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杨虎城三人却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其中张学良执意早日放蒋,和谈可以等蒋回去后继续,见两人不同意,他竟然私自陪同老蒋夫妇同乘一辆车悄悄地开往西郊机场。张学良这样做,是想以负荆请罪的磊落仗义行为,替老蒋挽回面子,向全国表白发动兵谏的无私胸襟,以实现蒋领导下全国一致抗日的局面。周公事后才得到消息,急忙赶去机场,可是飞机却已经升空了。结果老蒋一到南京,就下令将张学良软禁起来(注1),陕南的东北军官兵得知后顿时炸开了锅,群龙无首之下很快分裂成主和与主战两派,并产生了激烈分歧,甚至发展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延安的太祖在接到周公发来的紧急电报后,在指示周公代表赤色党向南京政府提出严正交涉,要求老蒋立即放人的同时,同时电令徐海东的红十五军、兰州已经通过收编战俘恢复到三万兵力的红四方面军(其实这种状态下战斗力是很成问题的,不过本来就不是要打仗,而是虚张声势吓人)、以及和谈开启后已经撤回洛阳的红三方面军第八军团六万多人,要求这三支人马一共十万余人立即从三个方向进逼西安,震慑想要趁机动手的中央军。结果眼见红军声势浩大,担心自己像张学良一样遭到老蒋报复的杨虎城竟然把心一横直接投向了红军
注1:胡卫东留言中没有提醒中央防范此事,一方面是不好解释自己如何能有这么精准的预见,另一方面则是张学良被囚一事如果利用得当,反而比阻止此事发生对红军更有利,至于张学良这个丢了东三省的公子哥儿,胡卫东可是一向都没什么好感的。至于中央能否抓住这个机会,胡卫东相信即使自己不提醒,伟人也不会错失良机,历史上红军没有大动作是因为当时实力不济,短时间内根本吃不下多少人,而且在中央军的优势兵力威胁下也必须以自保为首要目标,投入的兵力不足,自然收获就小得多了,但现在的红军却远非历史上那区区三万多人可比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三章 和议初成
杨虎城的率军起义立即引起了连锁效应,无数的东北军官兵成建制(最高团一级)或是自发地倒向红军,而那些倾向南京政府的军官则连忙带着自己的部队(一般是大编制)南下投向中央军,结果没过几天,加起来接近二十万人的东北军与十七路军就都已经不复存在了
在此过程中,中央军和红军都得到了巨大的好处,兵力上红军得了八万、中央军得了七万(另有相当一部分士兵直接开小差了),另外由于投向中央军的东北军部队建制较为完整,而且西安也被距离较近而且兵力更富余的中央军抢占,东北军为数众多的重装备大多被中央军得到,因此从绝对实力上来说,还是中央军得到的好处稍大一些。可是相对于他们各自的基数来说,红军的总兵力等于是一下子增加了四分之一,而中央军却只有十五分之一,很明显红军占了更大的便宜。何况中央军得到的只是七万东北军(战斗力还是老样子),而红军得到的却是八万红军(战斗力脱胎换骨),到底谁得的便宜大就显而易见了
得知红军居然利用这个机会一下子壮大了那么多,老蒋简直肺都气炸了,可是赤色党方面强硬的态度、特别是红军夺取新疆的消息却令他不敢再轻启战端。为了唤回那些投奔红军的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官兵。老蒋不得不窝火地又将张学良放了出来。并许给杨虎城相当于中央军标准下一个军的武器装备希望他“迷途知返”
然而赤色党控制军队的能力太强了,虽然红军方面出于统战考虑同意不加阻拦,但即使在得知少帅已被释放之后,愿意回归**的原东北军官兵也没多少,还基本都是军官,而杨虎城又不是傻子,自然不愿相信一向没什么信用的老蒋,因此老蒋虽然亡羊补牢,最终只收回了不到五千官兵
不管如何,张学良被释放对于两党重启和谈还是很有好处的。加上红军连取河西与新疆的消息给老蒋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即使为了约束红军的发展他也需要尽快与赤色党达成协议,而赤色党也再次主动地作出了大幅度让步,两党终于在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基础上。达成了双方都能遵守的基本协议
赤色党首先郑重宣布: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吸纳地方贤达参政议政,组成国民政府领导下的特区民主自治政府。
四、取消红军名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随时准备开赴抗日前线为国出力。
此外,赤色党还主动放弃了江南苏区十县之地,其中包括一直被老蒋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浙南全部和闽北一部。令老蒋真切感受到了赤色党人携手抗日的诚意。不过赤色党其实也没吃亏,那十县的群众都被转移到了闽赣粤边区,有效补充了当地因为连遭战火荼毒而严重不足的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同时也等于是进行了一次筛选,提高了边区群众对赤色党的向心力,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搬迁的费用还是老蒋出的,虽然标准低了点
而国民党、准确地说应该是南京政府方面则承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释放在押的所有赤色党人和民主人士;尽快开始对日战备;承认赤色党及其控制下各个特区政府(包括新占的许昌、鄂北、甘宁青和新疆)的合法地位;停止一切针对赤色党的不实宣传和恶意侮辱;军委会派员检阅过红军各部后。给予其国民革命军番号,并给其发放军饷(这是老蒋自己强烈要求的,为了显示他的领袖地位,其实红军现在的地盘完全可以养活目前的四十万大军);武器弹药及其生产设备和重要原材料(注1)运进特区均需在军委会记录备案,且军委会有权质疑。如果超出抗日所需(标准自然是国府手里),军委会将不予放行。而其他商品均可自由出入特区,但仍需要经过关卡查验(防止挂羊头卖狗肉)
除了两党之外,国内各大地方实力派也纷纷表态承认老蒋为中国的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老蒋万万没有想到,他之前打了那么多年内战都没能实现的目标,打出抗日旗号后居然简简单单就达到了,早知道是这样,他又何必背上这么多年的骂名?真是悔不当初啊!
除了国内势力,苏联方面也不得不提,斯大林出于国家战略安全方面的考虑,不但向赤色党施压,同时也承诺对南京政府给予慷慨的援助,不过由于红军的实力远比历史上强大得多,加之又卡住了苏援送到国统区的交通路线,斯大林纵然还对红军逆他之意强取新疆而心生不满,也还是不得不同意同时也向赤色党提供援助,但由于老蒋的要求,苏联不会向赤色党出售武器弹药以及一切可能直接用于生产武器弹药的物资,除非征得了老蒋的同意
但是,以上都只是大体的协议,具体细节还有待各方继续磋商,不说别的,光是红军改编成国民革命军这件事,双方就得磨上好久的嘴皮子,红军现在光是正规军就有四十万,如果将中原特区的“地方部队”和南方的红军也算上,则多达五六十万,而游击队与民兵的数目就更是可怕,可老蒋却只肯给赤色党三军九师十万人的番号,这让赤色党方面如何能够接受?
注1:指的是直接可以直接制造成武器的零部件之类,比如弹壳、底火、雷管等等,这对特区军工确实是很大的约束,但其中漏洞还是很大,举例来说,无缝钢管是需要提交备案的,但生产无缝钢管的设备机器就不需要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四章 现金为王
此外,老蒋还要求红军改编后必须完全听从军委会的调遣和指挥,这也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太祖所不能接受的,不说双方仇恨极深,互相无法信任,就冲着老蒋那拙劣的军事能力和排斥异己的传统,如果真将红军的指挥权交给他领导的军委会,那就等于是让指战员们去送死啊!另外,红军擅长的是运动战与游击战,而**却基本只会阵地攻防,双方到底怎么配合,也需要好好磋商。这些问题同样存在于老蒋与各大军阀之间,而苏联对两党的援助也同样需要细谈,其中很大一部分甚至拖到了全面抗战爆发后才终于谈妥,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其间还有一件事不得不提,流亡内地的九世班禅曲吉尼玛自感时日无多,迫切地想要返回家乡,几年间他求遍了老蒋和各路军阀,大家却都忙着内战,无心派人护送他进藏。这次红军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夺取新疆之后,曲吉尼玛顿时又看到了返乡的希望,当即来到西安向周公恳求,伟人接到电报后认为这是维护祖国统一、扩大赤色党政治影响的好机会,便命令方永乐率领一万五千红军护送曲吉尼玛进藏,西藏噶厦政府闻讯后立即派兵阻拦,但是就连马家军都打不过的藏军又岂是红军的对手?
但是方永乐虽然轻松击败了几千藏军,可高原反应却令红军付出了比战斗伤亡更大的减员。但指战员们没有被困难吓到。毅然决然地翻过崇山峻岭向着拉萨继续挺进,无奈的西藏噶厦政府只得派出使者求和,他们同意让曲吉尼玛回乡,但对于红军进驻西藏的要求却表示难以接受。但这个时候老蒋也得知了这个消息,当即电告川西军阀刘文辉,让他派兵进藏,以免红军完全控制西藏,毕竟西藏虽然人口稀少、经济又不发达,但毕竟面积大啊,如果西藏也被红军占领。那么苏区的面积可就比老蒋自己的地盘还大了,这让他的脸往哪儿搁?不过老蒋死要面子的举动客观上却给西藏噶厦政府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他们终于在谈判中服软,同意红军进驻拉萨。虽然西藏噶厦政府同时也请国府派兵进藏以制衡红军。但红军在西藏扎下根后,便开始积极修筑两条进藏公路并大力培养通晓藏文藏语的各族干部,为日后彻底解放西藏作好了充分准备
话分两头,得知西安事变爆发后胡卫东心中一定,与福特公司的谈判顿时进展神速,圣诞节前合作协议就得以正式签字,不久前刚刚在美国注册的皮包公司“中福国际”以名下的氧气顶吹转炉、吉普等越野车型、流态化沸腾炉焙烧技术、锌锰碱性干电池(最早的碱性电池,历史上于1950年发明,1957年申请专利。)、异烟肼的结构成分与生产流程(这种药很容易仿制,保密没什么意义。只能申请专利,青霉素则不同。)、圆珠笔等一共57项在美国申请到的专利以及在其他国家(中国除外,不过这时的中国也没什么专利保护的概念就是了。)申请专利的权利(注1),通过技术入股的形式与福特公司合资成立“中美福特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福股份”(注2),此外福特公司还必须立即向中福国际支付3000万美元现金,等于是胡卫东拿这些专利权的七成所有权换到了6000万美元。
其实相对这些专利的真正潜在价值,哪怕只是七成的所有权,总价值也绝对要远远超过6000万美元(历史上吉普车仅仅在二战几年期间的销售收入就有好几亿美元,如果能够独占市场。利润至少几千万总该有,而其他上面列出的任何一种发明,利润空间都比吉普车更大,尤其是圆珠笔、干电池之类不显眼但需求量极大的小商品。),但是如今可不是二十一世纪。风投这个行当还未充分发展起来,再重要的发明。专利权本身也很难卖出太高的价格,何况即使是总资产十几亿美元的大财团,现金流其实也远不像一般人以为的那样充裕,所以胡卫东因为心急抗战之需而要求立即支付现金后,自然价钱就肯定要大打折扣了,也多亏是赶在1937年经济危机全面爆发之前签订,否则福特公司恐怕就未必舍得付出这么多现金了。
不过,墙里吃亏墙外补,胡卫东特意要现金,而且是立即支付,自然是有理由的,谈判后没过几天,又一次的经济危机以比当初29年大萧条爆发时更加迅猛(但由于持续时间较短,破坏力相对小得多。)的速度席卷美国,并迅速蔓延到欧洲乃至全世界,胡卫东得以用比谈判前便宜得多的低廉价格收购清单中的各种机器设备,招雇美国人才到根据地工作的开价也因此得以削减不少,损失一下子就赚回来了。虽然胡卫东对经济不太在行,但后世有几个人不知道熊市里是“现金为王”的?
注1:以赤色党的现状,想在短时间内将各国的专利权都申请到是不可能的,因此胡卫东提出了将专利申请权一并出售的方案。对于福特公司来说,这个方案虽然代价较大,但只要能够以此赚回更多,还是可以接受的,老福特可从来都不是一个舍不得投资的人
注2:公司总股本为一千万,福特公司占4成股份、中福国际占3成股份,剩余的300万股以每股10美元的基础价格上市募资,所得全归中福国际【可以理解成是中福国际原来占股6成,现在拿出3成股票在市场上抛售。】。ps:由于股票定价“过高”,美国的银行券商大多不愿认购,好在司徒美堂以支援抗战的名义(也有借福特公司这棵大树改善华人华侨在美处境的因素)广泛发动北美爱国华人华侨、乃至其他地方的一些爱国华侨富豪大量购买,这300万股才终于全部卖出。后来随着该公司日益发展壮大,股票价值不断上扬,当初嫌贵没买的美国人和那些极端**的香蕉人无不悔青了肠子,而华人的踊跃参股更令中福股份的实际控股权掌握在了中国人的手里,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五章 花钱如流水
但即便如此,胡卫东还是感觉手里的钱很不够花,要知道连出国时带来的1200万英镑(相当于6000万美元)在内,他手头的现金最多时达到了1亿2千万美元,这笔巨款已经超过了南京政府一个季度的财政收入,可是一花起来胡卫东却还是深深地感到“钱到用时方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