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遵诲大声说道:“今夜咱们欢聚一堂,庆祝南征的胜利,我来带三碗酒!这第一碗酒,为陛下的健康干杯!没有陛下的果断南下,没有陛下的深谋远虑,就没有咱们此次南征的胜利,陛下万岁!”
说完,董遵诲就将这碗酒一饮而尽,将士们听到了他的喊声,也都将碗中酒全都喝了下去。董遵诲的亲卫们齐声重复着董遵诲的言语,让周边将士都能听到董遵诲的谈话。将士们大声重复道:“陛下万岁!”将碗中酒全都喝了下去。
董遵诲放下酒碗,让曹铨再帮他斟了一碗酒。双手在空中虚按,将士们很快平静下来,等着董遵诲第二碗酒的敬酒词。
董遵诲举起满满的一碗酒,高举过头,向众人示意,大声说道:“这第二碗酒,献给咱们南征以来牺牲的诸多将士!虽然唐军后来望风而逃,可是最早他们凭险而守的时候却给咱们带来了不小的杀伤。但是敌人越是凶猛,咱们殿前司的攻势就越是凛烈,越是不可抗拒!咱们殿前司的威名,就建立在敌人的凶焰之上,就建立在敌人的不断反抗之中!
这第二碗酒,敬给这些烈士,让他们在天英灵,保佑咱们战无不胜;让他们在天英灵,庇护咱们勇往直前!”
说完董遵诲将这碗酒倒在了地上,众将士也想起了牺牲的战友们,忍不住湿了眼眶,纷纷将杯中酒倒在了地上。
董遵诲又大声说道:“烈士们奋勇而死,并不是白白牺牲,他们换取了咱们战斗的胜利,也得到了朝廷的嘉赏。前不久陛下下令,给予烈士家属部分抚恤金。我听说大家对这抚恤金的额度有所议论,但大家也要考虑到朝廷的难处。南征以来,牺牲的将士很多,并不光是咱们一军人马。虽然这些钱不多,可是累计起来,也是很大的一笔数字。朝廷也有朝廷的难处,大家一定要体谅!
当然,咱们军中也缴获了不少物资,依照我先前制定的制度,咱们要从中拿出钱财来抚恤烈士家眷,为因伤退役者提供生活补贴,让英雄们不至于流血又流泪!我在此向大家郑重承诺,只要我董遵诲还有一口吃的,咱们的伤病员就绝不会饿着!”
说完,董遵诲指了下王政忠,大声说道:“大家可能都认识,这是我的结义兄弟王政忠,他特意从我的封地赶过来,就是向大家通报一个好消息,他在那里建立了一所荣军农场,只要伤病员们愿意,他们就可以终生在这农场里面荣养,这是我董遵诲的承诺,天人共鉴!”
伤病员们饱含热泪,向董遵诲连连叩首,将士们也向董遵诲郑重行着军礼,心中有着前所未有的尊敬。谁没有伤病的时候,尤其是战后,看着齐排排的烈士遗体,看着缺胳膊少腿的伤残将士,大家谁心里不在发慌?许多人宁愿战死,也不愿日后失去劳动能力乞讨度日。
就在这个时候,董遵诲站了出来,这不是战前作秀,而是脚踏实地地为将士们打算。谁愿意背上一个大包袱?只有咱们的董将军!士兵们大声喊道:“董将军,万胜!万胜!”
董遵诲高举着手,虚按着,士兵们好不容易才平息下来。曹铨上前为董遵诲重新倒了一碗酒,董遵诲举起酒碗,大声说道:“此次南征,大家都立下了不少战功,有些将士更是跟着我董遵诲,打正阳,战涂山,拿下清流关;迫降皇甫崇,重创刘仁瞻!战**,击瓜代,击败朱仁裕,夜袭紫金山!濠州、泗州铭记着咱们的军功,洪泽湖上飘扬着咱们的威名。陆上战猛虎,江上擒蛟龙!这一碗酒,不献给别人,就献给咱们自己!献给咱们的勇气,献给咱们的勇猛,献给咱们立下的赫赫战功,献给咱们创下的不世威名!我殿前司,万岁!”
董遵诲一边大声说着话,他身边的亲卫们一边齐声重复着他的话。回想南征以来,董遵诲作为全军的先锋部队,作为皇帝最信任的救火将军,几乎参加了每一场重要的战役,几乎在每一战中都立下了不世功勋!
到了后来,所有人下意思地重复着这赫赫战绩,自豪地大声喊着,可谓声振寰宇!无论是新加入殿前司的军队,还是伤愈归队的老兵,都痴痴地喊着,越是重复就越充满了气力,越是嘶喊就越有勇气丛生!
就连那些个见多识广的说唱艺人,也惊讶地站起身来,随着将士们大声喊着,这样的赫赫战绩,足以与历史上那些个知名军旅齐名。许多艺人暗暗打定主意,回家以后就以这些事迹为素材,新编一些个讲说战事的段子,让这支英雄部队的威名,响彻天地!
到了最后,董遵诲举起酒碗,数万人几乎同时喊道:“殿前司,万胜!董将军,万胜!”
董遵诲脸色微红,不知是被篝火熏得,还是被烈酒呛得,他举起喝空了的酒碗,举在了空中,轻轻向四方招手。回应他的,是将士们一阵阵的欢呼声,是将军们心悦诚服的眼神,是士兵们甘为驱使的誓言!
董遵诲感到有些个迷醉,这样的感觉,上二本的时候自己感觉不到,毕业厮混的时候也感觉不到,整天被经理们呵斥成孙子的时候更感觉不到!只有魂穿之后,自己才在这五代十国体验到这样的感觉。大丈夫当如是,真汉子应如此!(。。)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428章南唐事变(上)
更新时间:2012…10…423:14:52本章字数:2946
第428章南唐事变(上)
郭荣返回京师之后,任命唐将冯延鲁为太府卿,让他充当信使,又任命卫尉少卿前唐使钟谟为副使,前往江南送上后周本年的历书,并赐给唐主御衣玉带。不过与历史不同的是,郭荣并没有给予李景金银器具及牛羊马匹,因为刚刚充实起来的国库在支付完抚恤金和购买耕牛的费用之后,在减免了数十处州县的赋税之后,实在是没有余力再对南唐进行大规模赏赐。
唐主看到冯延鲁等人之后,虽说是热情接待,将他册封为刑部尚书,但心中却也感到一份屈辱。尤其当郭荣释放五千七百五十名俘虏之后,整个南唐都在盛赞后周皇帝郭荣的仁慈与慷慨,李景心中更觉郁闷。
其实人就是这样,当郭荣率领大军试图南下的时候,李景为郭荣止步于江北而感到欣喜不已;可是当郭荣撤兵回国之后,李景又为郭荣侵占了自己江北的土地而感到懊恼愤怒。
而他的几个旧日宠臣,却没有感觉到李景的转变,还在为南唐达成与后周的和议而感到兴奋。
过去,左仆射、同平章事冯延己凭借提出恢复中原、统一中原的方略而得到李景的赏识,现在好不容易才达成和议的他们却天天对后周皇帝郭荣歌功颂德,引发了李景内心的强烈不满。
而翰林学士常梦锡也对冯延己等人看不过眼,时常向国主进言:“奸邪们说出的话,虽然听起来忠心耿耿,但如果沉溺于他们的甜言蜜语,那咱们大唐危矣!”尤其当冯延己的党羽们对冯延己大肆赞赏,对后周百般崇拜的时候,常梦锡忍不住大笑道:“众位先生过去总把主上(李璟)比作尧舜,现在却将咱们的大唐自认为‘小朝’,将周朝认作是‘大朝’,何其可笑!”
虽然李景迫于冯延己等人的压力,对这常梦锡多加斥责,可在李景的内心,却对他充满了认同。尤其当常梦锡身死之后,李景更是心有愧疚,对冯延己等人充满了厌恶。
而且李景当时为了改变后周朝野对南唐的不满,曾经提出自己逊位的建议,虽然郭荣处于多方面的考虑,予以反对,并让钟谟前去安抚李景,让他安心为王;可南唐朝廷上下,居然有很多人赞同,这让权力**极强的李景,心中更是不满。
这时的司天监没有意识到李景态度的转变,居然上奏了一封奏章,上面说:“天上星象发生了严重变化,王上应该放下所有的政务,以化解这灾难。”
当李景收到这奏章的时候,心变得瓦凉无比,他强压着心头的怒意,对枢密副使李征古说起司天监的建议,询问他的意见,对他说道:“国难正重,我想放下所有的政务,清心修行,不知道谁可以托付政事?”
在李景看来,李征古虽然桀骜不驯,在周军南下时公然训斥自己,对自己却也算是一片忠心。自己说出这事之后,李征古一定会强烈反对。
(过去周军接连取得大胜的时候,李璟心中惶然,泪流满面地叹息道:“我的国家居然到了这个地步,实在是可悲啊!”李征古却大声反驳道:“陛下应该训练兵马,抵挡敌人,哭有什么用处?!难道说酒喝得太多,还是等不到奶娘来喂奶?!”李景脸色大变,李征古却神情自然!)
可李景没有想到,李征古居然连连点头,连忙说道:“宋(齐丘)太傅精于政务,陛下如果对处理政务有所厌倦,不如暂时将这些个政务托付给他?”
李景心中大怒,却装出欣喜的样子来,又去询问陈觉的意见。陈觉也被权力冲昏了头脑,没有看出李景的试探之意,他也笑着说道:“宋楚公(宋齐丘受封为楚公)精通政事、忠于朝廷,陛下可以托付重任。日后陛下身居皇宫,那些令人烦恼的国家大事完全可以交给宋公来裁决实行,再行禀报。那时我们可以不时入宫来谈佛论道,不亦快哉!”
李景心中狂怒,但他却发现自己身边竟没有可以托付重任之人,不得已,他下令中书舍人陈乔起草诏书,将国事托付于宋齐丘。
陈乔大惊,立即入宫求见,对李景说道:“陛下如果颁布了这个诏书,那咱们唐国就成为宋齐丘的掌中之物,微臣再也见不到陛下之面了!”
见痛哭流涕、竭力阻止的陈乔,李景不怒反喜,笑着说道:“我大唐有你这样的忠臣,实在是我大唐之幸啊!国事如此,即便因此而招惹到周朝的怒火,也比国家被权臣篡夺要强上许多!”
于是李景立即命令李征古前往江南西道,担任镇南军节度使晋王的副使,同时免除其枢密副使的职务。免除冯延己左仆射、同平章事的职务,改任为太子太傅;免去陈觉枢密使的职务,只保留其兵部侍郎的本职。
一番调整之后,宋齐丘的羽翼被剪除大半,李景立即停顿下来,害怕引起郭荣的注意。而此时陈觉等人也察觉到了危机,他们绝不愿意束手待毙,接近心思来进行反击。思来想去,决定以郭荣的名义质问李景,除掉李景的心腹严续,反正李景不可能因为这么点小事来面见郭荣。
果然,当陈觉自后周返回江南后,立即假传郭荣的训令:“听说江南近年来抗拒中央的起因,都是同平章事严续的阴谋。如果你真的忠于大周,就献上严续的头颅,以表诚意!”
李景大惊,但他好不容易扶持其严续来与宋齐丘、陈觉等人抗争,又岂会轻易放弃。在钟谟的建议下,李景免去严续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的职务,改任其为太子少傅。同时悄悄派出钟谟,向郭荣进谏道:“我唐国这段时间来对抗中央,主要是因为我过去年轻气盛所致,以至于愚昧昏迷,这才做出了以上蠢事,与那严续并无关系。如今臣王已经免去他的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的职务,还望陛下饶恕他的罪行,不要与他一般见识!”
相对忠厚的郭荣,并没有意识到李景试探的本意,他听到钟谟的说辞之后,对那严续倒是表示了一番赞赏之意。
而钟谟回到南唐之后,李景得知了陈觉假冒上国旨意的真相,心中更是恼怒。加上郭荣无意干涉南唐的内政,李景顿时决定,对宋齐丘、陈觉等人动手!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429章李煜的野望
更新时间:2012…10…515:34:25本章字数:4027
第429章李煜的野望
李煜是后世中国人所熟知的名字,但他在登基以前,却只是李景的第六子,当时叫做李从嘉。这一日,李从嘉又带着三两从人来到了钟山之上,兴致勃勃地爬上高处的凉亭,在里面的石桌上铺好了画板宣纸,摆好了笔墨纸砚,再次描绘起钟山风景来。
约莫半个时辰过后,他的贴身护卫首领李磊蹑手蹑脚走到了李从嘉跟前,对他低声说道:“殿下,**大师到了,周围并无闲人!”
李从嘉轻轻点了点头,低声问道:“他带了几个人?”
李磊低声说道:“只带了两个孔武有力的小沙弥,这次他身后还是没有尾巴,**大师一向谨慎,断不会被人跟踪。”
李从嘉这才说道:“快请他来此,让他看看我新绘制的钟山风景,让他好好点评一番。”
一边说着,李从嘉一边从怀里掏出新刻的一方宝印来,蘸了印泥,仔细地盖在了这钟山风景画上。
很快,**大师就健步走进了凉亭。这是一个五十余岁的老和尚,长相却与慈眉善目根本不搭边,满脸横肉,脸上更有长长的一道伤疤。如果让他换上百姓的衣服,那肯定与朝廷通缉的汪洋大盗有的一拼!不过这样的一个酒肉和尚,却能在金陵报恩禅院挂单,得到法眼宗延寿禅师的看重,自然并不简单。
**快步走到李从嘉近前,冲他恭恭敬敬地合什行礼,对他说道:“阿弥陀佛,居士的画技又提高了许多!”
李从嘉微微一笑,指了指桌子上摆着的风景画,笑着说道:“大师,出家人不打妄语,你还没看过我的画,怎么就知道我的画技提高了呢?!”
**微微一笑:“居士寄情于山水,又日日受我佛法熏陶,修行水平与日俱增,画技定会天天提高。是以老衲不看画,亦知居士的画技又有所提高!”
李从嘉不由得失笑,这时**走上前来,照着那印信低声念道:“钟峰隐者?前日不还是莲峰居士吗?居士,统御江南是你的命,你就算是现在归隐,也无法逃脱!”
李从嘉皱了下眉头,习惯性地看了下四周,见周边无人,便压低声音问道:“大师,我父王前些日子就有意将国主之位交给我的兄长,现在他天天以王世子自居,大师还是不要乱打妄语,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的!”
**摇了摇头,“居士,你一目双瞳,生就不凡,加上为人仁孝,丰额骈齿,又广结善缘,在百姓和官员中素有威望。而你的大哥为人猜忌严苛,又有强烈的掌权**,虽略通军事,但刻薄寡恩,即便登上世子之位,也不会有太多臣子愿意投身他的门下。你的二哥、三哥、四哥、五哥四人早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