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霸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草根霸三国-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百一十章 攻城战危险重重

熟悉长安城布局的二人深知:虽然本朝将帝都从长安城迁徙到洛阳城,但是长安城的防御能力在所有的城池中排名第一。

袁绍和公孙瓒不用看都知道:十五米高的城墙下面和护城河之间一千多米的区域,其间陷阱和机关密布。距离护城河五百米的空阔地带,是三米长三米深的战壕,战壕里里交错埋插十厘米长的竹刺;战壕后面是夯土的矮墙。矮墙后面又是一道战壕。战壕之后又是矮墙。这片区域就有近百米长了。

这区域防步兵,是步兵的地狱,却不能防骑兵的冲锋。

矮墙再往里便是宽达四米多长的拒马带,这里是阻隔敌军骑兵冲锋的防御阵地。最后,在距离城墙根十米多的区域,是十五行高出地面近一米的交错尖木桩。木桩阵可以阻碍敌人云梯的摆放,一旦敌人爬上云梯,守城的将士就可以将云梯推翻。在半空中落入尖木桩阵,就是先天之境的超级武将也够喝一壶的,一般的将士摆脱不了被尖木刺穿身体的噩运。

城墙上的抛石机周围聚集一团人,而每座抛石机的二侧二十米处又聚集一伙人。这伙人象蚂蚁搬家一样忙碌不停。

由于距离超远,视线有限,袁绍即便极目远眺也没看出个所以然。而先天之境的公孙瓒稍微凝目远望,便把城墙上发生的事情看得一目了然。

公孙瓒专注观察一会后,便对一脸渴望的袁绍坦言说道:“袁盟主,西凉将士正在安装一种新式武器,据本牧的观察,应该是失传数百年的床弩!”

“床弩?”袁绍闻言,惊讶的说道。此时,他身后的张颌也探身对袁绍悄声说道:“主上,确实是失传已久的床弩!”。

这时,袁绍才肯定的点点头。公孙瓒眼见袁绍相信自己的判断,便进而说道:“袁盟主,如果李傕能造出床弩,也不足为奇,毕竟他是前朝飞将军李广之后,作为善射的一代名将,李广肯定在家谱中留下床弩的制造方法……据传说,床弩杀伤的有效范围和抛石机一样,都是八百米。”

袁绍仔细聆听公孙瓒的介绍,同时暗想:一般的弓箭手有效的射击距离不过一百多米,中级武将是二百米,先天之境的超级武将三百米。这床弩的有效射程居然能达到八百米?!如此,不是把城墙和护城河之间的五分之四的区域都覆盖了?

袁绍越想,觉得攻城成功的可能性越小。内心影响表情,袁绍心里发虚,神情顿时黯淡下来,眼睛也失去了光彩。

公孙瓒看着袁绍怅然若失的神情,感到好笑。他忍住笑意,轻声对袁绍说:“袁盟主,李傕有过墙梯,我方也有渡河船啊。我方曹阿瞒手里也有新式武器啊,袁盟主,莫非你忘记曹阿瞒单独向您索要四十斤重的石块吗?”

“哦,也是啊!”袁绍心中灵光一闪,失落的心情顿时停止了,随后开始慢慢回升。

此时,公孙瓒也没理会陷入沉思的袁绍,他开始凝目观察六里之外,古城墙上西凉将士正在按部就班安装新式武器床弩。公孙瓒要记下来新式武器的构造,他身后的太史慈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袁绍本人在沉思,而他身后的文丑和张颌也在凝目观察新式武器的构造和安装。这么远的距离能观察纤细的程度,也只有先天之境的超级猛将能做到了。

在他们视线里,城墙过道里,西凉将士正在专心致志摆弄新式武器,这种新式武器形状向张巨床,不过这张床上弓弦成排,床后还有三副绞盘,此时,六名士兵正在奋力转动绞盘,二名士兵半蹲身体双手扶住床架,以稳住受力的床架;另外一名士兵脚踩着机括一样的翘板上。

随着绞盘的转动,床上的弓弦从前排开始拉紧,一名士兵趁机快速往暗槽里置放雕翎箭,等绞盘转动到极限,脚踩机括的士兵把机括迅速放进拉紧的弓弦里,稳定住弓弦。如果要释放床架上的雕翎箭,需要二人扶住床架,一人用脚猛踩机括即可。

放好前排雕翎箭,这伙人齐心协力如法炮制又将中排和后排的雕翎箭放置床架中的暗槽中。

如此,一张床弩能放置百十只雕翎箭。一脚踩下去,就是数十只雕翎箭啊,就相当于数十个弓箭手齐放箭矢,当然床弩的威力更大,一般的弓箭手的车程不过百十米,而床弩的射程可达八百米,整整是八倍的悬殊啊。

公孙瓒太史慈等超级猛将并不懂机关术,但是他们一方的能工巧匠懂啊。只要他们把所观察到的细节告诉能工巧匠门,能工巧匠中的卓越者一定可以制造出来。

这些猛将知道:床弩的作用很大,绝不仅仅局限防守上;假以时日,如果用于进攻,同样非凡无比。威力无比。

他们看到西凉将士严密的防守和新式武器的威猛霸道,他们对即将到来的攻城战,并没有多大的底气和信心了!

一切只有寄厚望于城东的曹操和袁术的联军了。只能指望他们从东城门打开缺口了……这是他们共同的心声。

但是现实是不以心声来解决问题的,将领的负面心声也左右不了主帅的意志。作为联盟军的核心人物,袁绍和公孙瓒反而觉得其中还有大文章可做。真是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上啊。

远观长安城的防御,袁绍和公孙瓒心情变得沉重、压抑:高耸坚固的十余米的城墙,从未被攻破的赫然纪律,城防物资和道具一应俱全极其丰富,还有超出想象的新式武器——床弩……

二个时辰后,袁绍和公孙瓒心事重重的走下土制高台,在众将的簇拥下,直奔中军营帐而去。

中军营帐位于联军营地的中心地带,是联盟军高层聚会议事的地方。进入营帐,袁绍和公孙瓒并列坐在主位上,除掉戎狄首领蛮高盘腿坐在列席首位上,其他文官武将按照官职依次跪坐席位上。

超级猛将文丑和张颌站立袁绍的身后,赵云和太史慈静立公孙瓒的身后。

等喧哗的场景转变为寂静时,袁绍侧脸对公孙瓒微微点头,而后,他轻咳一声后,便沉声说道:“诸位,想必你们也知道西凉军团布置的城防了。虽然敌人的城防坚固,造成我方攻城的困难,但是不能因为困难和危险,我方就放弃进攻,如此只能降低我方昂扬的斗志,徒增敌方嚣张的气焰……诸位,对于我方明日的攻城,你们有何良策和建议?”

袁绍说完话,便目光柔和的巡视一遍众人,而公孙瓒半眯着眼,也是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不等其他人发言,盘腿而坐的蛮高看着袁绍和公孙瓒,便敞开大嗓门,破锣一般的声音顿时回荡众人的耳边:“袁盟主,公孙牧侯,明日的攻城战,我们戎狄部落不参加!众所周知,我们戎狄部落的将士来自鲜卑,匈奴,羌族,自小在草原生长,由于成长的环境所致,我们将士的武技和作战素养只适合在空旷之地……攻城战是我们戎狄部落的软肋,无疑等于去送死!”

袁绍闻言,陷入沉思,其他人也是默默颔首,表示赞同。而公孙瓒不由得扑哧一笑,他斜睨着蛮高,缓声说道:“蛮高首领,你说不参战的理由都不成立!袁盟主,诸位同仁,想你你们也能了解,我们幽州军十余年来是和谁征战不休?是和尊贵的戎狄联合部落,如果说戎狄部落的兄弟不适合攻城战,我们幽州军就适合攻城战了?……按照这个标准推论,我们幽州军和戎狄部落都不要参加攻城战了,攻城的重担都交给袁盟主的翼州军吧!”

公孙瓒的言论也合情合理,如果说戎狄部落不适合城战,那么与其对抗十余年的幽州兵也不适合攻城战啊。

公孙瓒言罢,便侧脸注视着袁绍。作为盟主,袁绍听到盟友不愿意参加攻城战,他的心里不好受啊。他看了看蛮高,又瞧了瞧公孙瓒,而后苦笑地说道:“公孙牧侯,蛮高首领,你们麾下的精兵良将都不适应攻城战?!我方的翼州军也不适合规模如此巨大的攻城战啊,虽然,以前翼州军也攻城拔寨过,但是没有见识过长安城如此坚固的城防啊。……。”

“哦,如此说来,我们联盟军都怕损伤,都不攻城,都来看戏了吗?操……”公孙瓒平缓的神情陡然变得愤怒起来。

袁绍看到公孙瓒要发飙,连忙和蔼的劝慰说道:“牧侯莫要动怒,哪怕我方翼州军全军覆没,明日攻城战一定要如期进行!”

公孙瓒闻言,紧闭嘴唇,不再言语,端着茶杯一个劲地喝水。

袁绍安抚好公孙瓒,目光柔和的巡视一遍众人,示意他们积极踊跃发言。可惜的是,文官武将一个个低着头,都在思索中。看情形如此思考,两天两夜也不可能有结果。

而联盟军约定的攻城时间迫在眉睫啊。

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把戏用上派场

就在袁绍都失望的时候,公孙瓒身后的太史慈突然上前一步,拱手向袁绍轻声说道:“袁盟主,古人云:二强相遇勇者胜!明日的攻城战不论多么凶险,都要按时发动,否则贻误军机,会给其他的盟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危机!”

袁绍闻言,侧脸看着太史慈,用温和的目光示意太史慈继续发表自己的看法。此时,公孙瓒也扭头看着太史慈。列席上的文官武将的目光,也齐刷刷的投向太史慈。

太史慈面对突如其来的集体关注,云淡风轻的一笑,而后坦言道:“袁盟主,公孙牧侯,联盟军都不适合攻城战,这是事实。但是这个事实不能成为舍弃攻城的理由,否则会遭到敌人的耻笑的……依卑职的心愿:翼州军,幽州军,戎狄联合部落,即刻举行抓阄仪式,通过抓阄决定明日哪一方率先出战!”

太史慈说完话,躬身而退,重新与赵云并肩站立。表情肃穆的赵云对太史慈含笑点头,赞扬太史慈说出的点子很切合实际。最起码看起来很公平。

对于袁绍和公孙瓒来说,太史慈的一席话如同拨云见日,令他们纠结的心思顿时豁然开朗起来。他们对视一眼,同时颔首。

太史慈简短的言论表明:明日的攻城是必须启动的,攻城的军队可以通过抓阄的方式来解决,如此,哪一方都无话可说。

接下来,袁绍执笔在三张绢纸上写下:甲乙丙。而后他将三张绢纸放置托盘中,由侍者将托盘端进后堂。等侍者端着托盘再次出来,袁绍和公孙瓒一致要求蛮高首先抓阄。

袁绍和公孙瓒大方仗义的举动,顿时让蛮高的小心思云消雾散,他先是向部落的图腾祷告一番,而后才万分恭敬的伸手拿起一张绢纸。

在袁绍的一番客气推攘之下,侍者又把托盘送到公孙瓒的面前。公孙瓒也不在和盟主袁绍客气,当仁不让的伸出手拿起一张绢纸。

此时,已经看过绢纸中内容的蛮高,神情由紧张肃穆已经转为轻松和感激了,很显然,他抓到了一个攻城的好次序,绝对不是第一名。

这个时候,第一名有压力,不好当啊。

公孙瓒打开自己信手抓的绢纸,一个蝇头大小的“甲”字如同泰山般冲击他的视觉,他意识里一阵恍惚,而后摇头苦笑着。

蛮高眼见公孙瓒如此吃瘪,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公孙瓒瞪了蛮高一眼,而后起身对袁绍说道:“袁盟主,由于明日攻城的任务落到幽州军的肩膀上,本将要回去认真准备!袁盟主,本将告退!”

公孙瓒的举动告诉众人,他是明日攻城的第一名。袁绍没有劝阻,一脸同情的苦笑,点头同意公孙瓒的请求。

而袁绍本人并没有伸手去抓绢纸,因为他已经看到蛮高手里的绢纸上写着“丙。”蛮高是丙,公孙瓒是甲,他本人就是乙,所以他没有必要去抓绢纸了。

等公孙瓒率领心腹将领离去后,袁绍脸色顿时轻松起来,他意味深长的对蛮高微微一笑,而后在蛮高的恭送下,起身离去……

回到自己的主帅营帐,公孙瓒难堪的脸色还是没有缓解。长史关靖和其他武将如田楷,严纲,单京等人都是一脸的埋怨的看着太史慈。他们暗想:要不是太史慈出的馊主意,幽州军也不会陷入如此被动的局面啊。当时,只要牧侯据理力争,肯定会把戎狄军队推到风口浪尖,光荣的成为攻城的第一梯队,成为炮灰……可如今,幽州军倒是成了排头兵,摆脱不了炮灰的命运。

在座之人,只有赵云力挺太史慈。赵云一直目光柔和的看着太史慈,给太史慈鼓劲。此时,太史慈跪坐在列席首位上。按道理,太史慈是没有资格做到这个位置上的,毕竟一名裨将是没有品位的官职,如田楷严纲都是五品官职啊。

但是太史慈凭其出众的武技,和盟友的身份,当仁不让的跪坐在这个显赫的位置上。

所有人都萎靡不振,唯有太史慈一直笑呵呵的,没心没肺的笑着。公孙瓒苦笑对太史慈问道:“太史将军,你对明日的攻城战,有何高见?”

太史慈闻言,谦虚的回应道:“蓟侯,您说笑了!其实作为第一梯队攻城,其好处是很多的……甚至比最后攻城的部队,好处都要大!”

公孙瓒闻言,脸色一怔。其他人则是一脸狐疑的看着太史慈。他们见过说大话的,也见过说假话的,可是没有听过太史慈这样胡言乱语的。作为攻城的第一梯队,还有好处,其好处还比最后一个梯队大?

太史慈对公孙瓒眨了一下眼睛,同时缓声说道:“蓟侯,我方的将士不擅攻城战是事实,但是敌方西凉将士也不擅守城啊……。”

公孙瓒听到此处,仿佛无声处听雷声一般,顿时被镇住了。他脑海里灵光一闪,顿时茅塞顿开啊,他不由得“啊”一声。他颓废的神情陡然变得光彩起来。

太史慈体察到公孙瓒的思路已经和自己的思维吻合,便坦言说道:“蓟侯,众所周知,西凉铁骑纵横天下所向披靡,但是那都是在空旷之地作战……依据城池防守,想必凶悍的西凉将士也感到郁闷,对于城防用具,他们肯定不能熟练的操作。如此,我方发动攻城战,西凉将士未必能给我方造成多大的损伤,……。”

太史慈说到此处,故意停顿,一边端杯喝水一边用眼睛余光观察其他文官武将的反应。此时,公孙瓒本人已经沉浸在太史慈的设想中,其他人也被太史慈的主战思路吸引了,一个个伸着脖子集体观望太史慈。

太史慈放下茶杯,继续向公孙瓒说道:“蓟侯,作为攻城的第一梯队,可以利用守城的西凉将士的弱点,做点文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