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 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铁和铜基本上是用途最广的材料,在军事上几乎每一个零件都需要它们,而中国原本就不丰富的铁和铜原产地已经被日本占领,那么也就是说中国在日本的对抗中已经基本失去了来自资源的优势。

中国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4种。即:铁矿、锰矿、铬矿、钛矿、钒矿、铜矿、铅矿、锌矿、铝土矿、镁矿、镍矿、钴矿、钨矿、锡矿、铋矿、钼矿、汞矿、锑矿、铂族金属、锗矿、镓矿、铟矿、沲矿铊矿、铪矿、铼矿、镉矿、钪矿、硒矿、碲矿。各种矿产的地质工作程度不一,其资源丰度也不尽相同。有的资源比较丰富,如钨、钼、锡、锑、汞、钒、钛、稀土、铅、锌、铜、铁等;有的则明显不足,如铬矿。

中国已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产有88种,为金刚石、石墨、自然硫、硫铁矿、水晶、刚玉、蓝晶石、夕线石、红柱石、硅灰石、钠硝石、滑石、石棉、蓝石棉、云母、长石、石榴子石、叶蜡石、透辉石、透闪石、蛭石、沸石、明矾石、芒硝、石膏、重晶石、毒重石、天然碱、方解石、冰洲石、菱镁矿、莹石、宝石、玉石、玛瑙、颜料矿物、石灰岩、泥灰岩、白垩、白云岩、石英岩、砂岩、天然石英砂、脉石英、粉石英、天然油石、含钾砂叶岩、硅藻土、页岩、高岭土、陶瓷土、耐火黏土、凹凸棒石黏土、海泡石黏土、伊利石黏土、累托石黏土、膨润土、铁矾土、橄榄岩、蛇纹岩、玄武角闪岩、辉长岩、辉绿岩、安山岩、闪长岩、花岗岩、珍珠岩、浮石、霞石正长岩、粗面岩、凝灰岩、火山灰、火山渣、大理岩、板岩、片麻岩、泥炭、盐矿、钾盐、镁盐、碘、溴、砷、硼矿、磷矿。

根据相关的约定,贷款将以资源的方式偿付,另外中国收复失地后,相关的矿产资源德意志第三帝国将有优先购买权,在价格上将享有优惠,终止方式为款项付清之时终结。按照德意志第三帝国的评估,这个过程至少会有30年。

还是那句话,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所以也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公平。不过,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援助在中国看来绝对是慷慨的,毕竟现在中国是处在困难时刻,多一些援助就能够更快地将日军驱赶出去。

美国也有援助中国的方案,但是美国没有运输路线,这样一来美国只有试探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反应。

在柏林的美国特使从秘密渠道得知德意志第三帝国也有援助中国的计划时感到十分惊讶,因为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德德意志第三帝国援助中国似乎都没什么好处,他根本不了解这是一个关乎到战争后期乃至于战后的战略部署。

惊讶后,美国总统特使向国内发去报告,他在报告中欣喜的指出:“德意志第三帝国并不是一个没有原则的国家,我们以前的观点似乎有点错误?从德意志第三帝国即将援助中国的举动看来,德意志第三帝国并不将日本视为朋友,在对中国的援助上,我们两国有着共同的利益。”

这份报告引起什么样的反应先不谈,美国总统特使来到柏林的目的本来就是加强与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关系,有了第一个共同利益后态度也亲密了许多。他不止一次的做出暗示,表示可以放弃对欧洲抵抗势力的抵抗,可惜的是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反应并不强烈。

对于德意志第三帝国来说,已经决定的事情并不需要再去浪费时间,现在摆在德意志第三帝国的难题实在太多。

德意志第三帝国短时间内不会与美国产生全面战争,很多将领对保持平和的政策也感到不满,他们大多认为德意志的战车不应该停止,应该马上将矛头指向苏维埃加盟共和国,夺取高加索的工业基地和石油产地,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保证资源的丰足……

第一百三十七章:纠结

必需承认一点,徐阳在面对苏维埃加盟共和国的时候第一次感到犹豫了,他似乎能感觉出以前那些决策者的艰难,苏维埃加盟共和国实在太庞大,长久的农奴式社会注定那片土地的交通现状十分糟糕。最要命的是什么?是苏维埃加盟共和国疆土内大部份地区的天气都十分酷寒,道路本来就糟糕的现状下在遇见雨季……还有比这个更加纠结的地方吗?

拿破仑进攻沙俄时,沙俄在取得战争的胜利时喊叫的不是自己的军队多么地勇敢和善战,他们吼的是天气帮忙。事实上,拿破仑的确不是败在沙俄军队手上,他输给了该死的天气。

德意志第三帝国进攻西欧之所以那么快有着一个决定性的因素,西欧的交通状况良好可以非常快地调集军队,这不但对防守方有利同时也使得进攻方可以非常便捷地入侵。然而,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苏维埃加盟共和国的交通状况对进攻方都没什么益处,注定在进攻的过程中遇到雨季难以保持快速挺进,那么这样一来战事绝对会陷入胶着,德意志无往不利的闪击战面临这样的作战条件时充满了顿挫。

在满是机械化作战的近现代,吃油的装备看起来并不如无知者所想像的那么可kao。徐阳十分清楚如果没有拿出解决方案,苏维埃加盟共和国该死的天气会让所向睥睨的德意志钢铁洪流撞上铁板,进攻的前提不但是部队军士的保暖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解决燃油在酷寒环境不被冻结,履带改装情况等等的问题。

德意志统帅部和大本营方面的意见,大多数将领非常有自信的认为,虽然苏军在西线虽然有超过500万的军队、15000辆坦克、2万架飞机,但是看上去根本是吓唬人的。苏军15000辆坦克大部份是10吨左右的型号,并且无论从机动性能、防御能力、火力程度上都不及德军坦克;至于在航空兵部队上面,苏军的航空兵部队大部份作战飞机还停留在一战时期的双翼战斗机型号。

现在的战争已经基本失去拖离以数量取胜的阶段,随着装甲力量的出现,士兵的数量虽然是必需的但却并不是那么重要,一个连队的装甲力量在遭遇步兵时可以轻易地击溃几倍的步兵。查处苏军装备老化和跟不上时代步伐的脚步,正是这样让德军将领并不畏惧数量庞大的苏军,他们十分骄傲地宣称:“三个月内可以将斯大林赶到西伯利亚去放牧!”

军队将领的信心满满并没有让徐阳感到安慰,骄傲自满的情绪已经在德意志高层蔓延,有很多将领失去了军人本来应该拥有的谨慎,这一点绝对是致命的。德意志的将领们的确有骄傲的本钱,徐阳在面对那些将领时只有感到无奈,一片胜利的呼声中打击士气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哪怕他是帝国的元首。

无人时,徐阳总是喜欢站在窗口的位置看着窗外,心事重重使得眉头总是皱起。他手里拿的文件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的副本,这份条约充满了讽刺,但是……只有手握它时才能真正地感觉到一名决策者应有的压力,因为保存它和撕毁它将有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主要内容有:

1。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互相使用武力、侵犯或攻击行为。

第三国交战,另一缔约国不得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

3。缔约双方决不参加任何直接、间接反对另一缔约国的任何国家集团。

4。双方以和平方式解决缔约国间的一切争端。

5。条约有效期为10年。

除互不侵犯条约外,苏德双方还签订了一份秘密附加协议书,其中规定:

1。属于波罗的海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拖维亚、立陶宛)的地区如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时,立陶宛的北部疆界将成为德国和苏维埃加盟共和国势力范围的界限。在这方面,双方承认立陶宛在维尔诺地区的利益。

2。如波兰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苏德双方将大致以纳雷夫河、维斯杜拉河和桑河为势力分界。维持波兰独立是否符合双方利益,以及如何划界,只能在进一步的政治发展过程中才能确定。

3。在东南欧方面,苏维埃加盟共和国关心在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的利益,德国宣布在该地区政治上完全没有利害关系。

4。双方将视本协议书为绝密文件。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随后苏维埃加盟共和国红军也入侵波兰,同年9月17日,苏维埃加盟共和国红军和纳粹德国国防军在布列斯特会师,9月25日,苏德两军举行联合阅兵式,标志着两国对波兰的瓜分占领。

正是这份文件让德意志第三帝国可以安心地进攻西欧,而现在西欧的战事已经渐渐进入尾声,轴心国即将全面占领英伦三岛,这时早就被拉拢的爱尔兰也终于蠢蠢欲动。

凯尔特人世世代代饱受英格兰人的欺凌,他们之间充满了矛盾,目前爱尔兰还是英联邦的一员,然而独立的愿望早早就被望眼欲穿。1916年都柏林爆发抗英的“复活节起义”后,矛盾越发不可弥补,随着独立运动的高涨,英国政府才在1921年12月与爱尔兰签订《英爱条约》,条约中英国允许爱尔兰在南部的26个郡成立“自由邦”享有自治权,而北部的6个郡仍归英国,这也使凯尔特人暂时地平息下来。

现在,英国战败不可避免,凯尔特人独立的情绪再次高涨,英国即将战败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独立的天赐良机,唯一顾虑的是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态度。

不用说,德意志第三帝国绝对欢迎爱尔兰走进轴心国的怀抱,也正是有彻底解决西欧的现象,那些将领们才那么地情绪高涨,一个个像是打了鸡血那般吼叫“进攻苏维埃加盟共和国”,还吼的特响亮。

在制定《巴巴罗萨作战计划》之前他们就想方设法地侦查苏军的状况,探查出的结果是苏军在斯大林的清洗中失去了大量有经验有素质的军官,清洗行动造成了苏军内部的混乱和不安。这样的军队已经不确保拥有战斗力,有的将领甚至开玩笑说:“一旦开战根本不用硬攻,稍微一宣传绝对会有很多苏军愿意掉转枪口去和斯大林拼命。”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苏联加紧建立“东方战线”,自此苏芬战争爆发。苏军从1939年10月开始进攻芬兰,斯大林的意图是吞并整个芬兰,让苏维埃加盟共和国的势力从真正意义上侵入“欧洲”,终结欧洲部承认俄国(以前的沙俄、现在的苏联)是欧洲一员的“谎言”。按照某些人的想法,苏军进攻芬兰应该很顺利?但事实上苏军真的踢到铁板了。

芬兰没有多么地近现代化,甚至芬兰根本没有多少装甲力量和航空兵部队,但就是这支军队牢牢地将苏军抵挡在汉科附近,雪橇步兵们在冰天雪地中给苏军造成很大的伤亡。后面芬兰意外的得到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援助,有了后勤保证和弹药补给,再加上犀利的火炮和作战飞机,芬兰军队在某些时段甚至展开了反攻,一度将战场推进到本土之外。

“得到我们少部分援助的芬兰可以将苏军打得抱头鼠窜,事实已经证明苏军不堪一击”等等的言论开始有了市场,还有就是苏维埃加盟共和国终于将立陶宛、拉拖维亚和爱沙尼亚吞并,这让他们更加感到威胁,致使与苏维埃加盟共和国开战的呼声越来越来。

在去年6月,苏维埃加盟共和国深深地刺激到了轴心国,苏军偷袭罗马尼亚之后不顾警告地占领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那时德意志第三帝国正在专心应付西线战场只有安抚罗马尼亚,现在西线战场已经快好解决,不给罗马尼亚一个交代的话,可以想象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

“看来是不打不行啊……”徐阳知道犹豫是毒药,可还是无法坚定地开战,“美国一定很希望德苏之间爆发战争吧?现在美国之所以拉拢正是因为德意志蓄势待发,一旦开战……”

话说回来,《巴巴罗萨作战计划》怎么看都不可kao,一切的作战计划都是建立在快速地击溃苏军,马不停蹄地将战线推进到高加索,这样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一旦进攻受挫就将是一场灾难。

“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库尔斯克……”

一个一个地名念得徐阳直牙酸,脸上的表情充满了纠结。他转看向满是挂画的墙壁,拿破仑和希特勒怎么看都像是在lou出轻蔑的嬉笑,似乎是在说:你这个家伙别勉强了,那该死的鬼地方不会造就辉煌,只会将人拉进地狱……

第一百三十八章:橘色方案(一)

领袖的犹豫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致命的,徐阳十分清楚这一点。

军队将领的躁动不安需要安抚,巩固战果的政策也不能破坏,身为决策者的徐阳陷入两难之中。为使让气氛降温只有不断地召集要员听取鹰派和鸽派的意见,过程中他并不发表意见,表现出来的态度还是那么的冷静。

德意志第三帝国的行政集团是一个庞大的集体,他们并非害怕战争,而是从国家的利益为出发点,其间或许有他们各自的利益,但是出发点是一致的。这个群体算是比较冷静的人,他们所担忧的是一旦与苏维埃加盟共和国爆发战争,那么石油进口必然会中断,要知道现在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最大石油进口渠道是来自苏维埃加盟共和国。

军队在西线取得的战果需要时间来进行巩固,现在的德意志第三帝国看上去十分凶悍,闪击战的成功并不能说明一切,现在的时局发生了改变,所谓的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已经失去了优势,毕竟战争都进行那么久了,要说其它国家还没有摸清德军的攻击手段纯粹是胡扯。

文官为了大局出发点式正确的,但是他们无法感受徐阳受担负的压力,军队是一支用荣誉感和血腥不断喂食的怪兽,他们永远不会了解操控一支军队的难度。

盲目的自信总是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德意志的将领们有很多就是陷入骄傲自满的精神状态,长期的胜利让他们觉得自己没有敌手,似乎是将谁都不看在眼里。算起来这里面多多少少充满了讽刺味道,开战前还有很多将领在为是不是能够获得胜利而退缩,现在这些人反而是叫嚣得最大声的人。

德意志第三帝国是**政体,没有元首的命令哪怕是叫得再怎么凶狠也根本是无济于事,怀有目的的人只好期望能够得到重视,他们忙碌于拉拢人气,如果不是情况不允许的话,他们连请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