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鼓励大臣们专心治政,同时也为了确立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的奖惩制度,敖烈让陈群拟定了一个新的官阶划分制度,废除掉原有的三公九卿制,开始施行九品中正制。陈群本来就在历史上,首创了九品制,再加上敖烈对他的启发,他很快就创出了一套完整的、严谨的官阶制度,比历史上的九品中正制更加完善,敖烈看过陈群的草案之后十分满意,立刻就把这套制度确定并推行了开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和磨合,新的大汉逐步走上了正轨,这是一个政权高度集中,大臣高度忠诚且各有才能,子民高度自由的新国度。既保留了大汉的传承,又融合进了敖烈治理燕国的理念,让发展了四百多年,已经进入衰败期的大汉,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在摄政王敖烈直接掌控的七个大州之内,经济开始呈现出跳跃式增长的趋势,本来就很繁华的幽州和冀州增长程度倒是并不太明显,但是其余的几个州,尤其是原本经济十分落后的光、明、通三州,在各自州牧的治理下。已经逐渐追上了凉州,自己自足已经没有任何的问题了,敖烈前期的投入,到现在,已经开始收到回报了,相信用不了几年,这几个落后的大州境内,也会出现一个个繁华的郡县了。
就此,大汉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因为敖烈的新政区别于汉代历史上以关中和三辅地区为军政中心,而把军政中心北迁到了燕京,因此,人们遵照将西汉称为汉。将东汉称后汉的习惯,把敖烈执掌的大汉,称作新汉。史学家们更是为了方便区分,把新汉称作北汉。这样方便区别于东、西两汉。
改元之后,接下来就是无数琐碎却又不得不做的一系列事情,好在敖烈在吸收了朝廷旧有的八十一名官员之后。麾下更是人才济济,敖烈便心安理得的当起了甩手掌柜,把这些事情一一分派下去,诸如让谁谁去普查人口、让谁谁去扩建燕王府改为皇宫、让谁谁去招募并安置闻讯而来的流民等等,敖烈亲手主抓的事情只有两件,一件是派出大量的暗影成员继续寻找刘协两个儿子的下落,另一件,就是将朝中大臣们的子嗣集中起来,挑选其中才德兼备的俊才,保送进燕京学府进行学习和深造。
敖烈清楚,自己这代人,无论再怎么强,也只能保证北汉政权在数十年之内安然无虞的矗立在这个世界的顶峰,但要想让北汉世代传承下去,对后继者们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让后继者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使他们杜绝一些不良嗜好,从而使国家不断的补充进新鲜血液,维持国家的活力,不至于在短期内便走向腐朽。
这样的命令,在此之前敖烈便已经发布过一次了,以姜维、郭淮和杜预等人为首青年俊才都已经接受过燕京学府的高等教育了,其中郭淮已经学业有成,并且接替吕布出任了并州牧,这就给后继者们树立了一道标杆,只要在燕京学府中成绩优秀,就有可能直接进入国家管理架构,并且还有这一定的几率做封疆大吏。而姜维虽然还没有毕业,他也时常参与军事部署,并且跟随着赵云参加过平定高丽国的战役了,有了这两个人的例子,对新一批征召进燕京学府的后继者们,起着不小的鞭策作用。
这次的学员,主要是以朝廷旧有官员的子嗣为主,他们的人数占据了全部学员的六成还要多,另外的不到四成的学员,是敖烈根据民间的好评,从各地选拔来的寒门子弟,敖烈这样做,就是要告诉天下所有的人,在北汉,只要你有才,就可以做官,北汉的官员选拔,是只看品行和才能,不堪出身和门第的。
新一批的学员一共有一百零八人,其中,敖烈最看好,也最重视的有三人,一个是老臣钟繇的幼子钟会,另一个是鹰扬将军文钦的次子文鸯,最后一个,则是出身贫寒的邓艾。这三个人可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可以说三国的后期,基本就是他们几个人的舞台,可是,这三个人最后也都死的极其悲惨,这和他们的性格是分不开的,敖烈现在让他们进入燕京学府,是要进一步加强他们的文化素养,祛除掉他们性格上的弊端,同时也想让他们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结交下深厚的友谊,他们再加上姜维和杜预,将会组成未来北汉的脊梁,支撑着北汉可以长久的生存下去。
这三人中,以邓艾的年纪最大,但也不过是二十多岁,钟会和文鸯更是只有十五六岁的年纪,为了更好地塑造这三个人,敖烈让诸葛亮担任钟会的老师,让赵云收文鸯为徒,让张辽收邓艾做了弟子,本来庞统也是见猎心喜,想要从三人中讨要一名弟子的,可是先前他已经收了杜预为弟子了,敖烈本着一师一弟子的原则,便没有让庞统再收弟子。平时的时候,这几个小子就有各自的师父教导,一旦开启战端,他们的师父忙碌起来,水镜先生司马徽就会暂时充当起他们老师的角色,教授他们各种学问。
另外还有一件事,也亟待敖烈去解决。自从踏平扶桑岛之后,敖烈一直没有选出适合到扶桑岛去做太守的人,毕竟那里太远了,让心腹大臣过去,敖烈颇有些舍不得,可又不能随随便便就派个人过去,天高皇帝远的,要是日后发生叛乱怎么办?所以,去扶桑做太守的人,一定要有远见卓识,可以处理好扶桑岛上的各种事情,还且还要对敖烈绝对的忠诚,按时运送朝贡过来,这样的人,一时之间,敖烈却是寻找不到。
不过,一件意外之喜,很快便让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了。敖烈的母亲敖夫人告诉敖烈,霜儿要成亲了,夫君便是胡昭的弟子萧儒。霜儿是刘虞的义女,敖烈更是视之为亲生姐姐对待,霜儿的婚事,敖烈怎么可能不上心呢?所以,敖烈暂时抛开国事,一心为霜儿筹备起嫁妆来。
敖烈小时候,因为天生神力,在练武时经常将家中的刀剑弄坏,那时候敖烈还小,刘虞家教极严,很少给他零花钱,每弄坏一柄武器,都是霜儿用她的私房钱来给敖烈买新的兵器;后来随着敖烈逐渐成长起来,八岁从军的时候,又是霜儿用所有的积蓄为敖烈置办了一整套的铠甲战马;再到敖烈起兵之初,因为缺少经费,霜儿又适时的弄出了金丝叶熏香来卖,为敖烈赚下了第一桶金;再后来,霜儿成为了万通商会的首脑人物,给敖烈赚来大量的钱粮,让他供养并训练出了后来威震天下的血杀军精锐……
总之,霜儿虽然是个女子,但是对敖烈一步步走到今天所获得的成就,当真是功不可没,是实实在在的幕后英雄,前些年因为要照顾敖烈,霜儿也无心谈婚论嫁,直到今年,才终于碰上了让她心仪的萧儒,霜儿有了心仪的夫君,敖烈自然高兴得很,亲自为她张罗了起来。
霜儿和萧儒大婚之后,便离开了燕京,因为敖烈破格提拔了萧儒,让他出任第一任的扶桑太守。萧儒是胡昭的弟子,而胡昭是司马懿的老师,能教导出司马懿这样的人物,可见胡昭是一位名师,而萧儒的水平,先前已经通过了敖烈的亲自考核,这才进入燕京学府中学习的,由他来出任扶桑太守,正是在适合不过的事情了,萧儒才能出众,忠诚度又没有任何问题,现在又成了敖烈的姐夫,大家变成了一家人,就更没有可担忧的地方了。而且,有霜儿这位贤内助在身边,敖烈相信,以后扶桑每年送来的朝贡,都将是一笔天文数字。因为,霜儿就有这样近乎点石成金的神奇本领,更何况,扶桑那边并不缺少资源。
扶桑的事情处理好之后,敖烈终于可以放下心来,长长的出一口气了,暗自为自己解决了后世华夏最头疼的问题而高兴。然而,敖烈的舒心仅仅维持了两天,就被曹操一手打破了,这位绝世枭雄,继刘备之后,趁着刘协刚刚去世、敖烈忙于各种事物的时机,布告天下自称魏王,封底就在冀州唯一一个被他掌控在手中的魏郡。(未完待续。。)
ps:ps:萧儒看到这一章肯定很高兴吧,名利双收还抱的美人归,满意了吗?
第三百九十章魏王曹操
作为绝世枭雄,曹操对时机的把握能力,堪称当时第一。早在汉中争夺战之后,曹操便进入了休养生息时期,一年多以来,曹操广募人才,并为丧失掉的中间力量补充新鲜血液,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曹操先后提拔了五十多名文武将官,其中有两员大将,深的曹操的器重。
这两人,一个名叫李进,字子贤,是交州高兴郡人,出身于贫苦的农家。困苦的生活,造就了李进坚韧的性格,李进年少时独自进入深山十年,十年后,练成一身绝技,在交州从军,累积功勋从一个无名小卒,升迁到了骑都尉的官职,后来因为灵帝刘宏时期的朝政混乱不堪,心中有大志的李进辞去官职,开始游历四方,经过数年的辗转之后,来到了兖州,他看到兖州政治比较清明,曹操治军有方,便在兖州再次投军,用了三年的时光,重新坐回到了骑都尉的位置上,后来被夏侯惇发现,推荐给了曹操,曹操见到李进武艺惊人,竟然可以双战颜良、文丑而不落下风,一时间惊为天人,立刻拔升其为虎威将军,跟随在自己身边。
在历史上,李进也是确有其人的,相传其最彪炳的战绩,就是曾和吕布力战一百余合,并且击退了吕布,当然,因为敖烈的到来,这件事情并没有真的发生,而且吕布现在的武艺,也远比历史上记载的高出许多,李进还能不能再与吕布大战一百回合,那就是未知之数了。
另一人。名叫越兮,是山东隐士越老夫子之子。字雨孝。越兮自幼便武力过人,成年后用镔铁打造了一柄三叉戟,持此戟所向无敌,接连打败了十几位名将,后来引起了曹操的注意,曹操带着礼物亲自赶往越老夫子家中,请越兮从军。越老夫子感于曹操的诚意,便答应了下来。越兮也便成为了曹操手下的又一位大将。在后世的传说中,这个越兮曾在濮阳和吕布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后来又在长坂坡之战中,五战七进七出的赵云,从赵云的枪下接连救出曹洪等九名大将,由此可见其武力确有过人之处。
或许也是因为敖烈的原因,越兮没有出现在赵云七进七出的战场上。却在另一个时间段,被曹操招揽到了麾下。当然,曹操是不可能知道这些后世对越兮的描绘的,但是他却清楚的知道越兮的武力过人,因为在来到曹营的第一天,越兮便和心高气傲的李进发生了争执。两人爆发出了一场惊天对决,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看的曹营其他的大将目眩神怡。后来在曹操的调解下,这两人方才罢手,越兮也被曹操授予虎贲将军的职位。李进和越兮因彼此都十分钦佩对方的武艺,正所谓是不打不相识。此后便结为生死兄弟,共同追随在曹操的身边。
在得到这两员虎将的帮助后,曹操终于有了可以和敖烈麾下的五虎上将一争高下的猛将了,再加上一年多以来的休养生息,使得曹操的实力大进,麾下兵精粮足,于是,曹操便趁着刘协身死,敖烈刚刚接掌大汉的时机,进位自称为魏王,割据青、徐、兖、豫四州,雄踞中原。
随着曹操自称魏王的事情发生,敖烈麾下的百官们,出现了两股不同的声音,一股声音是主张以剿除刘备为主,为先帝报仇雪恨,以正大汉的威仪;另一部分人则是认为,刘备尽管大逆不道,但毕竟是先帝亲封的汉中王,而曹操却是自称魏王,比刘备还要可恶,所以当务之急,应该是把曹操当做第一对手,尽快将其剿除。
这两种意见,都有着一定的道理,其实无论是刘备还是曹操,都是当今世上一等一的枭雄,这两个人没有一个是好对付的,敖烈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最终还是决定先向刘备用兵。支持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有两个,第一,益州易守难攻,现在刘备得到益州的时间还不算太久,很多细节上的问题,他一定还没有来得及处理,在交战中,这些细节就会将蜀兵们的弱点暴露出来,让汉军可以对其给与致命一击;若是让刘备在经营个三五年之后,将各处险要关隘都布置稳妥了,到时会变得更加难以攻克,说不定就要付出比今日要多出数倍的代价,才能平定益州,以部下将士的牺牲来获取最后的胜利,这一向是被敖烈所不齿的,因此,要打就现在打,趁着刘备还未完全站稳脚跟,将他的势力连根拔起!
第二,出于战略的角度考虑,如果要打刘备,江东的孙策可以成为一大臂助,攻,可以趁着敖烈吸引火力的时候,袭取刘备的荆州,让刘备顾此失彼腹背受敌;守,可以牵制曹操的兵力,让曹操不敢趁着汉军和蜀兵交战之际,率兵侵犯北汉的州郡,毕竟,有孙策这头江东猛虎在曹操的身后虎视眈眈,曹操一定会多少有所顾忌的,届时敖烈再从冀州布置好防线,便可以遏制住曹操的浑水摸鱼,不会让他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好处。
敖烈把这两个依据向各位文武官员说了一遍,最终得到了他们的认可,于是,主攻刘备,防御曹操的大战略,就算是定了下来。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各项安排了。
这次打益州,已经是敖烈第三次出兵了,前两次都是无功而返,这一次一定要拿下益州,这是敖烈对刘协和朱儁的承诺。所以,在出征之前,敖烈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和庞统、荀彧、钟繇等人,做了详尽的计划和部署。
兵员方面,依旧是以北汉的四支精锐部队为主进行攻防,其中血杀军和龙骧军随军出征,汇合凉州牧马超统领的虎贲军,作为主力部队;水军只动用麒麟军的两万精锐,沿着渭河南下,作为策应,毕竟在益州境内,有着数不清的河流遍布,可以让麒麟军一展所长,至于其他的八万水军,则是留在渤海湾,防备青州的曹军。同时,其他的随军将士,则是以北方三州的兵员为主,光、明、通三州可以说是北汉的大后方,最不容易受到侵扰,从这三州抽调兵员,不会减弱对曹操的防守力量,而且北方三州虽然经济上落后,但是战斗力那可是极为强悍的,鉴于益州境内多山的地形,敖烈决定从北方三州抽调骑兵两万,步军五万,再加上四支精锐部队,合计十五万大军。
出兵的人数定下来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