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了,铁木辛哥这样的败军之将还能被朱加什维利放到这里,就可见一般。”
“铁木辛哥又要去伏尔加?”叶枫这时倒是皱了皱眉,这样看来,朱加什维利还真是打算重用这些败军之将。
这就有点麻烦了,按历史来看,那些连场大败的将领是很难再得到重用的,历史上的二战时期,铁木辛哥此前打过不少大仗胜仗,但到库尔斯克战役时没有打好,仅仅这一仗后就被朱加什维利基本打入冷宫就可见朱加什维利的脾气。
这一次怎么回事,铁木辛哥这一仗可是败的够难看的,居然还能得到如此重用,叶枫不意外才怪,以朱加什维利的脾气,就算要继续信任铁木辛哥这些败军之将,怎么也要先冷一冷后再用才对。
现在这样一来,与历史上有了很大不同,难道朱加什维利的脾气也与历史上不同了?实话说,这些败军之将还是有几把刷子的,他们现在遭遇连场失败只是手上的实力不如人罢了。像叶廖缅科等人其实在历史上也有过很出…的发挥,一旦成长起来,又能得到重用,手握重兵,未来成为阿军杀入欧洲的拌脚石也不是没有可能。
“其他人呢,像叶廖缅科,他可是败了不止一次,从北乌拉尔一路败到叶卡捷琳堡,朱加什维利难道也马上再次重用?”
弗莱彻点了点头道:“是的,重用,事实上苏军与我们有战斗经验的将领,又能挑出几个打了胜仗的?都是败军之将,所以目前经验最丰富的他们得到重用应该也不算太出奇,严格来说,这些败军之将仍能受重用我倒是认为朱加什维利这次很清醒,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叶枫皱了皱眉,手指在桌上轻敲了一阵,这时弗莱彻已经接着说了下去:“苏联最高统帅部显然也知道凭借中亚和西岸方面军是不可能再拖住我们多久了,知道我们可能用不了多久就会杀入欧洲了,所以已经紧急下令重整军队,组建了四个新的方面军。其中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萨拉托加方面军属伏尔加沿岸大军,而叶廖缅科就担任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拥兵六十余万,从斯大林格勒到阿斯特拉罕全在这个方面军的防区之内,萨拉托加方面军拥有近四十万,方面军司令则是原叶廖缅科的参谋长梅德韦杰夫,由少将晋中将,就挑起一个方面军司令职务,完全算是破格提拔了,而另两个方面军则是喀山方面军和乌法方面军,很明显可以看出是用在西坡防备我们未来从乌拉尔山杀入欧洲的主力大军。虽然这两大方面军目前正在紧急调动部队,但想来要阻止我们从乌拉尔山杀入欧洲,这两大方面军最后的总兵力绝不会少。”
“是不是日丹诺夫和巴甫洛夫分别担任两大方面军司令?”叶枫马上问道。
弗莱彻点头道:“不错,巴甫洛夫仍任乌法方面军司令不变,而日丹诺夫就担任喀山方面军司令,据情报显示,喀山方面军可能会大量调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禁卫大军,数量预计喀山和乌法两大方面军最后总兵力都不会少于五十万,所以说,他们两人也绝对是重用。”
“有意思,叶卡捷琳堡逃出的几个军衔最高职务最重的将领,未来将成为阻止我们杀入欧洲的第一批对手,朱加什维利这个重用法也真是下了大决心了,看来我们还得和铁木辛哥等人再续叶卡捷琳堡大战的缘份啊。”叶枫这时却笑了起来。
蒋百里和弗莱彻都有些奇怪的看了叶枫一眼,叶枫这个表情显得还非常高兴似的,至少可以表示叶枫并没有这件事太放在心里。
叶枫看到两人眼神,知道他们想什么,呵呵笑道:“就算领军之将再厉害又如何,他们率领的军队你认为可以与叶卡捷琳堡的大军相比吗?是,这几大方面军中都有乌克兰,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地调来的主力大军,但他们终究是少数,更多的却是连训练都没怎么有过的新兵,而叶卡捷琳堡,当初的整个乌拉尔和中亚呢?主力大军难道还少吗?兵熊熊一个没有问题,但若是一窝熊兵,短短时间内领军之将再厉害就能把这一窝熊兵都带成虎狼之士吗?而且你们再看看数量,再看看他们的大军这样布置后的形势图,你们就会发现,朱加什维利事实上已经黔驴技穷了。”
蒋百里和弗莱彻相互看了一眼,略一沉也笑了起来道:“不错,这四个方面军事实上将成为苏联唯一的大军了,高加索和西北及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大军都受到牵制,绝不能再调了,事实上将来横在我们面前的就这四个方面军,朱加什维利连预备队都没有了,几个月内以苏联现在的生产能力也不足以再武装起更多大军,所以只要我们击败这四个方面军,越过伏尔加河,前面将是一片坦途,而这四个方面军总数相信最多也就两百万人,而我们”
蒋百里甚至掰起指头算了起来:“到时我们在东线就至少可以动用超过三百万人,数量要比他们多,质量要比他们好,击败这四个方面军应该不是太大的问题,唯一的悬念也许就是需要多长时间击败他们罢了。这不是几个将领就可能扭转这种大势的。”
“说的不错,我们现在要定的就是大势,对我们而言,目前最紧要的就是定下乌拉尔以东的大势,把中亚和西岸方面军尽快解决,我军大战几个月,也需要补充休整,这也是要时间的,所以大势定的越早,我们得到的补充休整时间也越多,准备也可以越充足。而且我估计那个德国小胡子很可能会先回过头来在苏联捡便宜,跟我们抢想要让他们少抢点,我们就必须尽快杀入欧洲,让德国小胡子来不及多做准备,他们准备不足,自然不能抢赢我们。”
“总统肯定德国人会先回头向东?”蒋百里问道。
叶枫微微点头,站了起来,看了一眼窗外,明媚的阳光正照在唐山广场之上,让整个地面透露出一股金黄之如此瑰丽。
叶枫抬手指了指窗外道:“不错,看看外面,那大好河山,人人眼馋啊,苏联现在被我们打得半残,正在加入进来抢的大好时间,德国小胡子不可能抵抗得了这种惑。所以我现在至少有七成把握肯定德国人会先回头向东,因为他们赌不起,我们兵锋极盛,他不敢保证他解决英国也能像解决法国人那么快,若他们被拖在西线,而我们却独吞了苏联,他会不觉得可惜吗?”
弗莱彻沉片刻道:“虽说临到中途,大势大握时有人来抢好东西让人觉得不舒服,不过德国人若真的加入进来,事实上对我们也是有好处的,那样至少苏联就算不管付出多大努力也不可能翻盘。我们不用担心遭到任何意外了,可以保证百分百的彻底摧毁苏联。”
叶枫呵呵一笑道:“德国人要来抢我不反对,除非我们想与他们直接jiā恶,否则我们也不好阻止,所以我的意思就是可以让他们抢,但不能让他们抢去太多。这一点就要靠你们总参谋部多做准备了,德国人会如何行动我们不知道,我们只能多做几套预案,确保我们总能抢到最大最的一块
“总统请放心,总参谋部必定多方考虑,做出几套最好的方案出来。”弗莱彻马上应道。
叶枫突然转过身来道:“现在做任何方案都不可能具体,要做出最完善的方案,必须等解决西岸方面军和中亚苏军再说,对了!中亚战区和乌拉尔战区有没有最新的作战方案出来。”
“乌拉尔战区方面,苏军西岸方面军已经是穷途末路,我军兵力优势巨大,有第二方面军和第三方面军及第一方面军第三集团军,完全是压倒的,加上近在咫尺的叶卡捷琳堡毒气战影响,西岸苏军的士气已经低落到一个无法估量的地步,所以在这里可说胜利指日可待,不管何种攻击方案,十日内结束这里的战斗应该都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中亚战区要困难一点,虽然我军已经占领塔什干,但中亚苏军仍然控制有数十万平方公里,数十上百个大小城镇,处境远比西岸方面军要好得多。”
蒋百里马上接口道:“但是这里也有很大的优势,就是政治优势,这里的居民现在应该是与苏军逐渐离心离德的,虽然控制的地域大、城镇多,却不能称为安稳,反而这些控制区内的大量中亚各族人口会成为不稳定的因素,会牵制中亚苏军很大的jīng力。我相信严石的能力,他会妥善的利用这种优势,尽快解决中亚苏军,彻底控制整个中亚。”
叶枫也点了点头,然后略有些担心的道:“我倒是担心这次朱加什维利和沙波什尼科夫会接受当初叶卡捷琳堡大撤退不及时不坚决的教训,在我们没有彻底控制里海东岸时,退往里海东岸,经由里海撤回高加索,来一次英法联军那样的敦刻而克大撤退。所以一定要jiā待严石,以及马天的军情局密切注意这件事,最好能提前掐灭中亚苏军撤退的希望。”
【第699章一声枪响】
阳如血富饶的费尔干纳盆地在阳光照耀下本应是无比壮丽但事实上美丽的费尔干纳盆地数月来每天都浸染在弥漫的硝烟之中终日未散。
马尔吉兰在费尔干纳盆地东南部阿赖山脉的山前地带南距每地中心城市之一费尔干纳市57公里。人口不过数万但这个小城却是费尔干纳盆地有名的古城之。也是中亚铁路要站公路枢纽。大型丝绸工业中心苏联在此建有大型丝织联合企业。设有丝织工业研究所。但此时这座古城几乎已经成为废墟再不见一点历史的痕迹。硝烟尚未散尽拜塔夫的军靴踩在满布石块的街道上却是一脸顾盼飞扬虽然这座城市是乌兹别克的城市做为现在新乌兹别克人民军总参谋长的拜塔夫看到一座城市被摧毁成如此模样应该是非常悲伤到但拜塔夫不是这么看的。
因为马尔吉兰是第一座完全由乌兹别克军队自己收复的城市哪怕打烂了这个城市这仍然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哪怕放在中亚五国当中马尔吉也是第一个凭借自己的力量收复的城市拜塔夫则亲自指挥了这次战役他有理由高兴。
将军总统和哈桑诺夫主席刚刚发来电报一个小时后他们会抵达马尔吉兰沙茨基赫总理要求我们做好安保准备工作。”,这时一个参谋快步跑来举手敬礼道。哈桑诺夫现在是中亚民族独立联合阵线的轮值主席而谢尔绍夫则是乌兹别克斯坦总统马尔吉兰做为第一个由中亚军队自己独立收复的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两人亲自前来视察也是情理之中虽然这里硝烟还未散尽安保工作有此困难但拜塔夫还是很高兴。这无异于是宣扬他拜塔夫战功和威名的一次好机会。拜塔夫与哈桑诺夫及谢尔绍夫等人不同他并非克技勒奥尔达起义的功臣他甚至都没有参与这次起义那个时候他还是一名苏联将军。但是他却是中亚民族独立运动进程当中同样将载入历史的另一次重要起义的首要功臣那就科克切塔夫战场起义在那场起义中正是他率领的六万中亚籍军队打响了反抗的枪声战场起义直接导致了苏军在科克切塔夫遭遇意外失败间而影响了整个乌拉尔以东的战略局势。
同时这次起义也为中亚民族独立带来了一次堪比克救勒奥尔达起义的带动作用。在那次起义之后苏军越来越不相信中亚籍士兵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中亚籍士兵开始走上起义的道路虽然在乌拉尔战区这种情况相对较少乌拉尔战区当中苏军中中亚籍士兵并不多最多的一支就是拜塔夫的这一支却已经起义所以自此之后在乌拉尔以东中亚籍士兵只是受到冷落但也无力起义反抗。但在中亚就不同了科克切塔夫战场起义之后拜塔夫所率的六万中亚籍士兵随后就送回了中亚战区但并没有编入中亚民族联军而是按国籍分解到新成立的中亚五国成为这五国新军队的骨干力量受到重用。而其中占据了半数达一万之数的乌兹别克籍官兵就成为了乌兹别克人民军的骨干拜塔夫做为科克切塔夫起义的首要领导人更是一回国就被公推为乌兹别克人民军总参谋长获临时制定的最高军衔上将衔也成为事实上的军方最高领导人手握军权堪称站上了人生辉煌顶点。而拜塔夫等人受到重用也在中亚掀起了一股中亚士兵反抗从此在中亚战场上苏军当中的中亚籍士兵多有战场起义和逃跑加入各国人民军的情况发生。也导致沙波什尼科夫深受其扰最终不得不开始将矛盾表面化公然将中亚籍士兵解除武器集中看管但中亚苏军当中的主力中亚方面军中亚籍官兵占到了十之二一这样一来不但导致了中亚方面军的兵力在征兵后达到八十万高峰后骤降到了不足六十万也导致看管这此士兵占用了不下十万的有生力量。而集中看管起来的士兵当中还不时冒起各种反抗运动和集中逃跑事件让中亚方面军司令阿纳帕先科也烦不胜烦。就像这次的马尔吉兰战役拜塔夫率领四万乌兹别克人民军攻打马尔吉的十万苏军但还没有等到支援他们的中国第八方面军的两个师部队马尔吉兰却突然发生战场暴因为马尔吉兰就关押着多达一万中亚籍士兵当战争爆发后为防意外马尔吉兹苏军的指挥官打算一不做二不休处决这一万中亚籍士兵却未料引发暴最终从里到外整个马尔吉兰成一团被拜塔夫不费吹灰之力便攻下了虽然马尔吉兰因此成为废墟但却成就了中亚国家自己的军队以少胜多的辉煌大胜。这一战堪称辉煌的原因不只是消灭了多达五万苏军俘虏一万余苏军这么简单还因为这一战后拜塔夫的军队不但没有越打越少反而越打越多战役结束拜塔夫手里的四万军队一下子激增到了七万余人。要知道新加入的一万大军可是原中亚方面军的主力大军。不算归入中亚(联军)战区司令部直接指挥的中亚民族联军拥有七万人之多的乌兹别克人民军也一跃成为了中亚五国当中兵力最多实力最强的一支军队己经完全具备了独立完成一此战略任务的实力而拜塔夫自然也水涨船高不但有了名也有了利权势自然也进一步高涨唯一让他遗憾的是他终究不是克孜勒奥尔达的首义功臣所以在政治上他的地位并不算太高虽然他做为军方事实上的最高领导人成为了乌兹别克独立阵线中央九大常委之一但除了军事上在政治上他并没有多少话语权政治上的话语权完全掌控在那此克技勒奥尔达起义功臣手上。而由科克切塔夫起义功臣控制的军方也并不完全占据优秀虽然科克切塔夫起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