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声喊道。
见天子发怒,曹操急忙出列奏本言道:“陛下,讨伐袁本初,非皇叔、卫将军不可!”
早有预料之事,刘备冷眼看着他们一唱一和,笑着暗自说道道:“孟德果然好算计!”
天子看向刘备,问道:“皇叔,汝可愿否?“
言毕,缓步出班,朝天子一躬身,奏道:“陛下,臣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好!皇叔昨日救驾有功,又为朕讨伐不二逆臣,朕加封为汝为车骑将军、徐州侯!”
“谢主公隆恩!”刘备谢恩领旨。
领旨之后,刘备遣庞统跟随张飞同回豫州,使张飞总领豫州、扬州军事;使关羽总领兖州、徐州军事,使陈宫协助他。
他使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以黄忠为副将,亲领大军,前往冀州回合徐庶等人。
望着刘备远去的背影,曹操喃喃的说道:“即生孟德,何故又有玄德在?此人远非袁本初等人可比也!此人不去,吾难得安宁之日也!”
“主公,他此番一去,自有袁本初与他相搏。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待他们决出胜负之时,便是主公建功之日!”程昱子在一旁宽慰着曹操。
曹操言道:“袁本初恐非刘玄德的对手!若是袁本初再次落败,刘玄德将无人能敌也!天下霸主之位非她莫属了!”
曹操能够被称为枭雄,尤其是一般人可比?!
他早早便开始比较自己与众诸侯,从中发现能够和自己相提并论的人,唯有刘备而已!所以他开始了一系列的行动,都是针对刘备的。
只可惜,每次的效果都不好。
无意中,成为了靶子的袁绍得到消息,暴跳如雷,怒不可竭。
“曹阿瞒,汝竟敢给某栽赃、陷害某,真是气煞我也!”袁绍高声骂道。
长公子袁谭问道:“父亲,刘玄德挥军二十多万朝着我们这里来了!以其行军速度,两日后便会抵达城外。可否让孩儿引兵马在半路袭击他们?”
“显思,敌军势众,不可莽撞!汝速速告知显奕二人做好出兵的准备!一旦机会成熟,两军夹击,一破刘备兵马!”
“诺!”袁谭答应一声,转身离去。
第212章 讨袁阀皇叔兴兵,取冀州诸葛用计
第212章讨袁阀皇叔兴兵,取冀州诸葛用计
皇叔刘备刘玄德新晋车骑将军,领徐州侯,成为汉末最后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州侯,足以称王。
天子降下圣旨,让皇叔出兵讨伐袁绍。
安排好一切之后,皇叔挥军北上,统领十五万大军进入冀州。
冀州战场,徐庶、颜良、文丑、高顺、拓拔坤等人连拔袁绍数城,已经把袁绍逼退到了魏郡。
书中代言,徐庶领皇叔刘备之命,以颜良、文丑二人为将,负责攻打牧野。
颜良、文丑围困牧野多日,只是苦于对袁绍的愧疚而久久不曾攻打。等到刘备引兵攻打许昌时,徐庶作为军师中郎将,统领二人。他们方才有了攻打牧野的意思。
徐庶使人送信给酸枣的高顺,令他尽起酸枣兵马攻打邺城。一旦邺城失守,牧野中的袁绍便归路被断。
得知高顺攻打邺城,袁绍立刻派遣部将陶升、高翔两人据守牧野,亲引兵马前去救援邺城。
他大军刚刚离城,徐庶便挥军攻打牧野。
陶升、高翔二人本是颜良部将,后来因为战功被袁绍另为委派,自领一军,成为比颜良、文丑、高览等人略低一等的战将。
见颜良在城外讨战,陶升、高翔不得不出城与之相见。
在颜良的劝说下,陶升、高翔举城投诚。
半路上救援邺城的袁绍闻讯勃然大怒,竟举兵复攻牧野。
徐庶使颜良、文丑在半路设伏,又使陶升、高翔引城中兵马当头迎击,夹击袁绍。邺城外的高顺得知袁绍退回,立刻派遣部将魏续引三千兵马追杀。
此役袁绍大败,他本人也在逃跑之时被追上了的魏续射中一箭,险些丧命。
幸亏邺城的袁谭和高干杀出,在危机时刻救了他。
然而,因为袁谭和高干引兵马杀出邺城,而导致邺城被高顺占领。
袁谭和高干只好保护着袁绍退守魏郡。黎阳的袁熙、袁尚得知父兄战败,只好放弃了黎阳,退守濮阳。
魏郡城外,徐庶高筑营盘,死死堵住了魏郡南门。
袁绍被堵在城中,连番奔波,再加上逃命时被魏续射中的箭伤,使得他身体每况愈下,一日不如一日。
如今的袁阀,已经今不如昔,内忧外患接连不断。
尤其是这一次,袁绍受伤、害病,使得郭图、审配、逢纪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争斗,更是将袁谭、袁尚兄弟推上了风口浪尖。
袁绍的纠结,麾下众谋士的不团结,便成为了他的对手们利用的弱点,也成为了他麾下那些正直的谋士所担心的致命缺点。
看着城外堵住城门的徐庶兵马,谋士郭图便向袁绍进谏:“颜良、文丑兵马堵在南门口,而主公身体每况愈下,还请主公早做立储的打算!”
因袁谭为人粗狂而不着父亲喜爱,相比之下,三公子袁尚则温文尔雅且善谋略,深得袁绍喜爱。所以,袁绍特别想立三儿子袁尚。
如今见郭图提及此事,袁绍知道,这是怕自己立袁尚。毕竟郭图是袁谭的老师,平日里与袁尚师傅审配、袁熙师傅逢纪结仇甚多!
“是呀!是该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了!”袁绍点点头,喃喃的说道。
本来,到了晚年的袁绍变得多疑非常。所以当郭图提及此事时,他便认为这是袁谭派他前来试探自己的。
这件事之后,他对袁谭更加不信任了,害怕他接掌之后便对自己兄弟下手。倒是兄弟相残,祸起萧墙,白白浪费了自己一世的基业。
濮阳毕竟也不是久守之地,袁熙先一步引本部兵马退回自己的守地幽州范阳。见二哥退兵,袁尚则使部将冯礼、阴夔两人留守濮阳,遂后也引兵马退回信都。
审配向袁尚建议:“信报传言:主公病重,郭图连连逼宫。汝何不速速请示夫人,请夫人派人接会主公!”
袁尚从其言,求见母亲。
得知丈夫病重,袁绍夫人刘氏急忙派人前往魏郡接袁绍回信都。
袁阀门内正在乱作一团的时候,皇叔刘备恰恰奉了圣旨,挥大军攻打魏郡。
得到消息的袁绍暴跳如雷,,怒骂曹操卑鄙小人。
其长子袁谭请战,却被父亲阻止。
袁绍还以为两个儿子都在黎阳,便让袁谭联系他们引兵来援。
袁谭安抚父亲休息下,便离开了父亲的房间,找郭图商议对策。
得知袁绍的意见,郭图趁机向袁谭进言:“如今二公子、三公子都弃了濮阳,各自引兵退回境内。公子何不趁机向主公言明?”
“现在讲这些,岂不是更加使父亲对我产生不信任吗?”这个时候的袁谭似乎清醒了很多,“刘玄德引兵至此,唯有我方能与他一战!还请老师帮忙!”
郭图无奈的看着他,说道:“也罢,老师帮你一把吧!如今能够帮你的只有元才了!汝还是去找元才商议吧!”
就在这个时候,刘氏夫人派的人到了。
他们直接进入袁绍府中,将袁绍抬上了马车,接回了信都。
回到信都的袁绍,得知了自己两个儿子的一场闹剧,变得无比心寒,一气之下竟然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在逢纪、审配等人的操作下,袁尚接掌了父亲袁绍的爵位,自立为骠骑大将军,掌控了冀州的兵马,同时也得到了二哥袁熙的投靠。
远在魏郡的袁谭听到这消息,勃然大怒,在郡府中大发雷霆。
高干在一旁好生劝慰:“显思,切莫冲动,此事尚需从长计议!”
郭图也说道:“今我军在此应对刘玄德,何不暂时遵从他,向他要兵增援!?”
在两人的劝说下,袁谭慢慢的冷静了下来,遂言道:“元才,汝速速派人向显甫要兵要粮!”
袁阀内部混乱,早已被刘备的探马暗哨摸得清清楚楚。
刘备营中,军师中郎将诸葛亮、徐庶,战将颜良、文丑、高顺、赵云、陈到、黄忠、张颌、高览、魏延、曹性、魏续、陶升、高翔、吕翔、吕旷、史涣等人分别站立两旁。
刘备端坐中间太师椅上,看了看众人,说道:“袁本初英雄一世,到头来,却落了一个如此下场,真是可悲呀!吾奉圣旨讨伐他,但不知接下来该如何?”
诸葛亮笑着说道:“袁阀内部混乱,岂不是为我军提供了大好的机会?只要布局妥当,冀州、幽州、并州三地指日可待也!”
诸葛亮所言,刘备心中早有定数。只是该如何布局呢?前番诸葛亮布局大大阴了曹操和袁绍,使得官渡一战中自己占尽了便宜。
但是此番他又有什么样的布局呢?
他微微一笑,向诸葛亮言道:“孔明,汝心中有何布局?”
“袁本初势力庞大,却是内忧外患。晚年的他宠爱妾室刘氏,妻子死后,便扶成了正妻,所以对刘氏生的儿子袁尚也是十分疼爱!所以他一直想要立袁尚为储。而且袁本初麾下谋士审配、逢纪二人向来骄傲奢华而惹其长公子袁谭所不喜,所以常常在袁本初面前贬低袁谭,称赞袁尚。渐渐地,袁本初身侧便形成了两个利益集团。”诸葛亮慢慢的说道。
“孔明,把袁本初的情况已经了如指掌!接下来便是如何挑拨他们兄弟内斗了!”徐庶插言说道。
“让他们兄弟相残?”刘备问道。说实在的,若是真的是袁谭兄弟相残,刘备心中倒是有些于心不忍。
诸葛亮看到刘备脸上的一丝不忍,若有所思的说道:“袁大公子和表公子高干在魏郡守卫,而袁尚则躲在信都继承了父亲的一切。试问袁谭会如何办?高干又将会如何?除了不自相残杀,也许还有一条路可以走?!”
“莫非孔明想劝说袁谭投降主公耶?”徐庶问道。
诸葛亮点点头,说道:“吾知主公与袁谭有同窗之谊,不忍与袁谭兵戎相见!如今正好趁此机会”
不等诸葛亮说完,刘备微微一笑,对众人言道:“上兵伐谋,若是不动刀兵而折人之兵,又何必劳兵伤财呢?公骥,汝速速引兵出城,于阵前讨袁谭对话,劝说他一番,看看他可有悔意!”
“诺!”颜良答应一声,转身离去。
颜良点起兵马千人,来到魏郡城前,点名道姓要袁谭相见。
得知颜良讨战,袁谭刚刚平息的怒火,再次升起,披挂整齐,便挥军而出,来到两军阵前。
来到两军阵前,袁谭也不说话,大叫一声,挥刀便砍向颜良。
颜良摆刀架住,沉声言道:“显思,汝切莫冲动!主公晚年,宠爱幼儿,禀性多疑,不停劝阻,使忠良蒙羞,使奸孽当道!若不是如此,何人又能击破河北兵防,何人又能击垮河北兵魂?”
袁谭怒声喝道:“为了一己荣华,汝与文不俊投靠了势头正盛的卫将军刘玄德,致使我军累番落败!汝作何解释?”
“哼!汝父一心听从郭图、审配之流的言语,置许攸的忠告而不顾!方才导致粮草遭曹军所获,才是官渡一战至关重要一步!而张儁义和史翟卿攻打曹操大营之时,又是郭图和审配为了弥盖自己的错误,将二人推向了卫将军!”颜良的一番话语深深的触动了袁谭的内心。
第213章 收袁谭兵进冀州,奏天子退兵安民
第213章收袁谭兵进冀州,奏天子退兵安民
颜良的一番话深深触动了袁谭内心中最为脆弱的一点。
是呀!
父亲晚年真的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锐气,变得武断、专横、多疑。田丰上谏,被父亲囚于信都!沮授一番忠心之言,却换来了父亲的一通怒骂!
被父亲寄予厚望的三弟,又做了些什么?大敌当前,弃城而去?
难道父亲在弥留之际都没有明白吗?
听完颜良的一番直刺内心的话语,他沉默了!
拖着刀,他无声的拨马回头,缓缓朝着城中而去。
望着他失魂落魄的样子,颜良倒提大刀,绰马而立,目送他远去。
回到魏郡,袁谭就像丢了魂的行尸走肉,茫然的走回了自己的府邸。
早就发现了他的异状,郭图已经从城上退了下来,直接来到袁谭府邸,寻了亲卫问道:“大公子现在可好?”
“气色极差!今正在里面喝酒呢!”侍卫回答道。
郭图叹了口气,说道:“哎!颜良今日到底与大公子讲了些什么?”说着,匆匆朝着里面走去。
推开门,他看到袁谭正站在窗前呆呆的望着窗外。
“大公子!”
听到叫声,袁谭转过身来,木然地说道:“老师来了!”
“老臣见公子与颜良战不一合,便引兵退回。唯恐公子有事,便匆匆赶来!”郭图紧张的看着袁谭,担心的说道。
袁谭若有所思的问道:“老师,颜公骥与我一战,只是讲了一席话,便令我提刀而归!您可知他讲了什么?”
“他讲了一些什么?”郭图问道。
袁谭答道:“他指责父亲晚年多疑、偏听偏信,又宠信奸孽。还讲儁义、翟耀他们之所以投降刘皇叔,都是因为父亲偏听偏信逢纪、审配之言,方才逼迫两人不得不做了叛主之人?!老师,您可知否?”
听着袁谭所说,郭图心中一紧。
毕竟当初添油加醋栽赃张颌、史涣的还有自己呢?袁谭生性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与其父极为相似,不假。但是他却有一点比袁绍强,那便是他看不惯那些背后栽赃的献媚小人!审配、逢纪之所以投靠袁尚,便是因为他们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被袁谭发现,险些被治罪。他们方才不得不行走下策,投靠了袁尚。
当初推荐张颌、史涣攻打曹操大营,郭图乃是第一个提出来的。这要是被袁谭知道了,岂会有自己的好结果?
一连串的的想法,就如同过电影一般在郭图脑海里转了一个遍。
见郭图怔怔的有些发呆,袁谭又问道:“老师,刚刚我所讲,您可听到否?”
“啊!听到了!听到了!”郭图脸色一变,连声说道。
袁谭并没有注意郭图脸色的变化,而是自顾自的说道:“父亲已故,奈何显甫、显奕狼狈为奸、沆瀣一气!今使我陈兵前线为他们抵挡皇叔兵马,他们却躲在后面逍遥自在!我绝对不能这样下去,绝对不能这样下去了!”
“大公子,接下来打算怎么做?”郭图试探着问道。
袁谭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才说道:“投降,投降刘皇叔!也许只有这样,我才能保存我的实力!”
什么?投降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