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嫡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嫡妃-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且韩王府的精锐同长安冯三他们,进了草原之后也彻底断了联系。宋安然这些天心头一直发慌,总觉着有坏事发生。

这也是宋安然为什么如此警惕的原因。

丫鬟们也都有危机意识,听了宋安然的解释之后,也就知道宋安然不是在危言耸听,这是绝对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喜冬说道:“奴婢这就去厨房看看,有什么吃的。顺便准备点干粮。”

“奴婢也去。”喜春跟着喜冬一起出门。

喜秋和白一留在宋安然身边。

喜秋悄声问道:“姑娘是在担心颜公子吗?”

宋安然叹了一口气,“我能不担心吗?这么长时间,一点消息都没有,我真怕他们已经死在了草原上。”

“不会的,姑娘千万别自己吓唬自己。两百万斤粮食运到草原,总能救一些人出来。”喜秋满怀希望地说道。

宋安然苦笑一声,谁知道那些粮食能不能送到三路大军手里。就算能送到,那么长的时间,加上路上的消耗,那些粮食能支撑他们从草原深处走出来吗?要是遇上了西戎王的追兵,又该怎么办?

宋安然抹了一把脸,结果一手的黄沙。

宋安然自嘲一笑,她现在邋遢成这样还不想洗脸,数天之前她绝对想象不出自己竟然有这样的一天。

白一说道:“姑娘,需不需要奴婢前往草原打探消息。”

宋安然摇头,“你没去过草原,草原和中原完全不同。你的武功,到了草原只怕没有用武之地。所以你就别想着去草原。”

白一接着又说道:“那奴婢去市面上打听点消息。说不定能够探听到要紧的消息。”

宋安然想了想,这事是白一擅长的。在京城的时候,白一就经常上别家房顶探听消息。

于是宋安然点头说道:“去吧。注意安全。一有不对劲的地方,赶紧回来。”

“奴婢明白,姑娘就放心吧。”

白一离开了。

喜秋一个人陪在宋安然身边,小声说道:“也不知道老爷那边现在怎么样了。”

衙门里,宋子期顺利见到了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看着黑了,也瘦了。比起以前白白胖胖的模样,现在的模样显得更为健壮一些。

太子殿下眼中都是红血丝,也不知道有多少天没睡好了。

宋子期暗自腹诽,太子殿下睡不着觉,究竟是在为永和帝的性命担忧,还是在为他自己的前程担忧。

宋子期恭敬地给太子殿下见礼,“微臣参见殿下。”

“宋大人免礼。辛苦宋大人了。事情太多,我们就先交接公务吧。等忙完了公务,再叙旧,宋大人意下如何?”

太子殿下一如既往的平易近人。

宋子期微微躬身,说道:“微臣听殿下的。”

太子殿下点点头,对宋子期说道:“宋大人请这边。”

宋子期跟着太子殿下到了签押房。

签押房内,几个钱粮师爷正在忙碌。太子殿下身边的谋士也在。大家见了太子殿下,都齐齐停下手中的工作,起身给太子殿下请安行礼。

太子殿下摆摆手,“大家都熟悉了,都不用客气。这是京城来的户部左侍郎宋大人,从今以后,这里就归宋大人管理,你们有什么事情直接请示宋大人就成。”

宋子期连忙推辞,“这可使不得。殿下一日还在这里,微臣就只配给殿下打个下手,跑个腿传个话。”

太子殿下哈哈大笑起来,“宋大人太谦虚了。谁都知道你是钱粮高手。户部交到你手上才一年的时间,就给国库攒下了几百万两银子,支撑父皇带兵出战。可以说,和西戎的这一战,宋大人居功至伟。”

“微臣不敢当。”

宋子期抬起头,看着太子殿下,“微臣想问问陛下的下落,殿下这里有消息吗?”

太子殿下连声叹气,轻轻摇摇头,“这些天来,孤已经派出十批探子到草原,直到今天草原上依旧没有消息传来。孤有愧父皇,有愧朝廷。孤总领后勤,却让西戎探子和白莲教钻了空子,以至于几百万斤的粮食化为灰烬。

如今十几万大军深入草原腹地,都等着孤派人运送粮食过去。可是孤拿不出供养军队的粮食啊。孤有罪。如果父皇和王弟有个三长两短,孤是千古罪人。孤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

太子殿下一脸伤心愧疚的模样,似乎已经被内疚折磨得快要疯了。

师爷和谋臣们纷纷开口劝道,“殿下千万不要自责。殿下已经做了所有该做的事情,没人能比殿下做得更好。粮食被人烧毁,这不是殿下的责任。殿下也无需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

“是啊,殿下你已经做得够多了,不需要再自责下去。”

太子殿下一脸痛苦绝望的样子,“孤怎么能不自责。如果孤能事先察觉到白莲教和西戎探子的动静,如果孤能在粮草种地多准备一些水缸,对安排一些兵将守卫,这一切就有可能不会发生。十几万大军就还有救,孤也就不会成为千古罪人。”

谋士甲直接跪下来,“请殿下保重身体。如今正值多事之秋,所有人都指望着殿下能够力挽狂澜,稳定人心。殿下千万不要有事啊。太医都说殿下忧思成疾,这不是长寿之相。殿下要是再有个三长两短,您让微臣等人怎么活?”

“是啊!殿下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大家都活不了了。请殿下以身体为重,千万不要再继续自责下去。”

几个谋臣一起跪下,一脸诚恳的恳请太子殿下保重身体。

这场面真的很感人。

宋子期站在旁边,一直冷漠旁观,没有出声说话。他在官场二十几年,各种大风大浪,各种阴谋诡计都见识过。绝对不会被这样的场面感动。甚至宋子期的心头连一丝轻微地波动都没有。

太子殿下擦干眼角的泪痕,激动地说道:“你们快起来。你们的心意孤都明白,孤知道你们都是一心一意为朝廷为陛下为孤打算。孤以后一定会保重身体,少让你们操心。”

太子殿下如此平易近人,说话的语气犹如朋友一样。几个谋士感动地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以至于太子殿下要亲自扶着他们起来,他们才肯起来。

几个谋士还没平息心情。

太子殿下转身看着宋子期,又擦擦眼角,尴尬一笑,“刚才让宋大人看笑话了。”

“殿下和臣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让微臣感动。”宋子期一板一眼地说道。

太子殿下叹了一声,“自从火烧粮草的事情发生后,孤就一直食不下咽,夜不能寐。孤心里头愧疚啊,那么多粮草,可以养活多少人啊。

就因为孤当差不利,竟然被烧了,还是在家门口被人烧的。孤愧对父皇的期望,愧对朝廷的期望,愧对十几万将士的献血和汗水。

孤原本打算,一天找不到父皇他们,一天不离开边关。可是如今局势不稳,人心思动,京城更需要孤回去稳定大局。孤左思右想,不得不同意朝臣们的决议,下定决心回到京城。

宋大人,孤这一走,这里的一切就全都拜托你了。他们都是能干的人,也是值得信任的人,还请宋大人能够善待他们,让他们继续为朝廷为十几万大军出力。”

宋子期躬身说道:“殿下放心。微臣一定谨遵殿下的教诲,萧规曹随,以前是怎么样办事,以后照旧。”

太子殿下欣慰地笑起来,“有宋大人这番话,孤就放心了。”

太子殿下拉着宋子期的手腕,“宋大人,我们到隔壁厢房说话。孤有些话想要私下里问问你。”

“微臣遵命。”

宋子期跟着太子殿下来到隔壁厢房,两人分宾主坐下。

小内侍奉上茶水就退了出去。

太子殿下没急着开口,端起茶杯,一脸沉思。

宋子期则在留意着太子殿下的反应。刚才在签押房的那处戏,有铺垫,有*,有结局,总之一切完美。

可是宋子期天生不信世上有完美的东西。越是完美的东西,越是令人怀疑。

太子殿下叹了一声,放下茶杯,“宋大人,边关发生火烧粮草这样的大事,加上草原上迟迟没有消息传来,朝堂上一定很着急吧。”

宋子期点头说道:“是,大家都在担忧陛下的安危。只是草原那地方,我们大周没几个熟悉的人。大家也是想不出有用的办法。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的将粮食送来,再由熟悉草原的人送出关,寻找深入草原腹地的三路大军。”

太子殿下一脸内疚,“孤有罪啊!”

“殿下千万别这么说。殿下已经尽到了责任。”

太子殿下挥挥手,“宋大人不必安慰孤,孤知道自己有罪,孤从不避讳这一点。宋大人,朝堂上是不是很多人在怀疑孤,认为孤狼子野心,故意坐视粮草被烧,借势陷害父皇和韩王?”

宋子期一脸懵逼,能这么问吗?这让他怎么回答。

太子殿下摆手,“宋大人不必有顾虑。这里隐秘,只有你我君臣二人。有什么话请宋大人直说,千万不要瞒着孤。孤就想听真话。”

宋子期低头,斟酌了一下,说道:“朝中的确有些疑问,不过大家都坚信殿下是无辜的。殿下宅心仁厚,若是殿下有罪,那全天下的人就没有一个干净的人。”

宋子期这话分明是在拍太子殿下的马屁。

太子殿下被宋子期拍得很舒坦,一脸享受的模样,嘴角还露出一丝笑容来。

太子殿下挥挥手,说道:“朝臣们谬赞了。孤只是尽力做好自己的本分,尽力替父皇分忧,替朝臣们张目。这些年下来,或许有一二成绩,孤就满意了。孤想起三年前,宋大人刚来京城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君臣二人……”

宋子期微蹙眉头,太子殿下这是什么意思呢?不忙着和他交接工作,偏在这里诉说以前的事情,是想拖延时间吗?

难道太子殿下不着急回到京城?

宋子期满心疑惑,耐心地听太子殿下说起曾经。

太子殿下说到萧译和宋安然,“宋大人,当初我们差点就做了亲家。只可惜两个孩子有缘无分。如今宋家嫡女许配给了晋国公府的颜宓。而颜宓又进了草原,如今也不知道下落。哎,若是颜宓出了事情,令爱该怎么办啊!”

宋子期挑眉,话题一转眼又落到宋安然头上,这转变可真够快的。

宋子期语气严肃地说道:“微臣相信颜宓吉人自有天相。以他的功夫,走出草原,应该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太子殿下尴尬一笑,“宋大人不说,孤差点就忘了颜宓身怀武功。有武功的人就是不同啊,就比如孤的弟弟韩王,自小仗着有武功,可没少做作奸犯科的事情。

哈哈,这些事情不说了。韩王要是知道孤提起他小时候的丑事,他一定会忍不住同孤翻脸的。

宋大人,孤是说万一。万一颜宓没能走出草原,令爱的婚事遇到任何麻烦,届时宋大人都可以来找孤。以孤的身份,还是可以替令爱指一门如意婚事。”

宋子期冷笑一声,不谈朝政,不谈永和帝,不谈公事,竟然将宝贵时间浪费在儿女婚事上头,还真是让宋子期无话可说。

宋子期拱拱手,“多谢殿下的好意。等过个三月半年,届时颜宓如果还没有消息,微臣为了小女,一定会求到殿下跟前。”

宋子期知道太子殿下喜欢听什么话,所以他就专说太子殿下喜欢听的。

宋子期话音一落,太子殿下果然哈哈大笑起来,“孤就等着宋大人。宋大人放心,孤这人最念旧情、当初你替孤说好话,以至于身陷囹圄,孤一直记在心里。

这么长时间以后,孤一直想找机会报答宋大人,只苦于孤不能和外臣随意结交,也就一直没有机会亲近宋大人。不过以后有可能会大不相同,宋大人明白孤的意思吗?”

宋子期当然明白太子殿下的意思,无非就是让他朝对方称臣跪拜。

宋子期不回绝,也不应承,只是含糊地说道:“殿下的好意,微臣心领。微臣事后会仔细考虑,还请殿下给微臣一点时间。”

太子殿下盯着宋子期,心里头有些吃不准宋子期的态度。

转眼,太子殿下又是一声叹息,“宋大人,你说草原上如今是个什么情况?”

宋子期摇头,老实地说道:“微臣不知道。”

“孤也不知道。”太子殿下站起来,走到窗户边站定,打开窗户看着花园光秃秃的景色,说道:“孤心里头很不安,孤很担心三路大军的处境。朝廷下拨的粮食迟迟没能运来。

就算运来之后,还要重新组织人手往草原运送。这一趟接着一趟的,前后一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宋大人,你觉着三路大军在只带了十天口粮的情况下,能够支撑一两个月吗?”

宋子期摇头,老实地说道:“很难。只怕凶多吉少。”

太子殿下严肃地说道:“是啊!孤就是担心三路大军凶多吉少。真到那个时候,西戎骑兵必定会大肆反扑。届时朝廷动荡,人心思变,孤必须回到京城稳定人心。

人心就是一切。这是上天交给孤的重担,也是孤应该承担的责任。孤责无旁贷。这种情况下,任何搅乱人心的举动都是在祸国殃民。这等人,就该被千刀万剐。宋大人,你认为孤说的对吗?”

宋子期心头一冷,知道太子殿下是在敲打他。他低头说道:“殿下说的对。人心最重要。”

宋子期还有半句话没说,人心重要,势力更重要。有足够强大的势力,区区人心自然不在话下。毕竟人都喜欢追逐跟随强者。

宋子期微微抬起头,看着太子殿下。眼前这位殿下,究竟具有多大的势力?光靠文官集团的支持,还不够啊。

所以宋子期没将话说死,给大家都留下了余地。

太子殿下却将宋子期的这一举动,当做了初步的投诚。

他哈哈大笑起来,走到宋子期身边,拍拍宋子期的肩膀,“宋大人,你很有能力,也很聪明,处事也很圆滑周到。孤很看好你。希望宋大人不会让孤失望。”

“微臣尽力而为。”宋子期含糊说道。

太子殿下笑了起来,“如此甚好。”

宋子期见太子殿下一脸得意,忍不住提醒道:“殿下,时间紧迫。我们还是先交接公务,如此殿下也能早点启程回京。朝廷上下可都等着殿下回去主持大局。”

“宋大人提醒得对,孤是应该抓紧时间。”

太子殿下命人将宋子期带到签押房交接公务。他本人则留在厢房内。

谋士甲悄无声息的进来,“殿下,宋大人怎么说?”

太子殿下笑了起来,“如今孤是大势所趋,纵然宋大人心头有二心,最后他也会选择随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