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扶后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匡扶后周-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知远轻轻拍拍龙椅的扶手,低声笑道:“彦超,自朕来到邺都城下之后,你所作所为皆不合我意,不过这次你倒是出了个好主意!杀了军中的中层指挥军官,再派出效忠于朕的军官接替,那邺都的五万大军,就成为了朕的忠心力量!这个建议很好,说吧,你要什么奖励?”

慕容彦超大喜,腆笑着说道:“陛下,微臣最近与那高老头打赌输了不少银钱,还请陛下没收杜重威的家产,将其中一部封赏于我!”

刘知远哈哈大笑:“你这小子,就没改变那贪财的性子,这建议倒是不错,前几日郭文仲也曾提过类似的建议。等到杜重威彻底投降之后,朕就命人抄没他的家产,赏赐围城将士,其中给你留出一大份!”

慕容彦超连忙拜倒谢恩,等他站起来,低声说道:“微臣还有一事,望陛下成全!就是关于那驳了我面子的张琏,现在西门已经到手,对威逼陛下的这些奸贼,希望陛下能将他交给我处置!”

刘知远这次没有爽快答应下来,他有些犹豫……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卷二第123章功过相抵(中)

更新时间:2012…4…44:09:40本章字数:2738

慕容彦超低声说道:“陛下,虽然您已经颁下诏书,可是那张琏所部已在我包围之中,不仅失去了西城地利,而且粮草辎重全部掐在咱们手中,反正有郭文仲领军看守,他们根本冲不出来。只要您一声令下,三天就能将他们饿晕,五天就能将他们全部饿死!到那时,诏书可以轻易收回,人也可以顺利擒获斩杀!”

“你就这么痛恨张琏?”刘知远挠了挠头,低声问道。

慕容彦超拱手说道:“陛下,这不仅是我个人的事情,也关系到陛下的声威,更关系到咱大汉的安稳。张琏助纣为虐,难道我们就不该给他以严惩吗?!陛下答应了赦免幽州兵,可没有答应赦免他们这些罪大恶极的将官!微臣听说赵匡赞正与蜀国眉来眼去,赵延寿可是有许多幽州兵旧部,如果陛下这次将那张琏等人赦免,那以后赵匡赞作乱、幽州兵南下支援的时候,陛下又该如何?”

刘知远以手加额,无力地说道:“让朕再想想,让朕再想想……”此前已经有一次薄台屠杀的恶例,如果这才再绞杀张琏等人,那大汉在外的信誉度可就大幅度降低了!以后万一再有招降的事情,对方肯定会想起大汉这两次卸磨杀驴的往事来,招降将极为困难。如今大汉刚刚建立,对外战争极有可能再次发生,他刘知远必须慎重考虑,不能轻易做出判断。

就在此时,一名内侍匆匆跑来进来,顾不得行礼,就趴在刘知远的耳边,低声汇报道:“启禀陛下,赵匡赞、侯益最近与后蜀频繁联系,据说后蜀有意派遣雄武军都押司吴崇恽前往凤翔军,招揽侯益!”

刘知远听到消息后长叹了一口气,命令内侍退下,对慕容彦超说道:“赵匡赞有所不稳,就依你的建议,派人诛杀张琏及都头以上军官!至于普通士卒,我已经答应赦免他们,你派人收缴他们的武器,将他们押送出境!”

慕容彦超点头领旨,又低声问道:“城中的辽军该如何处置,明后天我军就要安排入城了,还请陛下明示!”

刘知远压低声音,低声说道:“我已经叮嘱了石氏,让她转告杜重威,将辽军上下悄悄礼送出境。如今咱们虽然建立大汉、辽军也已经北返,但辽军始终势大,耶律兀欲(辽世宗)可是委任了不少南面官,而以耶律麻答为代表的强硬派始终对我大汉虎视眈眈,不能给他们南下的借口!”

慕容彦超拜伏在地:“陛下英明!”

不过,邺都城中有人并不这么认为,比如说董遵诲。前几天夜里那一仗,董遵诲所部几乎全军覆灭,只剩下董遵诲与刘庆义两人侥幸生还。等到马德海、周云鹏、刘大庆及他手下的五名士卒回归之后,不加在邺都之外的张逸,随州部队只剩下十人而已!这样的血海深仇,又岂能不报?!

本来董遵诲等人都在杜重威的驿馆中安心养伤,可是刘大庆从同情他们的士兵中得到消息:杜重威准备将辽兵悄悄释放,至于辽将耶律敌禄、耶律浑等人,更是在释放的第一批名单中!

董遵诲等人都惊呆了,杜重威怎么敢这么处置辽军,他就不怕皇帝追究他擅自释放俘虏的事情吗?!虽然大家打心底里不相信这则消息,但无风不起浪!何况如今杜重威已经大开四门准备投降,如果他想要私放俘虏,那也会做得极为隐蔽,岂会广泛散布释放俘虏的消息,就像是要某人为他背书一般!

董遵诲这十人中只有董遵诲有些名气,何况他还挂着汉使的职务,于是他不顾伤痛的折磨,立即前往杜府求见。

杜重威既然决议投降,便广播重金收买御营官员,他此时也已经得到消息,董遵诲日后将入选侍卫亲军步军司,担任营指挥使一职!杜重威暗道一声这董遵诲小子真是好运气,只不过打了一仗就换取了皇帝的信任,前途无可限量啊!所以在得到董遵诲登门拜访的通报之后,他立即在大厅召见了董遵诲。

两人在大厅寒暄片刻,董遵诲态度十分恭敬,并不因为汉军陆续进城而骄傲自满,与日趋强硬的陈观形成了鲜明对比。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杜重威也觉得董遵诲是个可交之人,便对他起了亲近之心。

两人越谈关系越是融洽,董遵诲这才问道:“刚刚我在市井中听到传言,说是大人要释放辽军战俘?现在可是陛下入城的关键时期,大人如果擅做主张,很可能引起百官弹劾啊!”

杜重威苦笑道:“那我还有什么办法?难道见他们一一诛杀?!道安,我老杜比你年长几十岁,也有资格说道说道。你还是太幼稚了,辽军现在阵于北疆,你以为朝廷上下敢于得罪辽国不成?!释放他们乃是我奉命行事,你就不要多问了!听说你即将入选侍卫亲军步军司,这可是难得的机遇,你一定要把握住!”

董遵诲皱紧了眉头,“大人,当日我率部死守小楼,辽军十倍于我,发动波浪攻击,我这条命就是手下兄弟们用他们的性命换回来的!如果没有王磊用自己的身子替我挡箭,我早就被敌人的神射手所射杀;如果没有赵虎帮我挡住身后的那一刀,我哪里还能摆脱敌人的纠缠、退入战友丛中?!如果没有李大海、孙平帮我死守左右两侧,那我早就被辽兵用枪捅成烂泥!我的兄弟们用命保全了我,我又岂能因为一点官职而忘记了他们?!大人,求你告诉我,您真的下令释放辽军了吗?”

看着激动的董遵诲,杜重威有那么一瞬间突然想起年轻的自己来,那时自己也为战友的阵亡而伤心难过,矢志为他们报仇雪恨,只是官越做越大,曾经的热血也都慢慢变凉。杜重威慢慢站起身来,看了一下左右,低声说道:“我已命令收缴辽军的武器,午后将他们全部释放出城!不过这已经是第二批了,耶律敌禄等第一批俘虏已经在一个时辰前北上!按路程计算,今夜他们将在洺州宿营!”

“多谢大人!”董遵诲跳了起来,按剑离开!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卷二第124章功过相抵(下)

更新时间:2012…4…623:02:37本章字数:3024

董遵诲快步离开杜重威的府邸,前往驿馆与大家商议。根据杜重威提供的情报,耶律敌禄一行今夜将在洺州宿营,说明他们将取道漳水前往冀州,继而北上回到辽境。

大家一同分析:冀州乃是后汉极其重要的军镇,如果董遵诲等人在那边闹出事情来,很可能就被冀州守军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并斩杀!而且皇帝明天就将安排进城之事,董遵诲作为副使必须出席进城式。计算时间的话,董遵诲一行只能奔袭洺州,然后迅速回转,才能不延误进城式。

董遵诲一锤定音:“就是洺州了,尽管辽兵被没收了长兵器,但是他们仍有短刃护身,而且人数众多,一旦进入城池,再有守军的阻拦,咱们根本无法得手。我们必须赶在辽兵入城之前,进行截杀!而且我们只有区区十人,时间有限,只能一击即走!我已经向杜重威借了出城的腰牌,事不宜迟,咱们立即行动!”

没有人劝说或阻止,从随州走到邺都,大家在路上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了朋友报仇,就算事后被罢官问罪,又有什么可惜的呢?!何况主公董遵诲舍弃的乃是进入侍卫亲军的机会,做出的牺牲在所有人中最大,有这样的主公,自己还担忧什么?!无非是共患难,同生死而已!

十个人立即整理行装,将不用的东西全部抛下,每人只携带兵器铠甲、容易携带的麦饼,各携带两匹战马,悄悄离开驿馆。一出城,众人便快马加鞭,往洺州而去。

看着众人远去的身影,悄悄站在城楼隐蔽处的杜重威长叹了一声。反正最近的侍从也在二十米以外,听不到夫妻两人的谈话,杜重威对一旁搀扶他的石氏低声说道:“道安真是重情重义之人,只可惜我与他相交时间太短,不过有这番指路的情谊,日后终于有了为我收尸之人!”

石氏惊讶地问道:“老爷为何这么说,陛下不是答应赦免你了嘛!”

杜重威苦笑一声,慢慢摇了摇头:“汉军占据了西城,正在陆续抢占城中的战略要地,而我军失去地利,再也无法与之抗衡。刚刚汉使陈观派人送来消息,说那刘知远要召见我军中营指挥使以上将领!可怜他们跟着我征战半生,如今却死无葬身之地!运气好,咱们能当个富家翁;运气不好,回归开封之时就是咱们授首之时!”

石氏一下子捂住了嘴,“老爷,那咱们还投降干什么,趁着北门还在咱们的掌控之中,咱们赶紧逃吧!”

“你以为逃跑是如此轻易的事情?自从汉军占据西门之后,咱们的前门、后门早就被汉使派人盯上了,就像这次,如果不是你我夫妻两人单独来到这北门,孩子们还留在宅中,你以为会这么顺当吗?!”杜重威苦笑着说道:“幸好在辽国我还有一个儿子杜弘璲,不至于隔绝血脉,日后也有人供奉你我的牌位!”

石氏长叹一声,悔不该当初啊!早知道,自己对那小妾生的杜弘璲也该疼爱一点,日后还要靠他给烧纸钱呢。石氏疑惑地问道:“老爷,既然弘璲在辽国当人质,您为何还向那董遵诲通风报信呢?万一他斩杀了那耶律敌禄,您岂不是大大地得罪了大辽?!”

“你总是这般沉不住气,要我说,如果你在官场厮混,早就被人吃得剩不下半根骨头!”杜重威往石氏身前一凑,将她被风吹起的乱发梳好,低声说道:“我只是悄悄告诉董遵诲,并无外人在场。而且我说的是:‘辽军的武器被收缴,午后已经全部离城,按路程计算,今夜他们将在洺州宿营!’可是耶律敌禄和他的贴身亲兵乃是我第一批释放的俘虏,我可是特意送给他们马匹代步,应该早就远去了!董遵诲一伙就算一人三马,也绝对追不上他们!这样一来,也算与那耶律敌禄结个善缘,希望他日后得知洺州之事后,会帮助咱们照顾下弘璲吧……”

且不说石氏与杜重威相顾叹息,单说董遵诲他们快马加鞭,终于在天色将黑之时越过了辽军,提前到达洺州城外二十里的一处平原。此处地势平坦,适合骑兵突击,在出发之前,就被董遵诲选为了预定战场。

十个人翻身下马,连忙松开马肚,让战马好好歇息一番。顾不得自己吃饭,就取出麦饼,将其掰碎,捧在手里喂给战马。等到战马吃饱了,董遵诲他们这才凑在一起,拿着麦饼狼吞虎咽起来。吃饱之后,留下机灵的周云鹏放哨,大家枕着马鞍,很快入眠。

辽兵没有战马代步,等他们走到这平原的时候,已经接近半夜。士兵们又累又饿,力气消磨殆尽。而且随身又没有什么长兵器,沿途看到不少结寨自守的村落,辽兵们也不敢如往常一般烧杀抢掠,只能够咽着吐沫悄悄离开。

周云鹏听到动静,连忙将大家唤起。众人相互披甲,又将马鞍捆好,幸好马匹都上了嚼头,不会发成太大的动静。大家趴在草丛中,悄悄探看。

这时领军的耶律浑见士卒疲敝不堪,便大声动员道:“兔崽子们,如今咱们总算来到洺州城外,只要再行军二十里,就能达到洺州。到时拿出杜重威开具、刘某人批示的表单来,洺州守军就会供给粮食、被褥,咱们也能好好休息一番。听我命令,点起火把,加速前进!”

他大声用契丹语鼓动着,可是士兵们却无动于衷,大家拖着疲倦至极的身子,一步步地往前挪动。

耶律浑的一番话只起了一个效果,那就是让埋伏在一旁的董遵诲他们确定了打击目标。夜色朦胧也看不清,反正说话的应该就是辽军的最高指挥耶律敌禄才对!

董遵诲低声说道:“兄弟们,跟紧我!”说完他一提战马,往那耶律浑方向冲去。在董遵诲的左面是马德海,右面是刘庆义,三人各持刀枪,纵马飞奔!

等到耶律浑发现异常的时候,董遵诲已经冲到了他的面前,带着高速奔袭的风声,将他的人头一刀斩下!辽军还没有反应过来,董遵诲等人已经策马离开!

辽军失去了统帅立即大乱,顿时四散开来,各自逃命!只有百余名幸运的辽兵回到了辽国,其余人都饿死在回国的路上!

不久董遵诲他们便发现,所斩敌将并不是耶律敌禄,但他们也失去了突袭的机会,只能黯然回城。回城之后就被汉军细作发现异常,报于刘知远。董遵诲坦白从宽,刘知远虽然对他很是欣赏,但更担忧辽军可能的干涉,便撤销了之前的封赏命令,命他在高行周营中好好反省。不过,董遵诲这次终于能睡个懒觉喽……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卷二第125章西行平叛(1)

更新时间:2012…4…623:02:38本章字数:2895

十月十二,杜重威大开四门,率领邺都文武官员一同出城,向刘知远投降。刘知远接受了杜重威递上的降表,按照事前的许诺,公开册封他为太傅兼中书令,并封其为楚国公!

按理说杜重威受封公爵之后,应该有许多人前往庆祝才对,不过围城两月,邺都百姓家破人亡者比比皆是,大家都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