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都跟着要化了。
可为何这些年以后,再听姜方唤她‘娘子’,她毛骨悚然呢?
姜方喝完药茶,再次埋首书中,夏氏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喊几个孩子也过来喝茶,虽然有淡淡的药香,甜丝丝的小孩子都喜欢,姜云浅当然也不会落下,听夏氏喊她,应了一声跑回屋子。
夏氏给姜云浅倒了一碗药茶,看外面王南伸着脖子往里面看,低声念叨,“浅丫,往后你就别去山上采药了,咱家如今有了五十两银子,也能过上一段,等阿娘和你阿爹的身子好了,这个家的担子就不用你一个人担了。”
姜云浅一口药茶噎在喉间,知道夏氏是不想她跟半大小子走的太近,也是为了她的名声打算,心里叹了口气,点头应下。
大不了往后药材行的事她就不参与了,也不要那哥俩的分红了。至于说家里收下的五十两,有二十多两是卖蛇的,剩下的大概就是这次药材的分红。
姜云浅之前还打算多抓几只蛇把这个银子顶上,就当她在药材行的入股,如今看来她想的太天真了,夏氏和姜方肯定是不想她跟王家兄弟牵扯太深。
既然如此,她也只能换个赚钱法子,至于王家兄弟多给她的二十几两银子,姜云浅也不认为自己拿的亏心,若不是她给出主意,这兄弟俩也想不到这个生意,虽然给了她二十几两,但显然他们这回也没少赚,往后也会赚的更多,就当这二十几两是答谢她的了。
至于说她还想赚钱开医馆这件事,倒也不怕没机会,她挺信得过王家兄弟的为人,又有一手制作药丸的本事,往后渐渐还能拿出不少‘师父’教给的药方,大不了就先做些药丸去卖,只要跟那兄弟俩说好,让他们也见到利益,他们也不会到处去嚷嚷这事。
姜云浅倒不怕她编的所谓‘师父’在他们那里说不通,别人都当她真认了师父,但那几天她的下落这兄弟俩都清楚,有没有这个师父他们都知道,再编‘师父’的理由他们是不会相信。
但之前她也说过家里有医书,还从上面学会认不少的药材,这回再说会做药丸,他们就是起疑,也不会放着到手的利益不要,看来回头去镇上还得重新跟他们商议此事。
比起要一直在药材行里待着,姜云浅还是挺喜欢这样更随意的生活方式,她也相信以那兄弟俩的聪明,之前收过的药材他们都能上手了,若真遇到太偏门的他们过来问问她也不是多大事,这点小事夏氏也不会拦着。
想好之后,姜云浅就没再到院子里去,任王南脖子伸的老长,也没看到姜云浅再露头,还真是把他带来的人当成自家的雇工来用了?
直到药材都翻好了,肖天佑在王南眼前晃了晃手指,王南才回过神,肖天佑半眯着眼道:“王南,你这脖子长的都要赶上集市上卖的那个让人拎了脖子待宰的了。”
王南一脚踹过去,“你才是乌龟王八蛋!”
肖天佑揉着被踹的挺疼的腿肚子,这死小孩下脚还挺重,不过,他明明说的是大白鹅啊。
见姜云浅没有要再出来的意思,夏氏也已经不只一个眼刀子飞出来了,王南再不识趣也明白该走了,跟夏氏招呼道:“婶儿,我先走了,明儿早上让我家伙计来拿药材啊,回头你是让浅姐儿跟我们去镇上过秤,还是我把钱给带回来?”
夏氏难得朝王南笑笑,“婶儿信得过你。”
得,意思很明显,明儿就没打算让姜云浅跟着去了,卖多少钱你给送来就成。
王南闷闷地带着肖天佑离开,却没听到夏氏跟姜云浅道:“浅丫,你可得当心些,这个王南可不是什么好饼,就他那名声别带累了你,往后你都离他远着些。”
姜云浅倒没替王南说什么好话,前世她也跟夏氏一样一样的想法,就是这辈子,两人的结交也不是从他要抢她的人参开始?说起来,王南也真不是什么好饼。
见姜云浅听进她的话,夏氏总算放下心来,她心里一直就隐隐不安,自从姜云浅从山上救了王南开始,他们家和王家的关系就越来越近密了。
之前说是因为姜云浅救了王南,说出去别人还能理解,可这王南兄弟俩开了药材行,姜云浅若是还继续采药难免就要卖到他们那里,一来二去她真怕传出闲话。
说实在的,她还真不愿意跟王家人走的太近,那一家子都是什么人啊?那名声虽说不是臭不可闻,但谁家有个女儿都不愿意嫁给他们家的儿子,有了儿子也不愿娶他们家的闺女。
就是她看着还不错的王北都十六七了,不还没定上亲?更别提村子里、甚至镇子上,一提起来就让人变脸色的王南了,反正他们家的姑娘可不能跟王家的儿子扯上关系,就怕坏了名声往后不好嫁人。
姜云浅明白夏氏的担忧,若不是与王北兄弟接触过,她也不会觉得他们还不错,既然阿娘都是为了她好,她也不会让夏氏心里一直揣个事,应的倒是干脆,反正往后让他们帮着卖药丸做的隐蔽些就是了。
☆、第91章 王南这孩子也挺好的
娘俩是坐在堂屋的小马匝上说话,姜方在自己的屋子里看书,夏氏的话他都听到了,摇摇头,道了一句:“妇人之见!”
夏氏一个高窜起,利落的哪像病了多年,可看了看那屋子,姜方手上还拿着书看的认真,到底没说什么。
姜云浅却心头一动,瞧阿爹这意思倒像是对王南观感不错,那阿爹这是同意她和王家来往呢?还只是这么一说?
她却哪里知道,这些年姜方看多了白眼,尤其是来自姜家人的,从前都想着他做了官能够跟着沾沾光的亲戚们,自从姜方的腿坏了之后,哪一次见到他时不是拿着白眼看人?那趾高气扬的让姜方原本还是很坚强的心都慢慢脆弱了,若不是姜云浅那番如当头棒喝的话让他重新振作,姜方说不定还沉浸在他的悲伤之中呢。
而原本与姜家不合的王家这时候倒没有落井下石,虽然每次看到他时那眼神都有些闪烁,姜方从里面却只是看到同情,并没有如姜家人那样的幸灾乐祸。
尤其是这次与王老太一家接触之后,姜方更是觉得这家人是讲信义,可结交的,像王南被姜云浅救了这件事,若是放在自家阿娘身上,她八成是要装糊涂,哪会像王家人这样带着礼品登门道谢?
虽然他还不知道王老太私下里还给了姜云浅二十两银子,单就那些礼品就已经让他从中看出王家人是知恩图报的。
还有这次送过来的五十两,说是姜云浅抓蛇赚的,若是王家心黑一些,这些银子自己就留下了,姜云浅不说,他们也不会知道,但王老太不但没这样做,还亲自登门把银子送来,可见这人讲信用,跟这样的人打交道也不怕被算计。
第二日,王南一大早就推着自家的小车过来收药材,姜王村去镇上的路窄又不好走,大车进不来,姜王村最多的就是这种比独轮车大不了多少的小双轮车。
见王南自个儿过来没带昨日的伙计,夏氏出来打个招呼,还给王南端了一碗药茶,让王南受宠若惊,一口药茶喝下去,把空碗还给夏氏,一句话都没敢多说地开始干活,夏氏却盯着王南若有所思。
昨晚姜方跟她说了很多,将姜家人和王家人都细细地说了一遍,夏氏听了也赞同姜方的观点。
不说王家人如何有信义,单就姜家人这些年的冷嘲热讽就已经成了她心里的结。
之前姜方没有同她说过对姜家人的看法,夏氏只当他还是念着亲情,也不好对姜家人太冷淡,尤其是连婆婆那样的人姜方都能忍受,别人不过说几句不好听的,姜方应该都能忍吧。
却不知姜方对姜老太忍着,那完全是因为姜老太是他的阿娘,别的姜家人也就是沾亲带故,他可没有想要忍的意思,之前不与之计较也是因为他自卑自弃罢了。
当然,姜家人也不都是不好的,除了那些势利小人,还有不少像五堂弟家对他们就很不错,这些年也没少帮衬他们,姜方和夏氏都记在心上,只是没有能力无法报答,往后日子好过了,当然要回报的。
得了姜方的准态度,夏氏腰板更挺直了,之前还因在意姜方的看法,不得不处处忍着姜家的一些小人,才会造成她胆小怕事的性子。
如今,她完全不用顾及这些,孩子们还小,她不拿出当家女主的态度,孩子们往后还得被欺负了,有了姜方支持,她的身子也越来越好了,往后还真就不怕什么人。
王南装药材的时候,夏氏就在旁边拿着空碗跟王南说话,也不知是这小子当着夏氏紧张,还是真长大了,说话也不像从前那样张嘴闭嘴自称爷,那小嘴甜的,倒是把夏氏哄的直乐,心里直感叹,姜方不愧是一家之主,看人的眼光果然比她要准,这个王南果然不像别人说的那样混账,瞧说话办事都跟在外面历练过的大人似的。
夏氏看王南顺眼了,也愿意跟他多说两句:“王南,你家伙计呢?咋让你这个大老爷自个儿过来干活了?”
王南尴尬地挠头,也不知夏氏是真问肖天佑,还是纯粹就是拿他解闷儿,可夏氏问了他也不能说那位大爷还没起呢,而且,他昨日被姜云浅冷落了,见姜云浅只顾着跟肖天佑说话不理他,心里酸溜溜的,干脆过来时就没喊肖天佑。
再说,逗逗闷子还成,若真是把那位当成力工来使,往后谁知他会不会翻旧账。
可过来之后却连姜云浅的影都没抓着一眼,也够郁闷的,难道他的像洪水猛兽,姜云浅还躲着他不成?
瞧了半天了没看到姜云浅,却还要打起精神应付夏氏:“家里还有不少活要他做,再说就他那小身板,可没我强壮。”
说着,朝夏氏显摆显摆他强壮的手臂,惹的夏氏‘呵呵’直笑,“王南,你干活累不?又口渴没?婶儿再去给你端碗茶过来喝。”
这孩子不接触不知道,一接触还挺有趣的,往后再来家里她就对他好一点。
“有劳婶子了。”王南也不客气,虽然瞧不出这是什么茶,喝在嘴里甜甜的,却不像是任何一种糖的甜,喝完还怪舒服的,王南本来就爱吃甜,像甜汤什么的最是没抵抗力了。
只是他与夏氏喝了感觉又不同,夏氏喝完了只觉好喝,王南心里却多了些别的想法,茶里有药香,又好喝,姜云浅平日又喜欢捣鼓一些药材,莫不是这也是药材泡出来的?
就夏氏这破身子,能让她喝的,肯定不会对身体有害,他们药材行可不可以也弄些这样的药茶来卖?一小包一小包,也不用卖的多贵,肯定比药材好赚,平日不用去县城卖药时就可以带着卖一些,也好过只出不进。
只是王南有心眼,不是他看不起夏氏,这个女人没主见是出了名的,她能知道喝就不错了,也不要指望她能知道自己喝的是什么,这药茶八成就是姜云浅那丫头捣鼓出来的,回头还是问她好。
喝子三碗药茶,王南把药材都装上车,跟夏氏道别后,又深深地瞅了几眼姜云浅住的屋子,可隔着纸糊的窗子什么也看不到,只能带着遗憾出门。
而此时的姜云浅已经起早去了山上,昨天她下山时在山上又下了几处钩子,就是要看看能不能有蛇上钩,天越来越冷了,蛇也不怎么出来了,前些日子每天还能钓两条蛇,这几日却是两日也未必能钓上一条,再过些日子她就是下钩也不会有什么收获,到时也就不费这个事了。
却不想到了山上一看,姜云浅只觉着惊喜太大了,虽然只是钓到一条蛇,可这条蛇比她之前钓到的任何一条蛇都珍贵不是?
虽然不知道这条与咬王南的那条是不是同一条蛇,却都无法改变这条蛇就是八步倒的事实,就这一条蛇,若是拿去县城就能卖上百两不只,不单是因为这八步倒难见,更是因为八步倒比别的蛇都毒,而蛇毒更是以毒攻毒医治一种恶瘤的良药。
这条蛇姜云浅就没打算卖了,她记的很清楚,前世她记着京城有一个位高权重的大人就是得了那种恶瘤,看了无数大夫都没有看好,最后求到陈家人,当时的陈老爷就给开了一味药,里面要用到的就是八步倒的蛇毒。
只是他派了人到处求买八步倒蛇,到了也没有人抓到,那位大人最后拿着药方却苦于无药郁郁而终的,从拿到药方到最后大人去世前后也不过两个多月。
姜云浅也研究了那个方子,方子也确实是很对症,只是里面的药多是些固体强身的,只有那个八步倒蛇毒才是真正有用的药材,只可惜这蛇太难见了,所以上次王南被八步倒咬伤时姜云浅才会觉得不知是他的幸还是不幸,毕竟这种事可不是谁都能遇上的。
既然这辈子被她提前抓到八步倒,那么等那位大人发病时,她是不是可以献上此蛇,借此再攀个高枝呢?
可姜云浅又想到一点,那位大人据说是太子的人,她这边刚救了肖天佑,过后再救了太子的人,会不会让肖天佑觉得她是棵墙头草?若是因此怨恨上她,还不如当初她就不救肖天佑,也就不会让肖天佑记着她了,那时她再救那位大人肖天佑就是知道是她救的也不会把她如何。
想来想去,她都觉得救那位大人眼前的好处是有了,但长久看来却对她极是不利。
而且,据说太子之所以做出那么多的荒唐事,多半都跟那位大人前期的教唆有关,若是那位大人一直好好地活着,到最后肖天佑能不能斗得过太子?太子又会不会更加荒唐呢?
就是等她救了那位大人,等太子知道她曾经还救过肖天佑,她会不会就里外不是人?还真是让人纠结无比。
不过再纠结也是往后的事,她现在还有好多事要忙,这蛇抓了也不能放,她也没打算把这蛇卖了,干脆就养起来好了,至于将来救不救那位大人就只能再说了。
☆、第92章 又懒又能吃
姜云浅回家前先把蛇装在布袋里再放到姜方编的篓子中,上面再盖上一些药材叶子,夏氏看了也不会想到篓子底下还放着一条蛇,她从来不会去动姜云浅采来的草药,自然不会知道姜云浅前面刚答应她不再捉蛇,这上山就又捉了一条,还是奇毒无比的八步倒。
这种八步倒蛇不会很大,一般长成了也就二尺来长,这条还算大的也不过三尺来长,细细的一条,放在哪里都不显眼,但姜云浅却没想把它养在家里,毕竟家里还有几个小的,万一哪个淘气把蛇翻出来再被咬了呢?
之前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