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战国做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战国做皇帝- 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见平原君神色默然,若有所思,不停地捋着胸腹前的长须。赵括明白自己简短的几句话实已打动这赵国的权相,顿时心下有了底。

穿越男赵括忙趁热打铁,继续昂声言道:“秦国远交近攻,乃重启张仪之策,秦国以东出第一大敌视我赵国,秦欲东出霸天下,秦赵大决之战在所难免!”

平原君赵胜捋着长须的双手登时顿住,略略沉吟后,平原君热切的目光注视着赵括,沉声问道:“以少将军之见,秦赵若果真开战大决,其势若何?”

“回平原君。”赵括声调昂昂:“论及军力,我赵国骑射劲卒长于野战,短于城之攻守;但论及邦交之策,秦有‘远交近攻’,而我大赵一派混沌;论及周边情势,我赵国四面皆敌,不如秦国后方稳固;论及粮草,暴秦富有巴蜀、关中,而我赵国并无此等粮仓之利!”

论及战略眼光,平原君赵胜当然不如穿越而来、熟知历史的赵括。赵括以领先这个时代两千多年的智慧,声调铿锵间,将秦赵之强弱对比一一列出。

“铲除一个眠月居,竟然牵涉出这么多的秦赵大争之事!”平原君赵胜定定地注视着赵括,心底着实无比震惊。

赵括一番侃侃而谈,平原君只觉得被这少年带至了一个未曾念及的高度,秦赵大决之情势,国力之强弱被赵括三言两语、高屋建瓴般剖析得一清二楚。

平原君原以为赵括只是在马服君赵奢的耳濡目染下,兵家之才精进,没想到赵括竟能有如此列国大争之器局,心底连声叹道:“此子尤胜乃父马服君多矣!”

赵国之危局明了,但如何施行抗秦方略,平原君还是一头雾水:“合纵抗秦?这些年来山东列国离心离德,以鲁仲连之才尚不可为,奈何?”

平原君赵胜充满希冀的眼神望了一眼赵括,心想:“这马服子,秦国张仪再生,可是我赵国的苏秦?”稍后,平原君微微摇头,“这苏秦未免太过年幼!”

穿越男赵括敏感地捕捉到了平原君细微的心里变化,稍作思索后,赵括高高拱起双手,昂声道:“我赵国抗秦之谋划,赵括已思虑多日,这几日赵括当细细思虑详备。待开春大朝会,赵括将献出长策大谋于我王,届时往平原君多多指点。”

一席话说完,赵括满含微笑,眼神中充满期待地望着满脸惊诧的平原君。

闻听赵括之长策大谋将出,平原君心底一惊:“这赵括,真是捉摸不透,如此年纪轻轻,竟才高如斯,实乃我赵国之大幸!”

片刻后,平原君赵胜爽朗地一笑,放口直言:“少将军,于我赵国气运大计,且放手施为,有何难处,本君自会替你担当!”

自王兄赵何亡故,这平原君多日未曾开怀一笑了。

今日与赵括一谈,平原君惊喜于赵国王室得此不世出之英才。平原君满是笑意的眼神,定定地望着英姿勃发的少将军赵括,一时间,平原君顿觉心中豪气万丈,这声大笑甚为畅快!

第一百零四章 大朝会

二月初二,冻土松动,窝在地底的草籽慢慢舒展着筋骨,春的气息终于降临了邯郸大地。值此春意萌动之时,赵国王宫正殿,隆重举行了开春以来的第一次大朝会。

古农谚云:“二月二,龙抬头。”说的是立春、雨水两节气已过,那蛰伏一冬的巨龙将在惊蛰时节腾空而起。自西周始,华夏百姓就将二月视为万物更新、百草向荣的祥和之期。农人在这段日子里祭祀土地、祭祀腾空而起的巨龙,以祈求一年的五谷茂盛、丰衣足食。

赵国大朝会在此时举行,更有着一种深远的寓意:赵王丹即位元年,赵军大胜,连取五城。赵国君臣心头如释重负:“初登大位的新君虽年幼,但我大赵赫赫军威,岂容他国小视。”

大胜的消息传来,满邯郸城的赵人,纷纷弹冠相庆,二月里邯郸春日社火舞动,竟闹得邯郸这赵国首善之区,满城天翻地覆。

就在这弥漫朝野的欢庆中,赵王丹率领百官先行出郊祭天,再回太庙祭祖,向上天、先祖禀报了赵国绵延不绝的气运。午后未时,两百余名文臣武将,整齐地聚集在王宫正殿,隆重举行开春大朝会。

赵王丹第一次全幅衮冕,戴上了黑丝天平冠,腰跨少将军赵括特别设计的三尺精铁王剑,神情肃穆地登上了中央王席。

“太后到——”伴着宫人一声尖利的传话,赵太后颤巍巍地拄着檀木拐杖,慢慢地踱到了赵王丹左手的尊位。

“恭迎太后!”群臣齐齐一声山呼,纷纷拱手迎候这赵国大权的实际掌握者。

“赵丹恭迎母后!”赵王丹也急忙起身相迎。

“各位爱卿安坐,我儿也请安坐王席!”赵太后大礼间沉稳有度,尽显王室风范,富态的圆脸上闪现着慈祥的光泽。

“参见赵王!”举殿两百余位大臣,整齐肃立,一起朝着中央王席的方向长躬作礼!

“诸位爱卿就座了!”赵王丹挥了挥紧窄的胡袖,在九尺王案前慢慢坐定。

不经意间,赵王丹环视大殿,只见殿下黑压压一片人头,赵王丹心头不禁有些发紧。紧接着,赵王丹目光又往武将行列中扫去,待看到昔日同窗——赵括,那勃勃的英姿,顿时心底安定了许多。

赵王丹稍稍往左一瞥,见赵太后微微点头示意,这才下令一旁侍立的司礼宫人开启朝会。

“诸臣就座,朝会开启。”司礼宫人一声喧呼,大殿中顿时一片肃然。

依战国时宫廷的礼仪,这朝会如同宴会一般,要由最尊者开鼎启食一样,必须由国君先行宣誓朝会宗旨,而后会同论证决事。

司礼宫人的喧呼,令赵王丹顿时清醒过来,这少年赵王故作老成地咳嗽一声,接着开口道:“诸位爱卿,今春本王初登王位,那燕国君臣不顾盟约,寻衅犯我代郡,幸赖马服君神勇,更有少将军赵括‘围点打援’奇策建功,一举击溃燕国三十万大军!”

说到此处,赵王似乎亲临战场一般,神情激动得不能自已,少年面色已涨得通红。

“咳——”赵太后眼见王儿将在朝堂失态,急忙一声干咳,提醒着赵王。太后心想:“赵丹王儿还是欠缺历练,看来今日这大朝会还要自己出手,才能稳得住局面。”

赵太后那慈祥的面色顿时变得严肃无比,示意赵王丹暂且住声,沉声一呼:“诸位赵国之重臣、柱石们,我赵国自武灵王胡服骑射变法图强,军威大震,此次击溃燕军,更是大涨我军士气。”

赵太后平缓了一下气息,面色肃然地环视众臣接着朗声道:“少将军赵括,奇策破燕,居功至伟,本后与赵王议定,敕封赵括为大将军!”

赵太后“大将军”三个字冲口而出,少将军赵括陡然全身一震,幸福来得太突然,穿越男赵括只觉晕乎乎如坠云雾里。

少顷,赵括心头亮光一闪,急忙整理衣冠,挺起胸膛,昂然出列。只见穿越男赵括高高拱起双手,昂声谢恩:“赵括万谢太后,万谢我王!”

赵括这声高呼,运足了丹田之气,胸腹腔形成了奇特的共鸣。殿中群臣,只觉赵括那昂然之声如一波大浪袭来,耳膜被鼓荡得一阵阵疼痛。

稍后,赵括余音已消,殿中群臣这才回过神来,一个个拱起双手,昂声赞道:“太后英明!我王英明!”二百余人齐声高呼,嗡嗡之声在大殿中响起,似乎叫着劲要和赵括适才的共鸣之声一较高低,直震得梁柱上的灰尘簌簌而落。

殿下群臣的这声称赞,有的出于本心,如钦服赵括大才的乐乘、司马尚、蔺相如等;有的则违心随应,如不屑于“天赋大才”之说的上将军蔺相如、大将军李牧等。

对赵括此番立功、擢升,上将军廉颇心中颇感疑惑:“‘围点打援’说来简单,但真正施行起来困难重重,行军线路、粮草、地形如此等等需要思谋周详,缺一不可。这年纪轻轻的赵括,何以能举重若轻?”

大将军李牧垂首冷笑:“就赵括这十五岁的少年,竟被封为大将军。若让列国诸侯闻知,岂不嘲笑我赵国无人么?”

摄于马服君赵奢之威名,众臣虽然心中不服,但于此朝堂之上却不敢提出异议,马服君赵奢百战百胜的威名,令众臣高山仰止。

在廉颇、李牧等将领看来:“赵括此番立功擢升,全赖其父马服君的荫蔽罢了。”

大将军李牧冷冷地扫了一眼赵括,只见这妄想做自己妹夫的少年,受此荣宠竟然沉静如水,面色间看不出一丝的骄矜之色,顿时心底暗暗称奇。

赵太后慈爱的目光,轻轻扫过“天赋大才”的赵括,随即面向殿下众臣,朗声道:“我赵国身处这大争之世,又值新君初立,来日之谋国方略作何计较,各位爱卿但请之言。”

赵太后此言一出,殿下群臣顿时面面相觑,一时间,嘤嘤嗡嗡之声在这原本肃静的大殿中响起。

平原君赵胜、马服君赵奢、平阳君赵豹、上将军廉颇、大将军李牧等文武重臣,一个个双眼微闭做沉思状。赵太后问及治国争雄之大谋略,一不出错步步错,这些重臣们怎敢放口妄言。

“诸位爱卿,有话但说无妨。无论对错,本王绝不归罪。”却是赵王丹一声急切的大喝。赵王丹见论道治国大谋,群臣竟然“束手无策”,不由得一阵焦躁不安。

见赵王再次开口相询,窃窃私语的众臣急忙噤声,仿佛适才嘤嘤嗡嗡之声和他们毫无关系一般。

赵王丹热切的目光扫视着殿下群臣,见重臣们纷纷沉默不语,心底渐渐凉了下来,待看到面色肃然端坐的赵括,赵王丹心头稍稍泛起一阵热意。

赵括迎着赵王丹的目光,报以灿烂的一笑。赵括心想:“时候尚早,还轮不到我这小字辈的大将军开口。”

此时的赵括心底抵定无比。自己的长策大谋已经大略透露给了赵太后、赵王丹与平原君三位赵国的首脑,赵括扫了一眼气势沉稳的平原君赵胜,心想:“平原君这伯乐该出手了吧?”

待殿中渐渐安静下来,平原君赵胜,轻轻捋了捋长须,起身缓缓出列。

赵胜冲着太后、赵王略略拱手,昂声道:“太后、我王,此番大胜固然可喜,但我赵国列强环饲,西方秦国亡我大赵之心不死,秦国东出大谋已定,我赵国君臣又岂可安枕无忧?”

说话间,平原君赵胜面色一沉。平原君此言一出,如一盆冷水当头浇下,赵王丹心中那点残存的的激动全部消失得无影无踪。赵王情急间,身子微微前倾,急切地问道:“王叔,我赵括之局势凶险若斯,当何以应对,还望王叔不吝赐教!”

见赵王丹如此心急的模样,平原君微微皱眉,随即淡然一笑缓缓道:“我王勿忧!赵国局势危急不假。但我王岂不闻,天命有道,危难之时自有,自有大才降世力挽危局。”

“哦——”赵王丹惊喜的一声惊呼,略略沉吟间,那充满希冀的眼神已悄悄扫向肃然端坐的赵括。

赵王左侧的赵太后,心头不禁微微一动,不过和赵王不同,是另外打着主意:“这平原君乃赵国柱石之臣,其门下宾客数千,莫非今日有吴起、商鞅之类的大才举荐?”

只见平原君赵胜高高拱起胖乎乎的富贵手,郑重地昂声道:“为我赵国气运大计,为西抗暴秦,我赵国须早定长策大谋,臣举荐大将军赵括!”

“赵括!好小子,果真是你!竟能得王叔如此隆重举荐!”赵王丹似乎早就在预料之中,扫向赵括的眼神里满是欣赏之色。

赵括前番请示剿灭眠月居时,曾于赵王、太后略略提及秦国用心之险恶,那日拜会平原君又博得信任,恰如千里马遇伯乐,今日终于有了一展长策大谋的机会。

上将军廉颇心中震惊无比:“这黄口小儿,会有何等长策大谋?”

马服君赵奢却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复杂的眼神注视着赵括,心想:“平原君太抬举我的括儿了吧?”

大将军李牧却是另外一番心思:“这赵括莫非果然有些门道,竟然平原君如此器重!不妨听听这赵括的长策大谋到底是如何解说?”

在众臣或艳羡、或不屑、或迷茫的目光注视下,大将军赵括双手拢了拢长发,昂然起身,对着太后和赵王长身一揖,接着昂首挺胸,声调昂昂道:“太后,我王,赵括身为王室宗亲,自当竭尽全力为我大赵谋划,今大赵之抗秦方略初成,赵括一一说来,望我王、太后钧鉴!往列位臣工不吝赐教!”

(今日几个兄弟聚会,回来晚了,更新迟了,抱歉!)

第一百零五章 上兵伐谋

(非常感谢白金书友“LiteonkNk”的打赏和评价,书友们的鼓励是对小生最大的支持!)

大将军赵括转过身来,朝着殿外一声昂然高呼:“请沙盘上殿!”

“吱呀呀——”伴随着阵车轴的摩擦声,一个硕大的沙盘被宫人们缓缓推上殿来。还好这王宫正殿的大门足够宽阔,否则这么的沙盘根本运不进来。这沙盘缓缓移来之时,众臣只觉眼前一亮,举殿的目光便齐刷刷往赵括的得意之作望去。

赵国众臣平日里只见过粗疏的地图,沙盘是什么玩意都没听说过,更不用说如此硕大的沙盘了。这个硕大的军事沙盘,大将军赵括谋划了数月之久,乃亲自授命百夫长华山和方地亲手打造。

赵括的刎颈之交——鲁氏商社社长鲁云,“商社”的生意日渐红火,这数月来鲁氏商社的分社渐渐向列国延伸,赵括制作沙盘所需要的情报源源不断而来。另外几位得力干将如军师苗单、千夫长陈不群均为这沙盘的打造倾尽心力出谋划策。

赵括渐渐往善用人才的大才提升,若无这么多人才相助,但凭赵括一人之力,想完成这么一个浩大的工程,简直是痴心妄想。

赵括苦心孤诣打造这惊世骇俗的沙盘,为的就是一鸣惊人,为自己长策大谋的出台做好铺垫。赵括得意地望着群臣们惊诧的目光,心中暗暗道:“嘿!此奇招果然凑效,沙盘一出,举座皆惊!”

“太后、我王,此乃我华夏列国山川形势,因赶制仓促,赵括此沙盘做得甚为潦草。”赵括高高拱起声调高昂,谦逊地推介着这数日辛劳的成果。

“沙盘,好!列位爱卿,且来看看大将军带来的这稀罕物事!”赵太后苍老的声音里,难以掩饰对赵括这大沙盘的好奇,在赵王丹的搀扶下,颤巍巍地走下九尺玉阶。

一时间,平原君赵胜、马服君赵奢、上将军廉颇、上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