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扶后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匡扶后周- 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恩,即便登上世子之位,也不会有太多臣子愿意投身他的门下。你的二哥、三哥、四哥、五哥四人早夭,七弟年纪尚忧,即便你寄情于山水,你的大哥也不会放过你!居士,你逃不掉的!”

李从嘉皱了下眉头,他之所以天天爬钟山,不敢待在金陵府中,正是想躲过自己大哥李弘冀的猜忌,以免惹祸上身。之所以敢冒风险与**多次相见,正是因为法眼宗消息灵通,而且**做事稳妥,不会给人留下把柄。现在听了**的劝说,李从嘉忍不住叹息一声。

**微微一笑,低声说道:“其实居士也不必过分担忧,虽然王上曾经流露出提名李弘冀为世子的念头,但那时周军大兵压境,王上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如今周军退兵后,王上并没有如先前所说册封其为世子,正说明王上还在犹豫。这段时间李弘冀颇为招摇,动辄拉拢朝廷重臣,试图以群臣的态度来影响王上,实在是犯了大忌!而这段时间居士韬光养晦,淡泊名利,正合王上的心意。要知道,王上如今刚刚四十三岁,正是年富力器的年纪!”

李从嘉眉头一跳,听懂了**没说出的意思,虽然李弘冀是父王李景最年长的儿子,但是父王一向独揽大权,万万不会容忍别人篡夺手中的权力。而李弘冀为了逼迫李景早日将他正式册立世子,与那宋齐丘、陈觉等人往来密切,虽然看起来势力剧增,却实在是取死之道!

李从嘉登基后虽然显得昏聩无能,但能在诗词一道上创下偌大的名声,起码说明这人比较聪慧。而且谁让历史上李从嘉的运气不济,遇到了开拓新朝的赵匡胤呢?

李从嘉悄悄咬了咬牙,见亭中已无他人,亭外数十米处李磊正在放哨,便低声说道:“父王过去曾经说过位终及弟,现在叔父虽然已经固辞太弟之位,可是这也是大哥心头的一根刺!……说不定没了叔父,大哥就会被册立为世子。我听说法眼宗渠道甚广,也许能将这些话说给大哥听。”

**心中一紧,这李从嘉真是好算计,他刚刚一番话,可谓是杀人不见血!现在李弘冀因为世子之位,已经有些个疯魔的趋势,世子位置已经成为他心中的执念,万不容他人来染指。

就连李从嘉外出出行,最早的时候李弘冀也曾派出数十名探子跟踪,只是李从嘉寄情于山水的本色演出实在是出色,加上自己小心谨慎,这才打消了李弘冀的疑心。纵使如此,今日李弘冀还是派出探子在山脚下探看,自己费了好大的功夫这才将他避开。

如果让李弘冀再听到“位终及弟”的传言,他一定会对手握重兵的叔父李景遂起杀心!而且陈觉如今正担任李景遂的副手,如果李景遂意外身亡,陈觉就有机会统御大军,成为李弘冀足以依赖的强力外援!这样一个超级大的诱惑,极有可能让李弘冀铤而走险!而一旦李弘冀动手,那国主李景就会成为他最后的障碍。面对丧心病狂的儿子,年富力器的李景岂能坐以待毙,定会削减他的势力,甚至将他悄悄囚禁起来。而这样一来,以仁孝出名、淡泊名利的李从嘉就会脱颖而出,世子之位即便不争就会落到他的头上!

**倒吸一口冷气,看着微笑着的李从嘉,心中发冷。不过俗人尚且知道富贵险中求,何况他这个意图重振佛教宏愿的痴心人呢!

**合什行礼,口念佛号,好一幅得道高僧的模样。他微微一笑,对李从嘉说道:“居士好算计,只是往日里老衲向居士通报消息,不过是出于你我二人的交情,如今你却要老衲甘冒奇险,老衲为何听命于你呢?”

李从嘉轻轻皱了下眉头,他也曾派人悄悄打探**的来历,结果很让他吃惊。这**乃是明心的师弟,而明心就是前次刺杀郭荣的主谋!

虽然当时因为郭荣及时撤离,明心只刺伤王朴,但是能在侍卫亲军的严密保护下直取皇帝车舆,这也可以证明明心等人的实力。刺杀失败之后,郭荣震怒,立即下了海捕文书,整个后周紧急戒备,誓要将明心党羽一网打尽!可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率领数百名僧侣成功地进行了强行突围,直到渡淮河的时候才被后周军队追上。当时好一通大战,经过半个多时辰的厮杀,**身受数创,率领十余亲传弟子逃入南唐境内,面对当地僧人的诘难,处境颇为艰难。随后周军南征,**等人这才得到了南唐境内百姓的礼遇,渐渐恢复了元气。

李从嘉轻轻皱了下眉头,并没有轻易许诺,亭内的氛围立即变冷。等过了一会,他才低声说道:“如果我许诺说斩杀郭荣,不但你不会相信,就连我也不会相信。我们大唐虽然是正朔,无奈接连遭遇败仗,又被周朝割取了不少州郡,国力有所衰败,实在是无力与周朝正面交锋。我只能答应你,如果我能够被确立为世子……顺利登基,我会大力崇建佛寺,广度僧侣,恢复佛门的恢宏气象。反正我也是佛门信徒,这些正是我该做的。”

(为了提倡佛教,后主于在位期间大力崇修佛寺,广度僧侣。据宋无名氏《江南余载》卷下记载:“后主笃信佛法,于宫中建永慕宫,又于苑中建静德僧寺,钟山亦建精舍,御笔题为报慈道场。日供千僧,所费皆二宫玩用。”又据《十国春秋》卷17《南唐后主本纪》记载:“是岁(开宝二年,公元969年),普度诸郡僧。”“开宝三年(970),春,命境内崇修佛寺,改宝公院为开善道场。”可见李煜即使是在南唐风雨飘摇、国库空虚之际,仍不遗余力地从事扶持佛教的事业。)

**合什行礼,轻轻颔首,低声说道:“居士且放宽心,这几日就会有佳音传来。”见李从嘉面露笑容,**随即离开亭子,走到远处带着那两名小沙弥,步入钟山之中。很快他的身影就被云雾所遮蔽,再也看不清楚。

稍后李磊快步入亭,走到了桌子旁边,往砚台里注了些许清水,一边研墨,一边悄悄向李从嘉施了一个眼色。远处,扮作樵夫的李弘冀探子正从山路上快步走来……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430章南唐事变(下)

更新时间:2012…10…522:28:03本章字数:2978

第430章南唐事变(下)

李弘冀伸了一个懒腰,毫无形象地斜倚在床榻上,对着自己的情报头子低声说道:“今天都有什么发现,说说看。”

这情报头子,是他最疼爱的侍妾宋氏,一边帮他捶腿,一边低声说道:“今天李从嘉还是老样子,一早登上钟山,用了大半天的时间画了幅钟山风景图。回来后卖了个好价钱,下午在市井中闲逛,买了些胭脂花粉,据说要送给他的妻子周氏。”

“寄情山水、讨好妇人,孤这个弟弟,实在是没有多少志向!”李弘冀笑着说道,不屑一顾地点评着。“还有什么消息吗,尤其是从宫里传出来的!”

宋氏往前凑了一步,低声说道:“今天王上去报恩禅院礼佛,据说曾表扬过恪尽职守的李景遂。今天下午宫中有人又说起‘位终及弟’,王上并没有表态!”

“什么?!”李弘冀猛地从床榻上弹起身来,怒声说道:“这么重要的消息,你怎么现在才说?!”

“妾身以为那李景遂出镇江南西路,远离金陵,无力翻身,还是多注意李从嘉为上……”宋氏怯怯地说道。但还没等她把话说完,李弘冀已经狠狠地甩给她一记耳光,将她抽得从床榻上跌落下来!

就听李弘冀怒声说道:“你以为?孤不过是缺少人手,才让你统揽情报之事,并不是让你来擅做主张!你一个妇道人家,怎么分得出轻重缓急?!快去,请刘先生、张先生来帮我参详一下。”

宋氏捂着脸,哭着冲了出去,李弘冀也走下床来,坐在了一旁。不多时,刘学而、张德福快步走了进来。两人冲那李弘冀行了一礼,随后坐在了一旁的胡椅上。

刘学而低声劝道:“世子,不知宋氏如何得罪于您?刚刚我看到她脸上被您扇了一巴掌!她毕竟是宋齐丘的族妹,该有的脸面最好还是要为她留着!”

虽然李弘冀还未被确立为世子,可是他的心腹已经用此称谓来称呼他。李弘冀也坦然受之,叹了口气:“孤这个性子就是这样急,也罢,晚上我在她房中留宿,好好安抚她一下就是。现在要命的不是安抚她,而是我刚刚听到这么一个消息,宫中居然又有人再次提起‘位终及弟’!”

“什么?”刘学而、张德福也紧张起来。过去晋王李景遂坚辞太弟封号,前往江南西路任兵马元帅,曾让两人开心不已,以为搬掉了李弘冀上位的最大绊脚石。没想到居然又有人向李景提议位终及弟,这可不是一个好趋势!

张德福紧张地问道:“王上如何回答?”

李弘冀皱着眉头说道:“王上没有表态,这才是我最担心的情况,他应该公然反对才是,怎么可以不表态?是不是还有意传位李景遂!”

张德福一拍膝盖:“坏了!”

李弘冀、刘学而紧张地看着他,就听张德福疾声说道:“咱们先前只考虑壮大声势,以便在朝廷内外形成舆论压力,让陛下不得不册封世子。但是咱们却没有想到王上不过是四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咱们的一番举动很容易引起王上的反感,很可能适得其反!所以王上才命人用晋王敲打咱们,给咱们一个小小的警告!”

“那怎么办?”李弘冀紧张地问道。

刘学而也很是懊恼,他自认才高,却愣是没有想到这一点。他有些个嫉妒地看着张德福,唉,看来这首席谋士的地位要给他了!

李弘冀紧张地问道:“咱们现在全部收手如何?”

这次不用张德福反对,刘学而已经摇头说道:“这不是欲盖弥彰吗,再说了,如果陛下日后真有意传位于李景遂,咱们这不是坐以待毙嘛!”

“刘先生说的很对!”张德福也很赞同刘学而的意见,他低声说道:“现在这个局势,也由不得咱们,不但要争,而且还要一如既往地去争!至于李景遂,我倒是有个不成熟的念头。”

他稍稍卖了一个关子,见大家很是着急地看着自己,这才说道:“我听说李景遂督战的时候,曾经将都押衙袁从范的独子行军法杀死,虽然事后李景遂对他进行了补偿,可袁从范还是极为愤慨。如果咱们买通了袁从范,激起他报仇的勇气来,就能够顺利杀死李景遂。而大家都知道袁从范与李景遂的恩怨,短期内肯定不会联想到世子头上。”

李弘冀和刘学而连连称赞,刘学而更是低声说道:“世子如今正与宋齐丘结盟,陈觉作为他的心腹,与世子的关系也非常好。而且陈觉目前正担任李景遂的副手,如果李景遂意外身死,这江南西路的军权就会全部落到陈觉的身上!世子也可以趁机掌握一支精锐的部队,日后就算主上再次改变主意,世子也可以实行兵谏!”

“好!”李弘冀大声称赞,随即醒悟过来,压低声音说道:“两位先生真是孤的卧龙凤雏,孤有了你们两位贤士的辅佐,一定能够振兴咱们大唐,重现数百年前的辉煌!”

数日后,刘学而亲自赶赴江南西道,与那袁从范相会。得到了李弘冀的许诺,袁从范的复仇之火立即复燃,他接过了刘学而递过来的毒药,揣到了怀中。

不过李景遂对那袁从范也有一定戒心,没有给他下毒的机会。直到几日后李景遂与侍从们一起玩蹴鞠,出了一身臭汗,口渴难耐,这才不小心喝了袁从范下毒的水。当夜,李景遂中毒身亡!袁从范在刘学而的接应下顺利逃出江南西路,不知所踪。

消息很快传到金陵,李景大惊,立即在全国境内通缉袁从范。但李景并没有被这假象所欺骗,本着谁受益谁动手的推理原则,李景很快就将可疑目标锁定在李弘冀身上。

为了世子的位子,他就敢派人毒杀亲叔父;要是为了王位,他是不是还要弑父?!加上李弘冀在朝中的势力也着实让李景担忧,很快,李景就悄悄命人以牵机之药鸩杀李弘冀及其手下,对外宣传他暴病身亡。九月,李景册封李从嘉为吴王!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431章李煜登基

更新时间:2012…10…615:40:54本章字数:4232

第431章李煜登基

最近几章讲述南唐变化,本章是关于南唐近况的最后一章。要不然被后周打得屁滚尿流、尚能苟安无事的南唐,突然发生大变化,也太让人匪夷所思。

十二月二十三日,李景终于下定了决心,命令知枢密院殷崇义起草诏书,宣布宋齐丘、陈觉、李征古等人的罪状。虽然还保留宋齐丘的各项官职爵位,却勒令宋齐丘返回九华山旧宅隐居;对陈觉等人则毫不客气,陈觉被贬为国子监博士,流放宣州;剥夺李征古的所有任命,并勒令他自杀谢罪。为了避免南唐官场大地震,李景宣布对宋齐丘的其余党羽不予追究。

李景还特意派人向郭荣解释一番,由于保留了宋齐丘的所有官职,在表面上南唐的官场只是做了一番局部调整。加上郭荣现在的注意力根本就不在南方,如今执掌幽州北部的王峻身染重病卧床不起,幽燕各地承受着辽国沉重的军事压力,后周在此的政权已经变得岌岌可危,有部分地区甚至已经易帜!郭荣如今正准备北伐事宜,哪里顾得上毫无威胁的南唐?!

见后周并没有反对处置宋齐丘等人的意思,李景顿时放宽了心,但宋齐丘乃是数朝元老,树大根深,即便宋齐丘就此隐居,几个主要头脑相继被贬,可他留下的政坛势力也盘根错杂,很难一下子清除。

为了切实掌控南唐军政大权,为了给子孙扫清日后掌权的障碍,李景对宋齐丘起了杀心,他立即派出信使,快马赶往九华山。信使到了九华山之后,马上命令当地官府修建起一道高墙来,圈住宋府杜绝宋家人外出,仅在府门口留了一个小洞,用以传递食物。

宋齐丘叹息道:“过去先帝创立大唐的时候,我曾经献了毒计,将南吴王族(杨溥一族)集中囚禁于泰州,让他们兄妹媾和、颠倒伦常,如今报应到了!”

宋齐丘的感叹很快成真,刚开始宋府还可以凭借多年的积蓄来购买粮食,不能说继续锦衣玉食,却也能勉强保持温饱。可是粮食的价格却越来越高,而且李景拿到宋府几代人积累的钱财后,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