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到了百步左右时,明军军官的喝声传来:“射击!”
“砰!砰!砰!”刹时间,硝烟弥漫,无数子弹从明军阵线射出,如同一阵金属风暴落入冲锋的蒙古人前方。
“律律。”中弹的战马悲鸣声响起,蒙古人前方一阵人仰马翻,最前面的蒙古骑士有的从马上掉落,有的连人带马倒在地上,鲜血到处飞溅,场面惨烈无比。
“冲,冲过去。”看到自己部下死伤惨重,布里和达来两人心都在滴血,只是看到满人两红旗的人马就在后面虎似眈眈的盯着,两人却不敢不出力,别说他们两族合起来只有八千骑兵,就是眼下蒙古人一共加起来也只有二万人,根本无法和同样有二万多的满人相争。
挨过数轮子弹后,好不容易冲到离明军只有二十来步的地方,又是一阵“律律。”的马叫声,许多战马踩到小洞中,猛烈的冲击力马上将马腿折断,马背上的骑士也被抛了下来,重重的摔在地上,随即又被后方的战马踏上。
“命令所有蒙古骑兵全线压上,各旗兵马随时准备出动。”对于蒙古人的惨重死伤,多尔'毫不在意,哪怕这二万蒙古人死绝,只要自己的大军能冲出去也是值得的。
“遵令。”苏克萨哈应了一声,挥了一下手,几名戈什哈又向蒙古军队方向策马驰去,不一会儿,“呜,呜。”的牛角声又起,在满人的逼迫下,二万蒙古人同时向明军前线发出攻击。
二万蒙古骑兵就象是一股黑色的浪潮,向前狠狠的撞击,仿佛是坚硬的岩石也能一下子撞得粉碎,偏偏明军看似单薄的防线却是似危实安,蒙古人至多能冲到离明军二十余步左右,便纷纷落地,形成一道死亡线,不停的收割着蒙古人的生命,蒙古人虽然尽量用箭支还击,对明军的杀伤却是有限。
不过,蒙古人的牺牲并非没有价值,至少前面那些明军挖的小洞几乎被人马尸体填平,他们也越来越接近明军的火枪阵线。
激战半响,眼看着明军的阵线就要与蒙古人短兵相接,明军前线尖锐的哨声响起,最中间的明军突然朝左右一分,让出一条宽三十余步左右的大道,见此情景,正焦头烂额的蒙古骑兵大喜过望,毫不犹豫的向中间通道挤去,很快,第一名蒙古兵就穿过这条通道,到达明军后方,接着头也不回的拍马飞逃。
“呼嗬,呼嗬。”其余各个阵线的蒙古人见此情景,马上撇下正在攻击的阵线,朝中间通道挤去,就象是积蓄已久的洪水突然找到了一个暄泄口一样,明军阵线顿时压力大减,又恢复了从容不迫的射击。
“轰隆!”无数黑点一样的手雷从两旁的明军手中扔到了中间,将正夺路而逃的蒙古人炸得尸横遍地,蒙古人却是不管不顾,全部向这条通道挤来,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血路,从通道中过的蒙古人,最终只有一半多一点的能从通道逃出,其余则全部倒在两侧明军的手雷和火枪之下。
明知道这条通道是明军的陷井,目的是以最小的代价消灭自己,不过,面对这条明军放开来的通道时,满人还是动了心,这条通道说大不,说小不小,至少中间的人其本上是安全的。
“冲!”紧接着蒙古人身后,满人也向通道冲过去,当第一名满人通过通道时,也是欣喜若狂,脸上浮现出劫后余生的喜色,头也不回的向远方驰去。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九十章正黄旗的末日
离两军大营西面二十里处,旌旗飘扬,蹄声隆隆,三同红色的海洋,一浪一浪向前滚动,高达半米多高的青草,在大军过后,已经深深的碾进泥中,一条平整的道路在大军身后出现,充分验证了“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这句名言。
大军一路向前,仿佛可以碾碎任何挡在前面的东西,偏偏好象是有人故意要螳臂当车一般,前面一条黑线出现,接着蹄声响起,一队两千多人的黑衣黑甲骑士冒了出来,这队二千多人的黑衣骑士此时全部已经长刀出鞘,杀气凛然。
两方一红一黑,泾渭分明,只是黑色的一方和红色的一方相比实在是太小了,在无边无际的红色大军面前,黑色的队伍就犹如蚂蚁和大象一样的区别。
“报,靖国公,前面有一队满人挡路。”一名传令兵策马来到黄得功面前禀报道。
“本公看到了,传令,分出五千骑兵迎敌,其余大军继续赶路。”
“是。”那名传令兵正要下去传令,对面的巴牙已经冲起了长刀,嘴里大声喊了起来:“冲!”
“冲!”两千多正黄旗士兵一起呐喊,紧跟在巴牙的身后,隆隆的蹄声仿佛鼓声一样敲击在满人心中,他们扬着长刀,眼睛死死的盯着前方,不过他们的眼睛却显得有一点不是太专一,而是时时扫向左右。
“找死。”看到冲过来的满人,前面的明军军官嘴角露出一丝不屑的笑意,满人人数少,偏偏还不知道集中兵力,反而呈一条稀薄的阵线向明军冲过来,简直是送死,他们却不知,巴牙如此做有自己的苦衷,如果只攻击一线,明军完全可以只留部分兵力与他纠缠,那根本达不到阻挡明军的目的,事实上明军统帅黄得功也正想如此做,巴牙只好先发起冲锋,并尽量将阵线拉大。
若从高处看,满人地阵线就象是一条横着地长棍,直接向明军阵线拦腰横扫,明军不得已,只得命令大军停下,一名明军军官手中长刀举起,大声喊道:“准备射击。”
哗啦,数千支火枪举起,黑洞洞的枪口直指向前方,面对着既将冲过来的满人。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就在快要接近明军火枪射程时,明军地火枪手浑身血液沸腾之极,满人突然一偏马头,棍子一样的阵线向两边分开,在明军面前兜了一个大圈,随即又在前方汇合,再次面对着明军。
“该死地鞑子。胆小鬼。不要跑。”
“狗娘养地鞑子。真是没种。”
“哈哈。鞑子害怕了。怕了就不要出来丢人现眼了。赶快滚吧。”
……
发现自己被愚弄了地明军纷纷破口大骂。他们已经准备发射了。偏偏在射程外满人转了一个向。明军上下地郁闷就可想而知。
巴牙不是傻子。他知道若是自己带着部下以这样地阵形向明军冲击。那和送死没有区别。他虽然不在意生死。更在意地是拖住明军两个时辰。只是若一开始就死了。那又如何能拖住明军。只得虚张声势。
不过,这种虚张声势的行为对骑术和马力都有极高的要求,多来几次,战马就会消耗大部分精力,只是眼下能拖一刻就一刻,巴牙自然顾不得许多。
“靖国公,鞑子太猖獗了,末将请求出击。”一名叫杨六的副将请求道。
“好,杨将军,本公给你三千人马,将这队鞑子缠住,其余人继续前进。”
“是。”杨六向黄得功拱了拱手,策马来到左侧的骑兵面前,在前面绕了一个半圈,前面明军骑兵顿时明白杨六的用意,脸上闪过一丝兴奋神色。
“呛啷。”杨六拨出了长剑,没有多余的话语,他地长剑前指:“攻!”两腿一夹,他的战马已经启动,后面“呛啷。”声一片,一队三千人地骑兵从大军中分出,向一支箭头,直指向刚刚停下来的清军。
巴牙正想着重复一次刚才地举动,见到明军分出一队三千人的骑兵向自己杀来,脸上一振,指了指旁边一名满人军官,道:“巴哈图,给你三百骑兵,拦住这队明军。”
“是。”三百对三千,这名叫巴哈图的满人却没有丝毫犹豫,手中的刀扬起:“冲。”
刚好一个牛录的满人跟在巴哈图身后,向明军三千大军迎了上去,正在冲锋的明军都是勃然大怒,手中长刀紧握,恨不得将满人一刀斩碎。
两支骑兵猛然撞在一起,刹时间,人吼马嘶,鲜血飞溅,满人人数虽然少,只是骑术却精,双方刚开始的接触面毕竟有限,明军暂时无法发挥出人数的优势,满人三百人
明军三千大军挡住。
“杀!”巴牙没有去管那三百骑兵,带着剩下的二千多满人再一次向明军冲来,刚想前进的明军只得又停下来,用火枪指着前方,这次巴牙故施重技,在明军射程前转向,不过,这次明军却没有任由巴牙溜走,明军中军帅旗挥动,又一次明军骑兵从主队冲了出来,向满人屁股后面追了上去。
巴牙无奈,再一次分兵,又是三百名骑兵向明军迎了上去,就这样,连续七次后,巴牙身边只剩下最后四百余骑了,当一支明军骑兵再冲出时,巴牙只能由自己带着四百余骑上前。
这是一场骑兵与骑兵之间的大战,双方分成七八个相隔不远的战场,舍生忘死的撕杀着,明军除了黄得功身边还剩下一千余骑兵外,其余一万四千骑兵悉数上场,而另外一万五千羽林卫刚暂时只能在旁边看戏,他们无法加入到骑兵之间的战事中,如果要强行加入,一不小心就会伤到自己人。
“羽林卫前进!”
“咚!咚!咚!”整齐的脚步声将战场的撕杀声都暂时盖过,一万五千羽林卫索性丢下整个战场不管,向前行军。
巴牙虽然看到,只是他手头再也没有一兵一卒,无法分兵拦截,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明军羽林卫离去,渐渐消失在他的眼中,不过,以他二千多的兵力,现在已经拦截了明军大半个时辰之久,已经足以自豪了。
刚开始满人凭着拼死的勇气和精湛的骑术,抵挡住了差不多是自己十倍人数的明军,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伤亡越来越多时,人数差距再一次拉大,满人已经无法支撑了,他们被明军团团围在中间,发挥不了骑术的优势,每时每刻,一名清骑就要面对二把,三把甚至更多的明军兵器,稍一疏忽就是落马身死。
“铮,铮”一名满人挡住两把长刀,这名满人身材强壮,全身肌肉鼓起,是满人中有名的巴图鲁,挡住两名明军的长刀竟然不显得吃力,就在他想要反击时,“咻!”的一声,一支长箭向他的咽喉袭来,满人脸上全是一片惊骇之色,危急中,他仅来得及低头一躲,长箭从他脸上擦过,给他脸上留下一道血印。
虽然躲过这支长箭,可是这名满人却忘了,他还要面对两把长刀,趁着他躲闪箭支的时刻,一名明军长刀抽出,向满人握刀的手臂斩去,“噗。”长刀划过那名满人的手臂,满人粗壮的手臂顿时断为两截,他啊的一声大叫,痛的脸上全是汗水,这还没完,没有长刀的阻挡,另一名明军的长刀顺势一捅,刀尖完全没入满人的腹部,一股鲜血从满人腹部飞溅而出,明军将刀一收,那名满人身子晃了晃,“砰”的一声载到地上。
“咻!咻!咻!”不时有长箭射进满人的圈子,满人不但要抵挡数人的攻击,还要抵挡天上飞舞的箭支,一时满人手忙脚乱,死伤惨重,渐渐的,战场越来越少,七个,六个,五个……许多战场上的满人已经全部身亡。
终于只剩下最后一个战场了,除了围绕在巴牙身边的一百多名满人外,二千多满人,大部分都惨烈战死,只有一百多人做了俘虏。
“杀!”这一百多名满人围在巴牙身边,疯狂的呐喊着,每个人都是眼睛发红,状若疯狂,突然,他们只感到压力一轻,一直围绕在他们面前的明军如潮水一般退下,与他们拉开了数十步的距离。
这些满人才从疯狂中醒来,茫然的打量了一下四周,发现除了他们,其余同伴都已经不见了,顿时心中一片悲凉,一股末日来临的气氛笼罩着这支队伍。
“降!降!降!”无数明军的喊声传来。
巴牙打量着自己的一百多名部下,所有人身上的衣甲都沾满了血迹,这些血迹有自己的,明军的,同伴的,谁也分不清,每个人眼中都流露出一丝疲惫之色,他惨然一笑,声音低沉:“正黄旗的巴图鲁们,我们虽然没有拖住明军二个时辰,不过,眼下我们已经战到最后,要想活命的,你们就降了吧。”
“不降!我们——不降!”一百多满人同时大呼起来。
“好,有种。”一名明军军官竖了一下大拇指,嘴里却毫不客气:“射!”
无数的利箭呼啸着飞向中间,数箭雨之后,一百多名满人正黄旗的官兵身上插满箭支,横七竖八的倒在地上。
……………………
一天多没涨一张月票啊,有点惨,求一下月票。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九十二章诱降
实上也容不得满人犹豫,后方一股尘烟已经升起,虽然不大,单是一路人也就罢了,怕就怕明军的后援会陆续赶来,到时两下一夹击,再想冲出去就难了,多尔衮只得也夹杂在中间,向明军放开的通道冲去。 首发
“轰隆!”
“砰!砰!砰!”
一进入通道,多尔衮的耳中全是明军手雷的爆炸声和火枪发射的声音,两侧的士兵和戈什哈如同蚂蚁一样纷纷往下掉,断腿残肢乱飞,多尔'只感到自己脸上一热,他心中一惊,随即发现自己没有感到疼痛,忍不住用手一抹,手上一片殷红的血迹,自己脸上并没有伤口,却不知是谁的热血洒到他脸上。
“快,快些冲出去。”所有通道中的满人都是如此想,不过,随着蒙古人冲出去后,明军又将这条通道延长了不少,越到后面,能冲出去的满人越少,仿佛过了数年之久,多尔衮终于感觉到耳边各种爆炸和枪声变小下来,他往两边一望,两边都是青青的绿草,再也看不到红色的明军身影。
多尔衮返身一看,后面还有近一半满人没有冲出来,正在这道死亡的通道中挣扎,他心中一阵冲动,正想拨马返身将这些满人救出来,至少不必忍受着明军的屠杀,只是看着两旁近万名虎视眈眈的明军骑兵,犹豫了一下,最终叹了一口气,打马飞跑起来。
他如果返回攻击通道的明军,固然可能将明军设下的陷井破除,可是两旁一直未动的近万明军骑兵也不是吃素的,肯定会对自己加以攻击,一旦被骑兵缠上,他就是想走也走不了,最终多尔衮还是选择以自己地全为重。
好在多尔衮走得快,他刚走不久,两旁一直虎视眈眈的明军骑兵终于动了,无数马蹄翻飞,明军高举着战刀,向刚刚冲出通道的满人扑去,还没等满人来得及准备,明军已经将整个通道截断,剩下的五千多名满人被团团围住,再也没有他们逃脱的余地。
“杀!”剩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