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家娘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掌家娘子-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得这话,嘉宁长公主抬起头来,很快却害怕地皱起眉头,“娘娘,臣妹不敢……”

皇后低声道:“你心里有没有人?”

嘉宁长公主脸上顿时闪过一抹红晕,很快却遮掩过去,“没……没有……”

看着嘉宁长公主的模样,皇后娘娘点点头,“本宫知道了,本宫会替你做主……”

说了会儿话,嘉宁长公主要去看顺妃,带着人谢恩出了大殿。

皇后沉着眼睛,“长公主近来好像和从前不太一样。”

女官跟着颌首,“好像更加不爱笑了。”

先皇如今只剩下一个女儿在世,皇上又喜欢这个妹妹,皇后一直将嘉宁长公主的事放在心上,从前看着长公主还算好,她也就没多过问,如今看到长公主这样的情形,她怎么也不能眼看着不管。

……

婉宁交代好了家里的事坐车去了沈家。

两家离得近,来来往往方便了很多,现在她是明着和沈家做生意,就算有人阻拦,她也能大大方方地回过去。

沈氏过来接婉宁,笑着道:“听说如今家里让你管着了?”

婉宁点点头。

沈氏的手不禁收紧了些,“总算是熬到这一天了。”她还以为只要有张氏在,婉宁永远也不能出头。

“张氏真的是病了?”沈四太太也想要知晓。

张氏的事外面人知晓的并不多,婉宁也是点到为止。

沈氏听了有些惊讶,“你五叔怎么能不顾礼数。”

一个是在国子监读书的人,一个是出身于勋贵家,哪个能不懂得礼数做出这样的事来,就算五叔用嘉宁长公主遮掩过去,在父亲那里也结了一个大大的疙瘩,所以张氏才会病倒。

张氏病倒之后,父亲就将家里的事交给她,不是因为真的知道她能干,而是心里气张氏。

婉宁去看昆哥最近学的书,昆哥学的很快,一本书都被翻了很多遍,注解也写满了书本。

沈四太太笑着道:“昆哥央求着你舅舅买马呢。”

没想到昆哥跟着裴明诏还真的学出了兴趣。

说了一会儿话,沈氏去小厨房做点心,婉宁也跟脚过去,看着沈氏在小厨房里忙碌,婉宁觉得心里说不出的暖和。

小时候她想吃点心的时候,母亲就这样忙碌。

点心装了一盒子,都是她爱吃的,沈氏交给童妈妈,嘱咐童妈妈,“不能让小姐多吃。”

她就喜欢吃甜食,母亲做的点心都比外面买来的要甜很多,就是不能多吃,否则就会胃口不舒服。

厨娘笑着道:“剩下的奴婢明日一早做出来。”

沈氏道:“还是等我过来做,赶在六爷去杨先生那里做好就是了。”

厨娘点点头。

跟着沈氏从小厨房里出来,婉宁道:“杨先生肯吃我们送去的点心?”

沈氏点点头,“开始还让昆哥拿回来,后来我觉得厨娘做的不好,就亲手做了让昆哥送去,没想到杨先生会收下。”

“明日我跟昆哥一起去杨先生那里,”婉宁道,“眼见就要过年了,舅舅送去的东西定然不少,我也想尽尽心,送一份礼物过去。”

“去吧,”沈氏道,“你舅舅正愁没有人跟他一起去杨先生哪里送年礼呢,杨敬先生脾气不好,你啊可别说太多话,尤其不能提扬州的事,免得他心里不舒服。”

婉宁不由地一怔,母亲怎么会知道杨敬先生不喜欢提起扬州。

看到婉宁疑惑的目光,沈氏笑道:“我也是在扬州听说了些传言。”

原来母亲早就知道杨敬先生。

……

第二天一大早婉宁就跟昆哥去了杨敬先生住的院子。

青衣小童过来开门,昆哥规规矩矩地走进去。

婉宁还没有说话,青衣小童低声道:“今天先生不高兴,姚七小姐还是改日再来吧!”

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

婉宁抬起眼睛,就看到院子里笔挺地跪着一个人。

然后杨敬先生的声音传过来,“快回去吧,我可经不住你这一跪,你是谁啊?在锦衣卫谋了官职,我不过是一介草民。”

昆哥转头看向婉宁,婉宁点了点头,昆哥轻手轻脚地走到堂屋里,站在门口不敢去看院子里的人,只是低声道:“先生,学生来了。”

“小姐,”童妈妈在旁边道,“要不然我们先回去,今天……不太好吧!”

第一百七十二章相帮

婉宁没有挪动脚步,吩咐童妈妈,“拿着帖子正式通禀一声,就说舅舅和我过来拜见先生。”

既然走到了门口,没有转身就离开的道理。

杨敬先生不请他们进来是一码事,他们转身就走是另一码事。

童妈妈进去递帖子,不多时候,下人过来道:“沈四老爷、姚七小姐,我们先生说知道了,年礼就放下来,两位请回去吧!”

沈敬元没想到事情会这样好办,笑着看了一眼婉宁,“让管事将东西送进去。”没有哪家的先生脾气这样大,知道人来送年礼见也不见一面,可是对于杨敬先生来说,这样说话已经很客气。

毕竟杨敬是连国子监都请不动的人。

光是昆哥在这里读书,不知道多少人羡慕。

更何况今天可能真不是好时候,崔奕廷在院子里,他们总不好听着杨敬先生责骂崔奕廷。

沈敬元刚要转身,婉宁道:“从家里带过来的点心恐怕厨房不会热来给先生吃,我怎么也要交代一声。”

下人点点头,又蹲身行礼,“那奴婢再去向先生禀告。”

沈敬元看向婉宁,“你母亲不是已经将点心做好了吗?怎么还要做。”

婉宁微微一笑,“舅舅不知这些事,点心怎么能提前做好,送到了也是冷的,还是昆哥说,明日是下元节,先生没有回乡只能在院子里祭祖先,我们就将祭品、斋品提前准备好,免得先生这里人手不足。”

婉宁说完话看了一眼院子里的崔奕廷。

这么长时间他仿佛都没有动过,昆哥说过,杨敬先生从前教过一个学生,明明能科举入仕却不肯走了祖荫。因此将杨敬先生气得大病一场。

那个人就是崔奕廷?

“七小姐,”下人过来道,“那就劳烦您去吩咐厨娘。”

婉宁带着童妈妈几个一起去了小厨房。

……

杨敬听着昆哥背书。书童送来热茶,茶盖上挂着几滴水珠。书童急忙低声告罪,“外面下雪了,从堂屋端过来,没想到就沾了雪花。”

杨敬皱起眉头,外面下雪了?

书童说完话,下人又端来了一只火盆。

屋子里热气腾腾,崔奕廷却跪在外面。

“先生。”昆哥叫了两声杨敬才回过神来。

“接着背。”杨敬吩咐。

“先生,学生已经背完了。”

杨敬看了一眼旁边的沙漏。已经到了该用饭的时辰。

“让人摆饭吧!”

杨敬淡淡的吩咐。

下人立即去了小厨房。

片刻的功夫,就有人陆续端了饭菜上来,热腾腾的饭菜向外溢着香气,一看就不是自家厨娘准备的。

杨敬看向站在旁边的昆哥。

“沈四老爷走了没有?”

管事立即上来道:“还没有呢,在等着姚七小姐。”

姚七小姐是沈氏的女儿,有沈元坤在这里读书,杨敬对沈家的事也有所耳闻,姚七小姐不但救了沈家的铺子,还在宣府买了田地。

多么聪慧的人才能做到这些。

若是别人有了这样的本事,定然不会去厨房亲手给他准备点心。说到底他也不过就是个西席罢了。

不骄不躁,难得有这样的品性,因为姚七小姐。他也对沈家多有几分好感,沈家送过来的东西也不是金银细软,大多只是重在心意,这样一来他也不好三番两次的推辞。

这样想一想,杨敬道:“将沈四老爷请过来吧,大冷天,外面又下着雪,难得沈四老爷一直等着没有走。”

……

沈敬元看向婉宁,“我进去要怎么说?”

面对杨敬。沈敬元多少有些慎小慎微,生怕哪句话说得不对惹怒了杨敬先生。

“舅舅就是随便闲谈。既然杨敬先生留您下来,就不会在意这些。”

又不是论学问。舅舅有些太小心了。

沈敬元看了一眼院子里的崔奕廷,“崔大人怎么办?”

厨房里没有旁人,婉宁看着锅里的滚汤,“舅舅想不想帮崔大人?”

崔奕廷帮了沈家那么多,平日里也用不着他帮忙,现在遇到了,他又不知道从何帮起,沈敬元道:“不知道怎么说。”

婉宁笑着道:“舅舅也别提崔大人,只说我们沈家的事。”

“你是说,我们家被人陷害的事?”

婉宁点点头,“只要说了这些,舅舅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提起崔大人。”

没有崔奕廷的帮忙,江仲也没有那么顺利被抓住,刑部也不会仔细审江仲,杨敬先生是气崔奕廷没有蟾宫折桂,越是生气越是在意崔奕廷这个学生。

听到自己学生做了那么多事,杨敬先生心里只会高兴。

将自己叔父送进大牢,查了南直隶和户部贪墨,如今又救了陈文实老将军,这些费力不讨好的差事却推动了朝廷整饬吏治。

就算是考上进士又如何?

最多是进翰林院,什么时候能做成这样的事。

大周朝从不缺进士,但是却缺崔奕廷这样的官员。

“我们家是商贾,今年大旱却还能在南直隶看到结余的粮食,都是朝廷查了贪墨之功,舅舅就顺着这些话说下去,若是杨敬先生问起是不是替崔奕廷说话,舅舅就说,崔奕廷走的是武将的路子,这样在外面跪下去,只怕留下伤患,崔奕廷本来就帮过沈家,知恩图报又不是什么坏事,能说几句话为什么不说。”

眼看着舅舅离开,婉宁将手缩在暖套中。

童妈妈道:“杨敬先生也是跟着咱们的船来到京里的,那时候我们都没瞧出来崔大人就是杨敬先生的学生。”

可见杨敬先生对崔奕廷期望多大,期望他能在科举上一鸣惊人,没想到崔奕廷却自己谋了官职。

从泰兴到京里,崔奕廷定然是没少向杨敬先生赔礼。

对自己叔父那般,对教自己的先生却又是这样重情义。大雪天跪在小院子里看起来有些卑微,却反而让她觉得有几分的从容。

不管怎么样崔奕廷总是坚持自己的道理。

……

听着沈敬元说话,杨敬慢慢皱起眉头。明知道沈四老爷是来说项,听到崔奕廷做成的那些事。他却没有开口打断沈敬元。

“杨先生那么大的学问,不是也没有去国子监吗?”

杨敬哭笑不得,一个商贾也能说出这样的话。

“考中进士不一定能做成这样的事,”沈敬元道,“说到这个,我还觉得对不住先生,方才听说崔大人没有下场科举,我还觉得庆幸。否则我们沈家和南直隶的商贾还不知要落得什么下场。”

说完这些,沈敬元又说起自己的伤病来。

“年轻时走伤冻了膝盖,只要到了冬天就要一瘸一拐的走路,年纪越大就越厉害,家里才学会了做护膝,昆哥说先生腿也常常疼,这才送了护膝过来。”

杨敬没有说话。

昆哥看了一眼书童,书童硬着头皮上来道:“先生,既然沈四老爷和崔二爷相识,不如将崔二爷也请进来。”

昆哥忙去搬锦杌。

杨敬没有出声。

书童脸上露出几分惊喜。“那……小的去请了。”

书童三步并作两步将消息传给崔奕廷,崔奕廷慢慢地站起身来,低声和书童说了两句。书童忙先去屋子里伺候。

崔奕廷踩着雪进了小厨房。

撩开帘子,站在屋里的婉宁转过头去,看到了那一袭青衣,婉宁不禁有些诧异。

厨娘忙迎上前。

“准备一杯热茶,我要端给杨先生。”

厨娘眼珠一挪,崔奕廷的目光就落在婉宁身上,大家都不在意时,他弯腰行了谢礼。

锅里的汤“咕噜噜”地翻滚着。

柴禾在灶里不时地“噼啪”声响。

整个屋子吵闹却又静谧。

蒸腾的热气染上他的须眉,让他的眼睛更加明亮。他的目光十分专注,甚至有些孩子气。看着婉宁微笑轻点头,他的笑意便更深了。刚着了热气有些发红的脸颊,让他染了几分的艳丽。

厨娘倒茶的功夫,他就这样看着她,让她觉得这个屋子里仿佛只有她一人。

直到厨娘走过来,他才自然而然地挪开眼睛,端着茶规规矩矩地退了出去。

“小姐,”童妈妈低声道,“崔大人好像知道是小姐帮忙。”

进了杨家之后,她连厨房都没出过,崔奕廷也应该不知道屋子里都说了些什么话,却怎么能认定就是她在帮忙,怎么说崔奕廷也帮过沈家,她不能因为避嫌就不理不睬,可是她已经尽量做的不留痕迹。

没想到崔奕廷却径直找过来。

……

准备好了饭菜,婉宁带着童妈妈回到姚家。

刚进门,落英过来道:“小姐,余小姐来信了,想要约您一起出去,还送来了帖子。”

婉宁走进屋坐下,打开余卿眉的信看了看。

童妈妈道:“不知是什么事。”

“余卿眉之前跟我提的表姐,说是病的厉害,求我跟她一起过去看看。”

婉宁说着打开了帖子,帖子上写的是:永安侯府。

没想到余卿眉的表姐是裴家人。

婉宁刚刚放下帖子,外面管事妈妈快步进来道:“小姐,咱们府里来了内侍,听说太太病了,请小姐过去说话。”

婉宁忙看向童妈妈,“将我的那件鹅黄色的褙子拿出来。”

第一百七十三章怨恨

张氏迷迷糊糊地听到如妈妈说话的声音。

“七小姐现在可和从前不一样了,安怡郡主那边刚送来了帖子,宫里又来了人。”

如妈妈说着看向床上的张氏。

不过两日,太太的脸色就变得蜡黄,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几岁,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

如妈妈正想着,张氏慢慢睁开了眼睛。

“太太,”如妈妈惊喜地喊了一声,“您醒了,是不是渴了,奴婢去拿水。”

张氏摇了摇头,没精打采地撑着眼皮,“你说,谁……谁来了?”

如妈妈不禁怔愣,半晌才低声道:“是宫里来人了,正在前面见七小姐。”

宫里来人了却没人告诉她。

张氏挣扎着要起身,“给我……换衣服……我去看看……”她才是当家主母,姚婉宁算什么,宫里的内侍怎么能跟姚婉宁说话。

如妈妈忙上前搀扶张氏,“太太,宫里的内侍知道太太病了,这才没有打扰,太太现在养好身子最要紧。”

张氏只觉得头晕脑胀,浑身酸软说不出的难受,“不行……我得过去……”硬拉着如妈妈才站起来。

如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