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卧龙助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卧龙助理-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来费观是出了这么一个主意,那二人俱觉惊讶,吴懿苦笑道:“好你个宾伯,亏你也想得出这样的主意。你也知道我那妹子是个寡妇,而且他的先夫还是刘季玉的兄弟,你不觉得主公娶了我妹子很荒唐吗?”

费观拍了拍吴懿的肩,笑道:“子远呀,这你就短见了,寡妇不寡妇的并不重要,你不见那曹操的正室是何等出身么?何况,如果主公真有拉拢我关东士人之心,别说你那妹子是个有姿色的寡妇,就算她丑如钟无盐,主公也一样会要的。”

汉代风气开放,士人们于节操之类看得很轻,费观说得倒也不无道理,只是吴懿仍顾虑道:“就算如此,可我那妹子到底是刘季玉的兄嫂呀,主公他能看得上么?”

这时,卓膺便道:“这倒无妨,正因为令妹曾是刘季玉的兄嫂,所以主公若能娶了她,则更能安抚那些仍怀念季玉的士人之心,想当初曹操灭袁绍之后,不孔伷曾为其子娶了袁绍儿婿为妻吗。”

这二人的一番劝说,渐渐打动了吴懿,他沉思片刻,眉色渐是舒展,道:“既然你二人都赞成,那倒孔伷不妨一试。只是这桩好事又当如何进行呢,总不能让我这做哥哥的,主动去向主公求亲。”

几人思量了一会,那费观道:“当面与主公讲当然是行不通的,只有旁敲侧击,如果能得主公身边信任的人极力撮合,那这件事多半能成。”

卓膺道:“主公身边信任之人,无非是两位军师,方中正和法孝直等人,前边那三人出自荆州,多半是不会帮忙的,至于法孝直嘛嗯,当我没说。”

卓膺这没说句的话,却令吴懿眼睛一亮,道:“这件事还真得靠法孝直不可”

卓膺一怔,不解道:“咱们搓合这婚事,就是怕被他扶风士人骑在头上,子远你却反倒去求法正,你可不是在说笑么。”

吴懿诡秘一笑,道:“这你就陷入执着中了,要知道,法孝直相对于你我而言是扶风士人,但相对于主公而言,却都是东州士人。如果我那妹子能嫁与主公,那便是东州士人与主公联姻,如此便可改善我们低于荆州士人一头的地位,于谁都有利可图,我料那法孝直必会答应。”

那二人听罢,不由得纷纷点头,费观竖着拇指夸道:“看来还是子远你老辣啊,好,就这么定了,改日我便去法孝直那里做一回说客。”

吴懿马上道:“不可,这件事宾伯还是不出面的好,免的孝直他们疑心。”

费观道:“那依子远之见,谁更合适去做这说客。”

吴懿沉思了片刻,嘴角露出诡异的笑容,道:“此人非许文休不可。”

吴懿口中所提到的许文休,正是许靖。此人乃一代名士,汝南人士,只是先后仕于孔伷、许贡、王朗、刘璋数主,刘备初定益州之时,对此人的为人颇持鄙薄,本来是不想重用的,但关键时刻法正站出来为许靖说话,因此刘备才厚待于他,委任其为左将军府长史,相当于刘备手下秘书长的职位。

显然,许靖与法正的关系十分要好,而许靖又身属关东士人,他的利益牵连到关东与扶风两派士人,如果能由他来出面劝说法正当然再合适不过。

吴懿的选择显然是十分聪明的,那二人当时便举双手赞成,于是便找机会去劝说许靖,向之陈明利害,而许靖自然也是聪明人,当即便允诺下此事。

要说这许靖,人皆言其有名无实,但他这一张嘴却相当的利索,经过他的一番旁敲侧击,法正欣然的听从了他的劝告,于是,便在送走诸葛瑾之后不久,在一次私下君臣会面中,向刘备提出了此事。

刘备听到法正这话的时候,心中不禁一惊,忙道:“我与季玉同为汉室宗亲,我若娶其兄嫂,岂非坏了人伦孝直这美意,我只怕消受不起呀。”

法正却是正色道:“主公此言差矣。当年春秋五霸的晋文化重耳,为了得到秦国的支持以完成复国大业,不也娶了弟弟晋惠公的儿媳怀赢吗?如果非要算亲疏关系的话,主公与刘瑁的关系,难道会比晋文公和他亲侄子的关系更近吗?”

刘备一时语塞,想了一想,又道:“孝直之言虽然有理,但我已年过五十,膝下业已有子,于妇人已不太在意,倒也不必非得再纳姬妾。”

刘备说自己不爱女色,这明显是言不由衷了,估计他心里边是在想:老子就算纳妾,也要挑几位看得顺眼的良家美*女,又何必非得娶你一个见都没见过的寡妇呢。

这时,法正的表情越发凝重,道:“正为主公说这一桩良媒,其实是另有一深意呀。这吴氏的父亲与刘焉乃旧交,此女与先前忠于刘季玉的益州士人又有着良好的私人交情,主公若能娶了此女,便是对这些人的一种拉拢。再则,就算不考虑这一层,主公也当娶一位益州女子,以示对益州士人的荣宠。况且主公坐拥两州之地,身边只有一位夫人又怎么够侍奉,所以于公于私,主公都应当娶了吴氏,否则,如何能让益州士人踏踏实实的效忠于主公呢。”

法正口口声声说此举是为了拉拢益州士人,听着似乎有理,但却将刘备听得背上直冒冷汗。

要知道,他法正名义上虽然也是益州士人,但实质上却属东州士人,与土著士人有着本质的区别。而那位吴氏乃吴懿之妹,刘备又何尝不知他亦是东州士人,同法正是穿同一条裤子的,法正此举,与其说是在维护益州士人的利益,倒不若是说是在为他东州士人集团设想。

而法正最后一句话的弦外之意,似乎更有点逼迫刘备的意思,便是说你若想得到我东州帮的忠心效命,就必须娶这吴氏,要不知的话,可别怪我们心里边不踏实。

上一次法正他们不踏实的结果,是出卖了刘璋,这一次的不踏实会出卖谁,刘备当然心知肚明。

这显然是一种委婉的警告。

刘备可不是刘璋那种懦弱的主,对于法正的逼迫,刘备心中顿时就来了火,但他皱着眉头思索了半天,还是不得不将火压了下来,沉吟半晌,转忧为喜,道:“难得孝直如此为我设想,不错,这桩婚事我答应了。只是这吴氏到底乃我兄嫂,如果人家不愿意,我看还是勉强不来的。”

法正见刘备答应,不由长松一口气,哈哈笑道:“这个主公就不必担心了,主公乃一代英雄,天下哪个女子不梦想着侍奉主公,吴氏那边,自有正这个月下老人来说和,主公就静侯佳音。”

刘备打算娶吴懿之妹的消息不胫而走,吴懿、费观、射坚等东州士人自是大为欣喜,而黄权等益州士人听闻,也颇为欣慰。

然而,有人欢喜就有人不悦,最为不爽的当然是糜竺等徐州元老。

原先刘备只有糜夫人这一个正妻,而且还诞下刘泰这个嫡子,就算是大公子刘禅这个庶长子,那也是徐州出身的甘夫人所生。所以糜竺、孙乾等徐州元老集团,虽然能力不怎么样,但仗着与刘备这特殊的关系,如今也是处于高位,荣宠非同一般。

而今刘备却忽然要娶吴氏,这显然有拉拢益州士人的意思,而以益州士人集团的实力,将来若是这吴氏诞下一男半女,无疑将会威胁到糜夫人的地位和两位带着徐州血统的小公子的继承权,这当然是糜竺等人不愿看到的。

至于以诸葛亮、庞统为代表的荆州士人,虽然他们赞成对益州士人进行拉拢,但那也是有限度的,如果将来吴氏为刘备生下儿子,益州士人的权力凭借着这一层关系不断扩张,必然会威胁到荆州士人的统治地位。

如果在继承权上再出现意外的话,那么将来若是刘备故去,益州士人取代荆州士人成为刘备集团的统治阶层也是极有可能的,这显然是诸葛亮这帮荆州人所不愿意看到的。

而徐州集团因其势力单薄,且又在荆州寄居十余年,与荆州士人不断融合,已形成了休戚相关的联系,两方士人自然也就拥有着共同的利益。

于是,在这个消息得到证实后不久,糜竺、诸葛亮、庞统、方绍等荆徐集团的重量级人物,便秘会于糜竺府中,共同商议应对此事。

第一百六十七章牺牲品

第一百六十七章牺牲品

“诸位,主公打算娶吴氏的消息,你们想必都已知晓了吧,不知大家都如何看待?”

糜竺作为东道主,在给客人们看茶之后,便迫不及待的征求众人的意见。.

庞统饮了一口茶,干脆的说道:“这还用想吗,法孝直给主公出这主意,看起来是拉拢益州士人,其实还不是为了他东州士人。”

庞统还是那么的直截了当,一语将法正的意图道破。

“如今东州士人风头甚盛,如果又在主公身边安插下一座大靠山,将来若是这吴氏为主公诞下儿子来,这事情还真不好说呀。”

方绍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尽管没有庞统那么直接,但也表明了他在这件事上的态度。毕竟自己也是荆州集团中的一员,而且他与糜夫人的关系又不一般,于情于理自然也当反对此事。

尽管方绍知道历史上,这吴氏虽然也为刘备生下了几个儿子,但刘备最终还是选择了刘禅作为继承人,但前提却是建立在荆州毁败,法正病亡,孟达降魏,扶风集团迅速陨落,北伐希望渺茫的基础之上。

但如今历史已经发生变化,将来刘备若出秦川,争夺关陇,那么势必要依仗法正等出于关陇的扶风集团。若北伐取得成绩,得到关陇,那么扶风集团的势力便将得到巨大的充实。

而作为隆中对辅攻路的荆州,显然无法在军事扩张上与扶风集团相提并论,到了那个时候,当两个集团的势力达到旗鼓相当时,争夺领导权的关键便将在于刘备对继承人的选择上。

如果没有吴氏的威胁,那么显然荆州集团不必为未来担心,但现实却是,这种威胁正在转变为现实。

方绍这一次为了自己的利益,便无法再站在什么拉拢人心之类大局上,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说话。

糜竺前次得知方绍推荐了自己儿子当南郡太守,心里边就对这年轻人大有好感,如今听他这言辞,明显是站在自己这边的,脸上马上堆笑,道:“中正所言极是,竺以为,此事涉及到咱们荆襄士人的利益,咱们不能袖手旁观呀。”

糜竺说得很是自然,显然他寄居荆州这么多年,已经把自己当作是荆襄士人的一份子了。

庞统手一摆,道:“反正这桩婚事我是反对的,拉拢东州士人可以,但也要有个度,过了这个度就是不行。说起来孔明啊,当初有人告孝直的状,还是你劝说主公默认孝直去打压益州土著,而今孝直的气焰是越来越盛,竟然都相骑到咱们荆州士人的头上来了,不知你打算怎么收场啊。”

庞统把矛头指向了诸葛亮,言辞之中显然有责怪他的意思。

庞统的情绪方绍倒也理解,只是诸葛亮当然要刘备纵容法正的理由也十分的充分,只是谁又能想到,法正和他的东州士人得势之后,气焰竟然这般嚣张,公然开始挑战荆州士人的利益。

“这个嘛,倒也怪不得孔明军师,想当初咱们本想利用东州士人打击益州士人,谁知道孝直他们贪得无厌,现在又动起了这样的邪念。”

方绍替他的老师辩驳,而这言辞显然是站在自己集团的利场,将人家法正的一番好意,称作是“邪念”。

庞统手一挥,道:“也甭管当初是何用意,总之现在这种局面,该怎么对付吧。”

那边诸葛亮倒是轻摇着羽扇,神态轻松淡然的很,静听着众人一番争执之后,方才微笑着说道:“其实诸位有没有仔细想过,孝直向主公力劝这门婚事,也许并非如我等所想的那般简单。”

众人俱是一怔,庞统皱眉道:“孔明啊,你到底有什么意思,赶紧说给大伙听吧,就别卖关子了。”

诸葛亮便道:“其实我仔细想了一想,咱们将益州土著之外的士人简单的归为东州士人,这是否有点想当然的。事实上,当初进入益州的外来士人,一部分是经汉中而入的三辅籍士人,可以称之为扶风士人,也可称之为关陇士人。而别一部分则是由南阳而入的中原士人,也可称之为关东士人。这两派士人,在面对益州土著士人时,也许有着共同的利益,但眼下形势已变,他们还会是铁板一块的东州士人吗?”

诸葛亮一语点破了东州集团的要害,其实东州集团中,唯有关陇集团也就是扶风集团因地缘因素,彼此的乡里观念较重。至于所谓的关东士人,有的来自于河南,有的来自于荆襄,甚至有的还来自于诸葛亮有的故乡青徐。这些来自于关东各州的士人,被简单的归于东州集团中,显然是有失妥当的。

精于政治的诸葛亮,敏锐的注意到了这一点。

经他这一提醒,方绍猛然间想起了什么,道:“听军师这么一讲,我倒想起来了,费观、卓膺、刘巴等人好像皆来自于关东,而那吴氏的哥哥吴懿也是河南人氏,如此算来是,法孝直所推荐的这位吴氏,倒并非属于他最亲信的三辅人氏。”

那边庞统仿佛也推测出了一些什么,神情变得不那么急躁,冷静的说道:“孔明,你是不是想说,这桩婚事,很可能是那些关东士人暗中所推动,并非出于法孝直的主谋。”

诸葛亮笑道:“自孝直受宠以来,扶风士人多位于荣重之位,而那些关东士人却显然不如扶风士人那样风光。我只怕这一伙人担心不久的将来,他们也会成为扶风士人打击的对象,所以才暗中想出了这么一条计策。此计如果仔细琢磨,并非如咱们先前所想的那般可怕,只要咱们能牢牢坚持住一点,那么便不须为将来担心。”

方绍忽然之间有悟,笑道:“军师莫非是说,只要保住糜夫人正室的地位,那么无论将来吴氏人是否能诞下子嗣,亦不可动摇两位公子的继承地位。”

诸葛亮点头道:“中正你所言不错。正所谓立嫡、立长乃立储大计,大公子乃长子,二公子乃嫡子,有袁绍与刘表之先例,以主公之英明,绝对不会在选择继承人这件事上有出格的之举。所以,咱们只要坚持住这一节,让主公去娶那吴氏倒也无妨,如此一来,反而能够分化掉东州士人,何乐而不为呢。”

方绍也道:“如此看来,此事倒也不可行。而且主公已然答应了法孝直,如果咱们硬逼着主公反悔,怕也不太好。”

有了他师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