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算是其中之一吧),也经常有人为了办事方便,向他送礼。礼物不算贵重,但档次都不低。收这样的礼物几乎就是公开的,谁都敢收。大家对此深信不疑:这还算不上犯法。西装、羊毛衫、高档的皮鞋、名牌领带、腰带、衬衫……说真的,除了底裤和袜子不会有人送,其余的从头到脚都不成问题。在他们的小家里,丝被、羊毛毯把橱子里堆得满满的,光衬衫就有几十件。过去这些东西都是肖国藩送给他这个小妹婿穿,而现在他自己都感到犯难。不收“不好意思”,收了又感觉太多。
这年的九月,在回老家那个市里检查工作的时候,他把他妈妈接到了城里。老家还是那个样子,破烂得很。这回他不是乘公共汽车,而是市机械局用一辆蓝鸟送他回去的。市机械局的人对他很客气。到底是小车,几个小时就到了家里。家里的人看他跟过去大不一样了。他是得意的。的确,有什么比他现在更得意呢?今非昔比。他过去只是一个穷学生,现在回家已经用上小车子了。能用车子就是一个象征。老大邓一彬家就那样,做的生意赔了,现在一头的雾水,愁得不得了,不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办。他们不懂市场。邓一群安慰说,他到时找一些同学,看能不能帮他们销掉一点饲料。听了这话,他们就高兴起来。二哥邓一明找回了老婆,日子过得安稳多了。妹妹最近和婆家闹了点不快,她说要想她嫁过去,必须满足她盖三间瓦屋的要求。而那家据说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来。邓一群听了,劝她还是不要太急了,人是第一位的。他感觉那个未来的妹婿是一个老实人。农村的男人还是要老实些好。邓一群想到自己,心想:妹妹是不知老实人的好处的。
在回去的路上,邓一群帮他妈妈买了一身新衣服,可看来还是土得很,那张饱经风霜的脸永远灰蒙蒙的,像是没有洗干净。她佝偻了,背驼得厉害。农村老妇人一辈子就是这样悲苦。邓一群想,他要让她在晚年过得好一点。在车上他在手机里和肖如玉说了。肖如玉半天不吭声。她可以去爱他,但他却不能要求她去爱他的母亲。好久,她说,来了就来吧。
新的房子,新的生活。妈妈住在他们小家里。这是她第三次进城了,但她这回比前两次更加显得手足无措。白天,儿子媳妇都去上班了,她就一个人呆呆地留在家里,小心地从这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那些房间干净得一尘不染,让她无所适从。屋里静极了,静得让她感到特别的难受。要不她就走到阳台上去,晒太阳。但是这个城市的天空却是白白的,不像乡下那么蓝。她猜度可能还是这种城市的天空才是最好的。就在那种特别的静寂里,她无聊地等待孩子们的回来。一个钟头像有一天那么长。
这个大城市里的青年干部家庭里的一切玩意都让她感到新鲜、生疏和紧张。很多东西在她的生命里是第一次,过去根本没有经历过。这种陌生的经历没有给她带来一点新鲜的感觉,相反,她有的只是一种畏惧。她生怕有一点做不好,而遭到城里媳妇的耻笑。
七十六
冰箱:把所有的东西都冷藏在里面,很好。有多少剩菜剩饭放在里面都不会馊,真好。可惜太贵了。
电视:收到的台非常清晰。与农村的电视比起来,它太大了,声音也太响。
电话:红色的。在电影电视里看过,但她不会用。邓一群他们俩上班的时候,有时它会突然响起来,会让她吓一跳。
她有时会过去接,但却听不到对方的声音。后来儿子邓一群回来说是他打给她的,让她在他们下班之前别忘了烧水。为什么会听不到呢?噢,通过现场实践,发现她原来把话筒的方向拿反了。
煤气灶:与农村的柴火灶完全不同,也不是小镇上的人用的那种煤球炉子。很神奇,一打,火就来。但儿子警告说它非常危险,弄不好会爆炸,就像真的炸弹那样。方便虽然是方便,但既然危险,最好不要用它。城里人的胆真大,为了方便命都不想要了。她看到就会害怕。所以,她是坚决不去碰它的。把她一个人留在家里,让她时时感受到一种恐怖。
洗衣机:缺点太明显——费水。衣服也洗不干净。当然城里人的衣服不怎么脏。在农村是绝对不能要它的。如果用来洗红薯,可能倒是很管用。当然,谁也不会用这么贵重娇气的东西洗红薯。这样的想法是可笑的。
其他还有很多东西,像空调、吸尘器、儿子用的电动剃须刀等等,都让她不明白。还有一样很不方便,她需要排泄的时候,儿子让她往一个白色的容器里拉,说那叫抽水马桶。那个所谓的抽水马桶是安在房间里的,而它正对着厨房的门。都说城市人讲究,但在这点上它就不够好。茅房怎么能正对着厨房呢?在农村谁要是这样一准让人笑掉大牙。但这话她不好对儿子媳妇说。当她坐在马桶上,感到非常的不自在,怎么也拉不出来。好不容易拉完了,儿子会帮她冲水。她不会用。儿子要是回来晚了,媳妇回来的时候,两人没有什么话说。有时媳妇干脆回她妈妈家。人家是大干部的女儿。她能理解。媳妇对儿子好就行了,她可不指望其他什么。总之,她并不适宜在这个漂亮的家里生活。
邓一群知道肖如玉在心里对他母亲没有太多的亲近欲望。她这样也许并不是针对他妈妈,其实她这样出身的城里姑娘,是看不起所有的农村人的。他想。城里人都这样。有时,连我自己不是也都看不起农民吗?他想。正常的心理啊!
邓一群绝对没有想到他会经历这样的不愉快。
妈妈平静地生活在他们家里,她很空虚,但她却没法对儿子媳妇说。她不习惯这里的生活。儿子在城市的这个家,现在对她来说,更像一个条件很高级的牢笼。她感觉自己所有的自由都没有了,连内心的自由也失去了。
她希望早一点回家。
邓一群感觉到了,只好同意了。
那天是周末,邓一群告诉肖如玉,说妈妈想回家。肖如玉想了想,说:行,正好她的父母想请亲家母到他们家里去吃顿饭,家里其他人也来,聚一聚。邓一群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就把母亲带过去。路上,他特地交待妈妈应该如何如何,尤其重要的是,在晚饭结束后回来时,一定要向他的岳父母们致谢,感谢他们这样对待他的儿子。
到那个家里的时候,肖家的一家人都已经到齐了。妈妈看到那么多的人,很惶恐,露出乡下老妇人特有的怯劲。照例的寒暄。
那个家里到处一尘不染,让邓一群的妈妈坐立不安。邓一群看到肖如玉那天脸色不好,有点苍白。后来他才知道,她有反应了。他们结婚已经有几年了,但她一直没有动静让他很着急。有一阵子他甚至怀疑她不能生育——很多女的过去做过人流的次数太多,都不能生育。可能由于身体的不适,她对婆婆的到来并没有什么热情。邓一群能够理解她的这种态度。她们之间没有感情。倒是岳父陪着他的妈妈,问一些乡下的事情。他没有事情做,就和肖国藩在客厅里说话。过了一会,他对妈妈说,让妈妈去帮保姆包饺子。
晚饭开始了,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了上来。
肖如玉尝了第一口,立即叫了起来。“怎么啦?”大家一起向她投去疑问的目光。“苦。怎么这么苦?”保姆的脸上露出尴尬,她把目光移向了邓一群的妈妈。“我、我嫌盐放得不多,后来又放了一次盐。”邓一群的妈妈说。“你用的是哪一只罐子呀?”保姆问。“红盖子的那个。”她说。邓一群心里就知道她搞错了。“那是碱面。”保姆说。
“没有关系,稍稍有点而已。”肖如玉的父亲说。
“我是吃不出苦来。”肖国藩说。说完看了邓一群一眼,眨了一下眼睛,示意他不要放在心里。
于是,大家安静下来。
七十七
肖如玉也安定了下来,只是她吃得很小心。吃到半途,肖如玉迅速地离开了桌子,冲向卫生间。
卫生间里一片哇哇的呕吐声。
邓一群冲了进去。
全家人都围在了卫生间的门口。
……肖如玉的胆都要吐破了,马桶里全是黄色的胆汁。当她从卫生间里出来的时候,大家看到她的头发完全蓬乱了,脸色更加苍白,且是一脸的悲情,双眼里全是泪水。她在饺子里吃出了一根花白的稍稍有点拳曲的头发。邓一群再次在心里肯定,那种拳曲的花白头发,是属于自己母亲的。
接下来桌上气氛很沉闷,尽管大家都装作无事的样子(肖如玉不吃了,躺到屋里睡了),但邓一群心里却是非常地不痛快。他在这个家庭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形象被他妈妈破坏了。在这个家里,他们已经承认了他的位置,连肖国藩也认为他将来在单位里一定有很好的前途,很有可能超过他。与他相比,邓一群更有文化,又是从社会底层上来的,肯吃苦,会奉迎领导,知道察言观色。而且,重要的一条:有上进心。邓一群看到妈妈也是一脸的愧色。两种文化背景就这样在一个小小的问题上发生了难堪。
桌子上的菜五颜六色,异常丰富。邓一群想:妈妈一辈子也没有见过这么多的菜。那上面的很多菜都是非常昂贵的,但她不会知道它们的价格。这个家庭的豪华足以让她内心里感到一种惊讶了。邓一群知道他的岳父母对他母亲的到来还是非常认真的。岳父不时要向他妈妈问一下乡里的情况,想尽量消除刚才所造成的难堪,而他母亲则是听一句答一句,就像一个老实的犯错的学生。事实上邓一群的感觉,他妈妈更像是一个从乡下来的无知农妇在领导面前接受审问。在城里人的眼里,邓一群想他妈妈一定会被认为是轻慢而无礼的。她不会说什么客套话,问一句才答一句。
回到他们小家的时候,邓一群躺在床上久久睡不着。他失眠了。邓一群知道,他妈妈的心里一定也很不痛快。她一定感到内疚和不安,认为自己丢了儿子的脸。邓一群事实上什么也没有对她说,为了让她宽心,他故意用很轻松的语调向她介绍了自己的生活情况和工作情况,总起来说,非常之好。妈妈说只要他好,她就很好,别的再没有说什么。至于乡下,一切都还好。县里对乡里和村里的干部实行民主选举了,乡里是个什么情况,一般农民不清楚,村里的干部民主选举倒是真的。邓一群的妈妈说,那个和他们家关系不好的村民小组长上次落选了。落选后的他特别伤心,据说哭了一天,因为村民小组长这个干部不大,但他的确尝到了当官的好处。能指挥全组百十口人,几十号壮劳力,另外每年还可以拿几百块钱。而如果让他再下地干活(虽然他不算是个干部,可他自当上小组长后经常开这会,开那会,已经很少参加劳动了),他已经不能适应体力活。后来他的老婆看他哭得伤心,就说你不要哭,我去找村支书。村民小组长的老婆还是有些姿色的,据说找了村支书一下,还是很管用的,两个月后,结果出来,还是他当小组长。邓一群听了笑一笑,问这个消息是真是假,似乎不大可信,然而它却极有色彩。妈妈说是真的,全村都在这么说。邓一群也就有些信了。农村的很多事,说不清,什么都有可能。由此可见当官的重要。这样的道理,连一个小组长都知道啊。邓一群想。
那个晚上肖如玉没有回来,她住在她妈妈家了。她有怀孕反应,这倒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他想:用不了很久就要成为父亲了。怀孕的人嗓子浅,那样反应似乎也不能怪她。在后来的饭桌上她倒也没有特别地生气,只是吃得很少,就推说身体不舒服,回房间睡觉去了。邓一群临回来时去看她,发现她侧身朝里睡着。他俯身在她脸上轻轻地亲了一下,她什么反应也没有。他叹了一口气,就领着母亲回来了。
那个晚上他没有听到他妈妈入睡后打呼噜的声音。是她不再打了?还是迟迟没能睡着?后来他自己先沉入了梦乡。
为了消除妈妈内心的那份不安,邓一群没有让他妈妈马上回家,他要求她再住两天,想消除掉她心里的那片阴影,而邓一群万万没有想到,后来的事情会更不愉快,而且不堪收拾。
由于有了那晚上的不快,肖如玉后来回到家里一直很不高兴。而就在这时候邓一群没想到他妈妈又做了一件大错特错的事情:她把肖如玉一件纯白的羊毛内衣和别的有色衣服一起放进了洗衣机里,结果把那件白色的内衣染成了灰蓝色。
肖如玉发脾气了,她真的气坏了。
邓一群小声说:“她不知道嘛,又不是故意的。”
妈妈一脸的惶恐出来了,她还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邓一群对她说:“你到屋里看电视去吧。”她看到儿子脸上的阴云,只好又退回到她住的那间小屋里。肖如玉抖着那件被染的衣服说:“她不懂就不要干。她的手怎么就这么快?这么大的年纪一点基本的生活常识都没有吗?”
“她哪里有这些常识,她又没有生活在城里。”
“没有常识就不要到城里来嘛。”
邓一群咽一下唾沫,小声说:“对不起,过一阵子我给你买一件新的。”
“谁要你买!”她生气地说。
“你不能用这样的态度对我妈妈。”邓一群也气了,他想她这样对待他母亲是不行的。
“我怎么啦?我说什么啦?”她的嗓门高起来。
妈妈吓坏了,这次来到了他们中间,哆嗦着检讨自己的不是。邓一群看到妈妈吓成这样,心里一下腾起了一股火,对肖如玉说:“你他妈的不要过分,好心当成了驴肝肺?不要这么不识抬举。”肖如玉说:“谁是驴肝?你才是驴肝。”邓一群的妈妈过来想拉邓一群不要争,但肖如玉可能误以为她是想拉她,就用力一挣,结果手臂撞在了妈妈的前胸。
叭!邓一群想也没想,一