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汉口陷落的时候,当武昌求和的时候,他几乎对革命的前途都绝望了,他几乎对革命的热情都冷却了…………那黑沉沉的乌云又再次笼罩在中华大地,只让人觉得郁气如潮,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就这样半途而废?
就在革命之气跌入谷底,是李帅,再次让他们看到希望,再次点燃他们的热血。
只要我革命党人有一人心不死,大革命万无半途而废之道理!
今夜,将革命进行到底!
关注着壮怀激烈的战场,思绪直飞霄汉。
从随县跨过京汉铁路到广水也不过不过几百里路,这几百里路对于这个年代,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讲算不了什么。林铁长带领革命军,这些在湖北土生土长的子弟兵,一天一夜走两百里,昼伏夜行时一个晚上赶八十里路都是常事。在国产老电影里,解放军的两条泥腿子追赶瓜民党的装甲胶底轮胎,绝对不是电影的艺术夸张。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国人,有一种百年后浮躁的国人无法想象的坚忍意志,能做出让世界震惊的奇迹。这些李想当初不可思议的东西,林铁长确实家常便饭一样的平常。
但这次行军却有些特殊。为了不打草惊蛇,必须隐蔽地前进,不能让敌人有所察觉。而这次的秘密行军,使林铁长感到不可思议。正是李想孜孜不倦的追求的民心所致,奇迹般的完成隐蔽行军的困难。
革命根据地内的军民全部都发动起来了,有做饭的,有照顾病号的,更大的任务则是替革命军封锁消息。沿路革命军只要一进到村子里,村子里的父老们立刻就在的各个路口马上就派上岗哨,严格盘查进出人员,对可疑分子进行严密地监视,有时借口问一些问题,和他们“聊”上一天。正是有这些乡亲们的帮助,革命军无声无息奇迹似的进入了广水。
此刻,他才算三理解了李大帅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有千万民心作为革命后盾,当初非常悲壮的喊“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口号也变得底气十足。
此刻,在林铁长眼前,就是广水县附近的李店,就曾经是和北洋军发生激战的地方。那一战,可以说是武昌举义以来,与最顽强的敌人一战,其惨烈的白刃战让他想起就热血沸腾。
犹记得那夜,在冯国璋炮轰广水城的时候,是无所顾忌的军民不分,使得广水城的百姓对其恨之入骨。而革命军却在撤退的时候拼命的保护逃难的群众,在大后方想方设法的安置难民。要知道当时失去汉口的后勤保障之后,李想革命军的处境同样的非常艰难。也正是在困境当中的不言放弃,为革命军赢得民心。
北洋军进驻广水,冯国璋立刻纵兵抢劫财货,鱼肉乡里,以鼓励北洋军的勇敢善战,这更是闹得民怨沸腾。冯国璋这样纵容,虽然鼓舞北洋军的凶狠兽性,北洋军的战斗力就像当年的湘军一样能征善战,但是却失去宝贵的民心,得小而失大。
今年湖北的秋收刚过,李想实行革命新政,在这里大力推行三五减租,家家户户,眼看着今年可以过一个宽裕年,欣喜万分。自从北洋军一来,冯国璋把这些攻陷的城池当成他以战养战的一个战略基地。冯国璋就趁机大量搜刮粮食,乡里之间,几乎被收瓜一空,连过冬的粮食也没有。这样天上人间的差别,这样国仇家恨的怨念,老百姓甭提多恨北洋军了。
这一切的一切,革命军越来越得到老百姓的认可。
激烈的战斗首先在老战场李店的外围据点打响。
负责攻打李店的是林铁长率领的
中央纵队,第二师团的三团一营。
李店,是京汉铁路初建时就开始建设的兵站。当初洋人设计参与建设京汉铁路,也是准备在此驻兵。只是后来张之洞很好的利用洋人之间的矛盾,以夷制夷,最后西方列强谁也没有此地驻兵。虽然后来铁路权没有要回,但是铁路兵站的驻兵权还是要回来啦。
李店经过清廷几年的建设已初具规模。虽然经过上一次的恶战,遭到严重破坏,但是经过北洋军强征附近民夫抢修,也基本恢复旧貌。兵站四周用围墙围成方形,四个角上都修有炮台,黑洞洞的炮口虽然都是土炮,依然有着无穷的威慑力。李店兵站只有南、北两个门与外界相连,形如一座大型的碉堡,坚固异常。里面有锅炉房、澡堂、办公房和住宿的房子,一应的生活设备齐全。
从林铁长所在附近的小山上往下看,整个兵站的生活区的洋电灯全部打开,灯火通明。在这黑暗的夜晚,有一种使人目炫的繁华。看得很多刚刚参加革命军的战士目瞪口呆,一辈子在乡下长大的他们,从来没见过洋电灯泡,从来没有见过这些现代化的场面。
一个小伙子傻傻的笑道:“这东西好,又亮堂又好打。”
“哼!”旁边的老班长不屑的从鼻孔哼出一声,“后生,你是没有见过汉口的那个繁华,十里洋场,一夜灯火不息。洋人住的那地儿,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你跟着咱闹革命,杀回汉口,赶走北洋,西洋,东洋,咱们都住小样楼。”
老班长的话,不止把这些没有见过汉口繁华的新兵,引诱的心神向我,那些从汉口出来的老兵也是深受感召,暗暗咬牙切齿的,迫不及待的想杀回汉口。
小兵把老班长的话在心底记牢,回去一定要和村里的小芳吹去。他在心底默念一遍,发现老班长东南西北洋,少说了一个洋,赶紧问道:“南洋人不赶走?”
老班长一巴掌拍过去,恨铁不成钢的大骂道:“晚上的文化补习班不认真先生听讲,尽问这些脑残问题!”
林铁长听着新老兵聊天打屁,在边上猛撇嘴角。
就在此时,在红色信号弹升起的同时,早安排好的一个战士将电线杆上的电线用老虎钳剪断。顿时,兵站一片漆黑。
林铁长猛的大吼一声:“灯灭了,冲啊!”
老班长在边上不紧不慢补充了一句:“毛瑟洋枪等着我们去缴哩,上啊!”
就这样一句话,战场新兵老兵全都兴奋的怪叫。
那个小兵兴奋的叫道:“缴一支毛瑟洋枪来,把咱的鸟、枪换洋枪。”
北洋兵清一色的德国原装进口79口径毛瑟快枪,正是革命军战士们心中最渴望的东西。老班长的话俗,理不糙,一句话就把握住战士们心底最渴望的东西。
林铁长撇了一眼这老兵油子,这家伙还真有一套,可以提拔。
李想被迫离开汉口,这些新参加的革命军战事连汉阳造都不能装备,有些士兵还有一把鸟铳,有些士兵还在用大刀片子,北洋的毛瑟是革命军战士们渴望已久的东西。
老班长一句“缴毛瑟洋枪去”,其诱惑也就可想而知了。
其中一个老兵高兴得直喊,好像看到一支支毛瑟洋枪摆在眼前,还不忘以前辈的姿态指导一下晚辈:“后生,咱们不能满足!一支不够,还得要!洋枪还得换大炮。”
革命军士气激昂,战斗打响后,隐蔽在李店兵站北侧东王舍村的四连猛扑出来,由西北往东打。其势若山洪爆发,十来分钟就打下了一座碉堡。
枪声突入爆发,一瞬间就沸腾起来。兵站里的北洋军被突然响起的枪声搞得不知所措,慌慌张张的对阵,有的光着屁股,没穿衣服就跑出来。
在李店兵站的周围有着高墙,墙上有电网,墙内还有一条深深的壕沟,三道铁丝网。敌人躲碉堡里,疯狂地向外射击。
老班长沉着地大喊道:“后生,把敌人的电网和铁丝网给我统统砍断!”
“哎!”那个小兵应声抽出背上那口大刀片子,刀柄上捆着厚厚的绝缘木,比一般的刀柄要大上一圈,但是他蒲扇大的巴掌一只手轻松的掌握住了,大刀高举过顶,还不忘回头对周围的人交代说:“等把电网和铁丝网都砍断了,我就打手榴弹,你们听到手榴弹一响向就冲!”
说着,就把老班长递来的手榴弹往腰里一掖,噌地爬上梯子,高举铡刀,老牛似地吼了一声,手起刀落,那电网便齐刷刷地断开了。
守在这里的北洋军立刻发现这里情况,碉堡里朝这边的窗口同时喷出长长的火蛇,密集的马克沁机枪子弹泼水似向这个战士打来,猛地打得墙头砖屑四迸。这家伙脚一蹬,已经飞也似地跳下高墙,蹭的一下就跃过了壕沟,动作敏捷的一看就知道是个练家子。
紧接着,革命军的马克沁机枪也咆哮起来,为他掩护。他一鼓作气,又砍断了两道铁丝网,一扬手,手榴弹当飞镖丢了出去。就在他将手榴弹扔进碉堡的同时,人却扑倒在地,一颗子弹射中了他。
砰!敌人的机枪被炸哑了。这家伙玩暗器也是一把好手,一丢一个准,手榴弹被他直接丢进敌人机枪窗口。战士们哇的一声冲了上去,乒乒乓乓一阵猛打,把碉堡内敌人收拾干净了。
撤下来时,大家才看到这小子、只见他捂住伤口,躺在壕沟底边喘气边吐血,看到老班长,就没心没肺的嘿嘿直笑:“我的鸟、枪又没法换洋枪啦!”
“放屁!你把伤养好,老子给你换洋枪。”老班长大骂道。
进攻李店兵站的其他革命军基本也是有样学样,但不是每个负责破开铁丝网的战士都能又这个小兵的幸运。
同时,兵站在西南角,同样一位勇敢的战士操起一口铡刀,向着铁丝网扑了过去。“刷”、“刷”几下,铁丝网就被砍开一个口子。正在大家为这位战士感到高兴时,一颗子弹打在了这位战士腰间的手榴弹上,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发生了什么。只听“轰”的一声,这位战士腰间火光一闪,他的身体被猛地掀起,摔在了地上,这位战士的鲜血洒了下面战友一脸一身。
“吼!”班长和战士们瞪着血红的眼睛猛的大叫下一声,随即不顾碉堡内敌人射出的密集的弹雨,狂冲了上去。敌人的火力猛烈倾泻,几个战士冲上去即倒了下去。班长冲到这位战士身边,在敌人的火网中将他抢了回来。
一明一灭的战火下,这位战士的脸惨白,下腹被炸开了一个大口子,花花绿绿的肠子轻轻的蠕动,血汩汩地流着,伤势很重的可怕,但他的神志却是异常的清楚,咬着牙竟然不叫一声痛。
班长半跪在他身边,用缴获敌人的纱布裹住他的伤口。他用微弱的声音说:“班长,你们…………你们别管我,快把那个大碉堡拿下来…………真遗憾,没能够看一看老班长说的汉口,没能住一回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小样楼…………”说着,带着这样的遗憾咽下最后一口气。
此时,乱云已吞没了新月,天也突然起了变化,下起绵绵细雨。此时,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班长把自己头上的大檐帽摘下来轻轻地往他的脸上盖住。
“马克沁重机枪掩护,我们就是冲一百次也要把这个碉堡拿下!”班子非常平静的下达命令,不容置疑。
(光景:求票,真心求票,下个月会有爆发喔!)
160令人屏息的夜晚(篇外:上)
160令人屏息的夜晚(篇外:上
—://。。
161令人屏息的夜晚(篇外:下)
更新时间:2012…12…1116:07:48本章字数:9767
夜特别的宁静。
隐藏在黑夜中的狂暴蠢蠢欲动。
当一颗颗攻击的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划破夜空,打碎了宁静。革命军各路突击部队简直像猛虎下山,扑向敌人的车站和据点。雷鸣股的巨大爆炸声,疾风棸雨似的密集枪声,一处接着一处,暴风雨一样狂暴的席卷京汉铁路全线。
李西屏目光越过硝烟滚滚的战场,投向前面连绵不断的层层大别山,黑夜中一片茫然,一点苍凉,一种壮丽。
大别山绵延起伏,地形险峻,雄踞鄂豫皖三省边境,西与桐柏山相接,是京汉铁路的交通要道,武胜关就是湖北外围的天然屏障。中国九大名关之一的武胜关,被人们称为“青分豫楚、襟扼三江”的一块儿宝地。千百年来,就是兵家必争的四战之地。但是今次的任务,不是为了争夺武胜关而来。
由他所指挥的师团担负武胜关至广水段的破袭任务,破袭重点李西屏是十分清楚的。如果贸然贪功,即使拿下武胜关,从信阳源源不断南下的北洋军也很快可以夺回武胜关,革命军就是徒添牺牲。只有破坏这段铁路,使京汉线十天半月通不了车,才是对汉口和孝感的北洋军最沉重的打击。
从武胜关向南,经将军寨、孝子店、烽火台就到了大悟。广水平靖关、大悟县九里关并称“鄂北三关”,成犄角之势。将军寨北控武胜关,东望九里关,南邻烽火台。北洋军占尽天时地利。
李西屏事先已经由侦察得知:武胜关驻有北洋军一百多人,步枪一百单八支,清一色的德国毛瑟,小钢炮四个,更有马克沁一架;将军寨驻有北洋军一个营,小钢炮、克虏伯山炮各一门,马克沁重机枪两挺,步枪人手一支;孝子店驻有北洋军六十多人,步枪六十支;烽火台驻有北洋军六十余人,马克沁轻机枪一挺;平靖关驻有北洋军一百多人,马克沁轻机枪一挺,步枪一百多支;九里关驻有北洋军一百多人,马克沁轻机枪一挺,步枪人手一支。
从兵力部署上看,武胜关地区全是重兵把守,火力配备强劲。其中尤以两块“硬骨头”最难啃:一个当然就是凭险据守的武胜关。另一个是驻有重兵、装备精良的将军寨。
武胜关雄踞于峡谷之中,地处险要,扼控整个京汉铁路通道。关城以山为障,凿山成隘,城墙坚固,古以“车不能方轨,马不能并骑”形容其险。两侧峰峦壁立,群山连绵,山上密布松、杉、竹等植被。东北侧七千米处的鸡公山海拔七百余米,瞰制武胜关。关城下面是铁路隧道,京汉铁路经此。
将军寨位于孝子店附近。穿京汉铁路,找到一条山路小径,即可发现一扇由巨型条石修建的山门,那便是将军寨了。《应山(现广水)县志》记载,北宋名将狄青,曾在此屯兵扎寨所建,故名。此寨全以大片石构筑,长约七百米,高四米,厚同样近四米,其坚固程度,可想而知。山寨四面各有一高出寨墙之券顶砦门。
要在北洋军这样坚固要塞,重兵把守的地方破袭铁路,其难度可以想象。李想将啃“硬骨头”的任务交给了李西屏。
自从三道桥一战之后,李想只要一有硬仗就会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