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开兵力的空间。可他的这次诱敌却玩得有点过头了,由于胡卫东现在已经是威名赫赫,而且尤以用兵诡变大胆而人尽皆知,因此他的一切举动都会被敌人拿着放大镜来仔细观察,以防又中了他的诡计,所以十五军就算完全合情合理的动向都可能令神经过度紧张的敌人疑神疑鬼,何况是现在的动作大违常理?

    结果对于十五军的异常动向感到费解的畑俊六反而愈发小心谨慎起来,竟然严令各师团扎营的间距不得超过3公里、行军中的间距不得超过10公里,而且要求无论是南下还是北上的部队每天都必须在下午4点之前(制空权方面不吃亏,鬼子就没必要利用夜幕掩护来行军了,毕竟夜间行军容易出现意外,而且士卒也更辛苦。)统统停止行军并就地构筑工事以防敌军来袭,这哪里还像是昔日骄横不可一世的日军的做派啊,简直就是当年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战术的翻版。。。。。。

    敌人如此畏惧自己固然是很光荣的一件事,但鬼子谨慎到了这样的地步,却令一心想要以少歼多的胡卫东不禁有些头痛,心中多少有些没底的他不得不让电讯员发报给装甲骑兵师的师长马仲英。询问他对此有什么意见。装甲骑兵师可是胡卫东现在手里最大的一张王牌,而马仲英更是一个能够创造奇迹的卓越将才。若非之前训练需要时间,胡卫东才不想将他们雪藏到现在。而接到胡卫东发来的电报后,马仲英的回复却很干脆,“敌军步步为营,对付常规的装甲集群战术尚可,但只要不是完全死守一地,装甲骑兵战术就不会受到多大影响。。。。。。”

    胡卫东虽然对马仲英的装甲骑兵战术有所了解,但由于马仲英在汇报中很多地方都说得太过晦涩模糊。因此他对这种战术的精妙之处其实并不能充分理解,但想到马仲英昔年的传奇经历以及伟人对其的特别看重,胡卫东觉得自己还是应该相信太祖的识人之明,再说了,三百多辆坦克、装甲车和自行火炮,即便用一般的集群突击战术,威力也已经相当惊人了。

    马仲英之所以对胡卫东解释不清楚。并不是因为他表达能力不行,而是他的这种战术灵活多变,本来就难以言传。须知自古以来擅用骑兵的名将无不是才华横溢之辈,他们的一身本事与其说是学来的、还不如是出自于他们的天赋,其中像霍去病这种初上战场就一鸣惊人的也不在少数,脱胎于骑兵战术的装甲骑兵战术同样也是如此。严格来说。即使在马仲英的部下之中,目前也没有一个能够完全理解这种独一无二的战术,但这在马仲英眼里却根本不是问题,只要他们各自完成自己的命令,这种战术自然而然地就能打出来。就像他当年以区区几千骑兵(步兵的话难度反而要小很多,骑兵目标大又没有工事掩护。在重火力面前完全就是活靶子啊。)打败拥有飞机坦克和大炮助阵的苏军一样。。。。。。

    对于日军的南北夹击,胡卫东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先北后南”的作战计划,打算先集中兵力配合装甲骑兵师消灭南下的那20万日军,再回师南下迎击渡过淮河的北上日军,但这个战役的进程却与胡卫东的估计大相径庭,不过擅于临机应变本来就是名将必备的素质,何况这意料之外的还是惊喜。。。。。。

    某日上午9点左右,南下日军浩浩荡荡的队伍刚刚离开新的宿营地还不到一个小时,就听到远方传来了不绝于耳的嘈杂声,有经验的日军官兵当即大叫道,“注意!注意!支那人的战车来了!都不要慌,反战车小组各就各位,其余人等就地构筑反战车壕。。。。。。”

    不得不承认日本人同样擅于学习,当初因为胡卫东而提前问世的“戈兰壕”让鬼子的坦克装甲车吃了大亏之后,日军很快就学会如何挖掘与布置这种简单有效的反坦克野战工事,并迅速在军中推广了开来,如今反而成了鬼子用来对付十五集团军装甲洪流的利器,这不能不让人慨叹一句“出来混,早晚都是要还的。”。

    不过胡卫东对此早有预料,装甲骑兵师的官兵们也都接受了相应的教育,熟知这种反坦克壕的特点,自也明白如何应付,“戈兰壕”设计得再怎么精妙,终究只是死物,人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而且以坦克的速度,听到坦克的声音之后才开始挖掘反坦克壕,至少日军的外围是无论如何也来不及的,而且不能忽视的是,日式坦克体积小、重量轻,因此履带碾过地面所发出的噪音也要小得多。此外,二战时期的日系坦克那操蛋的履带设计虽然严重影响了可靠性与承载重量,但却意外地降低了噪音,这无疑令日系坦克隐匿方便的优势愈发明显,虽然坦克大战中就是一盘菜,但是偷袭阴人的话倒还是挺好用的。

    在这两大因素的影响下,鬼子发现有大量战车正在接近的时候,距离其实已经相当近了。马仲英也正是考虑到这一点,直到日军的火炮发出轰鸣之后,他才下令拖在后面的那七八十辆75mm自行火炮对敌压制炮击,尽管这些自行火炮上装的是当初缴获自日军的75mm野炮,即使其中射程最近的型号也能打到10公里开外。。。。。。

    即便只是75mm口径的野战榴弹炮,七八十门的话火力也相当猛烈了,几乎和鬼子一个特设师团差不多,何况这些火炮打出的还都是采用了空爆弹设计的强力杀伤榴弹,对鬼子的步兵和炮兵杀伤力之大难以用言语来形容,而且冲锋在前的那两百多辆坦克和装甲车也不是吃素的,各种口径的坦克炮与各式机枪直接将当面之敌犁了一遍又一遍。。。。。。


第三百五十八章 残破的体系



    日军虽然已经开始对筱冢义男上次大败时(准确地说,是一开始遭到抵抗的时候这厮就注意到并让人下车搜集了,要是到落荒而逃的时候还能顾及这个,那神经业未免太大条了。)顺便捡尸体得到的几支火箭筒(注1)进行仿制,但想要批量生产还需要一点时间,正式列装就更谈不上了,因此目前鬼子步兵反坦克主要还是依靠空心装药枪榴弹,虽然以它的穿深,足以摧毁皮薄的日系坦克,但是与火箭筒相比,枪榴弹无论是射程还是精度都差了一大截,而这个年代能够有效对付装甲车辆的另外三类武器:远程炮群、飞机和反坦克炮,以日军目前的装备现状,同样无法尽如人意。

    自抗战爆以来,日本6军的大口径重炮损失极其严重,加之日本的工业基础又差,尤其缺乏大型锻压设备,因此重炮生产度很慢,而且大部分产能还被海军占用了。虽然这个时空日本海军因为放弃了大和级战列舰的建造计划而腾出了不少大口径火炮的产能,但是他们也比历史上多损失了好多艘巡洋舰和驱逐舰,这些军舰即使对于航母编队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无论如何都必须修复和新造,再加上防空问题提前引起了日军大本营的注意,因此高射炮也需要大量生产,这同样会严重占用高性能火炮的产能和珍贵的优质钢材资源,再加上日军装甲部队的扩编计划也需要大量的优质钢材,在这三管齐下的负面影响之下。日本6军还能生产出几门真正的大口径重炮?

    于是乎鬼子的大口径重炮生产计划一再缩水,一开始计划中的24omm重榴弹炮和15omm加农炮被15omm榴弹炮取代。后者又迅被换成了口径更小、生产难度也明显更低的1o5mm榴弹炮,而这居然是军级部队才有资格配备的“重炮”,至于苦逼的鬼子师团,除了少数的“王牌”,基本编制内口径最大的火炮也就区区75mm,而且制作成本更低的山炮和7omm口径的九二式步兵炮比重日益加大。而这也就是说,鬼子现在所谓的“远程炮群”最大的口径也就是1o5mm,而这个口径的炮弹除非直接命中坦克。否则根本无法对坦克造成任何实质性的伤害,甚至即使是装甲最薄的九五式轻型坦克也一样。而以远距离曲射炮击的方式想要直接打到坦克上,那命中率简直是可以忽略不计,一万炮弹当中都未必能有一直接命中,换句话说,鬼子目前的所谓“远程炮群”只能对付无防护的步兵,反坦克作战中却是一点用场都派不上。。。。。。

    至于飞机反坦。鬼子就更指望不上了,虽然由于航程的限制,无论是华北航空总队还是苏援航空队的飞机来到淮河北岸的时候滞空时间都已经所剩不多,因而严重影响了作战效率,无法完全掌握淮河北岸的制空权;但是鬼子的飞机同样也占不到什么便宜,在制空权五五开的前提下。彼此的空中力量都被对方给牵制住了,因此显而易见,日军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对装甲骑兵师动大规模空袭。

    而若是日军派出较小的航空编队,那么无论它们采取轰炸还是机炮攻顶的方式打坦克,飞行高度都不能太低。否则根本不可能命中坦克这样的点目标。偏偏装甲骑兵师自从组建之日起就专门设置了“防空坦克”(其实就是自行防空系统)这一特殊兵种,目前数量已经多达三十余辆。包括以早期型八一式轻型坦克作为底盘的自行双联装37mm高射炮、以缴获的日系九五式轻型坦克作为底盘的自行双联装25mm高射炮和采用相同底盘的7管13。2mm高射机枪“密集阵”系统。如果想靠这些从军舰上淘汰下来的自行防空系统就完全无视敌机的威胁,那无异于痴人说梦,但在双方空中力量基本平衡的前提下,一根稻草就足以压倒骆驼,确保日军的飞机轻易不敢过来袭击,因此鬼子的反坦克系统便又少掉了一个层次,而且还是反坦克作战的完整体系中效率最高的那个部分。。。。。。

    至于鬼子的反坦克炮,目前大概也就仅有一种专业的战防炮,即以德国同口径反坦克炮为模板山寨出来的九四式37mm射炮,其本身的性能就受限于口径而并不突出,还因为日本人不愿使用无爆炸效果的被帽穿甲弹、而愚蠢地坚持选用穿甲爆破弹,既增大了生产难度,也使得其本就不算突出的穿深又减少了差不多三分之一(5oo米处测试结果),对付日本原装的九五式轻型坦克与那些薄皮装甲车还行,而对于使用了新型低合金装甲钢的八一式轻型坦克、即使只是最早期的型号,日军的战防炮依然难以击穿其明明只有12毫米厚的正面装甲,与之情形类似的还有日本人自己对九五式轻型坦克的改进版本九八式轻型坦克,而九七式中型坦克之类装甲更厚、吨位更大的中战车就更不必将其放在心上。

    事实上真正对装甲骑兵师的坦克威胁最大的,反倒是九二式步兵炮、75mm山炮之类可以放低炮口以拉平弹道进行直瞄炮击的多用途轻型火炮,由于它们的口径更大、而且装备数量更多(日军的基本编制中战防炮只配备给挽马制常设或特设师团,而且数量依然不如步兵炮多,而那些三单位制师团在一般情况下都不会配备战防炮。),只要换上穿甲弹或者破甲弹,对装甲骑兵师坦克的威胁是不能忽视的。

    注1:其实rpg系列“火箭筒”准确的名称应该叫火箭推进榴弹,与狭义的火箭筒不是一类武器,但是当初中国的翻译者搞错之后,几十年来中国人叫“火箭筒”都习惯了,这里也就没必要纠正过来,也算是约定俗成吧。

    ps:今天第二更,继续求推荐票^_^(。 )


第三百五十九章 装甲骑兵(上)



    但是,在开阔的平原上、并且还没有工事掩护的情况下,光靠步兵反坦克武器和反坦克炮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挡得住几百辆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组成的装甲集群,而且即便是其中射程相对较远的反坦克炮,有效射程其实也就500…1000米,而装甲骑兵师的官兵却在这个距离之外就以坦克和装甲车上的高射机枪和小口径高射机关炮平射视野内看到的一切敌军,弹雨扫到之处,缺乏工事掩护的鬼子无不血肉横飞,而那些目标较大的反坦克炮更是遭到了装甲骑兵师坦克炮和自行火炮的专门照顾。。。。。。

    清除掉视野内射程相对较远的那十几门反坦克炮之后,装甲骑兵师的前锋部队立即开始加速前进,向着日军的纵深大胆突入,而那少数侥幸没死的日军官兵则被装甲骑兵师那几十辆装甲车上所搭载的一百多名特等射手以机枪或者步枪迅速清除,为了以防万一,甚至那些倒在地上生死不知的鬼子也都遭到了二四式半自动步枪的逐个点名爆头,还是十五集团军的老规矩——“没有举手投降的鬼子都要补一枪,哪怕已经倒在地上。”。。。。。。

    从技术特点上来分析的话,这些特等射手并不是狙击手,而应该称为快枪手更加准确一些,他们对于400米开外目标的射击精度不如专业的狙击手,但对于200米以内的目标,他们却能在平均射速超过2秒1发的前提下仍然保持极高的命中率。而如果是对付100米处固定不动的目标,更是几乎可以做到百发百中。而日军的枪榴弹有效射程只有100米,未来即使有了火箭筒,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鬼子的火箭筒在反坦克时的有效射程也不会超过200米,恰恰被这种装甲车搭载快枪手的配置克制得死死的。

    另外,这一特殊的编制还在后世引起了长久的争论,中日朝等东方国家的军史专家们普遍认为他们就是世界上最早投入实战的机械化步兵编制,但西方的军史工作者们却认为这支部队规模太小。而且所执行的任务也与正统的机械化步兵有很大的不同,更倾向于将其视为装甲部队发展史中昙花一现的某种特殊编制,就像同样是绽放过眩目光芒却在战后不久便被中国人自己放弃了的装甲骑兵一样。。。。。。

    “只有三人受伤、一辆坦克受轻伤但还能开?”,身为装甲骑兵师唯一一个“装甲团”(注1)团长的杜阳应该是目前中国实战经验最为丰富的装甲兵指挥官之一了,但是彻底击溃一个近四千人的日军步兵联队却没有损失一个士兵和一辆坦克,也着实令他惊喜。之所以装甲骑兵师的伤亡率如此之低,与装甲骑兵战术更依赖火力杀敌而非是集群冲击的特点有着直接的关系。但这却并不是装甲骑兵战术最厉害的地方。。。。。。

    而且,这种打法虽然减少了自身的损失,却也多少影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