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2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纵然到时候还比不过美苏,但两个二等列强,还真不必放在心上。何况英法二战打完之后,别说这些丢了的殖民地,就算现在还占着的殖民地,到时候恐怕也会为了卸包袱而不得不丢掉一部分”

    两人毕竟不是政治家和战略家,对于胡卫东的论断多少有些将信将疑,不过“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两人又新附不久,所以并没有过多的争辩,而胡卫东这时则已经对之前与英法结盟的泰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们解除境内的英法武装并将人员全都交给解放军,同时借道给中国向英属马来亚继续进攻。

    泰国政府自然不会同意,于是胡卫东立即以此为借口命令中南野战军攻入泰国,同时一直听命于中国赤色党的泰共也在国内起义策应,局战争很快就呈现出了一边倒的局面。本来对于泰国那5个装备精良的摩托化军,胡卫东多少还是有点忌惮的,结果开打之后却发现他们的战斗力简直是惨不忍睹,解放军一个主力团都能轻易击溃泰军的一个师。而摩托化甚至连逃跑中也没派上太大用场,虽然速度比步行更快,但却只能沿着公路行驶,结果被中国空军一路追着狂轰滥炸,死伤不计其数

    由于此战与以前的反侵略战斗性质不同,胡卫东为了保证部队的士气,将其定位为对泰国伙同英法侵略中国的报复行动,同时帮助泰国人民推翻王室的封建统治。而等到泰国政权瓦解之后,胡卫东再通过操纵民意的办法,在泰国举行公投,“自愿”并入中国,与历史上二战之后苏联在外蒙所搞的那套把戏如出一辙

    泰国王室在泰国威望较高,这对中国迅速消化暹罗颇为不利,不过胡卫东却并没有像十月革命时期的苏俄那样将前朝王室直接杀光了事,而是先揭露了许多历史上被隐瞒至今的真相,例如泰国现在的王室是当年发动政变杀死了对他恩重如山的养父和拯救了暹罗的英雄郑昭后篡位的却克里的后代,本身就是一群窃国大盗,而他们一直以来的“伟光正”形象不过是通过让大臣背黑锅、功劳都归泰王的办法刻意塑造起来的之类,并且让一些王室成员出面承认(办法总是有的),令泰国民众对于王室的敬畏轰然崩塌。

    在此基础上,胡卫东再将每个王室成员拉出来进行公审,只是这次情况相反,不但没有大臣为他们背黑锅,甚至他们往往还得为大臣们背黑锅了,胡卫东又不会因为他们的王室身份而予以优待,因此自然是杀的杀、关的关、劳改的劳改,即便足够干净的小孩子,也都被送到中国去读书、顺便接受赤色思想的改造,再不能对泰国施加多大的影响了

    这里必须说明的是,虽然赤色党是外国人,但却因为一直以来的群众路线而能广泛地深入基层;与之相比,暹罗原政权却还带有很强的封建性,虽然在上层和知识分子当中影响力较大,但普通的农民和工人却被他们一贯忽视,再加上大杀器土改的作用,暹罗下层的人心很快就被收服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章 席卷中南(下)



    当然,这也因为如今暹罗的华人比例远比后世高得多(最大的两次排华浪潮都还没发生),拥有华人血统的混血儿也算进去的话更是要超过人口的半数,会说汉语的人口也相应较多,因此消化起来自然相对容易

    类似的情况也存在于之前就占领了的缅甸、越南、老挝等地,虽然汉族血统的人口比例不如暹罗,但是中南半岛上的所有民族,无不是中国本土的56个民族之一,而且外貌特征也没有什么差别(相比而言,东南亚岛国如菲律宾、印尼的土著则因为血缘上矮黑种的比例过大,外貌上与华人有较大的不同  。),所以同化起来并不困难。不过颇有些讽刺意味的是,历史上反汉一千多年的越南,血缘上反倒是与汉族最为接近的,其反汉的传统说到底不过是独立出去之后对于重新被统一回去的本能恐惧(就像很多文艺作品中的分身对于本体必然敌意极大一样)罢了,因此或许初期的同化会受到一些抗拒,但后面却反而会变得十分简单,毕竟现在已经不是交通闭塞的古代了,而且法国人的殖民大大削弱了越南人的民族意识,也对中国将其收回有着很大的帮助

    由于占领较早,这些地区的土改也开始得比暹罗更早。值得一提的是,中南半岛上进行的土改与国内的有所不同,不过这也是因为当地社会经济的模式与内地本来就不大一样。例如土地虽然也高度集中,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相对近代化的种植园经营模式。这些种植园除了其所有者获罪而充公转为国营的之外,暂时都维持了原状,只是种植园的雇工们被组织了起来,以限制种植园主的过度剥削。而像越南这种更近似于中国农村的,则基本沿用国内的各种土改政策,但是执行者不是来自国内的赤色党人,而主要是当地的赤色组织

    由于胡卫东是准备将整个中南半岛都并入中国版图的,而当地的赤色组织成员之中却不乏民族主义倾向明显的,这些人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隐患,对此胡卫东想出的办法是将初期的土改交给他们来执行。正所谓“做得越多。错误越多。”,干了土改这一超级得罪人的工作,想要找出问题来实在是太容易了。有了把柄在手,再想清掉那些对华怀有敌意的家伙。比如黎笋等人。那就方便干净得多了。而且还可以借他们的手。去干一些符合中国利益,但却会影响赤色党形象或者引起当地人不满的工作,事后将责任推到那些执行者的身上就行了。反正有康部长在,这种事情他拿手得很

    制定政治经济政策很重要,但抓紧时间将英法殖民势力彻底赶出中南半岛同样重要,攻占曼谷之后的第二天,胡卫东就命令野战军、也是全国唯一的一个全机械化军解放军装甲第1军作为全军的先锋,以“中央突破”的战术打穿英国人构筑的“吉打线”,为野战军主力大举南下扫平障碍。

    然而即使胡卫东也感到意外的是,已经是惊弓之鸟的英军在吉打防线被解放军突破后立即就丧失了抵抗的意识,纷纷向南溃逃,马仲英见状果断更改作战计划,不等后续援军跟来便孤军长驱直入,结果不到一个星期时间,拥有一千多辆坦克、装甲车和自行火炮的中国装甲军就杀到了新加坡对岸的柔佛巴鲁市。其间指战员们因为连续作战普遍疲惫不堪,有人便请示马仲英道,“现在大家都很疲惫、燃油也所剩无几,是不是先暂停追击,让部队修整一下?”

    “我们是很困难,但敌人更加困难!英国人现在只要听到坦克的履带声,他们就会再次崩溃,我们决不能给敌人缓过来的机会!”,马仲英厉声说道,“至于燃油,可以请空军空运一部分,如果还是不够就先丢下一部分坦克和装甲车,只要保证数量不少于一百辆就行”

    此时新加坡空军和海航的飞机都几乎已经损失殆尽;而远东舰队仅存的一些舰艇也不足以扭转战局,与其留下来被中国人的飞机全部炸沉或者俘虏,还不如撤到印度或者澳洲的海军基地、给皇家海军多保留一点元气。

    而陆军虽然尚有十六七万(英联邦军队),但是精锐早已经在之前的一连串战役中损失殆尽,留守新加坡的基本都是二线部队(前线逃回的败兵不多,英军步兵可没有咱们这样能够跑赢装甲部队的铁脚板),不但战斗力一般,而且士气也因为英军这一两个月里的连战连败而低落到了极点,更要命的是,由于全机械化部队推进速度实在太快,英军甚至没来得及炸毁连结新加坡的石桥,结果居然让中国人的坦克和装甲车直接冲进了城内

    从理论上来说,步坦协同是巷战最好的办法,但是二战期间的实战效果却普遍并不理想。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城市内高楼林立,死胡同应有尽有,如果没有步兵非常周密的配合,坦克面对不知来自何方(来自头顶上的攻击wēixié最大)的攻击,其实是很脆弱的,可是对于人生地不熟的敌国城市,步兵想要迅速摸清敌方隐藏的火力点并不容易,因此坦克在巷战的表现就普遍不佳了,而装甲薄得多的装甲车就更是如此。

    然而,新加坡却是一个特殊的城市,她虽然是英国的殖民地,但居民却大多是华人,虽然海外华人大多胆小怕事,但现在的形势却逼迫他们必须选边站队,而在解放军一路所向披靡的现状下,哪怕是那些黄皮白心的海峡华人都大多明智地选择了势强的一方,更不要说是心向祖国的传统华人了。有了新加坡同胞的帮助,马仲英的装甲部队在巷战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没有付出多大的代价就攻占了新加坡的制高点和水源地布基帖马高地,接下来无论是架起重炮猛轰,还是断掉英军的水源,对于新加坡的英军来说都将是灭顶之灾(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一章 好大一个坑



    英军司令帕西瓦尔将军眼见大势已去,不得不派出使者求和,在得到马仲英“不杀害或虐待战俘、不侵夺个人财物。”的承诺后率领麾下超过15万的英联邦军队主动放下了武器,但令马仲英乃至胡卫东都十分愤怒的是,远东舰队的舰艇和万余英国海军官兵已经全都提前撤离了,令其缴获军舰的幻想落了空

    结果,虽然俘虏政策不能违反,但是劳动改造时专门挑些脏活累活来盛情款待就在所难免了,而昔日高高在上的英国老爷居然被迫帮着老百姓修桥补路,给了中南人民以巨大的心理冲击,他们对于赤色党和解放军也由此更加敬畏,这对胡卫东尽快消化中南半岛的计划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中国军队在短短几个月内横扫中南半岛的消息震惊了全世界,列强对此的态度则各有不同,直接的受害者英法两国政府自然是“强烈谴责”,并且还wēixié说是要加派百万大军前来亚洲惩戒赤色中国的“侵略行径”,但胡卫东对此却完全不屑一顾,因为他很清楚,法国现在光是应付克里姆的起义军就够头痛了,哪儿还派得出军队来亚洲?而没有法军的配合,陆军兵力不足的英国人自然也无力反攻中南半岛,他们能够保住印度就该谢天谢地了  。而只要等到小胡子对英法下手,到时候英法自身难保,还能硬得起来才怪

    至于其他几个主要列强,担心中国强大起来的美国自然是强烈反对。但习惯于坐山观虎斗的山姆大叔却也不敢在欧战已经爆发的现在直接武装干涉,只能加紧对中国的经济和技术封锁。然而,得到了中南半岛的石油和橡胶之后,中国所有的资源都可以自给自足、甚至还有不少多余的可供出口,米妖的经济封锁已经没有了太大的意义;至于技术封锁,之前中福国际想尽办法引进的众多技术、人才和设备足够中国消化一段时间了,何况还有中德合作的一大堆项目呢。

    不过话说回来,要不是胡卫东当初要毛泽民他们尽可能快地将收购的物资、技术资料乃至于聘请到的科技人才送回国内,现在的损失可就大了。也正因为早有准备,美国政府冻结赤色党在美资产、也即是封停中福国际的措施实际上毫无意义、甚至是得不偿失。因为中福国际现在根本就是资不抵债的状态。只是因为良好的盈利前景支撑住了投资人的信心罢了,现在美国政府一封,便什么问题都暴露了出来。

    更严重的是,封掉中福国际之后。它所欠下的巨额债务怎么还呢?美国政府动手的时候。中福国际账面上的净负债大约为5亿美元左右。而其总负债则高达30亿美元以上(企业高速扩张所致),中福国际被美国政府封停之后其资产价格迅速贬值(类似的情况可以参照破产企业的拍卖,一般情况下根本就卖不到几个钱。与健康运转时的价值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即便全卖掉也最多换到几亿美元,哪怕再加上中福国际有限的流动资金,偿还不了的债务依然高达25亿美元以上。

    更令罗斯福吐血的是,那些债主可不是普通人,他们几乎都是华尔街的头面人物,其中不乏黑白两道通吃的大佬,如果不能让他们满意,罗斯福纵然贵为美国总统,也难保不在几天之后被某个“疯子”刺杀

    而如果这笔巨款都由美国政府垫上的话,会造成额外的财政赤字不说,甚至还可能会使刚刚走出大萧条的美国再入深渊。此外,因为中福国际的被封,众多的关联企业都因此导致现金流紧张,甚至开始陆续有企业因此破产,如果坐视局势发展下去的话,很可能造成十几万、甚至更多的人失业,这个影响甚至比中福国际欠下的巨额债务本身更加令罗斯福担心

    没有办法的罗斯福只得下令恢复中福国际的正常运营,但毛泽民却依据美国的法律要求美国政府赔偿封停期间的经济损失,共计11亿6528亿美元,罗斯福自然不愿认账,结果这个数字每过一天就往上一蹿,没过多久罗斯福就发现需要赔付的损失居然已经比当初强硬到底所需付出的代价更大了

    罗斯福这才明白原来这根本就是毛泽民设的一个局,故意弄出这么大的亏空,让美国政府来给他们填上。不过想想也可以理解,与其累死累活还清几十亿美元的债务,还不如借机丢掉这个包袱,目前中国国内百废俱兴,与其留在美国帮外国人赚钱,还不如回国建设经济呢。

    罗斯福纵然一向涵养很好,这下也不禁有些气急败坏,但他虽然是美国总统,却不能像那些独裁者一样直接将毛泽民等人杀了泄愤,因为毛泽民所做的一切都没有触犯美国的法律,甚至拿公司的资金为国内采购物资也是用的对中国进行投资的名义,而美国是一个法治社会、至少对上流人士来说是这样,毛泽民虽然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同时还是一个外国人,但他却已经挤进了那个圈子,美国政府如果动用镇压下层民众的办法来对付他,势必会打破金钱与权力之间的平衡,直接破坏美国的立国之基,历史上每个想要这么做的美国总统都死得不明不白,罗斯福可不想效仿

    最终毛泽民等人被美国政府以可能危害国家安全为由驱逐出境,但海外支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