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少密谋,也拿了不少地人。
其实这些人,武则天从未放在心上,因为他们,终究只是癣疥之患而已,不足为惧,几个御史,加几十个差役,就可以彻底消灭。
而真正可怕的,却是那些高门,尤其是五姓七家这种足以影响天下的巨大门阀,他们是绝不会把鸡蛋都放进一个框子里的,当自己的地位稳如磐石的时候,他们自然会向自己效忠,可是一旦局势出现一丝变化的可能,那么他们就随时要为自己准备好后路了。
甚至武则天怀疑,已经有一些人前去了山东,只要时局再溃烂一些,他们便会毫不犹豫,与琅琊王李冲勾结一起。
一旦勾结……那么……
武则天几日没有睡过好觉,所以此时,她显得很是疲惫,一个人能力再大,终究是有局限,她虽然已经稳住了禁军,压服了李多柞,可是这并不代表,自己可以高枕无忧。
情况,很不乐观。
当捷报传来的时候,有宦官匆匆拿着捷报送到武则天跟前。
武则天也是大为愕然。
孟西的捷报,按理,孟西是不可能会有捷报的,哪儿,压根连防务都可谓是形同虚设,只有那么一个小小的团结营。
而这团结营,武则天猛地想起自己从前一拍脑袋重设的一个军事机构,等到她真正开始问及的时候,这才知道,这团结营,根本就没有任何破贼的希望,因为……这是一群乌合之众。
况且只是一百七十余人驻扎,若说指望他们勉强弹压一下小型的民变或许可以,不过南衙这边得出来的分析,却是孟西团结营,只怕连剿灭山贼都指望不上。
这样一支稀里糊涂的武装,甚至连召回神都,让他们辅助大军守城都不抱希望,任何的军事部署,无论是哪位大将军的脑子里,都不曾想起这么一支军马来。
武则天忙是打开报捷的奏疏。
杀贼两百一十三人,首级两百一十三具,俘贼三百二十一人,大获全胜!
大获全胜!
歼敌五百。
武则天动容了。
她先是迟疑,旋即眼眸里掠过了一丝疑惑。
她不得不疑惑,因为孟西的防务,她有过关心,而之所以关心,只是因为公主下落不明,就在孟西至今没有音讯,还有……那儿有个秦少游,秦少游这个家伙,至少算是老熟人,多少要关切一些。
正因为她清楚那儿只有一百七十多个团勇,所以她才对这份报捷的奏疏产生了怀疑。
因为……这不可能!
李多柞已是闻讯赶来,这位大将军,其实也一夜没有睡好,实在是武则天给他的压力太大,而同时,他又有些蛇鼠两端,生怕到时琅琊王成事,自己不能及时臣服,因而丧失现在拥有的一切。
这是绝大多数军将的想法。每一个人都在观望,每一个人都在迟疑不决的下着赌注。
这是一个没有忠诚的时代,即便是有忠诚的人,也会产生怀疑,自己到底是忠诚于皇族呢,还是忠诚于现在这个天子呢。没有答案,谁也没有答案!
武则天已让人将捷报送到了李多柞手里。
李多柞看过之后,瞳孔收缩,随即,他重重松了口气,他忙:“恭喜圣人,贺喜圣人,孟西团结营初战告捷,此乃大喜之兆!”
武则天却显得很谨慎,因为她很怕闹出笑话,现在这个时候,任何一个笑话,都可能动摇掉自己竖立起来的任何威信,她不由道:“这份捷报,可信么?”
“可信!”李多柞十分笃定的道:“若是孟西那边,假传捷报,必定是语焉不详,孟西就在天子脚下,想要揭穿,容易的很。可是这份捷报,却是十分详尽,圣人,它上头说,斩首二百多级,这些首级,是必定要呈送神都,进行效验的,还有两百多个俘虏,既然它言之凿凿,那么到时候若是交不出来,就是欺君罔上之罪,若是弄虚作假,大可以说贼人落水,不胜其数,又或者说,贼军逃之夭夭,追之不及,岂会有人冒着欺君罔上的风险,如此胆大妄为,所以臣几乎可以料定,这个捷报,绝无虚假。”
李多柞毕竟是一员老将,军中之事,耳熟能详,这些东西,怎么骗得过他的眼睛。
有了李多柞的肯定,武则天便不由惊叹,如果是真的,这意味着什么?
………………………………………………………………………………………………………………………………………………………………
第三章送到。
第一百三十六章:官拜都尉
消息实在是太惊人了。
以至于武则天都是惊讶到了极点,不由失态。
而她的目光落再李多柞身上,却见李多柞露出喜色。
显然这一次李多柞觉得自己站对了队伍,贼军渡河的必定是精锐的先锋,这样的先锋军马,尚且不如两百之数的团结营,由此可见,这晋州贼军,也不过尔尔。
不过李多柞依旧感到吃惊,团结营这些乌合之众,怎么就如此彪悍了。
他找不到答案。
而武则天却有了答案。
这一切所有的变数只有一个,那就是秦少游。
秦少游……这一次真是给人刮目相看。
武则天不由长吐一口气,道:“好一个孟西团结营,好一个秦少游。”
她忙是道:“晋州贼军受挫,必定要重新卷土重来,此番必定是全军出击,以大将军之见,理应如何?”
李多柞不由道:“圣人,城中禁军,不可妄动。”这是第一次,李多柞说出了肺腑之言。
他深深的看了武则天一眼,道:“禁军之中,多有与宗室勾结之人,陛下登基不过数年,这些人,岂可轻易铲除,贸然放禁军出城,若是这其中,有图谋不轨之人,岂不是要坏大事?所以以臣的愚见,想要约束禁军,唯有将他们稳在城中,才最为稳妥。”
有了团结营的一番作为,使李多柞感到,胜利的天平,应该还会倾向于武氏这一边,既然如此,他便彻底的打消了蛇鼠两端的念头,继续道:“城中的禁军,最好令侍御史驻进去,以防生变,一旦有人不轨,可立即命人拿下。”
“至于河北贼军。他们此番受挫,虽会大举渡河,不过却绝不敢似之前那样猖獗,所以臣以为。他们必定是步步为营,小心谨慎,这就给了朝廷从容布置的时间,只要圣人在京,花费一些时日。整肃禁军,此后再一举出击,必定大功告成。”
“这里头最关键的,就是时间,必须拖住贼军,使他们进展缓慢一些,至少……也需要十天半月,这十天半月之内,臣一定鼎力协助圣人,想方设法。整肃南衙各卫。”
“拖住……十天半月……”武则天蹙眉。
话说的是轻松,可是真要做到哪里有这样的容易,要知道,那晋州折冲都尉杨绍福也是身经百战之辈,虽然受了小小挫折,可是绝不是省油的灯,毕竟他的手里,还有万余府兵,这城外,有什么人可以拖住他?
李多柞深深看了武则天一眼。道:“孟西团结营,战力可谓不俗,令人刮目相看,圣人何不下旨。令他延缓战机,在这洛阳城外,对贼军进行骚扰,已减缓贼军的速度,若能如此,则大事可定。”
“可是……秦少游有兵不过两百。而且经此一战,已是将老兵疲。”
李多柞摇头:“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武则天犹豫了。
秦少游给她的惊喜实在太大,而这个功劳,确实某种程度上,减缓了武则天眼下的危机,否则武则天深信,似李多柞这样的老狐狸,就算暂时压服,可也绝不可能轻易的交心,只是……现在秦少游的处境,只怕比自己想象中更加凶险万分,他已立下大功,岂可再让他孤军奋战。
武则天不由闭上了眼睛,露出几分踟蹰之色,本来以她的性子,是绝不可能如此犹豫的,可是……
她幽幽叹了口气,最后深深看了李多柞一眼,道:“大将军以为,秦少游有几分的把握。”
李多柞镇定自若的道:“九死无生。可是……他能救更多的人,能使圣人江山永固,圣人,这秦少游,如此看来,确实是个干才,可是……事已至此,牺牲他一人,可是所得的……”
“够了!”武则天猛地张眸,露出严厉之色。
李多柞大为惶恐,忙道:“臣万死,只是臣每一句,都是为社稷着想,还请圣人三思。”
武则天开始变得暴躁起来,她的情绪很不稳定,在这秋日里,她竟觉得浑身有些燥热,于是索性长身而起,很是不安的在这堂中来回踱步。
良久,她猛地闭上了眼睛,驻足道:“婉儿……”
君臣的奏对,上官婉儿听得真切,心里早已焦急万分,这时听了武则天的话,忙道:“臣在。”
武则天一字一句的道:“敕命秦少游……为河南武骑团结营都尉,辖各团团结营,抵御贼军,务必使贼军羁绊于孟西。可是……”武则天深吸一口气:“告诉他,若是万不得已,可令他,迅速撤回洛阳,万不可以自己的性命为儿戏,朕要的是人,天塌下来,也不用他一个秦少游来顶着。”
都尉一职,可谓是掌握一州兵马的高级武官了,虽然这个时候,州只不过相当于后世的府,可好歹,这个都尉却属于京畿府的都尉,级别上,其实比寻常的都尉要高一些。
只不过……这团结营的都尉,就未免有些水份。
上官婉儿不由松了口气,虽然圣人让秦少游抵挡贼军,可是也给了秦少游一条生路,打不赢,你可以跑,洛阳城的城门,随时可以给秦少游提供庇护。
想必………以秦少游的性子,不至于脑子发热,乃至于奋不顾身吧。
上官婉儿忙道:“臣这就草诏。”
李多柞却是心里惊疑起来,当今圣人,是何等心狠手辣的人物,怎么对那个小小校尉,反倒就妇人之仁起来了。
他眼角的余光撇过了上官婉儿,却见方才表情凝重的上官婉儿,在接受到这份旨意的时候,却是露出了轻松之色,李多柞心里更疑,真是见鬼了,奇哉怪也,姓秦的,莫不是面首吧。
…………………………………………………………………………………………………………………………………………………………………………………………………………………………………………………………………………………………………………
当一队飞骑抵达了团结营的时候。
团结营里一派安详。
旨意下了之后,数十个飞骑不敢久留,多半是生怕贼军渡河,还是性命要紧,于是飞快去了。
秦少游看了圣旨,见到都尉二字,心里大为痛快,果然是多年媳妇熬成了婆,卧槽,人生得意啊。
可是前头的武骑团结营五个字却又刺瞎了秦少游的眼睛。
卧槽,养着一队孟西团结营就已让自己快要破产,这一次,整个河南的团结营送送到自己手上,作死啊,这是作死啊,莫非圣人以为,自己是国民老公,拿自己当凯子呀。
他不由摇头,把眉毛皱成川字。
猛地,他想起一件事来,抬眸道:“几位钦差……公主殿下就在这里……咦……人呢……”
“校尉,他们已经走了。”
“走了!”秦少游有点儿脑子转不过弯,他当然知道这个地方很危险,可是这些家伙,跑的比兔子还快,公主殿下怎么办?
他收了旨意,虽说现在,他是辖制河南各路的团结营,不过……这显然是笑话,因为现在各县的团结营连一只兔子都看不到,怎么辖制。
这显然……是京师里的那些个老爷们从未深入过基层,一切都是拍着脑袋想当然,真以为只要旨意下来,各路的团结营嗖的一声就到孟西了。
总而言之,这份旨意,对于现在的秦少游来说,完全没有任何的意义。
秦少游摇摇头,回到大帐,便见李令月还在帐里侧卧着睡下。
这两日。她倒是很辛苦,秦少游蹑手蹑脚,不妨李令月张开眸来,禁不住道:“我想起一件事来。”
秦少游道:“不知殿下想起了什么。”
李令月不由黯然道:“后日就是本宫的诞辰,哎……看来是过不成了,你什么时候送本宫回洛阳。”
秦少游一摊手:“本来有个大好的时机,只是可惜,等我想到,要把人喊住的时候,却已经迟了。殿下要过诞辰么?不知殿下年方几何?”
李令月冷笑:“你问这些做什么,贼兮兮的,不像好人。”
秦少游叹口气,道:“不过是想,到时候给殿下过一个别开生面的诞辰罢了。”
正说着,外头的方静一脸疲倦的进来,道:“秦校尉……”
秦少游正色道:“该叫秦都尉。”
“是,秦都尉……”方静作揖,道:“一切都已布置妥当了,只是不知……秦都尉到底有何退敌之策?”
秦少游微微一笑,道:“天大的事,也没有给公主殿下做诞辰要紧,像你这种丘八,怎会明白什么事是紧要还是次要,做人,最重要的是什么?”
方静苦笑道:“殿下,现在情况紧急,我们的斥候,已经察觉到,对岸在大举搜罗舟船,看来是打算大举渡河,准备进犯了。”
秦少游摇头道:“你错了,这其实并不要紧,做人,最紧要的是开心!”
……………………………………………………………………………………………………
第一章送到。
第一百三十七章:一战而胜
河北。
就靠着这堤岸,大量征集来的船只运载着辎重和人员,开始朝向对岸划去。
靠着这河畔的依依垂柳,晋州都尉杨绍福腰系着配剑,一身锦衣布甲伫立于此,而身后数十个将佐将他团团围住。
风吹着他的下颌长囊,他遥望看着河水的对岸,河水之上,升腾起浓浓的雾水,此时是黎明时分,对岸的情况,根本看不真切。
只不过……先锋的一次挫败使他变得谨慎了一些,而当他得知对岸不过为数两百不到的团结营时,倒是教他一时愕然。
先锋王陵的本事,他是略知一二的,他的部众也不可谓不骁勇,正因为如此,他才不相信对岸传来的消息,可是有些事由不得他不信。
杨绍福绝非等闲之辈,当年他随尉迟恭横扫突厥,从一个小小的队正攀上都尉的高位,是在疆场上,一刀一枪厮杀出来的。
当对岸的消息传出,军心便开始出现了一些动摇。
面对这样的情况,杨绍福立即选择了渡河,因为给予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必须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