?可是,大将军听信了袁绍的一面之言,便要将我们全部都捉去处死!我们真的不知道褰硕要做这种事呀,我们是冤枉的呀!太后娘娘,求求您,救救我们吧!”
“哎,我以为什么事情?你们放心好了,我自当向大将军讲清楚的。”何太后本来便对张让、赵忠二人不错,岂能够袖手旁观,便派人传了懿旨宣那何进入宫。
等到何进入宫后,何太后便对他说:“我们都出身贫寒百姓家,若不是得到张让等人的帮助,又怎能有今日的荣华富贵?今日褰硕做下不仁之事,既然已经被处死了,你有何必听信他人的谗言,想要将宦官诛杀遗净呢?”
何进本就是无谋之人,耳根子很短,被太后如此一说,心中便动摇了。
离开太后寝宫,他便对百官说道:“褰硕有意谋害我,你们把他九族诛灭就好了。对于其他宦官就不要妄加残害了。”
袁绍刚刚立了功,尽而直言:“大将军,若是不能够斩草除根的话,恐怕反遭其害呀!”
奈何何进一直都是听妹妹何太后的,却听他说的:“吾意已决,你就不要多说了!”
次日,何太后辅佐新帝临朝,命何进参录尚书事,又将参与的诸官员一一加封官职。自此,何氏一族权势倾天。
董太后看在眼中,痛在心里。
是夜,她宣张让等人到自己的寝宫,向他们问计。
“何进的妹妹能够有今日的地位,都是因为我当初对她的抬举呀!可如今,她的儿子登基当了皇帝,内外大臣,都成了她的心腹。她的权利越来越大,到时候,还会将我放在眼中吗?”
张让赶紧献媚:“娘娘,此事好办。您也可以临朝,垂帘听政的。到时候封皇子协为王,加封国舅董重的官职,让他掌管军权;然后在重用臣等,这不就足以内控宫中,外辖宇内了?”
闻听此言,董太后顿时大喜。
果然,次日早朝的时候,董太后也随之临朝。
在朝堂上,董太后降旨,封皇子协为陈留王,董重为骠骑将军,允许张让等人共同参与朝政。
何太后思虑董太后辈分在自己之上,不便在朝堂之上与她争辩。只是见她专权,她又不能不管。
思前想后,她便在宫中设下宴席,宴请董太后。
席间,她对董太后说道:“母后,你我都是妇人,贸然参预朝政,这是不合适的。昔日,吕后就因为权欲贪念太重,遭至宗族千余口人都被斩杀在刑场。如今,你我应该在九重深宫中安享富贵才是。那些朝廷大事,就让大臣元老们自行商议,才是国家的幸事呀!希望母后听后能够三思!”
董太后自从灵帝死后,日日害怕失去权势,今日见何太后以此说事,顿时大怒:“你用毒酒鸠杀王美人,设心嫉妒。而今,你倚重你的儿子当了皇帝,便与你的哥哥何进霸占朝政,朝廷之上都以你们的意愿行事。本宫敕封董重为骠骑将军,欲断你哥哥的首级,易如反掌尔!”
何太后也被气怒,大声指责道:“本宫好言相劝,你因何动怒?”
董太后鄙夷的说道:“汝家屠沽小辈,有何见识!”
两人又争吵一番,在张让等人的劝说下才各自回宫。
董太后走后,何太后连夜召何进入宫,将这件事向他细说一遍。
何进连忙召集三公,前来商议对策。
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