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老婆倒不是这些理由。〃茅蕉带点神秘地微笑。
“是什么理由?”
“她有惨痛的切身经验。”
“哦!”
“她有个独生兄弟,也就是臣的妻弟。他们的母亲因为顺手牵别人的羊,遭到官府鞭笞之刑,妻弟引为平生奇耻大辱,从今以后不再喊娘,有时见面装作不见,比对陌生人都不如。”
“这未免太过份了!〃秦王先是有所感而发,但随即警惕自己,茅蕉是在当说客,因此他只淡淡的问:“后来呢?”
“邻居有一个年轻人喜欢多管闲事,有天当众指责他不对,臣妻弟一时老羞成怒,一刀就将这个年轻人杀了。”
“啊,后来呢?”
“妻弟因此以杀人罪坐牢,臣岳母羞愧自责,也就自杀身亡。后来妻弟刑满释放,想起自己忍不住一时期愤杀人,想起在母亲生前总是伤她的心,最后又导致她羞恨自尽,愧疚得不得了,夜夜都在他母亲墓前哭泣,末了他也在母亲墓前自刎了。”
秦王政沉默不语。
“所以臣老婆告诉臣说,干预别人的家务事,自己失言丧命不说,一句话害三条人命,又使得她娘家绝嗣,太不值得!〃茅蕉说到此地也就停下来,注视着秦王的反应。
很久,很久,就在茅蕉绝望想放弃的时候,秦王政突然长跪起来,诚恳地向茅蕉行礼说:
“先生在这件事上何以教我?”
此时,茅蕉也变得正经起来,他正色说道:
“秦国为天下之至强,大王为天下人注目的焦点,车裂假父,有嫉妒之心;逼死仲父有恩将仇报之谤;击杀两幼弟,有不慈之名;软禁太后,有不孝之行;蒺藜谏士,有桀纣昏暴之识,天下闻之,尽皆寒心。假若再不听别国国君之劝,一意孤行,秦国民心尽失不说,天下将皆轻视大王和秦国,联合攻秦之日不远,而且是师出有名,大王将用什么来抵挡天下之怒?”
“寡人不知罪孽深重至此!〃秦王政叹道。
“知过即改,现在还来得及!〃茅蕉语带鼓励地说。
“恐怕来不及了。〃秦王政摇摇头说。
“为什么?〃这下轮到茅蕉惊奇了。
“寡人曾发誓,不到黄泉之下不和太后相见!〃秦王政悔恨地说。
“臣当什么难解之结,原来只是这样。〃茅蕉大笑说。
“先生有解结之法?〃秦王政高兴地问。
“太简单了!〃茅蕉笑着说:“何不效法齐姜的故事,挖地及泉,在地道中相见,那不就是相见于黄泉了么?”
“谨奉先生之教,〃秦王兴奋地说:“先生可否迟行几日,待嬴政和母亲相见后,领受嬴政母子拜谢!”5
动用了众多人力,在三天三夜的时间里,挖出一道深及地泉的地道。
茅蕉和少数几个亲随人员陪秦王政走到坑道口,他笑着说:
“臣虽老矣,但一时还不想下黄泉,请大王单身下去,接太后出来。”
秦王政感激地望了茅蕉一眼,他知道母子三年首次见面,一定会有许多体己话要说,有外人在旁边,真情就难以流露出来。
他走在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的地道里,坑道木架还不断地滴着水,滴在脸上,滴进颈子,好冷好冷。他浑身颤抖,却自知不仅是为了冰凉的水滴,因为他的心在发热狂跳,几乎要使他窒息。
脚下泥水在流动,深及足踝,他甚至感觉得出水流的急速。
他摸索着走了一段路,差点跌了好几跤,黄泉路上真难走,死后真正的黄泉之路也不会如此糟吧?他在想,这简直是黑地狱!
走了一段路后,他轻声叫着:“娘!〃在这种不见天日的地方,再喊太后或自称寡人,真是太无聊了。
“娘!〃他再摸索一段路后,肯定地上的人听不到他的声音,他稍微又将声音放大点,还是听不到反应,为了模仿阴间黄泉,地道里完全遮断光线,两头进出口都是采曲折式的。
他只听到自己喊娘的声音在地道内回荡,还有坑道架滴水的响声和自己的心跳。
母亲的肚子里大概就是这样黑,这样静吧?想到母亲怀胎〃八月〃的辛若,自己却因一点细行小节而虐待她,他有种愧疚想哭的感觉。
母亲就是母亲,他想起茅蕉说的故事,再怎么样,他不能让这种悲剧发生在他的身上。
“娘!〃他不顾一切大声喊着,儿子叫娘,有什么可羞耻的,哪怕是太后和大王!
“娘!娘!〃他尽量放大声音喊,地道那头有了回应。
“嬴政,我的孩子!〃三年未听到,母亲的声音似乎变得陌生。
“娘!娘!我在这里!〃秦王政放开喉咙喊,心中回忆起儿时叫娘的真诚和急切。
“儿子!儿子!”
“娘!娘!”
他们不断地叫着,为的是确保前进的方向,也为了发泄郁藏已久的情绪。
他们终于在中途相遇,太后紧紧将秦王政抱住,儿子如今长得这样高大,只能说是投在儿子的怀里,她将脸伏在他的肩上哭泣着。
秦王政发现母亲身上的衣服全湿了,显然在地道的黑暗中摸索时,摔了不少跤。
“孩子,娘对不起你!〃太后放声大哭。
“娘!娘!〃秦王政整理母亲湿透了的头发,安慰她说:
“是孩儿太狠心,对不起您!”
“地道很冷,娘的衣服也湿了,我扶娘上去。〃秦王政怜惜地说。
太后紧靠在他怀里,全身因冷和激动不停颤抖,她随着他一步一步地顺着地道的墙摸索前进,一面不停哭起,像个刚从水里捞出没有淹死的小女孩。
“母亲表面强悍,实际上是这样脆弱!〃秦王政在心中这样想:“我又给她加上这多的痛苦,真难为她了,今后我一定要对她好点。”
他将母亲抱得更紧。
出得地道,茅蕉等人行礼相迎,太后感激地对茅蕉说:
“先生为天下亢真之人,使哀家母子离而复聚,秦社稷危而复安,全仗先生之力!”
茅蕉连忙谦谢。
当晚,秦王政在母后居处甘泉宫,以盛大晚宴接待茅蕉,太后亦亲临,诸宗室及重臣全部参加。
酒至三巡,秦王政先向母后敬酒,然后又向茅蕉敬酒致意。他私下向茅蕉说:
“母后的意旨,想留先生长在秦国教导寡人。”
“臣使命在身,幸不辱君命,还要赶回齐国,将大王母子团聚的好消息回报敝国国君。”
“替寡人体谅母后的用心,让寡人尽点孝心吧!强留先生是太后的意思,贵国君之处,寡人自有交代。〃秦王政恳切地说。
茅蕉听秦王政如此说,也只得答应了。
秦王政当着太后及群臣宣布:
“立茅蕉为王傅,爵上卿。”6
蕲年宫议事殿的密室里,时间虽已午夜,犹是灯光辉煌。
秦王政亲自主持这项御前会议,参加的共有八位宗室及旧臣。他们是以左丞相嬴非、右丞相王绾为首,自吕不韦罢相国以后,秦王政不再设总管政事的相国,而是分由左右丞相治事,分别向他负责。
参加这项会议的,例外还有两位武将,一位是大将军桓齮,一位是裨将军王翦。他们去年攻邺,连取九城,王翦表现特别优异,用兵布阵,桓齮都自叹不如,特别向秦王政推荐,要他参加这项会议,也是表示重视他,让他能参与国家最高决策。
桓齮首先报告攻邺胜利经过,将功劳都加在王翦头上,显示出他对他的激赏。
接着是左丞相嬴非的报告,他揭穿国际间对秦的一项阴谋——
韩国接壤秦国,饱受秦国远交近攻策略之苦,本身小弱,无法抗拒,秦兵攻楚,更是常向韩国借道,罢兵回国,顺便攻击掳掠一番,韩国饱受兵连祸结之苦。
后来有人献计,韩王派了水利工程师郑国来游说,建议自雍地云阳县西南二十五里起,至中山西郊瓠日止,傍北山而开渠,东引洛水,全长三百余里,可灌田地无数,目的是要将秦国人力、物力和财力都花费在开渠,而无余力再从事东征。
嬴非最近得到消息,察觉了这项阴谋,前相国吕不韦所以批准,完全是为了他的利益集团着想,因为水渠开成后,沿岸荒地变成良田,他们的利益不知要增加多少倍。
再有,这项消息他是由别的管道获得,而主管情报的李斯却一无所知,表示他有所偏袒,知情不报,损害秦国利益太大。
他的结论是——
诸侯各国人士来秦,有人是为了秦地新开发,有利可图,一心一意谋求自己的利益,贵为大臣,并不惜损害国家利益,利用职权,官商勾结,最好的例证是前相国吕不韦。
有的是为各国当间谍,受到秦国重用后,利用职位为各国游说或是提供情报,而对各国的动态则伪造情报,或是知情不报,譬如李斯。
有的更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得到权势阴谋造反,根本不想秦国对他的恩惠,嫪毐就是最近的例子。
他这一带头提出后,众宗室大臣纷纷发言,举出很多例子证明,外国来的客卿个个靠不住。
蒙武虽然站起来为李斯辩护,但为众人的声音所压制下去。
群臣的言论正合秦王政的心意,因此他只含笑让各大臣尽情发言,并不加以阻止。
最后,他根据群臣的提议作成几项决定。
第一,郑国渠立即停止建构,秦国力量主要放在对外发展,能够征服天下,兼并各国,就有耕种不完的肥沃土地,到时各国俘虏都是用之不竭的人力。
第二,外籍客卿一律驱逐,限其出境,小生意人可留下,有垄断利益及大批田地的外籍商人兼地主,全部限其归国,产业收归国有,田地分给原佃农价购,折价分期归政府。
第三,客卿李斯掌管的情报业务交由车府令赵高掌管,李斯亦在驱逐之列。
第四,吕不韦畏罪自杀,门客窃为厚葬,并有数千人送葬和尔后前去祭墓者,这些人全有登载记录。若是外国人,驱逐出境,秦人送葬或是哭祭者,六百石以上官职者夺爵,谪迁房陵守陵;五百石以下,不夺爵亦迁房陵。凡是未参加送葬或祭墓的秦籍舍人门客,不夺爵,但迁居房陵。
秦王政为了表示决心,在作成结论以后,不再像起日一样询问群臣有何意见。
蒙武对由宦者掌理情报总感不安,这表示秦王的情报网不再是针对外国,亦将用在国内各大臣身上,这会造成宦官掌权,乘机挑拨君臣彼此的信心而遂行自己的私欲。但秦王已宣布散会,他想等有机会再说。
看到群臣纷纷行礼离去,秦王政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满足和得意。7
自认忠心于秦的李斯也接到秦王的逐客令,并限在三天之内离开咸阳。
他一面命自韩带来的家人李福收拾行李,一面洒脱地自嘲:
“一把破剑,两箱旧书简,孤伶伶一身,不要三刻时辰就可遨游四海,何必要等三天!”
今天早晨一接诏命,他就将情报业务交给副手,让他去向赵高作交代,看来秦国又会走上商鞍变法以前的宫廷专制路线,秦国事不可为,走了也好。
他决定今晚睡个好觉,明天一早动身,行程第一站,当然是先回韩国老家看看,拜见一下恩师荀卿。来秦以后,老师和他曾有数次书信往返,他正逐渐走向得意之途,免不掉在信上大谈抱负,老师每次的来信,除了鼓励他施展抱负,以秦国作儒家王道的实验场,尔后推展到全天下外,也不忘要他尽力促进秦韩之间的邦交与和平。
但他从未想过秦韩之间应该有邦交与和平。韩国虽小,却有如鲠在秦国喉咙的一根鱼骨,阻碍它的对外发展,攻击赵魏,深怕韩截击其后;想伐楚,韩正是一块挡在路中间的石头,所以他始终劝秦王消灭韩国,先吞下这根鱼骨,就可大口并吞其他的国家。
这也许是他想衣锦荣归的潜意识促使他这样,但无论怎样,这表示他忠心为秦,连自己的故国也不除外,可是这些宗室旧臣却说客卿个个是为本国作间谍,这种话冤枉一多少以天下为己志的仁人,首先就是他李斯!
想到这里,他再怎样也睡不着了。他披衣起床,剔亮油灯,就着灯火写份上秦王政的疏。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散六国之合纵,使之西面事秦……昭王得范睢,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此数宝者,秦不生一,而陛下悦之,何也?……夫击瓮叩缶,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声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应,故能明其德……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者,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者,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书写完毕,李斯掷笔而起,胸中郁闷消除不少,他在室内走动,一面在心中感叹:
“此疏上去,未必见效,吕不韦和嫪毐事件给了秦王太大的打击,而吕不韦到底是商人出身,凡事只讲求利润,只顾图一己私利,不懂治国旗天下之道,甚至动摇秦国以农为本的基础,限制了它今后其天下的国力,难怪秦王要如此做!”
“唉,晓风残月,明晚又该梦醒何处!〃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有着书剑飘零的落寞。
此时,他忽然想起蒙武,他们年纪相当,意气相投,蒙武一直在秦王面前支持他,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志向——为秦统一天下。
唯一不同的地方是蒙武个性刚直,不通权变,不如他李斯能趁势顺机。可是想不到李斯平日自负,善于将危机变成转机,看样子这次敌不过秦王政刚愎自用的个性。
他决定不向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