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傲世医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傲世医女- 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主要的就是听了肖天佑的抱怨,她也不想吃王南做出不成样子的菜。

“王南哥,你放着吧,我来做就是。”将袖子向上挽挽,姜云浅进到厨房。

王南迎着光向外看来,满面笑容走进来的姜云浅身上都如缀了光晕一般,再看厨房外面朝他挤眉弄眼的肖天佑,王南突然就好像明白肖天佑的良苦用心了,咧着嘴笑的那叫一个傻气。

姜云浅也不管王南怎么笑的,进屋后就开始择菜,赶了几次王南也不肯出去,姜云浅也就任他留下,多个人帮把手菜也能做的快些。

只是没想到平日管着几个人吃饭的王南竟然会拿各种傻缺问题来问她。

像肉要怎么切,菜要怎么洗,连米要淘洗几遍这种事都要问,姜云浅头上冒出无数黑线,难怪肖天佑对他的厨艺不满意,这种笨问题都要问,做的菜能吃吗?

干脆让王南提了鸡到外面杀了,再清洗干净,反正那鸡也没什么肉,就让他亲自动手熬一锅汤好了。

好不容易做出六个菜,虽然除了那两把青菜和王南做的一锅鸡汤之外,剩下的菜都是这些日子吃惯的,但姜云浅做出的味道可比王南做的好太多,甚至肖天佑边吃边说:“妹子做的菜就是比王南做的好,若是有妹子做的卤肉在就更好,我能喝一大壶酒。”

王北王南也一脸回味,只有王三春疑惑地道:“浅姐儿做的卤肉很好吃?我倒没听过。”

王北王南急着扒饭,肖天佑也闷头抢菜,谁也没理王三春的话,王三春便看向姜云浅。

姜云浅也借着夹菜压根就不去看王三春,她跟王三春又不是很熟,在外人眼中姜云浅跟王北王南也不是很熟,万一他问起什么时候做给他们吃的,她难道要说外面传闻她去拜师的那段日子其实就躲在药材行的后院?

吃过饭,王三春见姜云浅与肖天佑相谈甚欢的样子,也没不懂脸色地再让肖天佑去收拾碗,可除了肖天佑之外,就他辈分低,虽然年纪大,也不能让长辈收拾,他闲着吧!

再说他想跟姜云浅说话,却总是搭不上话,干脆就去收拾碗筷。

王南之前还感激肖天佑一再给他制造机会,可一看肖天佑占着姜云浅说话,他都插不上话,心里一急就看肖天佑不顺眼。

王北坐在一旁喝王三春泡来的茶,完全不介入几人之中,只是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又看看那个,不时摇头笑笑。

王三春收拾好碗筷,也搬了把椅子坐到一旁想跟着凑热闹,王北看了眼天色,“三春,今儿药材行也没什么事,你就先回村子歇一晚,好些日子没回去了,也该想家了。”

王三春想说不想,可一想到家中的媳妇,还真有些想了,既然让他回去就回去一趟,明日早些赶过来也不会有人说他偷懒不尽心。

王三春特意又去后院打水冲洗一下,这才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出门时还不忘跟姜云浅打招呼,让她不要见外,看那俨然已经把药材行当成自家产业的样子,倒是让姜云浅哭笑不得。

☆、第152章 日子更难过了

干旱越来越严重,大多数人家的井里都已经出不来水了,姜云浅家的水井虽然还有井水出来,可水位也低了太多,水也不如从前清澈,打出来还要放上一些时候才能拿来用。

而且一桶水要拿来用了再用,先淘米洗菜再洗脸,洗完了脸还能洗洗衣服,最后还是要扬到地里浇菜,只是水扬在土里,溅起一层灰尘,转眼就被晒干。

前世这个时候姜云浅还在陈家,陈家打了几口深井,用水虽不像往常但主子们洗澡还是能保证。

姜云浅那时对外面的旱情有些了解,却也没这么深的体会,之前她还会以为这样的旱情里,田里的收成至少还能有三成,谁想到最后看到的只是满地干草般让人忧心的禾苗。

姜方家买来的田地多是旱田,也有三分之一的水田,可不管是水田还是旱田都注定颗粒无收。

田边站满了忧心忡忡的村民,只盼望老天能下场雨,至少还能赶着种些土豆,头一年的米粮除了交了税粮,也吃的吃卖的卖,没剩下多少。而此时米粮铺子里的粮食已是前几年的几倍了,若能收些土豆红薯之类的,到了冬天也不怕饿死人。

已经有几拨人来姜家,有要卖房的,也有要卖地的,因姜方有功名在身,这时候能买地,也愿意买地的人不多,只能盼望姜方能看在乡亲的面上帮上一把。

甚至还有要往姜家卖人的,姜方虽然可怜这些人,这时候也知道家里不能再添人口了。

买人和买地不同,买地最多就是没有收成,等明年旱情缓解了对姜家影响不大。

但买人就不同,除了买人要拿的银子,人留在家里也要吃饭,每月还要给月钱,姜方认为家里已经没有什么收入了,之前家里赚的银子也都被姜老太给带走,一家人已经是坐吃山空,哪禁得起再进人?

若不是不忍心,他都想把家里现有的人都卖了,毕竟地不能种了,留那么多闲汉还能吃,可一想到不但是卖人不好卖,真卖了这年景可不是把人往死路上推?最后只能打消这个念头。

问过几次愿意把卖身契还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找出路,可这年头到处都灾民,他们更是连立足之处都没有,离开姜家就只能死。

跪在姜方面前千求万求,姜方也没忍心真让人走,左右家里之前听姜云浅的话存了不少粮食,怎么着也能把今年熬过去了,但吃食上肯定是要省的不能再省。

姜云浅手头上有不少银子,连银票都有好些张,只是夏氏的意思不能让姜方知道,姜云浅也就顺势都藏好了,真都吃不上饭了,姜老太再不好,姜方也不能不管她,到时知道自己手上有这么些银子,还不定都拿去孝敬老太太了。

她倒是动过趁机再买些田地的打算,可一想到若是瘟疫来临这里好些年都缓不过劲,荒地肯定要多,买地也未必安全,还不如进京后再说,何况她也没打算做个地主,之前买花旺家的地看中的也是十几亩黄芪。

村子里日子还算好过,除了家家户户都有存粮的习惯,几家的井里还能打出水也是一个原因。

可就苦了镇上住的了,镇上的人家也不都是人人家中有井,一多半的人吃水都要到镇上的水井去挑,旱的久了,镇上的井水也不怎么出水,打上来的水也都浑着泥沙,可就是这样的水还得排着队等候。

更不要说镇上的人很少有种地的,家里的粮食也都是在米粮铺子里买,粮食这一涨价,人人叫苦不迭。

因干旱,很多人都没有工去做,赚的少了,粮却贵了,可不等着要人命吗?

这边情况艰难,连县城里的日子也不好过,河里的水几乎断流,到处都是因水位降低而露出来的死鱼死虾,发出阵阵难闻的气味。

肖天佑站在河堤上望着一片荒凉,说不出是难过还是什么,好在有他在这里坐镇,朝廷给拨的赈灾粮运来的很快,只是上千万斤粮食,运到了不足一半,肖天佑都一一记在心里,却完全没显露出来。

如今县城的几处水源都由官兵看守,每三日挨家送一回水,能保证人不被渴死就行,至于粮也是每天一次分了三个施粥点,同时发放,都是比对籍帐发放,也不怕有人会多领冒领。

好在,有肖天佑坐镇,运到的粮食没有人再敢伸手,每天一顿,倒也没饿死人。

又过了半个月,眼看天气不再那么炎热,虽然也下过零星的几场小雨,可旱了太久,那几场雨连地面都没有打湿就很快地蒸发掉。

好在许多口已经干枯的井水开始往外冒水,旱灾带来的困难倒不那么严重。

而肖天佑的神色却一日比一日沉重,眼看天边不时聚集又散开的乌去,除了因干旱带来的担忧,他最怕的就是突降大雨,过干的土地能不能够承受得了一场暴雨的洗涤?

摸了摸怀里放着的锦囊,里面是离开镇上之前,姜云浅与蛇毒丸一并送来的一张药方,据说按着上面的药方熬治就能熬治出防治瘟疫的药材。

肖天佑没有怀疑姜云浅为何会想到防治瘟疫,只要是学医的都会明白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肖天佑虽然还在纠结,手上拿了把柄却不好送出去,毕竟事情还没有发生,证据也显得苍白无力,最多也就是能让皇上对这边的灾情多上心一些,到最后对他也没有半分好处。

可让他眼睁睁地置人命于不顾,他又做不出这种丧尽天良之事,可哪怕是做好最坏的打算和准备,他也不敢保就能在拿到陈家与太子勾结的把柄之时,还能保着百姓不遭受灾难。

肖天佑重重地叹了口气,招来心腹,让他跑一趟庆余堂,像收购药材这种事,还有谁比庆余堂更合适了?

就算过不了良心那关,不能让陈家的阴谋得逞,但也不妨碍他小小地算计一下陈家和太子。

这几日有人到刘家峪来收药材,虽然什么都收,但姜云浅观察了几次,这些人问的最多的却是黄芪,姜云浅不由得就上心了。

她还没对肖天佑提过治疗瘟疫的药方,也是没打定主意要不要相信他跟陈家没关系,可瞧着这些来收药材的人不再掩饰,甚至还有些急迫,姜云浅倒不急了,显然因为王北王南兄弟俩手上存着大批黄芪,陈家收不上来黄芪,急的已经顾不上会不会引人怀疑。当然也要防着他们狗急跳墙。

好在王北王南囤积时都很低调,陈家人就是怀疑他们手上有大批黄芪也没办法,还能真上门明抢了?

不过,那些人没少到姜家来,都在游说姜家把黄芪卖给他们,甚至张氏还认出其中有两个之前来过姜家,正是上次他们一家出外‘访友’之时,他们成功地说明姜老太,要用大价钱买姜家的黄芪,姜老太一时财迷心窍,同意把黄芪卖给他们。

只是苦于没有钥匙,还把门锁给砸坏了,好在张氏几人机警,硬是拦着没让姜老太把黄芪卖了。

因为第二日姜老太借口家里的下人都敢跟她对着干,说什么都要再去买个人回来侍候,结果就把雪烟给带了回来。

所以,当张氏指着那两人说给姜云浅看时,姜云浅就多瞄了两眼,还真是‘熟’人,前世在陈家也见过几次,只是他是陈家外宅的下人,与姜云浅并没有说过话,但模样还是记下了。

果然,这些是陈家派来的人,姜云浅更加不能把黄芪卖给他们,只是这些人没收到足够的黄芪哪里甘心?知道姜家有不少黄芪,甚至要冲进院子强买。

最后还是徐繁带了人过来,才把这些人给治服了。可治服了又如何?除了打一顿,最后还是得给放了。

姜云浅望着那些人一瘸一拐离开的背影,深深地觉得这辈子她跟陈家结下的梁子更大了。

可早就是不死不休的局,只是怕又能如何?还不如想想怎么扳倒陈家了。

因姜家出的事,刘家峪的村民更加不愿把手头上的黄芪卖给这个强盗一样的收药人,有些怕夜长梦多的,干脆就将药材赶紧送到鹏程药材行。

王北王南收药收的手软,早两日就回了县城的肖天佑倒是躲了轻闲。

王三春边收药材边嘟囔,无非就是肖天佑赶个好时候,可累坏了他们这几个东家了。

王北王南也不理他,总不能告诉王三春,肖天佑回县城就是因为他还要负责旱灾中百姓们的吃喝,还要防着陈家暗地里使坏。

如今肖天佑在县城里怕是也不轻闲,只是收购黄芪这种事也不用肖天佑自己出面,只需透露一点消息,那个一心想要打探肖天佑来历的方仕衡就能把事情都办的妥妥的,甚至都不会有人将收购黄芪的人与岐王联系在一起。

只是瞧着囤积了一天比一天多的黄芪,王北王南也发愁,虽然有姜云浅之前的提醒和陈家的异常,但这么多的黄芪用得了吗?

好在肖天佑说了,不管陈家的阴谋得不得逞,这些黄芪都算他的,而且还是高出正常价两倍的价钱来收,王北王南虽然要去京城了,可谁跟银子有仇?反正都知道肖天佑的薰香丸已经要在京城里卖了,往后他比谁都有钱,不宰他宰谁?

☆、第153章 都在想法子赚钱

王三春就是个没主意的,这些年光长年纪也没怎么长脑子,既然王北王南让收就收,在他看来这两个小叔叔,别看年纪小,做生意可是好手,既然他们让做准错不了。

自从那些人到刘家峪以收购药材之名,其实却是想要强买之后,刘家峪的人就都防着了。

姜方也开始发愁,虽然之前姜云浅让家里多买了不少粮,可人口也多,粮食总有吃完的一天。

而且,之前有人上门来卖人卖地时姜云浅就跟人哭穷,只说家里也没钱了,姜方看在眼里就记在心上,在他看来家里如今是真没什么余钱发了,之前卖薰香丸一个月能赚二十几两,可去了给下人们的工钱就不剩多少。

而且,那些银子还让姜老太去买了地,后来的赚来的更是都被姜老太握在手里。

如今薰香丸不卖,更没没收入了。

虽然徐繁和张氏他们都表示,若家里真没钱了,他们的工钱先不急着给,可就是这样总坐吃山空也不是那么回事。

思来想去,姜方都觉着自己是一家之主,不能家里的事都扔给老婆孩子去操心,他也要肩负起一家人生活的重担。

于是,想了一夜之后,姜方起了个大早,只说去镇上找刘二伯喝酒,夏氏也没在意。

姜方的腿已经好的差不多,不仔细看已经看不出瘸,姜云浅也说要让他没事多走走,有利于腿的恢复,平日姜方除了看书就在院子里转,既然他愿意出去走走当然最好了。

姜方来到镇上,转了一圈也没找到他能做的事,如今还能拿到工钱的就是苦力,但他一辈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除了读书也就能编几个篓子,可赚来的钱还不够一个下人的月钱。

姜方边走边叹气,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他在镇上绕了一圈,还真被如今的物价给吓着了。

原本一斗米五十文,如今都长到二百文,好在家里存米还有很多,不然光是吃饭都要吃不起了。

相比米面涨价,肉价长的倒不快,可也比从前贵了不少,姜方转了一圈,最后也没找到事做,好在来之前带了一壶水和两张饼,中午也不怕饿着。

随便喝了两口水,又吃了一张饼,姜方就在一家的房檐下坐着,上面有遮,天也不太热了。

瞧着街上行色匆匆的人,姜方心情越发沉重,早知今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