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鼎- 第7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在现场,于是马上答应了。刘鼎拱拱手,就到旁边的花厅去喝茶,顺便和鹰扬军监军崔瀣讨论茶艺。

刑部尚书孙~当即表示,要将李等一干人犯,全部斩首示众,以宣示朝廷的威严。根据刑部地初步审理,一并斩首地,有四百八十余人。现在一干人等,都已经被鹰扬军监军崔控制起来,只需要朝廷同意,便可押出午门斩首。

李俨不能拿刘鼎出气,只能拿可怜的李出气,凡是和李有关的人员,他都要全部处死,以发泄内心的郁闷。孙~的审理结果,显然满足了这个要求,因此,李俨内心里,是明显赞成孙~地这个处罚意见的。但是,作为皇帝,在这种新年地日子里,必须表现得宽宏大量一些,于是让一众臣工都发表意见。

结果,意外出现了,礼部尚书孔纬,工部尚书杜让能,都先后提出了异议,认为孙~杀戮太多,伤了朝廷的和气。孔纬直言不讳的表示,现在朝廷刚刚从兴元府回来,就这样大开杀戒,未免有些给人小鸡肚肠的感觉,对于朝廷的威信,完全没有好处。杜让能也觉得,此事的罪魁祸首,乃是朱玟和郑昌图,李固然要处斩,可是涉及到下面地宫女下人什么的,就有些无辜了。

吏部尚书崔胤是刘鼎提拔地,对这个问题一声不吭,任凭三人吵架争辩,置若罔闻。户部尚书崔是和事佬,不断劝说三人不要激动,自己却没有对此事发表意见。兵部尚书张浚也没有发表什么意见,一直闷闷不乐。在他看来,李这些人,死不死都没有什么关系了,只要鹰扬军还在长安一天,朝廷的大事,就是刘鼎做主,只有这些无关紧要地小事,才会抛给他们狗咬狗。

可悲可叹,他们在自己的命运被鹰扬军牢牢操纵地同时,却为了别人的命运在争个不停,他干脆懒得张嘴。其实,孔纬和杜让能又何曾不明白这样的道理,但是,他们更鄙视张浚,难道因为刘鼎的存在,朝廷就什么事都不做了吗?就什么事都推给刘鼎了吗?那不是等于将刘鼎直接放到皇帝的宝座上?为人臣子,怎么能如此消极?

李俨没有想到,刘鼎和鹰扬军没有插手,自己手下反而闹腾起来了,不免觉得又气又怒,几次忍不住要发作,但是终于还是没有发作成功。在田令孜和杨复恭的阴影笼罩下,他已经丧失了发火的本领,这时候心里郁闷之极,却不知道该如何发泄。

寿王李杰对李没有什么香火情,也默不作声。李是肯定要处死的,其余其他人,死不死都无关大碍。听到孙~和孔纬、杜让能两人争执,引经据典,喋喋不休,李杰不免有些不愉快。其实三人争执的核心,不在于杀人的多少,而在于如何体现朝廷的权威,倒也没有过错。所谓刚柔并济,恩威并用,才能宣示朝廷的威严。问题是,现在朝廷还有威严么?

唉!

孙~本来占理,可是孔纬、杜让能双剑合璧,他本来口才就不如两人,自然争辩不过。但是,他坚决不肯让步,还暗示孔纬、杜让能两人可能和刘鼎有勾结,结果大大激怒了两人,天地良心,他俩和刘鼎的确一点关系都没有,于是争论得越发厉害,刘鼎和崔瀣在旁边的花厅都能够听得清清楚楚。最后,李俨终于狠狠的说了几句话,训斥了三人一顿,三人悻悻的不再答话,但是内心显然还是不服气对方。

兵部尚书张浚不耐烦,于是向李俨说道:“皇上,既然事关重大,不如征询韩王殿下地意见吧?”

皇帝李俨显然有些不愿意,好不容易刘鼎才不插手这件事情,让他充分做主,他怎么舍得又去将刘鼎请来?可是,眼下六个大臣,一个装聋作哑,置若罔闻;两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三个你争我夺,唇枪舌剑,乱糟糟的,根本拿不出一个结果来。他没有办法,只好对崔胤说道:“那就有请韩王吧!”

崔胤于是来请刘鼎,说明事情的原委。

刘鼎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朝廷这帮人,这么屁大的事情,还要闹得鸡飞狗跳,都不知道是干啥吃的。他只好整整衣装,准备返回朝堂。但是走了两步,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又说道:“我还是不去了,这件事我真的不插手,你替我将意思转达了吧!”

在这个问题上,他当然不会故意阻拦,只是示意崔胤,婉转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李朝廷已经成了过去,没有必要大开杀戒,惩罚主要的人员就可以,至于普通的胁从人员,能放过就放过。大过年地,大家都不容易,和气生财啊!

崔胤已经决心紧跟刘鼎地步伐,自然明白刘鼎的意思,最后说道:“孙~大人那里,不太好说话啊!”

刘鼎不以为然的说道:“就说是我的意思,和凡夫俗子计较什么?捉拿罪魁祸首才是正经的!”

崔胤点头说道:“属下明白了。”

当即回到朝廷,向朝廷上下转达了刘鼎地意思。

孙~果然没有再坚持,同意了孔纬、杜让能的意见,将处斩地人数,从原来的四百多人,降低到现在的八十余人。至于其余的人犯,则交给鹰扬军处以劳役。其实,他也很清楚,当初被朱玫抓来的人,大部分并不愿意为李朝廷效力,只是迫于无奈,才不得不勉为其难。现在人力宝贵,要将这些人全部都杀了,的确有些惋惜。

只要严惩

首要分子,李伪朝廷地事情,就算是揭过去了。首要分子郑昌图没有归案,令孙~颇为不爽。本来李朝廷最大的罪魁祸首,乃是朱玫,然后是郑昌图,李不过是一个替死地傀儡。但是郑昌图已经跟朱玟逃出了长安,朱玫更是手握重兵,朝廷想要追捕他们,显然是不太可能。这个,只有继续等待鹰扬军的努力了。

下一个议题,是如何恢复关中地生产。崔等人已经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提案,通过崔胤提交给刘鼎和朝廷。对于这一点,朝廷并没有任何异议,于是迅速获得通过,随后以朝廷地名义颁布执行。

其实关中地区最缺的还是人口。由于长期的战乱,关中人烟樊稠的现象,已经消失了十年的时间了。

现在从潼关到长安,基本上看不到耕作的农民,甚至连活人都看不到几个。大量的肥沃土地丢荒,大量的水利设施荒废,大量的道路需要修葺,大量的荒地需要开垦。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口,尤其是大量的劳动力。

缺少人口的关键,显然是没有足够的安全感。自从黄巢攻入长安以后,关中就成了唐僧肉,谁都想来抢一份。一会儿你从东来,一会儿你从西往,你像的梳过来,我再像梳子般的梳过去,你来我往,就是蚂蚁都被梳理出来弄死了,何况是活人。玄宗天宝元年,京兆府有六百八十万人口,现在,恐怕不到两万吧?

为了营造安全感,鹰扬军一方面加紧修筑长安、新丰、渭南、华阴、华州城等主要的城镇,作为防御敌人攻击的坚固据点,一方面对鹰扬军的部署进行了调整,扩大保护的空间,增加安全区域。根据葛从周的提议,在长安和潼关之间,建立绝对安全区。

由于熟练的使用了水泥和滑轮组,各个城镇的城墙加固工作,显然要比预料中的快很多。此外,水泥的应用,也大大加快了各种防御设施的建设。同时,水泥的应用,使得修建水泥设施的难度,大大的降低,各种桥梁的建造,也比以前快得多了。由于水泥混凝土非常坚固,用它建造出来的防御设施、水利设施、道路桥梁等,突厥骑兵想要破坏,显然没有以前那么容易了。

萧被任命为京兆府尹,裴澈被任命为华州刺史,按照刘鼎的要求,对自己的辖区,进行了全面的整顿和清理,展开全面的重建工作。他们两个都是有污点的人,现在获得了重生,自然不敢怠慢。他们深知,刘鼎的确是给了他们机会,要是他们没有抓住,就只能怨自己了。

同时,鹰扬军也发布了公告,劝告躲藏起来的老百姓返回家乡。根据情报显示,在关中南部的秦岭地区,还是有不少的老百姓躲藏的,只要关中的治安稳定,他们是肯定会回来的。此外,有些从坊节度使辖区南下的难民,也成了京兆府和华州的主要劳动力。

为了扩大安全生产区域,鹰扬军扩展了关中的防御范围。庞师古带领直荡军进驻咸阳,逼近武功方向,防止凤翔军进入长安附近。霍存带领监门军,进驻同州的朝邑地区,监视黄河对岸的突厥人。朝邑是面对突厥人的主要城镇,突厥人每次渡过黄河,都要占领朝邑。

邓天王、孟绝海都只有一腔的武勇,霍存却是有勇有谋,刘鼎认为,将霍存和监门军放在朝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突厥人随意渡河。只要朝邑控制在鹰扬军的手中,突厥人就不敢肆意胡来。在霍存的带领下,监门军夜以继日的修筑朝邑的防御工事,储备粮食,准备和突厥人展开长期的战争。

同时,张家兄弟带领旅贲军南下,进驻蓝田一带,威逼金州和商州。李茂贞带领神策军逃出了长安以后,在寒冷天气下逃入金州,人员损失超过三分之二。李茂贞最后成功的逃回了金州,夺取了金商都防指挥使的位置,随即受到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的打压,两人关系紧张,一触即发。

至于其他一系列的人事调整,也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在潼关到洛阳的道路上,鹰扬军后勤部门的板车、拖车、骡车、牛车,连绵不断,将大量的粮食和物资送入关中。由于修建了水泥硬底路,使得这条道路的运输能力,比以前至少提升了五十倍。

得知突厥人突然从骊山撤退,长安周边的势力,都一时间茫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能静观其变。党项人和回鹘人都暗中狐,不知道突厥人在搞什么鬼。本来他们是指望突厥人大闹关中的,等待双方两败俱伤,又或者是同归于尽的时候,悄然南下分一杯羹。

只可惜,突厥人居然不声不响的走了,让党项人和回鹘人的计划,陡然落空。党项人和回鹘人都是暗自纳闷,猜测突厥人到底为什么撤退。难道是又吃了鹰扬军的亏?如果真的是那样,那就太可惜了。这说明,鹰扬军的确是不能轻易挑战的,没有足够的利益,自己犯不着为朱玟出头。

于是,党项人和回鹘人,都驻扎在州、宁州,按兵不动,坐待局势的变化。他们吃朱玟的,住朱玟的,用朱玟的,任凭朱玟无论怎么劝说,都劝告朱玟不要轻举妄动,要看清楚形势。朱玟到最后终于醒悟过来了,原来自己请了两个白眼狼前来助阵,白吃白喝还要玩女人,心里那个郁闷,真是别提了,甚至萌生了向刘鼎自首的念头。

在表面的平静之下,鹰扬军又通过一切可能的办法,搜集和购买战马。关中长期激战,散落的马匹还是有一些的,经过不懈的努力,鹰扬军的战马数量,又增加了不少。此外,和游牧民族某些部落的联系,也取得了进展,某些见钱眼开的部落,暗中同意,只要条件允许,他们可以暗中为鹰扬军提供部分战马。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在对鹰扬军全军的新年祝福上,刘鼎自信的说道。

正文第520章原来如此(2)

京畿道,歧州,凤翔府。(…》

年初三的早上,天寒地冻的,没有雪,云层很低,天地间都是灰蒙蒙的一片。这样的天气已经持续了好几天的时间,有经验的老人都说,这种天气不是好兆头,预示着凤翔府可能要生什么大事了。

凤翔府的城门紧闭,城头上的凤翔军士兵,都缩着双手,盯着外面空旷的原野。凤翔军的军旗,都被冻得好像是粘在了旗杆上。没有风,旗帜耷拉在旗杆上一动不动。由于天气寒冷,城头上还留有一层薄薄的寒霜,城垛的中间还能隐约看到冰花。

外面的原野,静悄悄的,看不到什么人。在这么寒冷的天气里,没有必要是不会出门的。现在又是新年,民众们都窝在自己的屋子里,等待着太阳的出来。

同时,躲藏在家中,也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这几天,凤翔府的气氛不太对,大家都在担心,可不要出什么大事才好。

以往过年的时候,李昌符都会留在凤翔府,和家人团聚,即使不能留在凤翔府,也会派遣亲信人员回到凤翔府操办新年,邀请民众庆祝,做些吟诗作对的风雅韵事。这个习惯多年都没有改变,倒也给自己留下了不少的诗篇,只是偏偏今年出现了意外。过年凤翔府没有收到李昌符的音讯,新年期间也没有李昌符的亲信到来操办新年,于是,凤翔府的人就在猜测,李昌符是不是已经出事了。

李昌符不在凤翔府,现在城内主要是他的堂弟李昌平和其余几个官员在处理。他们对于李昌符失去音讯,同样显得非常的不安。他们已经派出不少斥候打探李昌符的下落,但是派出去的斥候,到现在还没有回来,也不知道到底是生了什么事。更要命的是,李昌符自己也没有派人回来报个信,更是令人担忧。

为了安全起见,李昌平宣布凤翔府进入高级警戒状态,城门只在白天的时候开启,如果现什么意外的情况,马上紧闭城门。到后来,干脆下令紧闭城门,任何人不得进出,以免生意外。凤翔府的民众受惯了李家地刻薄对待,已经习惯了逆来顺受,倒没有什么意见。

中午时分,从凤翔府的西边来了一队骑兵,人数大约在两三千人左右,都穿着深蓝色的军服,外面套着暗灰色的盔甲,马蹄上都包着厚厚的棉花用来保暖。他们大模大样的来到凤翔府的城下,惑的打量着古老的凤翔府,却什么话都没有说。他们给人的感觉,应该是第一次看到凤翔府地城墙。

凤翔军顿时警惕起来。城头上地凤翔军军官大声喝问:“你们是什么人?”

有个骑兵军官有些茫然地回答:“我们是从凉州过来地。麻烦通报李昌符李大人一声。”

听说是西凉来人。凤翔军军官急忙通报李昌平。

城头上地凤翔军。听说城下出现地骑兵乃是来自凉州。都暗暗惊讶。不少人都从城垛地背后探出脑袋看个究竟。暗道原来这些骑兵就是著名地西凉铁骑。尽管西凉铁骑从来没有在中原出现过。凤翔军也没有人见过真正地西凉铁骑。但是在归义军打败吐蕃人地时候。西凉铁骑地战斗力是非常强悍地。故此名声在外。

李昌平上得城楼来。仔细地往下面看看。没有现什么破绽。其实他没有见过真正地西凉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